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肯德基、開店9000家!中國第一小吃,全靠這兩個東北男人

2020-12-18 和訊網

一夜之間,楊國福麻辣燙火出圈了。

起因是有人在明星張亮的微博下,吐槽「張亮麻辣燙」難吃,遭到張亮本人親自懟:去吃楊國福啊。

結果楊國福麻辣燙隔空喊話請張亮做代言人,當晚還衝上微博熱搜:

本來這場烏龍事件的主角是張亮,結果最後贏家居然是對手楊國福麻辣燙。

說實在的,直到現在,很多網友也認為「張亮麻辣燙」是明星張亮開的店,但事實上,二人毫無關係。

明星張亮不僅沒有麻辣燙店,還曾因「張亮麻辣燙」名譽侵權,發生過一些法律糾紛。

張亮麻辣燙創始人

最戲劇的是,張亮麻辣燙和楊國福麻辣燙的創始人,倆人頗有淵源,甚至還有點「關係」,以至於談論起麻辣燙歷史,這二人可以看作是中國麻辣燙江湖的縮影。

1

東北男人,徵服川味麻辣燙

麻辣燙----川渝地區典型小吃之一,怎麼也沒想到日後會由兩位東北男人引領走向全國。

要說這過程,還真是不容易。

1970年出生的楊國福,家庭條件不算好,家裡大大小小一共五個姐妹,連溫飽都成問題。

15歲那年,楊國福初中沒念完就輟學回家務農,有時還得去縣城收破爛,把工地裝水泥的袋子清洗乾淨後,再賣給別人裝炭。經常幹著灰頭土臉的買賣,楊國福在財經雜誌的採訪中回憶:

「摟這些袋子,就像西遊記裡的妖怪出來了,呼呼的全是煙。抖完了滿身滿面的灰塵,只露出兩隻眼睛。」

這邊楊國福還在費勁討生活,那邊張亮才剛剛出生。

1、小鎮青年的闖蕩夢

90年代初,楊國福決定去城外闖闖,首選哈爾濱,跟著姑姑在夜市上擺攤,晚上賣燒烤,早上賣早餐。

二十多歲的年紀,最容易懷揣夢想的時候,楊國福也是。

在哈爾濱,楊國福見識到城市該有的繁華,也讓這個小鎮青年的野心開始發芽。

當時有一家快餐店,每天人滿為患,就賣麻辣燙和烤餅,當時還沒有自選菜品的模式,但仍舊擁有大量的顧客前往。

說不眼紅是假的,楊國福思前想後決定自己試試。

2000年,花費500元租金,楊國福擁有了一個幾平米的小地下室,用來研製有特色的麻辣燙底料。

2、被改良後的「麻辣燙」。

一開始別說味道香濃,就連好吃都很難。

在研發麻辣燙底料的時候,沒少出岔子,味道不是缺鹽就是太辣,有顧客不滿:吃的這啥玩意啊。

還有次炒辛香料,結果把鍋給炒。

楊國福的麻辣燙生意,差點就此夭折。

但好在,這一切迎來轉機,在飲食方面,這個東北男人有自己的想法,他覺得現階段的麻辣燙,味道過於辛辣,口味需要適應大眾。於是在研製調料的過程中,他加入了牛骨湯還有其他奶製品。

香濃的骨湯讓不能吃辣的人也能嘗試了,甚至反響還不錯。

「當時麻辣燙是按碗賣的,一碗三塊錢。有的顧客吃一碗麻辣燙,可以續上兩三次湯。」楊國福回憶。

2003年,楊國福麻辣燙的前身——楊記麻辣燙開業成功。

那一年的張亮,工作也不穩定。既做過乘務員、後來又轉行做業務員。但好的是,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出差,也能夠嘗到全國各地的小吃,在成都吃了麻辣燙後,決定想把這種美食帶回東北。

2005年,楊國福註冊商標,第二年正式對外開放加盟。

同年,張亮東拼西湊了兩萬多元,僱了三個服務生,在哈爾濱香坊區開了一家近100平方米的餐廳,取名為「陽光麻辣燙」。

只是這家店鋪並沒有維持許久,不到一年就草草收場。

原因就是,當時麻辣燙還停留在四川口味,並未對其做改良。

2008年,楊國福麻辣燙已經陸續有商家加盟,最初,楊國福麻辣燙的加盟費定在1000元至3000元不等。

這一年的張亮,事業也有所起色。總結上次開店失敗原因後,張亮將川味麻辣燙按照東北人的口味加以調製,成功切入東北市場,第一家店鋪在離哈爾濱市區23公裡的阿城區開業。

自此,兩個東北男人開始了東北麻辣燙的版圖擴張之路。

2

東北麻辣燙

二王一戰pick誰?

