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歲上幼兒園合適?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2020-12-11 楚楚涵馨

當初我也在幾歲送去幼兒園這個問題上糾結了很久,一般普遍觀點認為,3-4歲這個年齡段比較適合。但我也有一點自己的看法,比如適當早,2歲半之後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需要先考慮下面幾個因素:

1.男寶還是女寶?

2.寶寶自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如何?

3.家庭照顧孩子環境如何?比如有沒有老人幫忙,老人本身的育兒水平如何?

我們首先來明確下,寶寶進入幼兒園,其實是從家庭環境過渡到社會環境,準確講進入社交環境的開始,要開始適應集體生活。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算是一項挺大的挑戰,所以在迎接挑戰之前,要看看我們是否從寶寶自身和外界條件方便做好了各項準備。

第一,如果是男寶建議3歲之後,因為相對來說,男寶的語言能力發展比女寶要滯後一點,如果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對融入集體生活會造成困難。

第二,寶寶自身的能力,主要體現在自我吃飯的能力,自主入廁的能力,清晰表達自己訴求的能力。這個和寶寶入園前,撫養人對其能力的培養密切相關。我覺得能夠自己吃飯,完成基本入廁訓練這是上幼兒園的基本條件,不給自己添堵也不給幼兒園添麻煩。試想頓頓吃飯讓老師喂,一個班那麼多孩子怎麼餵得過來,孩子吃不好老師也辛苦。上廁所這個,這麼大孩子難免偶爾尿褲子啥的,但是要是壓根沒有過入廁訓練,天天拉褲子,你說孩子老師哪個能不鬧心?

第三,家庭撫養環境,這個很重要,如果孩子沒人帶或者老人的育兒水平有大的瑕疵,與其跟著老人天天在家看電視,為啥不送到幼兒園接受點至少不會跑偏的教育。當然,前提是完成了第二項裡面的寶寶基本能力培養。

所以寶寶上幼兒園多大合適,2歲還是3歲?我覺得還是要綜合考慮家庭、孩子各項因素。寶寶各項能力過關,提早點到2歲半問題不大,也不是都是壞處,比如在鍛鍊寶寶自理能力和適應集體生活的能力方面就有一些優勢。但是,最早也是建議在2歲半之後,早於這個年齡確實有點太小。另外,如果家裡有人帶,育兒水平不錯,3歲之後甚至更晚點入園也沒關係。所以其實真的不用太糾結入園年齡,選擇是個技術活,育兒路上不糾結。希望能幫助到所有的寶媽。

