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自帶濾鏡的寶藏嵐島(二)閩海遺世「活化石」

2020-09-23 淨行者zj

當你俯瞰福建地圖時,你會發現,在福建省東部沿海,福州市南部,有一隻威風凜凜的麒麟。那就是被稱之為「麒麟島」的平潭島。

平潭島又稱海壇島,為我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島上時常「東來嵐氣瀰漫」,簡稱「嵐」,別稱「東嵐」,舊稱「海山」。

平潭島,是離臺灣最近的大陸島嶼,素有「千礁島縣」之稱,由126個島嶼、702座巖礁組成。全島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長達408公裡,其中100多公裡為優質海沙灘,是一座自帶濾鏡,「美得發光」,「好吃得發狂」的寶藏島嶼。

帶著無限的想像與期待,出發!去平潭,去感受那裡的海上石頭城堡,去觸摸那裡的石頭厝,去探尋那裡的「平潭藍」······


【遊】北港村

小港灣走到盡頭,一側是平潭島的最高山——君山,另一側是獨具特色的石厝村落——北港村。

我按照既定目標,向村中走去。途中驀然回首間,望見君山被一片雲霧繚繞,君山上空出現一朵巨大的「山帽雲」,潔白的雲層漂浮在君山山頂。這就是傳說中的「君山插雲」吧?

和內地村落一樣,這個海濱小村的村口也有一棵茂密的大樹,它是遊子心中最溫暖的地方;它像是一個路標,指示著遊子回家的路。

走進漁村,到處可見這種由石頭打造的石頭厝。它們大都建立在山坡上,鱗次櫛比,是勤勞智慧的先民就地取材,用島上的石頭搭建房屋,不僅是風情濃鬱的獨特民居,也是海島祖先「鬥天戰地」生存智慧的結晶。

北港的石頭厝有著悠久的歷史,大部分是建於清代或清代以前的老宅,也有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新厝,但是它們用料都較為講究,有著明顯的時代風格,多為青黑色亂石砌牆、灰泥勾縫、青瓦覆頂。

村子的規模不算很大,但是依山而建,因而從這裡我們要拾階而上,準備走進古石厝群,探秘海島民居「活化石」。

路的盡頭豎著一個民宿的標識,遠處則是海天一色,鷗鳥迴翔,帆影點點,漁歌陣陣······

真的沒有想到,途中就意外地收穫到了面朝大海的愜意。

山頂上是一條小路,路兩旁則是一棟挨著一棟的石頭「別墅」。由於早期的建築水平有限,因此,石厝都不會建的很高,普遍在兩層樓的高度。

沿著小路一路走去,掠過一座座色彩斑斕的石頭厝,像一座座彩色碉堡屹立在海島上,記錄和訴說著久遠的故事。

穿過由一條長凳、一隻貓咪把守的巷道,我感覺自己正在一步步靠近,由一代又一代北港人的精心守護和匠心營造出的那道亮麗的風景線。

此時,地上的路、手邊的牆、居住的房,都是石頭,頃刻間,我感覺自己走進了一個石頭的城堡。據統計,北港村保留了完整的傳統石厝總計241座。

這裡的石頭厝大部分都是青色和灰色。青色的石頭厝歷史更為久遠,看上去更是有一種悠久的韻味在裡面,這些石頭厝經過風吹日曬,飽經滄桑,整齊的排在沿海的山坡上,看上去非常的美麗。

這些的百年古厝的背後往往都有一段故事或是一個傳奇,它是海島祖先生存智慧的結晶,也承載著海島兒女打拼世界的濃濃鄉愁。

「留碼頭」是平潭石頭厝的特色,在全國極為罕見。在過去,多數的漁民經濟條件不好,在建房過程中常常遇到資金不足的情況,於是,他們只能先蓋左房和大廳,為了便於以後與新建房銜接,他們便在右邊廳牆上預留虎齒牆,平潭把預留虎齒牆形象的稱之為留碼頭。

石厝多見於東南沿海民居,人們為了抵抗颱風,就地取材用大塊石頭建房子,再用石塊壓住屋頂的瓦片,防止被大風吹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石厝這樣一種海島民居建築形式。

大量灰石牆、紅瓦頂,形成了抽象畫般不規則的排列,被形容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彩色城堡」,而石頭壓住瓦片,則成為石頭城堡上一道亮麗的建築風景。