2014年之前,這兩家的勢力範圍還未跨過長江;

2014年開始,一路南下壯大至中國的東部地區;

2016年,楊國福、張亮實現了對中國市場的幾乎全壟斷。

但加盟之路相似,實則有所不同。

1、加盟的差異

楊國福開啟加盟模式後,日子過得不錯,僅靠加盟費一年就能賺兩三百萬元,基本實現財務自由。

但經營一年,問題暴露出來。

楊國福本人

加盟商良莠不齊,缺乏服務意識,很多加盟店老闆都抱著「愛吃不吃「的想法經營餐廳,導致楊國福品牌口碑越來越差。

2010年,楊國福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叫停加盟。

對於那些意願加盟的廠商,楊國福開啟篩選機制,以前是人挑品牌,現在是品牌挑人,並用區域總代理的方式,繼續擴大總部市場。

而張亮麻辣燙呢,在加盟費方面,會比楊國福的價錢低,這也是它的策略之一。

一線城市,張亮不到2萬,而楊國福則遠超2萬塊。

張亮麻辣燙加盟費

楊國福麻辣燙加盟費

說到加盟費便宜,張亮自有道理。

公司決策裡有一個重要的「不一樣」,就是讓合伙人和團隊「時時保持克制,少賺加盟商的錢」。

這也是張亮區別於楊國福的一個最大不同,依靠的就是對加盟商的「薄利多銷」。

2、二王之爭

即便如此,關於張亮效仿楊國福麻辣燙的傳說就很多。

起初,有媒體報導張亮是楊國福的外甥,在舅舅楊國福那裡負責炒麻辣料,一幹就是三年多,出來後自立門戶,才有了「張亮麻辣燙」。這條信息很快登上微博熱搜,被轉發一萬多次,還有了9000多條評論。

為此,楊國福麻辣燙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生產模塊的負責人回應說,「肯定不是外甥,倆人平輩兒的,關係比表親還遠。」

事實上,張亮親口說過,楊國福是自己姑家的表姐夫。

左張亮,右楊國福

後來在回答《財經》雜誌時,他在解釋自己入行原因時說:

「是因為他先做的麻辣燙,然後咱們才選擇這個項目。感覺這個項目挺好,它入門門檻比較低,能投資得起。」但他同時表示,自己從一開始進入行業就是獨立發展的,與楊國福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

儘管被否認過,但關於這二者誰是麻辣燙的一番之爭,從來沒斷過。

3

麻辣燙:誰是一番不重要

好吃才是王道

在大眾眼裡,麻辣燙就是接地氣的國民小吃,方便下飯,和火鍋口感類似,卻不用大費周章。

楊國福和張亮,將川味麻辣燙經過改良,實現了更大眾化的口味,的確是一進步。但不可忽視的是,瘋狂擴張背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1、食品安全。

張亮和楊國福麻辣燙,都曾面臨過「衛生問題」。

在一些美食點評網站,也能看到有人說從食物中吃出異物的吐槽。

不難看出,瘋狂擴店的背後難免出現質量危機,這不是只有楊國福和張亮麻辣燙麵臨的問題,而是所有加速擴張企業的通病。

快速發展的市場、瞬息萬變的口味,瘋狂擴店帶來的就是質量和口碑的下滑。

雖然加盟商經過千挑萬選,但在商業規則下,沒有幾個人願意停下來認真打磨。

2、定位弱化

說真的,這兩家麻辣燙刀哥都吃過,我本人真的沒吃出什麼非常明顯的區別,周圍朋友也表示過,沒啥特殊的,隨便吃吃。

詢問了很多人之後,得出的結論就是:不知道選擇的時候去吃其中一家。

沒有處在最頂端也並非最底層,而是中間位置,定位很尷尬。

不知大家發現沒,當下對美食的需求,不僅僅是吃飽那麼簡單的需求了,除了好吃,它已經成為一種社交符號。

比如在某一種食物上,你們對其有同樣的認可,這就是你們區別於其他社交群體的身份。

就這點來說, 張亮和楊國福麻辣燙,還達不到這一要求,極少看到有人安利這二這兩家。

不可否認,張亮和楊國福,一人撐起了中國麻辣燙的半邊天,兩家店合起來已經開了9000多家(楊國福5000多家,張亮4000多家),比肯德基開店還多,甚至連紐約都有張亮和楊國福的身影。

可在口碑上,這二者的評價也只是「眼熟」而已,好吃談不上,混個肚子飽倒還行。

頻繁上榜熱搜帶來的,除了話題量和營銷策略,不變的還是這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尷尬。

