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語言現狀及未來」

2020-12-15 W碼先生

一.世界通用語必須是國際化的人造語言

(一)世界上語言之現狀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一個民族對世界對事物的一種理解和描述方式,是人類表達情感和交流時的工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是表現在世界語言的多樣性上。世界上的語言據語言學家統計在8000種石左右。也有準確的統計為6912種(民族網站2005年數據)。在全世界230多個國家和地區裡,很多國家都是多民族的,如中國有56個民族,就有56種語言,俄羅斯、印度、印度尼西亞都有100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其中有影響的語言有500多種,常用的也有100多種。現狀是世界上的語言種類繁多,但倘在不斷地凋亡中。

(二)地球村的語言—世界通用語

人類及其語言文化有超越國家、民族、地區、社群、個體的共通性。兩千多年前的中國秦始皇時期就實行了「書同文」及「

」統一的度量衡」等政策,致使漢語成為當今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之一。超越民族國家視界,以人類的共性為基礎, 儘早產生一種各國各個民族的人易於掌握的、能共同使用的、統一的文字符號和統一的語言是人類文明所迫切需要的。隨著地球村人們之間距離的不斷拉近,交際會更加頻繁,相互之間語言不通,是造成隔閡、誤解、猜懝,甚至矛盾、衝突、甚至是引發戰爭的根源。只有儘快地解決好國際語言界全球化的問題——「世界共同語」問題,以提高國際大家庭各民族之間共同認知度,使之更好地交流溝通,理解互信彼此包容,地球村就會更加和諧文明。

(三)世界通用語必須是國際化的「人造語言」——計劃語言[注1]

1. 語言國際化的基本方法:

(1)簡化拼寫;

(2)在拉丁字母基礎上統一字母;

(3)各種科學術語及科學守則的國際化,相互接近;

(4)採用相同的度量衡及標準工具名稱。

2.國際語的基本要求

(1)對於各民族都是容易學會的;

(2)精確簡單、符合需要的

(3)可表現諸民族微小差別的,即可用襲翻譯的。

上述國際語的方法和要求,本身就排除了採用某一種自然的民族語言作為國際語的可能。

國際語應該是對於各民族都同樣易學易懂易會的,可是一切自然語的形式都是不易學的,要完全掌握它們,先得充分熟知該民族的生活傳統,包括該民族在自已發展道路上遇到的歷史浮沫。

所有一些曾獲得過暫時成功的「文明大民族的語言」,在他們那個「語言永遠與實力相伴的時代[注2],曾部分地起到過世界語的作用,包括蘇美爾語、梵語、希伯來語、希臘語、拉丁語等語種都曾自詡為「世界共通語」,可是它們卻照樣不得不被另外「更進步更文明的民族語言」所替代。英語作為「現時的通用語」才三四百年時間,而拉丁語的主導地位曾持續過上千年之久。

民族間的竟爭,妨礙了任何一種民族語成為事實上的世界通用語。任何民族、任何自然語言都不能享用這一特權」 [注3] 。決不能採用某一種自然的民族語作為國際語,而要用別的方法解決這一共同語問題。

在分析實現國際通用語的各種可能途徑之後,我們確認沒有一種自然語言能勝任這一任務。

在人類語言發展歷史裡,有意識的人造語言的成功範例是梵語和傑拉爾語。

梵語是這種有意識的語言創造和新的調整因素賦與語言協調效果最好的例子,在公元四世紀,婆羅門教徒帕尼尼(panini)創造了一種用於聯結各部落的共同語,被稱為梵語。由於梵語的存在,使有著種種不同生活方式的印度保持了一種共同的文化,它在婆羅門文獻中繼續存在直到今天[注4]。

傑拉爾語是另一個重要的人類有意識語言創造的成功例子,這種稱之為傑拉爾·巴西利卡語(Lingua Gereal Brazilica)的形式,至今在巴西存在,並 被南美洲中部各種膚色的人民中應用著。

綜上所述,這種人造國際語必須是完全適應現代人類生活方式和現代文明發展的需要,應該有簡詰的語法和精選的詞彙,使它比任何民族自然語言更為容易學習[注5]。

「人造語言是可能的,人們可以找到它所從屬的科學,藉助這種語言,鄉巴佬將更容易地判斷事物的本質」(—勒內·笛卡爾1629年)。

[注1]:《世界共同語史》[俄]E 德雷仁原著 徐沫譯 商務印刷館1990第1版。

[注2]:五百多年前西班牙語音學家內布裡亞向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說過的話 。

