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我國的傳統美食,被譽為「植物肉」,味道鮮美,還有養生價值,無論是城裡還是鄉下,豆腐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不僅國人喜歡吃豆腐,連來中國的外國人也喜歡吃豆腐,稱得上是物美價廉的食品了。雖然過去做豆腐被譽為三苦之一,但還是誕生了「豆腐西施」這一千古佳話,以至於現在很多賣豆腐的女士都被冠以「豆腐西施」。在四川南充卻有一個小鎮,不僅生產豆腐、賣豆腐,還擅長做豆腐大餐,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豆腐小鎮了。
南充這個豆腐小鎮位於蓬安縣南約9公裡的地方,名曰河舒鎮,這裡生產的河舒豆腐是蓬安的特產之一。河舒鎮交通較為便利,距南充市區約50公裡,距省會成都約260公裡,張(家界)南(充)高速G5515和省道S203經過河舒,北距蓬安站約8公裡。便利的交通和地理位置,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行駛在張南高速上,在地圖上尋找最近的小鎮吃飯,下高速後約2公裡就到了蓬安縣河舒鎮,看到滿大街幾乎所有飯館都主打「豆腐」這道菜,別無選擇,只有挑選一家環境好一點、停車方便的豆腐館吃飯。
河舒豆腐歷史悠久,據傳已有2100餘年歷史,在清順治年間開始聞名遐邇,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名氣了。這裡生產的豆腐呈乳白色或淡黃色,不僅富有豆腐特有的香味,而且口感細膩鮮嫩、入口綿軟,是當地富有特色的美味佳餚。河舒豆腐還以品種花樣多而著稱,據悉共有100多個品種,除了比較常見的麻婆豆腐、爛肉豆腐、魚香豆腐,還有雪花豆腐、熊掌豆腐、啤酒豆腐、酸菜豆腐、青椒豆腐、桂花豆腐、糖醋雞塊豆腐、口袋豆腐、懷胎豆腐、四喜豆腐、爬絲豆腐、一清二白豆腐、涼拌豆腐、水煮豆腐、紙包豆腐等五花八樣的品種。如今,河舒豆腐已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走進一家飯館吃飯,服務員把菜單拿過來一看,各種豆腐的菜品達四五十種,佔了菜單好幾頁的版面。除了四川的招牌名菜麻婆豆腐,其他幾乎都沒聽說過,讓人大開眼界。不過,菜單上除了各種豆腐,四川的特色菜也有不少。在服務員的推薦下,我們一行人一共點了10道菜,其中6道是豆腐,堪稱是豆腐盛宴了。
等服務員端上來各種豆腐大菜後,沒想到每道菜的味道真是不錯,口感滑膩、鮮嫩,比在大城市吃的好得多,這才是正宗的豆腐味。難能可貴的是,這裡的菜品價格不貴,非常實惠,令人印象深刻。
河舒的豆腐不僅名氣大,也確實非常可口,除了跟這裡的加工工藝有關,更可能與這裡的土壤、水質、氣候條件等有關,才誕生了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當然,多少代河舒人經過技術改良,才把河舒豆腐這張招牌打出去,多達188道豆腐品種,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年產值達數千萬元。
原創圖文,請勿轉載使用,違者必究。敬請關注我的百家號,給你帶來更多旅途中的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