說到底,賣吃的還是得看味道,只靠營銷,不會活得太久。

來源:金錯刀 《財經》 紅餐訪談組

相關焦點

  • 肯德基「敗」了!開店6000家,新的「國民第一小吃」誕生?
    如今開店超6000家,超過了星巴克、肯德基在中國的門店數,可謂是「國民第一小吃」。 2006年楊國福正式對外開放加盟; 2007年,哈爾濱楊國福麻辣燙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成立; 2009年,楊國福在哈爾濱建設第一家工廠,為加盟店提供配料,這一年他僅靠加盟費一年就賺了兩三百萬元。
  • 中國內地第一家肯德基是怎麼開起來的?
    開了中國內地第一家肯德基的王大東(左)王大東笑著搖搖頭,他有兩個強有力的原因:第一,肯德基1970年就試圖進入香港,弄了十年才開了三家店,證明在香港設總部是失敗的;於是,義利食品廠在北京西單南口的西絨線胡同,開辦了中國的第一家西式快餐廳——義利快餐廳。
  • 中國第一家肯德基 第一家麥當勞 第一家漢堡王 中國洋快餐發展
    漢堡包正式進入中國,是從中國第一家肯德開始的!1987年11 月12 日, 肯德基在中國的第一家餐廳在北京前門正式開業,這成為中國洋快餐濫觴之始。伴隨肯德基而來的新餐飲模式甚至新生活方式,見證了國人與改革開放浪潮最直接、親密的接觸。
  • 在中國,為什麼肯德基打敗了麥當勞,並稱霸33年?
    為何肯德基還可以在中國打敗麥當勞,實現逆襲,成為排行第一的快餐品牌呢?肯德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炸雞連鎖品牌,也是全球第三大快餐連鎖品牌。不論是在巴黎最繁華的街道,還是在中國最具煙火氣的美食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全球市場,麥當勞門店數38695家,比肯德基多14591家。
  • 中國小吃行業「隱形冠軍」:狂開22000家門店,打敗肯德基麥當勞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中國餐飲行業的市場規模超過4萬億。除了風頭畢露的火鍋、茶飲,作為中式快餐重要組成部分的小吃業態,也是最具潛力的賽道之一。有數據顯示,國內小吃行業規模超過了4000億元,佔據著近三成的中式快餐市場份額。
  • 加盟20萬起、單店月銷9000單,「國民小吃」麻辣燙為啥這麼火?
    摘要:兩個東北人,攪起中國的麻辣燙江湖。 天下網商記者 王詩琪汪曾祺說川菜辣且麻,「四川的小麵館的牆壁上黑漆大書三個字:麻辣燙。」到今天,楊國福麻辣燙在全國的加盟店有5500多家,張亮麻辣燙4500多家。而進入中國32年的肯德基,也不過5000多家連鎖店,麥當勞則只有3200多家。從低配火鍋到國民小吃,兩個東北人,攪起了麻辣燙江湖。
  • 開店14000家,吊打麥當勞+肯德基!它是又愛又恨的本土快餐之霸
    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總會誕生奇蹟。比如餐飲界就出現過兩大「傳奇」:沙縣小吃與華萊士。特別是後者,已把門店開到14000家,吊打前輩「麥當勞+肯德基」!華萊士為何會那麼牛?它是如何雄起的?這一切還要從30年前說起。
  • 中國人能吃上肯德基,全靠一位Tony老師-虎嗅網
    開了中國內地第一家肯德基的王大東(左)王大東笑著搖搖頭,他有兩個強有力的原因:第一,肯德基1970年就試圖進入香港,這也十分符合王大東在全中國推廣肯德基的目標。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王大東的想法雖好,但實現起來太難。北京市有關部門一聽說肯德基是西餐,就認為這就是開給外國人吃的,他們就說:那你開在前門幹嘛,去使館區開啊。
  • 業績全靠肯德基,百勝中國或將回歸港市,第一還能坐多久?
    TACO BELL 2016年在上海開設第一家店,至今只有上海7家、深圳今年新開的1家和北京計劃開設的1家店,擴張速度極慢;打著「肯德基兄弟品牌」名號的東方既白2004年開設後最多不過擴展了幾十家店,現在只餘少數苟延殘喘;小肥羊被收購時是如日中天的「中華火鍋第一股「公司,被砍掉一多半門店後迅速從消費者身邊進而從腦海裡消失
  • 為什麼中式快餐幹不過肯德基和麥當勞?
    當然可以,麥肯在中國不就是改良了菜單。有人去美國吃了肯德基,發現真不如中國的好吃。這說明肯德基在這方面成功了,做出了更適合中國胃的快餐。 這背後也是標準化帶來的問題,口味不如夫妻店。後來,黃太吉也就涼涼了。 就連堪稱擁有中國最頂級管理能力的百勝中國來做中式快餐,也不一定成功。 2005年4月,百勝中國在上海推出了東方既白這個中餐品牌,賣早中晚餐,點心、小吃等,把中國人愛吃的都包羅在內,輔以百勝最先進的管理。
