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的年味,藏在街頭巷尾和菜市場裡」

2021-03-02 黃岡卡樂

PART. 1

『  黃州的菜市場 年味還在  』

在黃州想找找年味,就去菜市場轉轉,和居然之家一街之隔的金橋菜場,清晨依然人聲鼎沸,自金橋菜場改造後,裡面鋪子都規整了不少,附近的居民剁魚剁肉、灌香腸也會選擇來這裡,往深處走,還能尋見年味和熱鬧。

看見一片瓜子的海洋,才感覺年來了,太陽下的炒貨店看得暖洋洋,過年家中果盤兒必備的瓜子炒貨,不少人還是選擇來老牌炒貨店採購,偶爾路過幾個街邊小攤,吆喝著賣方高坪的荸薺、羅田的板慄。

PART. 2

『  尋·年味美食  』

ONE ·  吃了想回家的「果兒」 

猶記得去年這時候的商城,大門緊閉商家停業,今年都重新煥發了生機,大家都自覺帶著口罩出來採購年貨

而那個記憶中的商城炒貨鋪、糕點鋪還在,現烤的苕果、各種「果兒」,轟隆隆的從機器裡蹦躂出來,裝擺好供人試吃,挑選,各種造型的果兒夾雜著芝麻,回憶感滿滿~

大概有幾年沒吃過京果了,外層裹著厚厚的糖霜,還有酥糖、雲片糕的,很久以前在奶奶家吃過。

 過年飯桌上的必備「圓子」  · TWO

年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各種圓子了,商城裡的肉圓子、魚圓子、綠豆圓子均價在15元1斤。黃州人愛把肉圓子,魚圓子單獨做成一盤菜,寓意一年到尾了要團團圓圓

還少不了下在雞湯裡、牛羊肉火鍋裡的魚面、肉糕,不過黃州人更偏愛麻城貨,吃起來鮮香彈牙有韌勁

黃州賣現成炸圓子的店不少,味道各有千秋,商家良心與否,主要看肉的比例,少數有「大廚」的家庭會選擇自己做,畢竟自己做的圓子用料那是最足的

和圓子比起來,藕夾的難度沒那麼高,長輩們都會的技能之一,自己炸的藕夾才有家的味道

THREE ·  貼對聯是過年的「頭菜」 

家家戶戶貼對聯,門頭一片火紅喜慶的時候,就知道年不遠了,有些商家機構送會現成的對聯,街上也會看到一些老手藝人自己寫的對聯

有的家庭過年還會擺些花卉、金桔在家裡,把家裡裝點的喜慶一點

 臘腸 臘肉飄香  · FOUR

腊味飄香的時候就是年到了,這種需要時間發酵的食物,年前家家戶戶會提前準備起來,買肉灌制也很講究,挑選肥瘦相間的,口味是偏鹹還是偏甜,就看個人口味愛好了!

腊味的吃法簡單又豐富,不論是直接上鍋蒸還是搭配大蒜蔬菜炒制,懶人也能分分鐘搞定一道菜!

寫在最後:

