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文化最豐盛、最璀璨和最後的國度—薩珊王朝

2020-12-24 騰訊網

在公元三世紀到七世紀這段時間,位於中亞地區曾存在一個強大的帝國。它西鄰羅馬帝國,東鄰貴霜帝國,並無時無刻不在擴張,從這兩大帝國手中奪去了不少領土。他們是波斯人,信奉一個名叫「瑣羅亞斯德教」的宗教—世上最古老的一個神教。這個帝國便是被稱為波斯第三帝國的薩珊王朝。薩珊王朝盤踞亞歐貿易的要道上,因此十分富裕。而且,它擁有極多元的種族和文化,曾是知識和學術的中心,是當時推動知識傳播的先行者。

公元前四世紀,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被亞歷山大大帝徵服而毀滅,昔日屬于波斯人的領土如今落在希臘人手中。亞歷山大大帝死後,這塊土地落入他的部將塞琉古手中,並建立了希臘化王國—塞琉古帝國。直至公元前一世紀,塞琉古帝國被安息人推翻,這塊波斯土地從此落入了安息帝國手中。安息帝國是個高度希臘化的國家,而且興起後一直與西方的羅馬帝國對峙。雖然與羅馬帝國偶有衝突,但很長時間中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始終保持著彼此間的和平,為了方便貿易,兩國的邊界也沒有確切地訂明。

真正取代安息帝國中亞霸主地位的不是來自羅馬帝國的入侵,而是來自帝國內部的崩潰。位於伊朗南部地區珀西斯,一個波斯部落首先起兵反對安息人的統治。這個波斯部落的首領名叫帕伯格,是個波斯貴族,其父是位瑣羅亞斯德教祭司,名叫薩珊。不久後,帕伯格的兒子阿爾達希爾率兵佔領多個安息帝國的城市。阿爾達希爾是個軍事奇才,他最終成功打敗了最後一位安息國王,並在泰西封的王座上宣布了波斯帝國的重建,成為阿爾達希爾一世。這個新的波斯帝國被阿爾達希爾以其祖父之名命名,也就是薩珊王朝。

阿爾達希爾一世作為一個波斯人,他內心最希望的便是重建昔日舊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光輝。他新建立的薩珊王朝,有很多地方跟隨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傳統做法。例如,他使用波斯國王的傳統稱號「沙漢沙」,即「萬王之王」的意思。而且,薩珊波斯人還在昔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國王傳統墓葬之地上刻上了自己國家的輝煌事跡,以加強薩珊王朝與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歷史聯繫。

與安息帝國相比,薩珊王朝是個完全不同的國家。在阿爾達希爾一世接近二十年的統治中,他加強了中央集權,並定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使多年信奉此教的阿爾達希爾家族成為帝國合法的王位繼承人。而且,由於薩珊王朝建立的初衷是要恢復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榮光,於是奪回王朝昔日領土便是薩珊波斯人的最大目標。因此,羅馬帝國雖然能夠與安息帝國和平共處下互惠互利,但卻成為了薩珊王朝的眼中釘。尤其羅馬人繼承了希臘人的文化,讓他們想起了波斯帝國曾被希臘人徵服的屈辱。

公元241年,阿爾達希爾一世的兒子沙普爾一世繼承王位,他將成為羅馬帝國的夢魘。他自稱為「伊朗地區和非伊朗地區的君王」,可見他是個非常有野心的波斯國王。沙普爾一世持續地對羅馬帝國用兵,侵擾其東部邊界。當時羅馬帝國正處於三世紀危機的混亂時期,薩珊王朝藉此取得了不少軍事上的勝利。例如,薩珊王朝在公元244年成功在一場戰役中殺死了羅馬帝國皇帝戈爾迪安三世。繼任的羅馬帝國皇帝「阿拉伯人」菲利普只好與波斯求和納貢。薩珊王朝的文獻有一段這麼形容:「他們(羅馬)給了我們500000第納爾(貨幣單位),成為了我們的附庸國。因為這次勝利,我們把沙普爾形容為沙普爾就是勝利。」

