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房子就沒有未來?香港的年輕人有多慘?

2020-12-14 大叔談旅遊

買房,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都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特別是一些一線城市,想要一蹴而就,住上自己買的房子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特別是在香港這樣寸土寸金的城市,房價自然更加不菲。

在香港統計處的官網,我們找到了香港「私人永久性房屋價格」的具體數據,即在香港買房的平均價格:

3個區域平均算下來,想要在香港買房,需要約115,965HKD/平。

而根據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公布的2016/17學年香港八大院校的畢業生就業統計情況。學士畢業生年薪為23.9萬HKD,平均月收入19917HKD。

這麼算下來,就算是香港八大名校畢業的學生,每年就算不吃不喝,也只能在香港買起2平房…

看到這些數據,是不是覺得很絕望?在樓價瘋漲之下,香港的年輕人之間也出現了各種被異化掉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比如:啃老買房、每日只用$50以存錢買房等…

比如在TVB紀錄片《有樓萬事足》裡,這位剛畢業沒多久的女生坦言:沒有比送房更好的求愛方法。

她居然還說得很在理的樣子:女性需要安全感,有房子才能在愛巢中安心生子,傳宗接代。

那麼她心目中有安全感的「愛巢」長什麼樣呢?

200平米,售價2000w。對於這個價格,她微微一笑:「反正不會是我給錢。

Emmm,這樣的價值觀真的好嗎?作為「被認為」應該買房的男性,這位男士表達了不滿:

而這位女生的回答…則表示只要你有錢有能力,隨便

看到這裡真的是三觀碎盡。雖然不能認同,但是可以理解。

當買房成為所謂的理想,甚至上升到成功的標誌,有人不惜孤注一擲,打出人生所有的底牌,也不為罕見。面對日益攀升的房價,多數人無可奈何,只能硬扛下去,他們沒有最拼,只有更拼。

駭人毅力攢錢買房族:啃老/每日$50度日

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每個月不成為「月光族」都已經是件艱難的事情了,何況買房?

然而,這位23歲的女生,每個月存下自己收入的105%,儲蓄三年就置業!

存下自己收入的105%?這是怎麼做到的?

按照她自己的話來說:「善用身邊資源」,其實就是吃住都是用家裡的,還不給家用。

除了家用外,家人還支持她的通勤等經費。而電影吃飯等娛樂項目和美妝品,則都是由男朋友埋單。

平時下班炒炒股,賺得額外得5%。

並表示自己置業了,房子也不會寫上男友得名字。還坦言希望男友可以拿出更大一點的房子一起住

而對於她的行為,家人和朋友都是表示不理解的

她的朋友也表達了完全相反的觀點:何苦為了買房套牢自己,把錢留下來去享受生活,去四處旅行,不是更快樂嗎?

即便沒有受到身邊人的支持,但是這位女生還是表示,自己不後悔做這個決定。因為房價至今已有可觀的升值,而這個差價,是大多數人一年也存不到的。

雖然是自己含辛茹苦攢錢3年買的房子,啃老就算了,吃男友的,花男友的,卻還表示置業後,房產要和男朋友劃清界限?這樣的行為,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而這位大哥則更加厲害了…在香港這樣一個隨便買一杯咖啡就需要$40+的香港,他居然為了買房,每天只花$50?

能走路就不打車,能自己帶飯就不點外賣,為了省水費電費,每天跑完步到大學蹭浴室,大家都在用智慧型手機,他堅持用殘破的古董機……省錢精神堅毅過人

他的生活已經上升到苦修的境界,高消費是沒有的,交女友是挑剔的。他甚至總結出一整套戀愛標準,比如戀愛時不要總把旅行掛在嘴邊,選運動型的女孩做女友,因為女孩體力棒,外出不用總打車,即便相約旅遊,爬爬山就可以,免費。

按照如此精明的戀愛標準,可喜可賀,他成功保持單身到40歲,省了很多花銷。

苦修8年,Chris攢夠300萬買到一套54平米的房子。入住的時候,他感覺自己是百萬香港人中的贏家,完全不在乎人生的其他得失。

可是這樣,真的值得嗎?

