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敗」了!開店6000家,新的「國民第一小吃」誕生?

2020-12-13 騰訊網

如果火鍋是一群人的狂歡,那麼麻辣燙就是一場個人的solo!

提起中國的特色餐飲,火鍋、麻辣燙必佔一席之地;

據統計,全中國擁有火鍋和麻辣燙店面分別近40萬、10萬家!

火鍋如今海底撈一家獨大,那麼麻辣燙「一哥」是誰呢?

20年前,他放過羊,做過小商販,賣過水果、蔬菜,烤過魷魚、火腿腸,在哈爾濱的大街上被城管勸離。

20年後,他創辦的楊國福麻辣燙,憑藉獨一無二的口味和不拘一格的經營方式,火遍大江南北,單店單日最高營業額4萬元...

如今開店超6000家,超過了星巴克、肯德基在中國的門店數,可謂是「國民第一小吃」。

他辦工廠、做產品,立志成為麻辣燙界的「海底撈」!

若干年前沒有人會想到,麻辣燙這個不起眼的街邊小吃行當,能孕育出如此大型連鎖的餐飲巨頭,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楊國福。

楊國福1970出生於哈爾濱市往東80多公裡的賓縣萬發村。

小時候由於成績不太好,兄弟姐妹又多,生活壓力大,他在15歲那年不得不輟學回家放羊;

後來,家裡開了小賣部,一直嚮往大城市生活的楊國福終於有了去縣城的機會,他先是幫家裡人去縣城進貨,之後索性直接留在了縣城以收破爛為生。

1990年左右,楊國福投奔在哈爾濱做生意的姑姑,跟著她在繁華的建設街夜市上擺攤。

夏天,一輛小車上擺著一碗碗大粥、熗菜,冬天就賣烤羊肉串、烤火腿腸。

我們知道麻辣燙起源於巴蜀地區是川人喜愛的大眾飲食。

它的雛形是江上的縴夫在勞作之後在熬製的上湯中加上辣椒、蔬菜和廉價的毛肚等食物用來抵禦寒冷,後來有人發現這一食物有利可圖便將其發展成為了麻辣燙。

而就是在哈爾濱,他接觸到了麻辣燙,沒想到這也成了他之後一生為之奮鬥的事業!

成婚之後的楊國福壓力逐漸大了起來,加上城管的「勤勞工作」,路攤生意愈發難以維持生計;

也是這時他與麻辣燙結緣:

有一天,楊國福在家門口新開的麻辣燙店裡吃了一碗麻辣燙後,覺得這東西好吃,但有個問題: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這種重口味!

不過憑藉他做生意多年的經驗,他覺得這個肯定有搞頭;

與粥、水餃等小吃相比,它的烹飪更簡單,主要看鍋底;

菜品葷素可以隨意搭配,所以備貨方面很靈活;

而且,早中晚夜宵,都能賣。

於是,在一個半地下室的房子開始了他的麻辣燙之旅。

剛開始做這行,楊國福也走了不少的彎路。

毫無麻辣燙製作經驗的楊國福夫婦不停地尋找香料,嘗試各種底料的搭配,在口味上試錯,收集食客的反饋。

有時候直接炒糊了,有時候客人也抱怨「你這不是麻辣燙」,也有因為採購過期原材料損失幾萬元。

經歷了多次失敗,楊國福從沒想過放棄,「我沒有很高的學歷,也沒有很好的家庭條件,這是唯一的出路。

最後的成功得益於楊國福對麻辣燙進行了「三次改革」:

第一次是打造「可以喝湯」的麻辣燙。

「傳統麻辣燙湯汁口味偏重,所以很多人覺得麻辣燙是垃圾食品,吃多了不健康。

但「可以喝湯」則讓它徹底撕掉了這一標籤。

楊國福大膽創新,用牛骨湯做湯底,加入冰糖和全脂乳粉,可以調製出了一種口味鹹中帶甜、湯汁可以入口的新品種,就連隔壁的貓都饞哭了。

同時,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口味差異,他們還提供調味盒,讓顧客自己添加辣椒、麻油等。

「可以喝湯」將麻辣燙帶入了一個新時代。

第二次是售賣方式的改革。

最早時麻辣燙是按碗售賣,每碗都是固定菜品,有豆芽、菠菜、海帶、豆皮、粉皮、蟹棒等,一碗賣3元,但問題就出在這裡。

就算每碗再漲幾塊,也遠遠趕不上房租、人力等各項成本的上漲速度;

再加上客人喜好、用量大不相同,固定菜品嚴重限制了自身的發展;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楊國福率先在業內倡導斤兩自選、稱重計費的售賣方式。

這種售賣方式不僅提高了消費者的自主性還可以避免了漲價所帶來的客流量減少等問題。

第三次是加盟模式改革。

彼時,傳統麻辣燙店就餐環境普遍不好,服務態度差、衛生堪憂、價格不透明等問題繁多;