在往後的二十年,沙普爾一世繼續侵擾羅馬帝國位於敘利亞和土耳其的領土,羅馬帝國屢戰屢敗。在公元260年的埃澤薩戰役中,波斯軍隊俘虜了羅馬帝國皇帝瓦勒良。這事震驚了羅馬帝國朝野,因為皇帝被俘一事在羅馬歷史上是從未發生過的。而在波斯一些遺留下來的繪畫裡,瓦勒良被沙普爾一世當成上馬用的腳踏,受盡屈辱和折磨,不久後便因禁至死。然而,薩珊王朝對羅馬帝國戰事的高峰,也僅此而已。他們在公元262年被羅馬軍隊重創,丟失了不少曾佔領過的土地。此後,沙普爾一世未再對羅馬帝國展開入侵了。

除了向西擴張外,薩珊王朝還有向東擴張。他們奪取了很多屬於貴霜帝國的土地,如巴克特裡亞、粟特和健馱邏等等。為了管理如此大的帝國,沙普爾一世創立了一套薩珊王朝特有的管理制度。制度最頂端是國王,國王會任命總督管理不同地區,並設有祭司、戰士、平民和工匠四個階級。

沙普爾一世為王朝奠定的基礎帶來接近四個世紀的安穩。在西方,與羅馬帝國外交上大體相安無事;在東方,薩珊王朝也成功把邊界擴張至接近中國。可是,在其他地區,薩珊王朝卻遭受了不少的挫敗。例如,在伊朗東部地區興起的白兇人便在公元五世紀時佔據了薩珊王朝北部大片領土。

薩珊王朝與安息帝國一樣,統治著極多元的民族和文化。這是由於除了本身統治的土地有著多個種族的人定居外,也因為薩珊王朝本身便坐落在絲綢之路貿易的要道上。來自四面八方的商旅都會途經薩珊王朝,這些人來自中亞、印度、阿拉伯半島、埃及、東地中海、高加索、希臘和羅馬。他們除了帶來商品外,還會把自身文化傳入薩珊王朝。這不但使波斯人更為富裕,而且也獲得了不少其他外來文化的影響。

公元六世紀,薩珊王朝的軍事和文化在國王霍斯勞一世的統治下達到極盛。他改革了行政制度,確保帝國有足夠和迅速的能力調動軍隊應付潛在的軍事危機或內亂。整個國家被他劃分為四部分,由直屬他的將軍管理。

宗教方面,雖然瑣羅亞斯德教是薩珊王朝的國教,但這不代表其他宗教在國內被完全禁止。佛教、猶太教和基督教等不同宗教仍然十分普遍。拉比猶太教的一本重要經典《巴比倫塔木德》,便是在薩珊王朝統治時期所著成。

不過,這種宗教寬容並不是必然。瑣羅亞斯德教既然是國教,那麼其他宗教必會被政府所壓制。在三世紀時,一位名叫摩尼的宗教領袖,其創立的摩尼教教義雖然基於基督教和瑣羅亞斯德教教義的影響,但他仍然在瑣羅亞斯德教的祭司鼓動下被政府折磨而死。而且,當基督教在公元380年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國教後,薩珊王朝便隨即把基督徒視為敵人,基督徒被迫害的情況變得十分普遍。雖然如此,一些不承認羅馬教廷的基督教派,聶斯脫裡派基督徒,則被允許在薩珊王朝的國土裡繼續存在。

薩珊王朝在其最後的日子裡對文明進步仍有相當多的貢獻。在六世紀時,學術發展十分蓬勃。霍斯勞一世在貢迪沙布林建立了一所學院,供逃離羅馬帝國迫害的聶斯裡派基督徒一處容身之地。這些基督徒帶來了大量珍貴的古希臘和古敘利亞文獻,這些文獻記載了當時的藥理、這些等學問,並隨即被霍斯勞一世下令翻譯成波斯文。

