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處理一些私人事宜,利用十天長假趕回老家南通。
很少利用百家號八卦跟自己有關的事,但今天,令和年號後的第一篇推送,想帶瓜友們去看家附近的市場。每次回家,總要過去溜達溜達,吸一吸熱騰騰活著的力量。
新橋菜市場緊挨著板橋新村小商品市場,位於南通市崇川區。
現宰活魚活雞的肉食攤,五顏六色的蔬菜攤,混雜的氣味,喧鬧的人聲。管你時髦小資青年還是雞毛蒜皮大媽,生活要將你們一鍋燉起來,跟誰都沒商量。
各式各樣的涼菜滷菜,街坊們的常年習慣凌駕於幹不乾淨,衛不衛生之上。
賣年糕粽子的老攤子,也賣活螃蟹和加工小龍蝦。更巧的是,老闆娘的婆家正是老家小鎮的舊鄰。這個城市大不大,繞不了兩圈,總能找到些上一輩的交情淵源。
如果在一座城市拼鬥累了,就去看看它的菜市場。這裡充滿活著的力量,像熟菜攤的香氣一般,藏也藏不住,挑逗著你的心。
在這裡可以找到新鮮便宜又美味的食物。土裡土氣的菜市場版麵包房,慢悠悠地跟風山寨網紅麵包。小商品街裡的鋪子,鞋子衣服鍋碗瓢盆......一應俱全,價格便宜得仿佛這裡忘記了與外面的高速發展同步。
估計我們樓裡老媽媽們的袖套圍裙睡褲均出自這條街。
發現一片中老年風裡的驚豔範兒——鏤空花紋的簡約修身款,它缺的不過是更具高級感的櫥窗和一束閃亮的燈光。
很多鋪子並沒有店名,它賣什麼的,在哪個位置,老主顧們記得一清二楚。比如賣魚的隔壁,燒餅鋪的對面。
沒有小清新的門面與店名,沒有文藝的品種說明,價格有愛到讓前一陣剛買了盆大型室內盆栽的我質疑自己的智商。
據前兩年的城市排名,這座蘇北小城已經稀裡糊塗的被「二線城市」了。而據我觀察,身邊不關心網絡世界的大爺大媽們,似乎誰都沒聽說過這事。網上久負盛名的「內鬥省」稱呼,在現實生活裡,沒聽任何南通本地人談及過與誰爭跟誰比。
菜市場與毗鄰的整潔社區並不矛盾。就像富人與窮人,本地人與外地人,老年人與年輕人,和諧共處,沒有誰行誰不行。在這裡,人們30年前最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現在還是。
累了,就去逛逛菜市場。有外地小夫妻起早貪黑經營的大餅鋪,東北大哥的水果店,也有三五塊錢吃飽的食物,四十塊錢美美的裙子。
這個人間煙火味十足的地方,它向所有人敞開胸懷。誰活著都不容易,但怎麼都能活下去,活得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