而且楊國福麻辣燙火爆的生意促生了加盟店的野蠻生長,店面數量日益增多的同時,也失去了品牌的統一性,無法形成品牌效應。

首先楊國福針對主要消費群體為年輕人的特點,堅持店面環境乾淨整潔,裝修風格簡潔明快,給消費者提供優良的就餐環境。

然後,楊國福決定停止加盟進行整頓,整頓過程中,楊國福制定了統一的產品標準,包括統一商標、統一裝修、統一產品品質和口味、統一產品宣傳、統一操作和服務規範等,從而把解決了產品品質不一、口味不穩定的問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探索和改革,楊國福開啟了自己的騰飛之路。

2003年,楊國福麻辣燙第一家直營店——楊記麻辣燙在哈爾濱永和街成立,這也是楊國福麻辣燙的雛形。

2年後,楊國福成功在周邊縣城開了十幾家分店。

也是這一年,越來越多的老鄉受到啟發,加入了麻辣燙行業。

其中有一個同村的小夥,摩拳擦掌蠢蠢欲動,他叫做張亮,不過現在還不屬於他。

2006年楊國福正式對外開放加盟;

2007年,哈爾濱楊國福麻辣燙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成立;

2009年,楊國福在哈爾濱建設第一家工廠,為加盟店提供配料,這一年他僅靠加盟費一年就賺了兩三百萬元。

不得不說楊國福成功並不是偶然,至少他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執行力!

到2010年,楊國福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不顧妻子反對,砍掉了這兩三百萬元的收入,在當時的親友看來,跟錢過不去,這人病了吧!

其實不然,楊國福麻辣燙因為擴張速度太快,麻辣燙入門門檻太低,加盟商素質參差不齊,服務態度也是愛答不理,店內環境更是髒亂不堪。

楊國福認為這種情況並非長久之計,他叫停了加盟,開始認真整頓篩選加盟商,並對店面進行統一裝修。

楊國福還將加盟流程正規化、建立標準化食品加工廠、與國內外各類食材供應商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不斷地進行自我整改,讓加盟商對楊國福麻辣燙重拾信心。

2012年,楊國福麻辣燙加盟店達到了800家,重整之後靠著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口味,楊國福麻辣燙迅速發展;

它衝出山海關,走進了全國市場,甚至走向了全世界;

從2013年起,以每年開店1000家的速度在全國瘋狂擴張;

到2015年,楊國福全國加盟店數量已接近4000家。

2016年,楊國福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在郫都中國川菜園投資4億元建設智能化工廠;

2018年9月,四川楊國福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產。

目前楊國福在海外開了9家店,分布在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的主要城市。

而國內的加盟店也早已超過6000家,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量是3300家;深耕中國31年的肯德基,門店數量是6000家。

從放羊娃到門店6000家的餐飲巨頭,楊國福用自己的經歷成就了這個麻辣江湖,也奠定了自己行業頭部品牌的地位!

「楊總有時候挺執著的。」楊國福麻辣燙副總經理徐明哲這樣評價楊國福。

他說,楊國福很喜歡看戰爭類書籍,很佩服那些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英雄人物。

而楊國福的野心早已不局限於麻辣燙,而是想建成一個國際化的食品餐飲帝國。

楊國福心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未來我們對標的就是海底撈。我們雖說沒有它股票市值這麼大,但體量也不小。」

楊國福對未來五年的發展已經做出較為具體的計劃——五年內,海外門店數量達到1000家,國內門店數量增至9000家,集團整體營收達到100億元。

當記者問及未來是否考慮上市時,楊國福對此卻出乎意料地淡然,「隨著市場自然繁衍,目前沒有考慮,覺得做餐飲還是自己做一把手比較踏實。」

「目前可以說這個企業真正的核心是我,所有的原材料採購、生產、管理、宏觀調控都是我自己來抓,自己掌握這個企業的一切,這才是核心。」楊國福霸氣地說。

對於如今上班族來說,趕車趕稿趕時間,來一碗均價20-30元麻辣燙快餐,是解決口腹之慾的一大捷徑。

而且我們也總是打著減肥的旗號欺騙自己:喝骨湯可以美容養顏;吃蔬菜可以健康排毒;食麵條可以抗餓管飽;丸子可以味香解饞。

今晚,要不要來碗麻辣燙呢?

