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第24課《月跡》預習筆記,感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

2020-12-07 一起學習語文吧

美到處都有,世界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月亮對我們來說本是平常的景物,但是作者卻發現了它不一樣的美,讓我們都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去發現生活中的各種美吧!

一、生字預習

【悄】qiǎo(悄沒聲兒)(悄然)字義:寂靜無聲或聲音很低。

【累】léi(累累)(累贅)字義:連綴或捆。

【嫋】niǎo(嫋嫋)(嫋娜)字義:煙氣繚繞上騰的樣子。

【嫦】cháng(嫦娥)字義:神話中月宮裡的仙女。

【娥】é(嫦娥)(宮娥)字義:指美女。

【嫉】jí(嫉妒)(嫉才)字義:因別人比自己好而怨恨。

【妒】dù(嫉妒)(嫉賢妒能)字義:因別人好而忌恨。

【瓷】cí(瓷器)(陶瓷)字義:用高嶺土燒成的一種質料,所做器物比陶器細緻而堅硬。

二、多音字彙總

悄:①qiāo(悄悄)②qiǎo(悄聲)

累:①lěi(積累)②lèi(勞累)

三、詞語解釋

滿盈:全部佔滿、充滿。

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款款:緩慢。

悠忽:很快地;忽然。

蹤跡:行動所留的痕跡。

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驚懼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四、近義詞彙總

滿盈—充滿 悠忽—忽然 嫉妒—忌妒 無邊無際—一望無際

五、反義詞彙總

新鮮—陳舊 粗糙—光滑 失望—希望 無邊無際—彈丸之地

六、課文內容導讀

1、第一部分「盼月亮」(第1—2自然段):寫「我們」盼月亮以及月亮在穿衣鏡上來去匆匆。

(1)第1自然段,寫中秋的夜裡,「我們」一邊盼著月亮,一邊纏著奶奶說故事。「我們這些孩子,什麼都覺得新鮮,又常常什麼都覺得不滿足。」(寫出了孩子們天真好奇的特點,為下文寫孩子們四處追尋月亮的蹤跡做了鋪墊。)

「盼」字寫出了孩子們等待月亮出來的急切心情,表現了孩子們天真的特點以及對月亮的喜愛。

(2)第2自然段,寫月亮在穿衣鏡上來去匆匆。「款款地」把月亮上升時的動態給擬人化了,讓我們仿佛看到了一位少女邁著輕盈的步子緩緩地向我們走來。

「悄沒聲兒」「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在孩子們的眼中月亮的出現是很神奇的。「爬」字把月亮擬人化了,寫出了月亮一點一點升起來的動態過程,符合孩子們的心理,體現了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

「我們都高興起來,又都屏住氣兒,生怕那是個塵影兒變的,會一口氣吹跑了呢。」心理描寫,寫出了孩子們看月亮時的小心翼翼,反映了孩子們的天真。

「失望」寫出了月亮從穿衣鏡上消失後「我們」的失落,為下文「尋月」做了鋪墊。

2、第二部分「尋月亮」(第3—23自然段):寫「我們」尋月的過程。

(1)第3自然段,寫「我們」在院子裡找到了月亮,一起賞月。「滿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銀銀的,燈光也沒有這般亮的。」靜態描寫,寫出了月光潔白,如玉般溫潤,如銀般燦爛。把月光和「玉」「銀」聯繫起來,符合孩子們的視覺和心理感受,既有形象,又有色彩。

兩個「疏疏」表明桂樹的枝葉不是很茂盛,銀色的月光可以從枝葉的縫隙裡透過來,影影綽綽,幽靜柔美。「累累」表明花骨朵兒很多,與稀疏的枝葉形成了對比。

(2)第4—7自然段,通過對話寫月亮上是什麼。

(3)第8自然段,將現實與月亮相聯繫,寫出了「我們」的感受。「嫋嫋」這裡形容花香,將無形賦予有形,仿佛都能看到花香在空氣中瀰漫、繚繞的蹤跡了。

「淡淡的痒痒的」寫出了氣息的似有似無,點出了孩子們內心美妙的感受。

(4)第9—17自然段,通過對話寫月亮的美。"我想:月亮裡,地該是銀鋪的,牆該是玉砌的,那麼好個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心理描寫,表現了孩子們純真的童心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和三妹一樣漂亮。」將三妹與嫦娥進行比較,讓人感覺嫦娥美得很真實。

(5)第18自然段,寫我們對月亮屬於誰的爭論。大家都希望月亮是屬於自己的,說明人人都追求美好事物,表達了孩子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之情。

(6)第19—20自然段,寫「我們」聽了奶奶的話,在院裡尋月。第19自然段,語言描寫,奶奶的話有深刻含義,這裡的月亮不單單只是月亮,還是美好事物的象徵。所以孩子們「尋月」,實際上是追尋美好事物。月亮時每個人的,人人都有欣賞美、展現美、創造美的權利。