父母資助買房族:投胎是門技術

而這位高富帥,剛畢業時,就發現了一套筍盤,當即給媽媽打電話要了支票,房子如今已經升值100w,雖然也要自己還房貸,但如果沒有父母的資助,靠他一個人,想參與這樣的資本遊戲估計也沒戲。

當下,越來越多的父母為了讓減輕自己後一代對於買房的負擔,而紛紛為子女們購置房產。

比如這位女士,子女分別還在上幼兒園和小學,就已經為他們買好房子了。她也坦言,只是希望孩子可以在追求夢想的時候,不為房子所壓迫,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而當問道,當你們幫助了自己的子女買房的時候,他們會不會表示很感激時,這位父親是這樣回答的:

曾有人開玩笑:現在的樓價高得離譜,地球人怎麼追得上呢?但是這樣的笑話,現在放在任何一個大城市中都不誇張。

曾經的「知識改變命運」,現在在不少年輕人口中,也變成了「買房改變命運」

自力更生買房族:天上不會掉房子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財力雄厚的爸媽,大多數年輕人,還是在靠自己的努力,攢錢買房。

這位工地小哥,放棄了月薪只有1w+(在香港1w的月薪算較低)的文員職務,而轉身成為了一名月薪多一倍的工人。

每天上班,一有失誤,就會被人「問候全家人」,入夏後,工作就更是難挨,40°C烈日當空,時時被曬到脫皮,依舊要堅持工作。

而這位還在讀大四的女生,也為了買房,而身兼十幾分兼職,每個月可以掙到三四萬。

「眼見樓價那麼高,努力一生,為一層樓付出青春,好多人都覺得不值得。」對很多年輕人來說,買房更像一場超級馬拉松,有沒有盡頭自己也不知道。

試想這樣的生活,每天最高只花50塊,兼職十份工,或者壓榨身邊的每一個人……把生活綁在一套房子上,就好像戀人口中的,擁有你等於擁有全世界一樣,聽起來浪漫卻不可靠。

就像這位女生說的一樣,就算有車有房子,也有可能會一夜之間就消失殆盡。但眼前相愛的人,才是萬裡挑一的。

錢是要賺的,但生活就應該被買房所左右嗎?

面對這個無法逃避的選擇題,在畢業後,你是更願意去拼搏買房?還是及時行樂,享受生活呢?