在王朝存在的最後一個世紀,即七世紀時,由霍斯勞二世帶領的波斯軍隊仍與東羅馬帝國屢有衝突。波斯軍隊成功佔領了不少屬於東羅馬帝國的城市,例如耶路撒冷、羅德斯和亞歷山卓等等,而且曾一道逼近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不過,這些軍事勝利卻為薩珊王朝帶來了極大代價。因為常年戰事,使薩珊王朝和東羅馬帝國雙方都耗盡國力。

公元628年,東羅馬帝國反攻薩珊王朝,霍斯勞二世被殺,成為了薩珊王朝國運的轉折點。在王朝南方,阿拉伯人開始崛起,他們攻擊波斯城市,然後在三年後佔領了泰西封。公元651年,阿拉伯人推翻了薩珊王朝最後一位國王伊嗣矣三世,薩珊王朝至此滅亡。從此,這個地區陸續伊斯蘭化,波斯遺民帶著瑣羅亞斯德教信仰逃到印度。幸運的是,阿拉伯人除了繼承薩珊王朝的領土外,還繼承了薩珊王朝對學問和知識的重視。他們好好保存了留在薩珊王朝故土的大量學術文獻,並把這些知識傳播到其他地方。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古波斯帝國的阿鍥美尼德王朝,疆土從西邊的埃及到東邊的印度河。但是作為第二波斯帝國的薩珊王朝,除了在西邊和羅馬反覆拉鋸只外,中亞和印度河地區的領土控制力也不如第一波斯。阿富汗地區先紅匈奴所有,後來被白兇奴重創。最後還有西突厥和唐朝的亂入。
  • 伊朗薩珊王朝遺址薩姆南商隊客棧
    伊朗Ahavan薩珊商隊客棧(波斯語:کاروانسرای ساسانی آهوان)位於薩姆南通往馬什哈德公路的50公裡處,古代絲綢之路著名歷史建築,屬於伊斯蘭之前的歷史建築,建於薩珊王朝王朝(波斯語: دوره انوشیروان ساسانی)。
  • 波斯的榮光——神秘國度伊朗
    的治下,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是當時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也是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世界性帝國。中國這段時間經歷了魏晉南北朝和隋唐。薩珊王朝之後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被阿拉伯各王朝統治,750年後伊朗的土地上先後出現的十個王朝,有點像中國的五代十國,直到12世紀蒙古人佔領成為蒙古帝國的一部分,經歷,伊利汗國
  • 又一個國家對中國遊客免籤,這次是最神奇的國度,曾經的波斯王朝
    其實伊朗更是一個神奇的文明古國,曾經歷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的波斯帝國就是它的前身,這一個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不僅留下了讓人震驚的歷史文化遺蹟,更是擁有已經探明儲量的天然氣為世界第一,而石油儲量為世界第四。這個面積為僅為中國1/6的國家,人均GDP達到了5250美元。伊朗是一個宗教和戰爭先行的國家,是一個神奇而偉大的國度。
  • 天竺與波斯:原來交集這麼多
    印度與伊朗同為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亞歐大陸王朝興廢,國度變遷,但印度文化與波斯—阿拉伯文化卻始終相聞相鄰,互相融合,成就了許多有趣的歷史典故。旃陀羅笈多則贈送給塞琉古500頭大象,並派他最重要、最信任的謀臣考底利耶前往迎親,迎親隊伍到達了今天伊朗的恰巴哈爾港。考底利耶擅長權謀,被後人稱作「印度的馬基雅維利」,今天新德裡的使館區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稱作Chanakyapu r i,意為「考底利耶之城」。  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徵服波斯,薩珊王朝滅亡。