[注3]:[《世界共同語史》[俄]E德雷仁原著 徐沫譯 商務印刷館1990年第1版。

[注4]:E德雷仁 引自 [列寧全集] 第十六集第389頁。

相關焦點

  • 未來會出現全人類通用的語言嗎?
    語言是人類交際中最重要的工具,人類用語言來傳詞達意,互相交流溝通。在文字出現以前還有著傳遞文明的作用。隨著人類對全球範圍內的認知,我們知道區域不同,人們也有著各自不同的語言,以至於語言也成為區分種族的標準之一。而且據調查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語言,其中還有上千種語言正在消失。
  • 為什麼人類會說不同的語言?在未來,人會不會只說一種語言呢?
    隨著人們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原始人類群體的數量就不斷增加。漸漸地,就有了以血緣為特徵的大群體。所以,在一些部落中,他們形成了共同的通用語言,並且所有的人都有血緣關係。先輩們的祖先群體彼此離得太遠,以部落的形式結合在一起。部落社區是一種新的、更高級的社會組織形式。
  • 人類的語言--原始語言
    前面所說的九種語言群,並不包括新石器時代最初形成的所有語言。這些僅僅是殘存下來的語言,替代了更加原始的語言。可能還有許多沒有形成的語言中心,它們被殘存下來的語言吞沒了,最初語言也消失不見。在世界上,我們會發現一小撮古怪語言,它們與周圍的其他語言沒有絲毫聯繫。
  • 關於人類語言的10個問題,語言最早起源於什麼時期?
    1 語言最早起源於何時?語言是人類社會中功能強大的一種技能,通過一些特定的編碼符號,將你的想法傳達給他人,同時通過這種編碼符號了解別人的想法。語言還是連結和溝通過去、現在和未來信息的強大工具,我們還可以通過語言,將各種想法有條不紊地組織起來,通過語言來實施某些行動,說服、誘導甚至是欺騙他人。
  • 如何讓機器人聽懂人類的語言,理解人類的語言表達|極客雲算
    看過科幻電影的人就知道,在幾乎所有科幻電影中的人工智慧,都是具備能聽懂人類語言能力,不僅如此,它們還可以使用人類語言和你流利的交流,還會講笑話,甚至使用雙關語。可想而知,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讓機器聽懂人類語言、讓機器理解我們說的話,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語音轉換文字功能,準確率也只在95%左右徘徊,如碰到方言、生僻詞、專有名詞或者同音詞時,準確率更會迅速下降。讓機器人聽懂人類的語言,理解人類的語言表達真的那麼難嗎?
  • AI發展出了自己的語言 人類無法理解
    網易科技訊6月19日消息據《大西洋月刊》網站報導,Facebook在實驗中讓兩個AI聊天機器人互相對話,發現機器人竟逐漸發展出人類無法理解的獨特語言。研究人員兩個機器人彼此對話,結果發現機器人竟逐漸發展出了不同於人類語言的對話,研究人員不得不對其進行人工幹預。換句話說,兩個機器人使用機器學習進行對話策略迭代升級,最終將導致機器人以人類無法理解的語言進行交流。AI自行升級的速度超出預期,讓人聯想到《銀翼殺手》中的科幻場景。
  • 人類語言或源於鳥語
    研究它們不僅出於人類的好奇心,更在於這種銀色長臂猿身上或許隱藏著人類語言進化的線索。兩位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在最新發表的論文《人類語言進化和當代語言本質假說整合(The Integration Hypothesis of Human Language Evolution and the Nature of Contemporary Languages)》中宣稱,通過重新審視當代的語言,我們可以發現人類是如何從更為古老且基礎的通訊模型(例如鳥類和猿類)進化出現在的交流方式的。
  • 人工智慧之間可以發展出人類無法理解的語言
    很多科學家或者科技從業者也直言需關注人工智慧的發展,警惕人工智慧威脅人類生活。近日據外媒報導,臉書在實驗室中讓兩個人工智慧機器人相互對話,結果它們竟然發展出人類無法理解的獨特語言。  有專家認為人工智慧十分強大,在任何它們能夠參與的領域,都可以通過快速迭代,在該領域中迅速發展。而語言一向被認為是人類獨有的技能,雖然其他動物也有類似語言的行為,但是和人類相比,其複雜程度遠無法相比。
  • 從人類語言的差異與共性看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在此背景下,人們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有了更深刻理解,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我們要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  眾所周知,文明與文化的物質載體是語言,語言和文字標誌著文化和文明的誕生與發展,勾畫了人類共同命運的生動圖景。作為文明的紐帶與鑰匙,人類語言的差異是否能探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困惑?
  • 人類的語言是如何誕生的?
    在這一百多萬年中,語言與人類生理、心理和文化共同進化,互相影響,最終形成了今天人類的語言,並讓人類站上了食物鏈的頂端。以下節選自《語言的誕生》第四章,有刪節,經出版社授權刊發。《語言的誕生》,[美]丹尼爾·L.
