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 12月24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十三五」時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介紹了河湖長制、防洪抗旱體系、泉水保護工作、水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情況。值得一提的是,泉水保護工作卓有成效,目前,濟南市申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濟南申遺項目也是全省16地市唯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項目。
濟南申遺項目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項目
此外,在泉水保護工作方面卓有成效。出臺《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濟南市名泉保護總體規劃》,劃定保泉「四條紅線」,封停深層自備井400眼,每年減少地下水開採近1億立方米。實施科學保泉、精準保泉,趵突泉實現17周年持續噴湧。加大泉水申遺工作力度,完成了明府城西城牆遺址、起鳳橋街、王府池子街、馬市街等遺產要素點修復保護工程。連續召開了四屆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暨濟南泉水保護國際研討會。今年9月,又成功舉辦了2020年中國古蹟遺址保護暨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學術研討會。經過不懈努力,濟南市泉水申遺工作取得積極成效,2019年3月,國家文物局將「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同年10月16日,遺產要素點—萬竹園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濟南市申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濟南申遺項目也是全省16地市唯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項目。
在全省率先完成河湖劃界工作 清理四亂問題1500餘處
據介紹,河湖長制有名有實。建立健全了市、縣、鎮、村四級河(湖)長制體系,各級河湖長、河管員履職盡責,巡河湖頻次始終保持在全省前列。深入開展劃線定界、清違整治、秀美河湖、精細管護、共管共享「五大行動」,在全省率先完成河湖劃界工作,清理四亂問題1500餘處、面積70萬平方米,市民對河湖管理滿意度達98%以上,2020年市水務局被授予「全國河長制湖長制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運用廣域電磁法開展保泉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濟南市在水務科研方面碩果纍纍,完成了國家十三五「水專項」課題,完成30餘項檢測方法類地方標準立項及文本修訂,制定了19項省內標準,9項標準在全國同行業推廣。運用廣域電磁法開展保泉研究,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創新河長制湖長制管理,華山湖水生態修復項目在全省推廣。
閃電新聞記者 段嘉琪 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