作者:知乎·LXBIRD留學鳥

相關焦點

  • 首爾年輕人租房故事:那麼多房子,沒有一個是我的
    有的時候抬頭看看公司附近那麼多房子,會很感概,房子真的很多,但沒有一個是我的。我目前的打算還是繼續租房住。工作之外,我喜歡旅遊,去很多地方,走走停停,覺得生活也挺好的。韓國年輕人不會要求家人一定要買房,房子可以等自己有錢的時候再買,如果沒錢買房就不結婚,或者家裡準備一部分租金,租房結婚。
  • 香港愛情故事:沒有房子別說愛情,連尊嚴都沒有
    《香港愛情故事》的播出,讓我們看到了大多數香港年輕人的愛情現狀,沒有房子,就不配談愛情,沒有結婚的資本,甚至連尊嚴都沒有。看似殘酷,卻是赤裸裸的現實。沒有餐廳,只有一個圓桌面立在客廳,吃飯的時候擺出來,吃完了再放回去。媽媽和爸爸吵了架,想喘口氣的時候,不是去廚房,就是去樓道口,沒有一點私人空間。想離婚,因為沒有房子,只能在同一個房間裡分居。看到這樣的場景,真的是覺得很壓抑,有一種要瘋的感覺。就像劇中的媽媽說的:「你們覺不覺得這裡好擠,感覺喘不過氣」。在香港,卻是大部分人的日常處境。
  • TVB劇集《香港愛情故事》:被高房價壓榨的年輕人,過得有多慘?
    男主角子朗(羅天宇飾)自小與父母、兩個姐妹一同生活,五口人住在一間陳舊狹小(僅內地高中寢室大小)的屋子中,常年的壓抑沉悶、沒有隱私空間,讓家人之間矛盾不斷,互相看對方不順眼;子朗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處房子,結婚後搬出去以求解脫。
  • 未來10年,三類房子將步入升值通道,看看有沒有你家
    但是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想留在大城市發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覺得想要在一個城市有歸屬感,不僅僅是有工作,還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居住。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如果在不依靠自己父母的情況下,買房可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香港有錢人那麼多,為何房子卻普遍沒有陽臺?看完心疼香港人!
    香港有錢人那麼多,為何房子卻普遍沒有陽臺?看完心疼香港人!不過有一點是令大家都十分好奇的,那就是香港的房子普遍都沒有陽臺,畢竟在大陸地區,可並不是這樣的。不過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香港普通員工月薪有多少,為何年輕人都想跑去香港打工?
    不過去國內太難了,不少人就將目標打在了國內的香港特區身上,畢竟香港還是很發達的,據說在香港當一個洗碗工都可以月入上萬塊的。香港普通員工月薪有多少,為何年輕人都想跑去香港打工?正是有著香港遍地是金的說法,現在的年輕人都想跑到香港去打工,總覺得在香港混幾年就可以衣錦還鄉了,到時在老家買個房子也是非常好的。
  • 北上廣沒有詩歌,民宿裡沒有麵包,開民宿的年輕人虧慘了
    更有甚者,有位房客定了一間房,卻呼朋引伴把所有房間都住滿,還不打招呼偷喝了價值數百元的進口紅酒。 最初,阿嬌希望通過平臺解決此事,以挽回些損失,然而幾經溝通,平臺沒有為她「做主」。
  • 香港設計出了18㎡套二,在香港住到底有多慘?
    我印象中的香港可不是這樣的。  小時候看 TVB,警察小哥和律師姐姐們住的都是大房子,有落地窗有海景,還有專屬的書房。  還記得《刑事偵緝檔案4》,警察古天樂打算和心理諮詢師宣萱結婚,兩個人看中了一套兩居室,總價200萬,那是1999年,古天樂和宣萱說,以後夫妻一人供一點就可以搞定啦。
  • 香港房價有多可怕?蔡少芬90平房子擁擠不堪,卻是香港頂級豪宅!
    這幾年,房子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痛。早幾年房價還沒有那麼誇張的時候,很多人覺得買房壓力太大了,然而短短幾年間。各大城市的房價翻了幾番,而大家的收入卻沒有上漲太多,用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的夢想,似乎離普通人越來越遠了。
  • 沒有房子就結婚,劉泳希擔憂未來,傅首爾:你娘家爸爸會給你錢的
    李嘉銘和劉泳希他們兩個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都有差別。劉泳希注重生活品質,既然買不起北京的房子,她希望能夠租北京最中心最豪華的房子來住。李嘉銘則希望租一個普通便宜的房子,攢錢去買房子。劉泳希的想法還是比較天真的。她花錢也是大手大腳,並沒有想到節約去存錢買房子。年近30歲的兩個人似乎把結婚當成了過家家一樣。
  • 為什麼香港的房子都沒有陽臺?老師傅一說,我恍然大悟!
    買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對於房子的選購我們需要十分謹慎,否則就會浪費很多錢,其實房子購買到好的,就會讓我們住的很舒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香港的房子,其實他們的房子一般都是沒有陽臺的,很多人都會感覺到很鬱悶,為什麼香港的房子都沒有陽臺?老師傅一說,我恍然大悟!
