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村已全村搬離大涼山,百戶村民搬至縣城,卻引來不少唏噓?

2020-12-15 秘密旅行

回想一下,改革開放到如今已經有了三四十年那麼久了,細想改革開放之初,全國不管是什麼地方,都有不少的人在為每天的溫飽而憂愁,當時的中產階級不過是不愁溫飽還有能吃得上肉罷了,直到如今,不愁溫飽基本是每個家庭必備的,而中產階級也已經成為了有房有車的標配家庭。

雖然說我們國家的扶貧工作做的是世界最好,但是仍有不少的村子,仍然處於貧困縣的邊緣,這不只是工作人員的不努力,更是村民的不配合,好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懸崖村。

懸崖村

懸崖村只是我們對村子的一個外號而已,懸崖村的原名是阿土列爾村,是一個位於大涼山上的貧困村,在此前,懸崖村的村民生活極其的艱苦,即便是已經斥資了幾億元修建了鋼梯,村民仍需要長達一兩個小時,才能夠去到山頂,很難相信在沒有鋼梯之前,村民想要上山和下山是極為困難的,必須得抱有可能不慎墜入山下的風險。

搬離大涼山

既然條件那麼辛苦,為什麼不早點將他們搬出來?事實上,懸崖村的扶貧工作人員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提出過這個方案了,但是搬遷並不只是說說而已,有不少的村民仍然認為這是養育他們的故土,不願意搬遷,為此才修建了這麼一個鋼梯方便大涼山的居民上下山,在修建期間以及修建完成之後,扶貧工作人員也一直沒有停下想要讓大涼山居民搬走的念想。

也終於,在今年的五月份,懸崖村的剩下近百戶貧困戶,都已經全部搬遷撤離了大涼山,而他們的搬遷點也是大涼山市的縣城,當地的政府特地建造了一棟樓,就是用來安置大涼山的居民,讓他們能夠儘早的適應城市的生活,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卻引來了不少的唏噓!

唏噓不已

固然,讓大涼山的居民舉村搬遷是我們國家扶貧工作的一大裡程碑,但是即便是再厲害的壯舉,同樣是離不開有人會對其表示唏噓的,而在其中呼聲最高的就有兩點,第一就是,雖然說大涼山縣城的居民樓並不貴,但是什麼都沒有做,就能夠得到普通人要用幾年幾十年才能買到的房,難免會有的人心裡不平衡,也確實是如此,但是要是你以大涼山的居民角度去想就不一樣了,他們每天都在和「死神搏鬥」,穿越八百米高的懸崖,如今換了個更好的地方,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開始新的生活

第二點則是,很多人認為,突如其來的搬遷,肯定會讓大涼山的居民無從適應,很多人只能夠被迫換工作,而有的身體不便的人,可能就再也沒有了自己的工作,那他們靠什麼來養活自己呢?事實上,政府在搬遷之前考慮的比我們要多得多,這點也是完全考慮在內的,最簡單的,工作人員會確保每個家庭裡都有一個人能夠找到一份穩定的收入,而別的人則會安排適當的工作去做,不能說能掙大錢,但是穩定自己的生活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大涼山一直以來都是很多扶貧工作人員的痛點,因為大涼山實在是太大了,而且裡面的貧困戶也實在是太多了,並不是扶貧工作做的不好,而是這部分仍然留在大涼山內的村民,思想大多都會有些頑固,不願意開展扶貧工作,這也才會鬧的那麼僵,而在如今,懸崖村居民的搬遷,也象徵著我國扶貧工作又得到了一個裡程碑式的增長,是好事。

不知道你了不了解大涼山呢?你有沒有去過大涼山呢?大涼山有很多美食,十分適合一去,而且,大涼山現如今也正在打造一個旅遊景區,未來可能以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