相關焦點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早教不等於早教班,父母給孩子的陪伴最重要  經常說孩子要贏在起跑線。  對此,早教機構解釋說上早教就是讓孩子學會玩,就是讓孩子健康成長。  其實這個觀點受到很多家長的不認同。  很多家長認為早教不僅承擔著基本的看護功能,還要滿足家庭科學養育教育的需求,促進寶寶健康發育的成長,對於家長來說,如果僅僅只是玩,那還不如就在家裡玩呢。  其實早教不僅僅是早教機構的事,更多的是父母的對於孩子陪伴。
  • 寶寶不到3歲,該不該送去上幼兒園?寶寶上幼兒園什麼時候最合適
    寶寶上幼兒園也不是一定要太早地上。因為過早上幼兒園的話也是會有一定的危害,那麼寶寶上幼兒園最合適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寶寶提前上幼兒園的危害又有多少呢?我們都可以來了解一下。首先我國規定孩子必須滿三周歲才可以上幼兒園。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男孩女孩要區別對待,非歧視,對娃會更好
    執筆:王筱銘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隨著寶寶的長大,家長們就會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上幼兒園,有些父母擔心孩子會輸別的小朋友一等,就想早點送娃去幼兒園。2、3歲後孩子會對外界充滿更大的好奇心隨著寶寶的長大,他們會對未知的事物越來越產生好奇感,在3歲後就會對外界產生巨大的好奇,想要去探索,這時候家長就可以讓他們進入到幼兒園中進行學習和探索。
  • 什麼時候送孩子上幼兒園合適?3歲上和4歲上區別很大,家長要重視
    那孩子究竟是早一點上幼兒園好還是晚一點上幼兒園好呢?我們來聽聽下面的觀點: 而在我們國內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在兩歲半左右才開始上幼兒園。不過是鄰居家的孩子已經四歲了還沒有去幼兒園,媽媽在家全職陪伴。她說:「寶寶有一些焦慮的傾向便沒有送到幼兒園去,也觀察過幾家幼兒園覺得不太適合孩子,就準備等孩子再大一些送到幼兒園。」
  • 幼兒園公立好還是私立好?聽聽資深幼師怎麼說,入園選擇不發愁
    文丨飯飯媽每到孩子即將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寶媽都會面臨一個十分難以抉擇的問題,就是為寶寶選擇公辦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01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媽媽好糾結不知該如何抉擇豆豆媽媽就正面臨這樣的問題,今年豆豆已經三歲了,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了
  • 孩子幾歲適合上幼兒園?這才是最佳年齡,太早反而對孩子沒好處!
    那麼我們的孩子到底適不適合上幼兒園呢?我們有的家長或許認為孩子幼兒園上幼兒園上幼兒園得越早越好,即使孩子學不了什麼東西,他們可以提前適應那個環境。而且也是可以學一點東西的,因此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送孩子入園了。我們覺得自己的寶寶適合入園但真的是這樣嗎?
  • 小孩上幼兒園的年齡,應該是幾歲?家長們要了解清楚!
    現在許多父母都十分看重對孩子的教育,幾歲送孩子上學也是許多家長頭疼的根源,許多人認為最好在嬰兒3歲時開始上幼兒園,三歲以下就被送去幼兒園的母親,明顯地就能覺察出孩子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原因就是3歲左右的年齡對於某些孩子來說是不適合去上學的年齡,家長們要謹慎。
  • 對於50歲的男人來說,女人到底算什麼?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對於50歲的男人來說,女人到底算什麼?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男人到了50歲,追求愛情很尷尬,到了這個年齡也不會像小年輕一樣追尋真愛。男人的身體則是不如從前,對於女人,不是說不想,或者不行,僅僅是沒有二十歲時那麼強烈的需求了,但是依然喜歡20歲年輕漂亮的女孩圍著他。那麼男人到了50歲,女人到底算什麼呢?
  • 異地考的駕照會帶來什麼不便,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真是句句扎心啊
    異地考的駕照會帶來什麼不便,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真是句句扎心啊!隨著現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相信很多朋友們現在應該也都是買了一輛汽車作為代步工具吧,其實現在隨著不完全統計,我國汽車的保有量真的是越來越多了,現在有車越來越多,那麼有駕照的朋友也就越來越多了,不管是有車的沒車的朋友都會選擇去考一個駕照來備用,要知道現在考駕照的應該大多都是20多歲了吧。
  • 孩子多大送去幼兒園才合適?不是2歲也不是5歲,而是沒想到的它
    在孩子長大後,家長開始琢磨著給孩子送到幼兒園,開始花錢找人幫自己帶孩子,並鍛鍊孩子成長。案例小雅的孩子今年剛兩周歲,小雅已經開始考慮著給孩子送到幼兒園了,因為在家是真的沒人能帶他。孩子在剛出生的身體不太好,小雅便把工作辭掉了。
  • 寶寶兩歲半是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
    上幼兒園的最年齡是什麼時候?很多家長由於種種原因,開始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送寶寶上幼兒園,而不考慮寶寶的年齡是否能上幼兒園。那麼寶寶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是什麼時候呢?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的
    現在的社會發展到現在,我們不再擔心吃穿,人們都開始思考如何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因為豐富的物質生活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 出去旅行是個好突破口,人們在壓力大或有煩惱時,選擇出去旅行釋放, 其實現代人從旅行追求心靈自由,確實體現了人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當然大家也帶著經濟實力和條件出門旅行了, 很多人外出之前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很多人在對象的時候都有自己的要求。外來者也會在意你們是否站在一起般配,很多人會關心男孩的身高,還有一些人計算了一套數據,即夫妻之間的最佳身高差。在這個社會裡,很多矮個子男孩已經為婚姻發愁,因為矮個子的原因,他們一開始會被很多女人拒絕。
  • 美國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寶寶,差得不止半年
    孩子與父母的第一次分離,可能就是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家的3歲小「神獸」已經按捺不住到處瘋玩了,就在我考慮把他送到幼兒園的時候,鄰居家的媽媽卻跟我說:「千萬別太早送去幼兒園,會給孩子留下心陰影的!」
  • 10月生的寶寶晚一年上學,三歲要不要上託班?
    糾結要不要給三歲娃上託班?他們看小溫馨個高,都以為已經上幼兒園了。可實際她要到明年才上學,想著可以多玩一年。可小溫馨看到身邊的小夥伴一個個的背上書包上學了,心裡也十分期盼可以和他們一樣去上學。原本想讓她多玩一年,可又開始糾結該不該給她報一個託班呢? 為什么爸爸媽媽要送孩子上託班?聽聽馨媽身邊朋友送娃去託班的理由吧: 茜媽說:因為沒人幫忙帶。這一點確實很無奈,也沒有辦法選擇。
  • 乙流來襲莫慌張,聽聽專家怎麼說……
    乙流來襲莫慌張,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9-04-14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元旦都過去了,離過年還會遠嗎?每到過年,對於身在外地的朋友來說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搶票的問題了。而自己有車的人就不用擔心這些了,可以自己開車回家過年,想走隨時就能出發回家和親人們團聚。有很多身在外地的單身族朋友在這個時候就顯得格外孤獨,但是為了能早日回家和親人團聚也沒辦法。
  • 震驚:「3歲寶寶都可以上幼兒園了」,原來不是這樣的!
    我寶寶今年3歲了,我需要把寶寶送到幼兒園去,然而有多少家長想過判定孩子能否上幼兒園的標準是什麼?為什麼孩子不願上幼兒園,為什麼孩子不開心?家長普片認為寶寶過了3歲,就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很多家長朋友也終於在漫長的育兒過程中得到了一次小解放。
  •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為幾類?聽聽小朋友怎麼說
    > 視頻北京 > 北京風情 >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為幾類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有許多驢友在去西藏旅遊的時候,總會發現西藏的草原上布滿了白色帳篷,驢友也是好奇這些白色帳篷,都是幹什麼用的呢?難道西藏民眾都住在這些白色的帳篷裡面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吧!在女方14歲的時候,就會給她搭建白色帳篷, 對女孩有意思的男性,就能夠來到白色帳篷前接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