若要從今天開始算起,離2021年的春節僅剩7天了。

黃州的年味就好似冬日的微風,悄悄的來,愈發濃烈。

但今年,即便有些黃岡人人因為疫情做出犧牲,選擇不回家過年,家人也一定要寄一些「年味」回家

以前總愛趁著這時候,去商超、菜市場和花市逛逛,提前感受一下大街小巷裡紅彤彤、喜洋洋的年味兒。

畢竟,那些老街啊,可是黃州最先有年味兒的地方。

而我們這些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也應該保留著心裡的那份期盼。

這樣,黃州的年味才會出來呀。

相關焦點

  • 天津的春天,就藏在菜市場裡!
    如今,在菜市場裡,可是擺滿了春天的顏色! 好久不見,天津的菜市場,我想念你!> 一些大型的菜市場裡,客流不斷,只要你想吃的,在這裡都能找到,唉,這才是生活嘛。
  • 藏在街頭巷尾的泗門味道
    藏在街頭巷尾的泗門味道 說起醃製榨菜 老道的泗門人總愛去菜市場 買醃製榨菜 菜市場中醃製榨菜的身影隨處可見
  • 藏在菜市場裡的長沙煙火。
    菜市場裡的市井煙火味,是每座城市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 在長沙,就在那些大大小小的菜市場裡,更是藏著數不盡的韻味,道不盡的喜怒哀樂,也藏著長沙人的脾氣和秉性。 這次,我們將帶你走近菜市場,探尋這份讓長沙人最引以為豪的美食精神。
  • 圖說:尋找菜市場裡的年味
    《外灘畫報》記者和特約撰稿人在農曆新年前夕分赴上海、昆明、福州和北京四個特色鮮明的城市,為讀者們一探年味十足的菜市場。2009年歐巴馬訪華時,招待他的國宴中就有一道烤紅星石斑魚。利用「燒烤」這一北方技術烹調產於南方暖溫地區的紅星斑,能夠讓魚的肉味釋放更為豐富的層次感。相對於來自境外遠洋捕撈的紅星斑,在水產交易中心唱主角的更多是福州本地海鮮。其中,鱘是我的最愛。
  • 這九家藏在菜市場裡的美食,大王已經幫你收集好了!
    菜 市 場 不 完 全 美 食 指 南這一次大王整理了一份菜市場不完全美食指南,不經意間,你也能發現這些鋪陳生活畫卷的菜市場,往往藏著地道便宜的市井美味:它們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壓箱底秘藏,也是只有用心生活才有的特殊獎勵。
  • 老街裡的古早味、舊市場的煙火氣……街頭巷尾,尋覓老廈門的味道
    身處老城區裡的菜市場一間間寫滿歷史的老店或許能夠打開你的味蕾記憶街頭巷尾藏著的全是「正港」的廈門味本期,帶你續徜徉街巷尋覓老廈門的味道老街古早味覓食行走:廈門第八菜市場→開元路阿吉仔吉治百貨→騎樓老街→閩南古厝→沙坡尾→演武觀景平臺廈門第八市場承載著無數人的「廈門記憶」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這裡便是廈門的海鮮集散地走進八市,真是令人目不暇接
  • 晉江菜市場的江湖,藏著彪悍的阿姨和清晨的美食.
    菜市場裡更有形形色色的人群。人們在菜市場買是為了生活,人們在菜市場賣也是為了生活。一旦走進這裡,濃烈的生活味向你撲來,讓你應接不暇,讓你不得不接受生活的氣息,從而渴望生活,忍不住也買上一把菜一塊肉回家。
  • 清新福建丨老街裡的古早味、舊市場的煙火氣……街頭巷尾,尋覓老...
    身處老城區裡的菜市場 一間間寫滿歷史的老店 或許能夠打開你的味蕾記憶 街頭巷尾藏著的全是「正港」的廈門味 本期,帶你續徜徉街巷 尋覓老廈門的味道 老街古早味覓食
  • 藏在美食裡的洋裡年味
    2021年,農曆辛丑年在眾人的期盼中到來了。在閩侯縣洋裡鄉,正家家戶戶拾起灶瓦,升起煙火,熱氣騰騰的肉包、香氣撲鼻的金包銀、寓意吉祥的燕丸……伴隨著聲聲爆竹和親友圍桌而坐的嬉笑,詮釋著「中國年」的意義。
  • 侗年前夕逛我國最大的侗寨,街頭巷尾都能感受濃濃的年味
    大家好,我是魚哥,今天小編我要和大家推薦一個地方,現在快到年末了,很多地方除了春節還有屬於自己當地的過節習俗,那今天小編就要和你們介紹我國最大的侗寨的侗年前夕,走吧,去看看那街頭巷尾都能感受濃濃的年味吧.
  • 藏在湛江街頭巷尾的美食小吃,今日邀你共享!
    一起去咯」 於是一隻白熊和大赤兔悄咪咪地探進了街頭巷尾...... I RememberMocca - 歌曲合輯 微雨朦朧,行人紛紛,巷子深處陣陣飄香。作為地道的湛江吃貨,終究還是奈不住那饑渴的內心,帶上口罩,騎一小電驢探尋湛江街頭巷尾的美食小吃!與君共享!