  • 肯德基愛上小縣城,下沉小鎮開店,尋找新的增長點
    餐飲實戰第一自媒體。 導讀 最近肯德基在河南新鄉市封丘縣開了第一家「小鎮模式」餐廳,正式下沉到縣城鄉村,以往肯德基只會在地級市繁華地段開店。 此舉便是肯德基將會正式下沉到縣城市場,目前我國各有1640個縣城,意味著肯德基的門店最少可以新增3000家。
  • 坐擁6000家肯德基、2000多家必勝客,中國最大餐飲公司開盤就綠了
    肯德基、必勝客的收入佔比長期在90%以上,其中業績七成靠肯德基,兩成靠必勝客。百勝中國回港上市百勝中國第一家餐廳於1987年開業,彼時,餐廳門口掛著的招牌還不是如今在大街小巷都隨處可見的「肯德基」或是「KFC」,而是「美國肯德基家鄉雞」。
  • 坐擁6000多家肯德基、2000多家必勝客,中國最大餐飲公司開盤就綠了...
    截至收盤,百勝中國股價報收於390.2港元/股,相比較IPO發行價412港元/股下跌5.29%。值得注意的是,百勝中國旗下的品牌發展極其不均衡。肯德基、必勝客的收入佔比長期在90%以上,其中業績七成靠肯德基,兩成靠必勝客。
  • 中國最大餐飲企業香港上市!賺錢靠肯德基,還要搶星巴克生意
    這不是百勝中國第一次上市,2016年11月1日,百勝中國宣布從Yum!Brands分拆出來,於2016年11月1日獨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YUMC。彼時其也是中國最大的獨立上市餐飲公司。 自從1987年第一家餐廳開業以來,百勝中國在中國大陸市場不斷拓展,到2020年7月門店已經突破10000家。
  • 朱一龍代言肯德基「網紅」小吃,7元一個,網友:銷量全靠粉絲
    推薦語:如果說到肯德基的情況下,相信大家也都非常的熟悉,那麼對於這樣的快餐,他就是來自於國外的一種快餐,而且也是做得非常的成功,在中國各個城市也都有他的存在,而這也是很多人最喜歡吃的一種快餐,其實也不僅僅賣漢堡炸雞可樂的東西,而且時不時的還會出一些新品,就比如說土豆泥還有營養派冰淇淋等等
  • 瘋狂擴張22000家門店,這位溫州商人靠賣雞排,打敗肯德基麥當勞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中國餐飲行業的市場規模超過4萬億。除了風頭畢露的火鍋、茶飲,作為中式快餐重要組成部分的小吃業態,也是最具潛力的賽道之一。有數據顯示,國內小吃行業規模超過了4000億元,佔據著近三成的中式快餐市場份額。
  • 黃太吉、真功夫都敗了:為什麼中式快餐就打不過肯德基和麥當勞?
    看這些名字,很多人恐怕都認不全。 比如老鄉雞,安徽、江蘇、上海都800家店了,還有百萬人排隊。但是在西南、東北、西北的朋友,真的聽說過這個品牌嗎? 肯德基從1987年在北京開出第一家店時,就一直在想辦法融入中國人的生活。
  • 業績全靠肯德基,單腿蹦的百勝中國就算回歸港市,還能在第一坐多久?
    TACO BELL 2016年在上海開設第一家店,至今只有上海7家、深圳今年新開的1家和北京計劃開設的1家店,擴張速度極慢;打著「肯德基兄弟品牌」名號的東方既白2004年開設後最多不過擴展了幾十家店,現在只餘少數苟延殘喘;小肥羊被收購時是如日中天的「中華火鍋第一股「公司,被砍掉一多半門店後迅速從消費者身邊進而從腦海裡消失;黃記煌今年4月8日被收購完成前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 麥當勞和肯德基為什麼總是挨著開店?這裡面有秘密
    策略   如今肯德基(需求面積:240-300平方米)在中國已有超過4800家店,而麥當勞(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門店雖然稍遜一籌,也超過了2000家。而他們三個共生的小的商圈恰好會給大眾一個印象「我們這裡賣吃的,而且有很多家賣吃的的店!快來買呀!」   於是大眾在想要找吃的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那條街,想到那條街上有n家店。   這不但不會使彼此產生競爭,使對手銷量降低,反而會使二者的銷量多於各自開店的銷量。
  • 中國最大餐飲企業上市:賺錢靠肯德基 還要搶星巴克生意
    自從1987年第一家餐廳開業以來,百勝中國在中國大陸市場不斷拓展,到2020年7月門店已經突破10000家。  10000家是什麼概念?將老闆捧成新加坡首富的海底撈,目前的門店數量也僅為935家,和百勝中國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2019年,百勝中國的新開門店數為1006家,即每天有近三家新店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