「妙極了」既寫出了孩子們再次找到月亮時的驚奇和欣喜之情,也突出了月亮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的奇妙。也突出了月亮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的奇妙。

(7)第21—22自然段,寫「我們」在河中尋月。「河水細細的,卻漫著一大片的淨沙,全沒白日那麼的粗糙,燦爛地閃著銀光。」靜態描寫,寫出了河水的細,沙的細膩,月光的皎潔,夜晚沙灘的柔和。「大呼小叫」寫出了弟弟看到月亮後的驚喜和興奮的心情。

(8)第23自然段,寫「我們」眼中有月。作者的心理描寫,啟示我們,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你願意去發現,美無處不在,希望無處不在。

3、第三部分「賞月亮」(第24自然段),寫「我們」的感悟—月亮時美好的,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無邊無際的天空」在這裡不僅僅指天空,它還象徵著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

七、主題思想:本文通過記敘孩子們在中秋的夜裡追尋月亮足跡的故事,展現了美麗的月色,表現了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以及追求美好事物的純真願望。

八、作者簡介:賈平凹,當代作家,原名賈平娃,陝西丹鳳人。1975年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曾獲得我國「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法國「費米娜文學獎」等。代表作《廢都》《天狗》《秦腔》《古爐》《浮躁》等。

五年級第23課《鳥的天堂》筆記,獨木成林古榕樹,愛樹護鳥要傳承

五年級第22課《四季之美》預習筆記,思考四季之美,美在哪裡?