相關焦點

  • 懸崖村已「舉村搬遷」,全村百戶人搬入縣城,但卻引來唏噓?
    舉村搬遷其實大涼山的政府很早之前就已經安排好懸崖村的居民搬遷了,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以前的時候懸崖村並沒有完全的搬遷完,三百多戶人家只搬離了將近兩百戶,還剩下84戶在村子上面,讓人感到疑惑的是,為什麼有人喜歡在什麼都沒有地方,而且每天還要冒著生命危險進出村,也不願意到山下開始正常生活?
  • 鋼梯換樓梯 四川涼山「懸崖村」84戶村民搬新家
    中新網涼山5月13日電 (祝歡)穿上乾淨整潔的民族服飾、背上早已收拾好的行李、叫上周圍的鄰居……13日一大早,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列爾村散發著喜悅的氛圍,即將搬遷的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今天搬遷的31戶村民呼朋喚友,成群結隊地朝著新家出發。
  • 涼山「懸崖村」村民下山記
    這是涼山州支爾莫鄉阿土勒爾村村民和他們的村莊的一次別離鏡頭。本月12日至14日,涼山「懸崖村」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344人離開了他們世代居住的村莊。  「懸崖村」的村民會根據抽籤結果分流到4個易地安置點。他們見證的正是四川省最大的扶貧搬遷工程:涉及昭覺縣92個邊遠山村、3914戶共計18569人。
  • 四川涼山「懸崖村」首批26戶村民搬進縣城安置點
    來源:成都商報5月12日,四川涼山「懸崖村」——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迎來歷史性時刻,首批26戶貧困戶開始搬家,住進縣城的新房。首批26戶村民搬遷住進縣城安置點新房5月12日一早,在昭覺縣支爾莫鄉「懸崖村」山腳,村民提著行李背著包,從四面八方趕來,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 告別「懸崖村」村民拎包入住縣城小洋房
    來源:北京青年報5月12日「懸崖村」第一批26戶貧困戶開始搬新家 供圖/新華社四川涼山昭覺縣的阿土列爾村又稱為「懸崖村」,村民與外界的唯一通道是17段搖搖晃晃的藤梯。5月12日,對當地村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 組照《四川涼山「懸崖村」的變遷》
    2017年9月初,四川涼山「懸崖村」村民背貨物通過天梯上山,中途休息。2017年9月初,四川涼山「懸崖村」村民背貨物通過天梯上山。阿土列爾村因位於垂直落差上千米的陡峭懸崖上,曾經村民上下山都要在巖壁上攀爬,從而被稱為「懸崖村」。5月14日前,全村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將陸續搬進縣城新家。張浪 攝
  • 四川省涼山懸崖村84戶村民搬家 迎來首個網購訂單
    5月12日,備受社會關注的「懸崖村」——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首批來自「懸崖村」村民走下鋼梯,準備搬入縣城新居。當日起至5月14日,全村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將陸續搬遷至位於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新家。
  • 全村動員!四川涼山「懸崖村」油橄欖首次迎豐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發展產業是四川涼山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從2015年起,總臺央視記者蹲點拍攝四川涼山州昭覺縣阿土列爾村,因為村子坐落在800米的懸崖上,因此得名「懸崖村總臺央視記者 張力: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四川涼山州昭覺縣的阿土列爾村,也就是「懸崖村」。5年前我們第一次關注「懸崖村」的時候,當時村裡的村民要回村子,不僅要攀懸崖而且要爬藤梯,村裡的產業結構也相對單一。5年的時間過去了,現在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裡建起了鋼梯,村民回家的路安全了。今年5月,村裡的貧困戶也搬到了縣城的安置點。
  • 出懸崖記——四川涼山「懸崖村」貧困群眾走下「天梯」搬新居
    今天,他和妻子就要下山了,在這個被人們稱為「懸崖村」的地方,他家已經生活了五代人。65公裡外,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裡,一座100平方米、設施齊全的新居正等著他們,懸崖之上的半個世紀生活將成為家族的永恆記憶。
  • 走下天梯搬新居/直擊涼山「懸崖村」易地扶貧搬遷:懸崖村的「最後...
    山上,百年歷史的懸崖村正迎來巨變;山下,黃牆灰瓦的集中安置點在最後完善。這是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是被外界所熟知的「懸崖村」。從5月12日開始,村裡的84戶貧困家庭將搬遷到昭覺縣城的集中安置點。5月13日,是鋼梯上的勒爾社村民舉家下山的日子。
  • 「懸崖村」搬家告別懸崖生活 村民:激動又不舍