  • 非洲企鵝聊天的語言模式與人類相似
    在南非開普敦附近的非洲企鵝 圖源自Jewel Samad / AFP - Getty Images file非洲企鵝在繁殖季節的尖叫聲和它們平時說話的方式可能聽起來不太一樣,但最新的研究表明,這些刺耳的叫聲與人類語言中的一些模式相似。
  • 語言是人類的發明,還是先天就有的?
    這些原因解釋了為什麼人們不能有效討論人類語言的起源,除非將談話視為需要理解的事物中最重要的部分。人類語言的每一個方面都有所進化,人類大腦和身體的組成部分也在進化,以參與對話和社交生活。當最初的人說出第一個單詞或句子時,語言並沒有真正誕生。它是在第一次對話時才誕生的,對話是語言的源頭和目標。事實上,語言改變了生活。
  • 人類的語言神奇嗎?語言最初是如何出現的?
    圖片:FLPA/ALAMY STOCK PHOTO; STUART HOUGH/ALAMY STOCK PHOTO馴養的孟加拉雀和野生的文鳥之間的諸多差異使其成為完美的自然實驗,用來幫助探索關於人類進化的一個新假說:構建語言的基本材料是當自然傾向於選擇合作型的早期人類時,大腦變化的副產物。
  • 旅行者一號可能在未來給人類帶來危險,這是咋回事?
    「探索未知」是人類的天性,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未知的事物時,雖然內心會感覺到有些害怕,但是強烈的好奇心仍然會驅使著我們去嘗試探索,或許真是這種好奇心驅使著人類文明不斷的進步。但是在人類開始探索宇宙之後,遇到了更多的難題,這些難題遠遠要比在地球上出現的難題要多,宇宙是一個無比廣闊的空間,地球只是一個普通的行星,太陽系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恆星星系,在銀河系中就有2000億顆和太陽相似的恆星,在浩瀚的宇宙中可能存在遠超人類想像的文明,而人類發射出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可能會在未來給人類帶來災難,這是怎麼回事?
  • 人類起源說,語言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人類會說話?
    據統計世界範圍內有6000多種語言,一直以來歷史學家、科學家、考古學家、神學家等都在研究人類的語言是如何產生的。很多學者都提出假說,有的科學家認為語言是從叫聲中演化而來的,從前人和人之間就像動物一樣靠叫聲傳遞簡單信息,久而久之叫聲逐漸演化成一種交流方式。但是科學家發現自然界的動物發出叫聲都是必然的,僅人類能控制自己的語言,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的語言很有可能是假的。
  • 新新人類的「另類」語言
    再如「蔻」,它從英語CUTE音譯而來,原意指美麗嬌小而可愛的,「新新人類」將它和中文的「豆蔻年華」合而為一,譯成了一個「蔻」字,表示天真的、可愛的、美麗的等意,此詞在「新新人類」那裡,眼下用得正「火」。  受港臺語言風格的影響,「新新人類」常常無視傳統的語法規範。類似上面談及的「爽」的用法,還有「閃」,表散開、躲開;「外」,表外行、生手。
  • 是誰在推動著人類語言的發展?
    語言這東西是人類交流的工具,人類若無語言交流,恐怕也形成不了文明,在遠古部族時代,人類普遍沒有豐富的語言,僅有的詞彙大多是和狩獵有密切關係的,後來部族變成了國家,國家之間通過貿易·戰爭發生了聯繫,通過這兩種方法不同國家的人開始從外部吸收詞彙來充實自己的語言,而最先吸收新詞彙的就是在邊境之地經商的商人和國家統治階層
  • Hello in Elephant翻譯器將人類語言變為大象「語言」
    Hello in Elephant翻譯器將人類語言變為大象「語言」2017-08-25 14:04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據外媒報導, 近日肯亞大象保護組織 David Sheldrick Wildlife Trust推出了一個 Hello in Elephant 在線翻譯器,據稱能夠將人類語言變為大象「語言」
  • 微軟AI翻譯重大突破:近人類語言中譯英
    本周三,微軟研究團隊發布消息,他們已經研發出首個可將中文翻譯成英文的人工智慧翻譯系統,該系統完成的中譯英文章與語句,具有與人類自然語言相一致的準確性和協調性。微軟自然語言和機器翻譯工作的技術專家黃學東(Xuedong Huang)稱,這是最具挑戰性的自然語言處理任務的重要裡程碑之一。機器翻譯是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們數十年來研究的課題,在此前很多時間裡,專家們認為機器永遠無法做到像人那樣說話與對話。微軟機器翻譯團隊試圖證明當使用中文和英文語言對話時,AI可以表現得像人一樣自然,目前他們獲得了初步的成果。
  • 未來語音實時翻譯將被普及,語言障礙將不再是問題
    打開APP 未來語音實時翻譯將被普及,語言障礙將不再是問題 腦洞未來世界 發表於 2020-03-06 10:19:22 (文章來源:腦洞未來世界) 在未來的某一天,各個國家之間的語言障礙可能會消除——人們只需要說自己習慣的語言,然後通過語音助手,就能在極短的時間轉換成對方能聽懂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