  • 四大文明古國之外的獨立起源文明,波斯文化著名軍隊錄!
    喜歡和大家了歷史的小編又來了,咱們以往的內容大都關於二戰與中國歷史,這次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世界上其他的璀璨文明,咱們這次的主題為——波斯帝國。波斯曾數度滅國後再立,(前550年—前330年)阿契美尼德王朝被亞歷山大滅亡,(224年——651)薩珊王朝被阿拉伯帝國所滅,此後又數度覆亡再興,直到如今的伊朗。而咱們今天就以波斯歷史上的著名軍隊為切入口,講講與四大文明古國一樣同為獨立起源文明的波斯。圖中為——波斯滾刀戰車,這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在戰場上的重要突擊力量,與我們的秦軍戰車有些相似。在突破敵軍方陣,分割陣型方面十分犀利。
  • 伊朗與波斯帝國:古代的貴族語如今是官方語,波斯為何改名伊朗?
    歷史上的法爾斯省比今天的波斯要大得多,居魯士大帝所創建的古波斯帝國亦是從這裡發跡,這一時期又被稱作阿契美尼德王朝。由於阿契美尼德王朝疆域廣闊,對周邊國家的影響非常大,故此,古代外國人都將伊朗這一地區稱作"波斯"。 由此可見,"伊朗"和"波斯"並非一個概念。
  • 世界歷史:波斯和羅馬文化的變革,聶斯託裡派教義佔了統治地位
    很顯然,薩珊宮廷裡力求復原到古代波斯,在宗教、藝術,也可能在其他方面模仿阿黑門尼德王朝。而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地理位置在這個生存權的十字路口那裡有遙遠地方來的商人和朝拜者在市集上摩肩接踵,互相交流著誇大的故事,吹噓他們的各種智慧和技能。宮廷圈子中有意識的復古,不過是文化融合的海洋中的一個島嶼,這種融合至少有時是同樣有意識的。
  • 伊朗5000年史:從埃蘭文明到伊斯蘭文明,波斯帝國時期最強盛
    伊朗是文明古國,追溯伊朗的歷史,埃蘭(前3200年–前639年)是波斯地區最古老的文明,公元前三千二百年左右在底格裡斯河東岸建國。他們和達羅毗荼人的關係十分密切,以善戰的人民著稱,在公元前27世紀至前六世紀期間屢次被滅及復國,最後於前639年被亞述所滅。
  • 從波斯帝國走來的民族——伊朗親歷記(2)
    公元224年,擔任安息王朝地方總督的波斯人阿爾達希爾一世起兵叛變,建立起薩珊王朝。那時的中國正處於三國紛爭的時期。比沙普爾是薩珊王朝的重要都城薩珊王朝是在穆斯林對波斯的徵服及推行伊斯蘭教之前最後一個波斯大帝國,所統治的疆域只比波斯第一帝國時略小,古波斯文化的影響力甚至遠及西歐、非洲、中國及印度,對歐洲及亞洲中世紀藝術的形成起著顯著的作用。
  • 空中花園存在過的國度
    空中花園存在過的國度伊朗的德黑蘭、設拉子、伊斯法汗、大不裡士、阿瓦士等城市周邊有著名世界遺產以及裏海沿岸自然風光。恰高·佔比爾著名景點空中花園恰高·佔比爾古建築約有近3000年歷史,屬埃蘭時期建築,主要由宮殿、陵墓和祭祀建築組成,大部分建築嚴重損毀,現存祭祀殿主要建築材料為土坯和磚結構,磚上存有大量楔形文字。1979年5月9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阿黑門尼德王朝的第二個都城波斯波利斯,波斯阿黑門尼德王朝的第二個都城。位於伊朗扎格羅斯山區的一盆地中。
  • 絲路錢幣見證歐亞王朝更迭
    薩珊王朝系古代波斯最後一個王朝,因其創建者阿爾達希爾的祖父薩珊而得名,是波斯在公元3世紀至7世紀的統治王朝,亦是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的首次統一,即波斯第二帝國。公元226年,薩珊王朝滅帕提亞王朝後建立了中央集權的新波斯帝國,長期與貴霜、拜佔庭帝國、嚈噠人作戰,疆域常有變化,但一直控制著伊朗高原屬於今天伊朗的部分、今屬伊拉克的兩河流域以及今土庫曼斯坦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西部的大片地區。