參考資料:

冷凍食品《楊國福:三次革命,打造麻辣燙界王牌》、

紅餐網《楊國福麻辣燙:靠腳踏實地,開出5000家門店》、

財經十一人《星巴克「敗」了,楊國福和張亮的麻辣江湖!》

相關焦點

  • 肯德基愛上小縣城,下沉小鎮開店,尋找新的增長點
    餐飲實戰第一自媒體。 導讀 最近肯德基在河南新鄉市封丘縣開了第一家「小鎮模式」餐廳,正式下沉到縣城鄉村,以往肯德基只會在地級市繁華地段開店。 此舉便是肯德基將會正式下沉到縣城市場,目前我國各有1640個縣城,意味著肯德基的門店最少可以新增3000家。
  • 「開店的目的,是不想開店」 國民美食沙縣小吃的現代化「闖關」
    最醒目的是村口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沙縣小吃第一村」。這裡,正是沙縣小吃走向全國的起點。俞邦村老支書俞廣清是當地的傳奇人物。自20世紀70年代起,他先後辦過粉幹廠、電站、加工廠,是全國最早的一批萬元戶。但他自認為最大的成就,是為沙縣小吃走向全國助推了第一把力。
  • 打敗肯德基、開店9000家!中國第一小吃,全靠這兩個東北男人
    1東北男人,徵服川味麻辣燙麻辣燙----川渝地區典型小吃之一,怎麼也沒想到日後會由兩位東北男人引領走向全國。要說這過程,還真是不容易。但好的是,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出差,也能夠嘗到全國各地的小吃,在成都吃了麻辣燙後,決定想把這種美食帶回東北。2005年,楊國福註冊商標,第二年正式對外開放加盟。同年,張亮東拼西湊了兩萬多元,僱了三個服務生,在哈爾濱香坊區開了一家近100平方米的餐廳,取名為「陽光麻辣燙」。
  • 肯德基下鄉,幹不過正新雞排……?
    星巴克的中國高級質量經理尼力也曾表示,星巴克將在2020年開滿6000家,將下沉到更多的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肯德基真真真真下鄉了還有不少品牌對下沉市場投出了橄欖枝,近期,倒是有大品牌實打實的進軍下沉市場了,國際快餐大牌肯德基「下鄉」了。
  • 又一國民火鍋巨頭誕生!3年開店5000家,融資近10億
    相比商超和菜市場食材種類單一、離家遠、價格貴等諸多劣勢,「國民火鍋」品牌鍋圈食匯因其品類齊全、口感好、購買方便等諸多因素,成為了周邊居民採購火鍋燒烤食材的第一選擇。與此同時,火鍋食材超市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儼然成了新的風口。如今雖有不少競爭對手開始入局,但鍋圈已經在這個看似簡單的賽道裡隱秘狂奔了數年,穩穩佔據了第一的位置。
  • 這個濟南人,為還債用兒子名字開了家店,如今達6千家成國民料理
    2、已開6000多家店,成為三大「國民料理」之一放開加盟後,讓楊曉路沒有想到的是,找來要求加盟的人越來越多,先是濟南,然後是山東,再然後是全國各地。於是他辦起了中央廚房,最高峰時,他一年開了2000多家店。
  • 「國民小吃」沙縣拌麵的靈魂——花生醬,原來是這樣誕生的
    「國民小吃」沙縣拌麵的靈魂——花生醬,原來是這樣誕生的 11月23日,澎湃新聞記者探營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小吃中央廚房,直擊「國民小吃」沙縣拌麵的靈魂——花生醬是如何誕生的。
  • 坐擁6000家肯德基、2000多家必勝客,中國最大餐飲公司開盤就綠了
    肯德基、必勝客的收入佔比長期在90%以上,其中業績七成靠肯德基,兩成靠必勝客。百勝中國回港上市百勝中國第一家餐廳於1987年開業,彼時,餐廳門口掛著的招牌還不是如今在大街小巷都隨處可見的「肯德基」或是「KFC」,而是「美國肯德基家鄉雞」。
  • 中國麻辣燙之王:從擺地攤起家,如今擁有超過6000家門店
    名單顯示,擁有肯德基、必勝客等餐飲品牌的百勝中國排在第一,擁有麥當勞的金拱門公司排在第二,海底撈火鍋則排在第三。相對于洋快餐和火鍋等知名餐飲品牌而言,排在第六位的楊國福公司則顯得有些另類。這家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公司,旗下擁有近6000家麻辣燙門店,一年賣出50個億,堪稱中國真正的麻辣燙之王。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楊國福。
  • 中國第一家肯德基 第一家麥當勞 第一家漢堡王 中國洋快餐發展
    漢堡包正式進入中國,是從中國第一家肯德開始的!1987年11 月12 日, 肯德基在中國的第一家餐廳在北京前門正式開業,這成為中國洋快餐濫觴之始。伴隨肯德基而來的新餐飲模式甚至新生活方式,見證了國人與改革開放浪潮最直接、親密的接觸。
  • 坐擁6000多家肯德基、2000多家必勝客,中國最大餐飲公司開盤就綠了...