五年級第21課《古詩詞三首》預習筆記,賞自然美景,品古人情思

相關焦點

  • 五年級第26課《憶讀書》預習筆記,憶讀書之趣,品讀書之樂
    6、第7自然段,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不同時期的「我」對《紅樓夢》的感悟。先寫「我」十二三歲時讀《紅樓夢》的感受;又寫了「我」中年以後讀《紅樓夢》的感受。通過對比突出「我」在不斷地閱讀中對這本書的認識與理解也在不斷地加深。
  • 教師課堂筆記丨五年級語文上冊《月跡》課前預習複習、資料分享
    第三部分(21~24):寫「我們」河邊尋月,發現上灣、下灣、水裡、天上、弟弟妹妹的眼睛裡都有月亮,感悟到月亮是屬於我們每個人的。整體感知課文1.文章寫了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情?教師課堂筆記難點探究1.最後一個自然段寫道:「它是屬於我們的,每個人的。"聯繫課文內容,說說作者為何有這樣的感受。
  • 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語文園地》內容匯總
    (2)娜娜同學:我喜歡《月跡》中的「月亮還在竹簾兒上爬,那滿圓兒卻慢慢兒又虧了,末了,便全沒了蹤跡,只留下一個空鏡,一個失望」這句話。這句話寫出了月亮影子投射在竹簾兒上,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爬上來就離開了。把月亮的動態變化描寫得生動形象。
  • 五年級第25課《古人談讀書》筆記,讀聖賢經典,激勵少年用心讀書
    一、生字預習【恥】chǐ(羞恥)(恥辱)(不恥下問)字義:羞愧,恥辱。【誨】huì(教誨)(訓誨)(尊尊教誨)字義:教導,勸說。【謂】wèi(所謂)(可謂)(稱謂)字義:①說。②稱,叫作。解析:此處五個「知」字,前四個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後一個同「智」,是「智慧」的意思。這是孔子教育大家對學習應該持有誠實的態度。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譯文】聰敏而又喜好學習的人,不以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解析:「不恥下問」是孔子的學習態度,即天下人皆可為我師。
  • 三年級學生的預習筆記,每個字都像印刷體,老師:比五年級學生強
    但不管什麼款式的學霸,肯定會在上課前後做到兩點:第一點,上新課之前預習課本;第二點,上完新課之後複習課本中的知識,為所學的內容「培元固本」。小學生是如何預習的呢?接下去我們來看一位三年級學生的預習筆記,這位同學的家長把孩子的預習筆記曬在網上,筆記中的每一個字都像印刷體,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位三年級同學做的是三年級下冊第12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預習筆記。
  • 五年級第11課《牛郎織女二》預習筆記+日積月累解析
    第6自然段,交代了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來歷。 第7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結局—王母娘娘允許牛郎和織女星的來歷。「拗」字可以看出織女鬥爭的決心和敢於追求幸福的勇氣。
  • 五年級第27課《我的長生果》預習筆記,體會作者領悟的讀書之道吧
    (二)第二部分「回憶讀書經歷」(第2—7自然段),寫「我」少年時代的讀書經歷,以及讀書給「我」帶來的報償。1、第2自然段,寫「我」少年時代讀書生活的美好,為下文的回憶奠定基調。①「像蝴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湧起愉悅之情。」
  • 六年級第24課《少年閏土》預習筆記,初次品讀魯迅先生作品
    5、熟識:對某人認識得比較久或對某種事物了解得比較透徹。4、第16自然段,「素不知道」「新鮮事」表明從小生活在深宅大院裡的「我」,對外界事物了解得很少,更加襯託出閏土的見識豐富,表達了「我」對閏土的欽佩之情。5、第17自然段,語言描寫,閏土向「我」介紹「沙地觀魚」的趣事,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活潑可愛、見多識廣的孩子,說明他的生活豐富多彩。
  •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開滿鮮花的小路》,預習及重點內容詳解
    部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開滿鮮花的小路》,預習及重點內容詳解。二年級課文的編排果然是按照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的,今天我們要預習的課文是《開滿鮮花的小路》。在一條小路上開滿了鮮花,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 六年級上第5課《七律·長徵》預習筆記,緬懷先烈,繼承長徵精神!
    毛澤東主席在回首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時不禁新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首《七律·長徵》,今天左左老師帶領大家品讀偉人的詩詞,重溫歷史,感悟偉大的長徵精神!一、生字詞語預習【律】lǜ (法律)(律詩)(千篇一律)字義:①律詩,是我國舊體詩的一種,有一定的格律和字數,分五言、七言兩種。
  • 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堂筆記,預習複習專用
    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小學三年級語第18課《富饒的西沙群島》三年級語文這樣預習和複習效果更好第17課《古詩三首》三年級上冊古詩這樣預習和複習第16課《金色的草地》,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預習複習專用
  • 一年級語文上冊《畫》預習筆記
    第五單元是識字單元,安排了五篇識字課,運用了古詩、詞語、兒歌、短句等多種形式,將識字寓於生動形象、充滿童趣的情境中。全詩表達了詩人對畫中美好事物的嚮往之情。本文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認識了「遠、色」等10個生字和走之旁、斜刀頭兩個偏旁以及「水、去」四個字。讀準字音是孩子們是孩子們識字的基礎,所以,孩子們務必多次朗讀的形式接觸生字,加深每個字音字形在腦海中的印象,為準確識記生字奠定基礎。
  • 六年級第10課《宇宙生命之謎》知識點匯總筆記,幫助學生預習複習
    《宇宙生命之謎》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作者介紹了科學家探索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艱難歷程,得出了結論到目前為止,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從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對科學家追求真知、不斷探索的精神的敬佩,同時激發了學生愛科學、學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 【暑期預習】九年級上冊第12、13課:《湖心亭看雪》《詩詞三首》
    【暑期預習】九年級上冊第1課:《沁園春.雪》【暑期預習】九年級上冊第2課:《我愛這土地》【暑期預習】九年級上冊第3課:《鄉愁》【暑期預習】九年級上冊第4、5課:《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我看》【暑期預習】九年級上冊第6、7課:《敬業與樂業》《就英法聯軍遠徵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暑期預習
  • 第23課《帶刺的朋友》小學三年級語文這樣預習和複習效果看得見
    《帶刺的朋友》是部編版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最後一篇課文,相信不少同學已經預習過這篇課文了,誰是帶刺的朋友?它就是小刺蝟。第22課《讀不完的大書》三年級上冊,小學語文就這樣預習和複習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一起走進自然,聆聽美妙的聲音
  • 六年級第26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筆記,感受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
    五、課文內容導讀(一)第一部分「深切懷念」(第1自然段),寫伯父去世後, 「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崇敬和愛戴。1、「失聲痛哭」是真情的流露,寫出了人們的悲傷程度之深。從「數不清」「掛滿」「大大小小」「堆滿」可以看出輓聯和花圈的數量多,間接表明人多。
  • 五年級第七單元《古詩詞三首》《四季之美》《鳥的天堂》筆記匯總
    (四)第24課《月跡》1、我們看時,那竹窗簾兒裡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沒聲兒地溜進來,出現在窗前的穿衣鏡上了:原來月亮是長了腿的,爬著那竹簾格兒,先是一個白道兒,再是半圓,漸漸地爬得高了,穿衣鏡上的圓便滿盈了。
  • 六年級第一單元《語文園地》知識點較多,老師整理的筆記幫你預習
    同學小B:我還知道聯想和想像是不同的,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與之相關的另一事物,而想像則是在頭腦中創造出未曾有過的新的形象。我們不要把二者混淆。如《草原》一課,「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元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裡,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駿馬和大牛「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是作者想像的內容莫不是聯想到的內容。
  • 教師課堂筆記丨五年級上冊《古詩詞三首》課前預習複習、詩配畫
    《山居秋暝》課堂筆記3.整體感知詩一般景物的描寫,反映了詩人追求安靜淳樸生活的理想和對汙濁官場的厭惡。葛嶺小學五年級 金鑫怡葛嶺小學五年級 蔡永磊葛嶺小學五年級 周珠燕葛嶺小學五年級 吳婷
  •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找春天》課件及課堂筆記,家長趕緊收藏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找春天》預習及課堂筆記,家長趕緊收藏起來!二年級語文課文的編排是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排列的,第二課就是《找春天》。這樣編排的目的是讓同學們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切身地感受春天。同學們,你們在哪裡找到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