  • 藏在龍門街頭巷尾的老味道,很多人從小吃到大
    但是,總有一些味蕾記憶散落在街頭巷尾,點綴著龍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軌跡。如果,用一種「味道」來形容龍門,那會是什麼味兒的呢?食物在一群人手裡記錄了一代代人的情感,這些流傳下來的「味蕾記憶」也許在快速迭代的生活中並不完美,可依然在心中留存。我想,土生土長的龍門人對「龍門味道」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雲吞肉丸,以至於外出學習工作的龍門人每次回來第一時間就是吃上一海碗。
  • 從北京到福州,從上海到昆明,尋找菜市場裡的年味
    《外灘畫報》記者和特約撰稿人在農曆新年前夕分赴上海、昆明、福州和北京四個特色鮮明的城市,為讀者們一探年味十足的菜市場。本地紅鱘生長於閩江口的江水和海水交匯處,故肉味鮮美,營養價值極高,含豐富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不僅是傳統的滋補食品,且具有壯腰補腎、消積健脾、養心安神之功效。
  • 最「新加坡」的味道,都藏在街頭巷尾
    好去處有人說,新加坡最好的味道,都藏在街頭巷尾。
  • 菜市場裡31年的滷味攤,藏著頂配版的滷豬蹄!
    辣醬、蒜泥和生菜也不可少的,加上後均勻攪拌。在窗口看著叔叔阿姨,一個打菜稱斤分盒,一個拌料加味,分工明確,恩愛得很。滷雞翅和雞爪,料都很實在,肥嫩有味。豬頸肉味是夠的,但肉本身略柴了一些些。「我們88年到03年在文灶菜市場開,因為拆遷才搬來現在的凱旋市場,03年到現在。以前文灶的人也會特地過來買,很多老顧客。每天凌晨三點多就起來了,我們滷汁都是大骨頭和鴨子熬煮的,每天堅持換滷汁,不回鍋。」老闆講著和老闆娘的故事,老闆娘就默默地偷笑。
  • 長沙那些藏在街頭巷尾的美食店
    > 來源:長沙吃貨繁華街道的燈火通明,品嘗了人來人往的美食大店,你是否知道長沙街頭巷尾的深處也有挑人味蕾的美味呢
  • 赤壁之戰在黃州?
    黃州赤壁距今約有1700年,公元1080年的北宋年間,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謫黃州,躬耕於東坡之上,自號東坡居士。蘇軾在黃州赤壁寫下了前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成為千古絕唱。「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蘇軾的詩詞將黃州赤壁帶到了三國時期戰火紛飛的年代,黃州赤壁究竟是不是赤壁之戰發生地呢?「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 在城市裡累了,就去逛逛菜市場吧
    很少利用百家號八卦跟自己有關的事,但今天,令和年號後的第一篇推送,想帶瓜友們去看家附近的市場。每次回家,總要過去溜達溜達,吸一吸熱騰騰活著的力量。新橋菜市場緊挨著板橋新村小商品市場,位於南通市崇川區。賣年糕粽子的老攤子,也賣活螃蟹和加工小龍蝦。更巧的是,老闆娘的婆家正是老家小鎮的舊鄰。這個城市大不大,繞不了兩圈,總能找到些上一輩的交情淵源。如果在一座城市拼鬥累了,就去看看它的菜市場。這裡充滿活著的力量,像熟菜攤的香氣一般,藏也藏不住,挑逗著你的心。
  • 黃州時期的蘇軾
    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又是多情的。蘇軾的多情,既體現在他情感的無限豐富之中,又體現在歷盡磨難而始終不改變對生活的樂觀態度上。公元1080年大年初一,極端落魄的蘇軾在安排弟弟蘇轍照顧著全家老小的行程後,帶了長子蘇邁起身先赴黃州。由於朝廷嚴令蘇軾不得擅離黃州,並無權籤署公文,所以他便暫居在黃州城外的寺廟之中。
  • 成都最神秘的美食,隱藏在街頭巷尾卻秒殺的紅色餐廳
    現在我已經畢業兩年了,我還是喜歡吃,還是願意去尋找這些藏在街頭巷尾的美食。有人曾說:成都"有一個柔軟的腹部"叫玉林社區,兩年前,趙磊唱了一首《成都》把每一個來成都的遊客帶到玉林路。有時路過這裡,總能聽到遊客抱怨:太坑了,這和他們想像中的世界榆林路太遠了。今天,就請大家跟著我一起去尋找這些隱藏在玉林社區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