    肯德基、必勝客的收入佔比長期在90%以上,其中業績七成靠肯德基,兩成靠必勝客。百勝中國回港上市百勝中國第一家餐廳於1987年開業,彼時,餐廳門口掛著的招牌還不是如今在大街小巷都隨處可見的「肯德基」或是「KFC」,而是「美國肯德基家鄉雞」。
  • 濟南黃燜雞「出國」其實已兩年 「與肯德基必有一戰」?
    8月17日,美國的Los Angeles Eater(洛杉磯食客)網站爆出楊銘宇黃燜雞米飯要在美國開設第一家分店的消息,濟南人創建的中式快餐品牌「楊銘宇」,代表黃燜雞米飯,搶在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麵之前,率先「攻佔」美國。
  • 國民小吃養成記
    知名小吃全國都有,為什麼就沙縣小吃做成了國民小吃?「1999年3月4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指出,沙縣小吃業的成功之處在於定位準確,填補了低消費的空白,薄利多銷,闖出一條路子。接地氣,是沙縣小吃自帶的「基因」。「搭個棚子,支個鍋,就開始賣扁肉了。」現做現賣的食品,便宜實惠的價格,讓沙縣小吃很快在福州、廈門遍地開花。張萬泉是最早出去開小吃店的人之一。1994年,他在福州開起了第一家店,那裡靠近一所職業學校和批發市場,是個理想的所在。張萬泉騎著老式自行車,花了十幾天把福州城走了好幾遍,「連哪裡有公廁都一清二楚」。
  • 肯德基今年在上海開店要超去年
    東方網3月29日消息:肯德基近日推出第一款海鮮類產品--黃金蝴蝶蝦。黃金蝴蝶蝦精選原只南美大蝦,炸至金黃色,食用時配上番茄醬包,鮮香可口。這是肯德基繼脆筍煲老鴨、照燒豬排堡上市之後,又一款非雞類產品亮相。  據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高層領導透露,除了新產品將不斷問世之外,肯德基也絕不會放慢開設新店的步伐。
  • 開店14000家,吊打麥當勞+肯德基!它是又愛又恨的本土快餐之霸
    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總會誕生奇蹟。比如餐飲界就出現過兩大「傳奇」:沙縣小吃與華萊士。特別是後者,已把門店開到14000家,吊打前輩「麥當勞+肯德基」!華萊士為何會那麼牛?它是如何雄起的?這一切還要從30年前說起。
  • 黃太吉、真功夫都敗了:為什麼中式快餐就打不過肯德基和麥當勞?
    假如一家主打辣味的四川餐館要開到廣東去,還是大規模開店,不僅要考慮廣東人的飲食習慣,還要應對當地餐飲品牌的競爭以及供應鏈覆蓋程度。原先用的原料都是在四川採購,現在要弄到廣東去,怎麼解決物流問題等等,開店的難度不亞於出國。 那有人可能會想,我能不能本土化,根據當地的口味改良菜品? 當然可以,麥肯在中國不就是改良了菜單。有人去美國吃了肯德基,發現真不如中國的好吃。
  • 國民小吃養成記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這個原來平平無奇的小縣城,逐漸成了「小吃之都」,每3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老闆,孕育了8.8萬家沙縣小吃門店,比三大西式快餐巨頭麥當勞、肯德基、華萊士的門店數量加起來還多。  知名小吃全國都有,為什麼就沙縣小吃做成了國民小吃?  「1999年3月4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指出,沙縣小吃業的成功之處在於定位準確,填補了低消費的空白,薄利多銷,闖出一條路子。
  • 正新雞排1年開店7000家曾比肯德基還火,如今逐漸冷清,讓人不解
    正新雞排1年開店7000家曾比肯德基還火,如今逐漸冷清,讓人不解,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其實,正新雞排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它的前身是正新小吃店,第一家店開於2000年,地址在浙江溫州,主要做各種各樣的小吃,其實它的品種和我們吃的路邊攤差不多,但由於味道好,經營得當,使它在溫州開了好多分店,生意做的還不錯。
  • 中國內地第一家肯德基是怎麼開起來的?
    開了中國內地第一家肯德基的王大東(左)王大東笑著搖搖頭,他有兩個強有力的原因:第一,肯德基1970年就試圖進入香港,弄了十年才開了三家店,證明在香港設總部是失敗的;於是,義利食品廠在北京西單南口的西絨線胡同,開辦了中國的第一家西式快餐廳——義利快餐廳。
  • 福建沙縣民間創業獲政府支持 國民小吃養成記
    這個原來平平無奇的小縣城,逐漸成了「小吃之都」,每3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老闆,孕育了8.8萬家沙縣小吃門店,比三大西式快餐巨頭麥當勞、肯德基、華萊士的門店數量加起來還多。知名小吃全國都有,為什麼就沙縣小吃做成了國民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