    四川涼山昭覺縣的阿土列爾村又稱為「懸崖村」,村民與外界的唯一通道是17段搖搖晃晃的藤梯。5月12日,對當地村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從5月12日到5月14日,村裡的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將走下2556級鋼梯,搬到縣城的新家居住。為了分享喜悅,當地不少村民在網絡平臺上直播搬家過程。
  • 四川涼山「懸崖村」84戶村民搬下山,家具「九件套」已安排上
    學校寄大禮包,學生拆開是教材近日,陝西西安一高校的學生收到通知,學校將會給2019級4千餘名學生郵寄一份「大禮包」。同學們滿懷期待地等來了「大禮包」,但拆開一看發現原來是教材課本。學生們表示,沒想到,很驚喜。對學校寄來的物件還抱有期待?
  • 曾被全網關注的四川涼山「懸崖村」,如今怎麼樣了?
    阿土列爾村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它的歷史可以追溯之200年前,村落的祖先為了躲避匪患來到這裡繁衍生息,肥沃的土地使得它們即便是與世隔絕也能自給自足,生活十分的悠閒,相較於其它地方的動蕩,這裡則要顯得太平許多。
  • 走下鋼梯住進樓房 「懸崖村」村民某色阿場搬新家的一天
    走下天梯搬新居 直擊涼山「懸崖村」易地扶貧搬遷 走下鋼梯住進樓房 「懸崖村」村民某色阿場搬新家的一天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前方報導組 攝影 徐湘東  5月13日,是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也就是「懸崖村」貧困戶搬遷的第二天。當天,住在山上勒爾社、特土社的31戶貧困戶,走下2556級鋼梯,搬往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 「天梯」上的巨變——新華社記者蹲點大涼山「懸崖村」見聞
    記者從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縣城出發,來到支爾莫鄉的獅子山腳下,著名的「懸崖村」——阿土列爾村勒爾社就藏在雲端上。微風送來陣陣清冽的花香,尋香而去,是一大片臍橙林。「你們來得不是時候,橙子都摘完了。」駐村第一書記帕查有格笑著說。這片2016年種下的臍橙樹,從去年開始已成為村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 四川涼山的「懸崖村」搬家了,大力發展旅遊業,對此你怎麼看?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千年」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直過區」,是全國、全省最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之一,大涼山遠遠不止一個「懸崖村」。「懸崖村」名叫」阿土列爾村」,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海拔在1400-1600米的山落裡,從山地的小學到山頂的村莊海拔高差1000米左右。
  • 四川大涼山「懸崖村」開始搬新家
    5月12日,四川省昭覺縣阿土列爾村第一批26戶貧困戶開始搬新家,莫色石波一家6口在山下公路邊合影留念。當日,備受社會關注的大涼山「懸崖村」——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第一批26戶貧困戶開始搬新家。
  • 「懸崖村」搬遷提振脫貧攻堅信心
    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全村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344人收拾行裝,開始搬遷至昭覺縣城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其過程採用網絡直播的形式報導,整個搬遷工作在曾有人這樣形容涼山扶貧,「中國扶貧看四川,四川扶貧看涼山」,可見涼山的貧困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 四川懸崖村現狀如何?村民住進縣城新房,村子成為新景點
    現在四川懸崖村也已搬走了,整個村民都住進縣城的新居,而原來的村落也被塑造成了景點。懸崖村這個名字,便是因為這個村落靠著懸崖修建,在山頂生活。如果說在傳統,這便是1個避世的好場所,但是就當代社會而言,他們是被阻隔的1個場所。村民們想要下山就只能順著懸崖往下爬,身上都沒有愛護舉措,若遇上下雨天踩滑以後惡果不堪設想。
  • 村民走出「懸崖村」不是扶貧的終止
    5月12日,四川涼山「懸崖村」——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迎來歷史性時刻,首批26戶貧困戶開始搬家,住進縣城的新房。這個「懸崖村」,據村民口口相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年前。涼山地區屬於貧困山區,政府財力十分有限,而「與世隔絕」的村莊和村民的財力就更不要說了。不管是靠地方政府籌資,還是加上村民自籌,修路都是無法實現的「奢侈目標」。而現在,村民們終於開始走下山崖,一步就邁進現代社區。與其說這是奇蹟,不如說,這是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地區的民眾融入現代社會、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