  • 柬埔寨最慘的民族,終年生活在水上不能上岸,還沒有自己的國籍
    趁著自己的父母還年輕,多陪伴一下自己的父母,在旅途中散散心。不要當你記起來的時候,父母的身體已經走不動了,這時候也晚了。很多年輕人忙著自己的學業和工作,很少能有時間去旅行。還有一些人有想出去旅遊的心,但是看到自己的錢包就放棄了。也有很多人選擇窮遊,他們背上自己的行囊想要追求自己的夢想。
  • 為什麼香港的經濟這麼發達,而房子大多卻沒有陽臺?原因意想不到
    香港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也是全世界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可是很多去過香港旅遊的人都發現了,在香港很少能看到房子有陽臺,所以很多遊客都不禁感到非常奇怪,為什麼香港的房子幾乎都沒有陽臺呢?對大家心中的疑惑,因為香港的當地人說出了其中的原因,其實香港的房子大多都沒有陽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香港的房價太高了。香港的土地可以用寸土寸金這個詞來形容。在香港地道好一點的地方,房價每平米基本在70萬元左右。看到這個價格,大家是不是感到非常驚訝呢?但這就是現實中的香港房價。大家可以想像一下,70萬左右每平米的房價是什麼概念?
  • ☞ 年輕人,混日子是沒有未來的 !(激勵了無數人)
    不經常思考的人,惰性總會讓人得過且過混日子,不思考未來的路怎麼走,就等於你安於現狀,接受了平庸而卑微的的生活,失去了年輕人本應該有的那種衝勁兒和幹勁兒。沒有思考,懶懶散散的混日子,消磨了以前想過「簡單而快樂的生活」的信念,這種變化一直通過細微的事情發生著,不靜下心來思考,你真的感覺不到你在墮落,在降低自己的生活。
  • 與香港年輕人談談理想和未來
    近日,香港大學內有蒙面黑衣學生舉行示威,手持印有校長照片的「尋人啟事」,試圖遞聯署信迫使港大校長做政治表態。另一邊,香港城市大學一名新加坡籍助理教授因禁止學生將政治議題帶入課堂,遭致辦公室被塗汙。更早些時候,年僅13歲的孩子身上搜出了汽油彈,用利器對警察割喉的青年也不過19歲。許多人驚駭不已,被視為未來和希望的青少年,竟是肆虐街頭、橫行校園的暴徒。
  • 香港的房子沒有陽臺,那晾衣服怎麼辦?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香港的房子沒有陽臺,那晾衣服怎麼辦?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現在的社會,房價對於很多平民百姓來說,完全買不起,按揭都可怕。有錢人就是炒房買房,窮人富人,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比不起比不起。不過話說回來,很多人對於房子的要求,在購買房子或者自己建造房子時候都喜歡要求有個陽臺,大家都知道,陽臺是家裡基本上就是採光地方最好的一處,不僅可以曬太陽,休息看書,還可以擺放洗衣機洗衣服晾衣服,休閒生活兩不差。而且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晾嗮衣服基本是必須的。但是,香港的房子沒有陽臺,那晾衣服怎麼辦?
  • 香港最有前途的2個年輕人,一個是霍啟剛,另一個是未來香港首富
    說到香港未來最有前途的年輕人,就不得不提到這兩個人,一個就是霍英東的孫子霍啟剛,另外一個就是鄭裕彤的孫子鄭志剛。有趣的這兩個人的名字裡面都有一個剛字。香港的豪門後代非常多,為何偏偏說這兩個人最有前途呢?
  • 三十而立「恐歸族」:沒有房子拿什麼相信未來
    沒有房子拿什麼相信未來城漂族,繁華都市艱難尋夢他們出身農村,在大學擴招的背景下進入了高等學府深造;但又遭遇就業壓力,穩定的工作像一個難以企及的夢。 記者採訪的幾位農村出來的大學畢業生每天穿梭在樓房裡,卻沒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有時也會慨嘆人生多艱。但感傷之後,他們也挺起胸膛,繼續投入工作。 今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導:聚焦城漂族。 每年年關將近,總會湧現出一個特殊的族群:「恐歸族」。
  • 香港的房子平民區都沒有陽臺,陽臺都是富人的象徵
    說起香港的房價,各位都知道很貴。家裡有個親戚最近也在香港安家了,嫁到了那邊,聽說男方家裡還挺不錯,估計有幾百萬吧,但在香港買房只有60平方米,而且現在是4口人,感覺還挺擁擠的。對於能買的家庭都是很不錯的,很多房子的戶型真的不是很好,廚房和廁所都是連在一起的,而且空間也比較小。對於我們二三線城市來說,一個小陽臺也就是多幾萬塊的事,可以涼涼衣服,但在一線城市,或者香港這種城市,跟沒有陽臺,陽臺都是富人的標誌啦。有的沒辦法,只能在窗戶外邊安裝一個鐵架晾衣服。
  • 為什麼香港的房子連明星都不一定買得起,香港房價到底有多高呢?
    為什麼香港的房子連明星都不一定買得起,香港房價到底有多高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如今工資慢慢的隨之上漲,同時也避免不了物價上漲,最為明顯的不過房價了,如今大城市房價一平高達幾萬、十幾萬甚至是幾十萬,普遍的基層人民都負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