  • 最後的襖教守護者:波斯後裔帕西人的漫漫遷徙之路
    經過一系列的勝利,先後打敗了米底、呂底亞和巴比倫三個帝國,統一了古中東的大部分領土。由他建立的帝國從印度洋橫跨到東地中海,史稱阿契美尼德王朝,即第一波斯帝國。   公元前522年,為了統一波斯的需要,帝國的第三任君主大流士一世大力推廣瑣羅亞斯德教(襖教)。通過獨尊光明神阿胡拉-馬茲達,力圖貶低部落的氏族神臺瓦。
  •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也就是說波斯是伊朗的古名。歷史上在西亞、中亞、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法維帝國等。
  • 波斯帝國的復興與薩菲王朝的建立
    一、 波斯復國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建立了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國,開創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王朝。公元224年建立薩珊王朝。651年被阿拉伯帝國所滅,波斯的宗教也由拜火教變為伊斯蘭教,淪為了阿拉伯帝國的行省,末代王子俾路斯逃到中國。之後伊朗高原經歷了大分裂時期,塞爾柱帝國統治期,花剌子模統治期。874年波斯人建立了薩曼王朝,之後又經歷了突厥王朝和伊爾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統治。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統一了伊朗高原大部。
  • 波斯文化的源流與特色
    其文化特徵既包含波斯帝國強盛帶來的文化多樣性和包容性,又因與阿拉伯文明的融合表現出鮮明的伊斯蘭特色,引進的西方文化又使波斯文化具有了現代性特徵。  鼎盛時期的古典波斯文化  古典波斯文化肇始於公元前6世紀阿契美尼德王朝始建的古波斯帝國和公元3世紀建立的薩珊波斯帝國。
  • 「反客為主」:當阿拉伯帝國成功佔領波斯後,波斯人該何去何從?
    在此後的近十年裡,薩珊波斯王朝內部糾紛不斷,政局動亂,且統治者忽視了農民階級,導致多數人忍飢挨餓,國家的勢力日漸衰弱。就在此時,阿拉伯人在宗教的影響下,對薩珊波斯帝國發起了猛烈進攻。在637年,薩珊人與阿拉伯人在卡迪希亞平原開始了最後一戰。
  • 錢幣上的絲路:阿契美尼德、安息貨幣以及薩珊錢幣
    從錢幣政治屬性的角度來說,錢幣上的各種符號、文字和圖案都是我們去認識當時社會最基本觀念的途徑。錢幣上長期重複表達的內容一定是最基本的概念,錢幣設計中突然出現的變化則意味著普遍觀念有了新的內容表達需求。 錢幣的政治屬性表達,至今仍出現在現代貨幣的表達中。
  • 波斯還是伊朗?波斯帝國大事紀年表
    希臘人將第一個伊朗人的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稱為「波斯亞」(Persseya),即波斯,不過伊朗人會將他們的家園稱為「伊勒安」(Eire-An)或者「伊朗」(Ir-An),即「雅利安人的土地」。最初的伊朗人概念,是包含米底人、波斯人和大部分已經消失的北伊朗語族使用者(塞種人/斯基泰人和薩爾馬提亞人)在內的眾多族群的大家庭。伊朗或波斯從最開始就是多語言、多民族和多信仰的國家。
  • 古時的波斯,和現在的伊朗,居然是同一個國家!
    相信絕大部分中國人了解到波斯這個詞彙是從金庸所寫的《倚天屠龍記》裡,在那本武俠小說中深受大家喜愛的小昭就是一個波斯混血兒,她母親也同樣如此。 雖然大家都對波斯有一定印象,但是可能沒想到波斯和今天我們熟知的伊朗也有關係,今天我就來扒一扒波斯和伊朗的關係,以及波斯為什麼改名為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