原汁原味的平潭石厝上有五顏六色的東西,那是一片片的壓瓦石。為了抵禦颱風,每一座房子屋頂都用拱形瓦片覆蓋,每片瓦片上 都壓著一塊石頭,排列整齊的石塊,密密麻麻,猶如天上的點點繁星。

令我感到費解的是,這些由不規則亂石砌築而成的石頭厝,年代久遠,但其牆體卻固若金湯,並一直承受著重達數噸的條石樓板。

如今,古老的石厝被被賦予了很多文藝元素。

滿眼的綠色,為年代久遠的石厝賦予了新的生命。

最懂我的還是你!此刻的我仿佛看到,風穿過石窗,搖曳著風鈴;仿佛聽到,清脆的鈴聲,隨著穿堂而過的海風繞梁不止。

如果你不喜歡那種千篇一律的酒店,想看看美麗的風景的話,不如選一家自己喜歡的石厝住下來。據說,住在這種石頭厝裡並不會感覺冷熱,反而會覺得冬暖夏涼,且不容易被海風侵蝕。

在這裡,小舢板停靠在岸邊,芭蕉、龍舌蘭生長在厝前厝後,漁公漁婆們飛梭織網······這是怎樣一幅令人陶醉的鄉間野趣圖。

村裡建有聖帝宮,從清朝乾隆八年傳承至今,香火旺盛。在漁民的眼中,「聖帝」是全村漁民出海打漁,保佑平安、滿載而歸的精神寄託。

爬上村裡制高點,看這密密麻麻,猶如畫中景物分布在海島的各個角落的石厝。一座座石頭厝猶如一座座記錄海島生活和歷史的博物館。

幽美、靜謐的海光山色,古老、精湛的藝術建築,自然、淳樸的生活和文藝氣息,錯落有致的房屋,隱藏在一望無際的碧海藍天后面,依山傍水的生活,遠離塵囂,一切變得自然從容。


石頭厝搭配平潭藍,猶如宮崎駿畫筆下的童話城堡,這是大自然的饋贈。


【獨白】

詩人海子說:「建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平潭島上,住在依山傍海、色彩斑斕的石厝裡,或許就是對詩歌最好的闡釋。

夏秋交錯時節,暖暖的晨光灑向海面,並悄悄爬到海邊的一片由花崗巖砌成的聯排石厝上——如果你是畫家,只須給這些景致套一個鏡框,就等於創作了一幅天然油畫。

北港村雖然是一個沒有什麼大景點的地方,但它卻是一個非常舒適的濱海鄉村,它適合一兩個小夥伴來這裡旅行,走一走,拍個照,放鬆一下身心,是一種很美好的體驗。所以說,有時候文藝就是這麼簡單,怎麼樣,有沒有心動?

想要遠離城市的喧囂浮躁?那你一定不能錯過平潭石頭厝,在那裡,傾聽海浪聲層層疊疊,感受布景般的原生態景致......走吧!去享受陽光、大海、石厝,去放空自己!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自帶濾鏡的寶藏嵐島(三)堪比墾丁的環島路》


往期回顧:

相關焦點

  • 「原創」自帶濾鏡的寶藏嵐島(一)這裡的石頭會唱歌
    其沿山以及海岸線而建,正所謂背山面海,被譽為中國版的「愛情海」。福建依山傍海,數不盡的漁村星羅棋布在漫長秀麗的海岸線上。在平潭島上,更是有百來個漁村藏身其中。「平潭島,光長石頭不長草,風沙滿地跑,房子像碉堡……」古老的民謠訴說著平潭島前世的寂寥。向海而生的漁民們在享受著海洋賜予的同時,也經歷著海洋的考驗。面對颱風、巨浪……傳統以磚、木建築為主的民居根本經不起此般折騰。
  • 「原創」自帶濾鏡的寶藏嵐島(三)堪比墾丁的環島路
    蜿蜒的海岸線,噴薄的海浪,流動的的浮雲,沒有盡頭的公路······這似乎是每個環遊臺灣島,最渴望的見到的山海美景。如果說,臺灣太遠,那麼,在福建平潭,有這樣一條環島路,足夠承包你對環島遊的所有幻想。平潭島,是一個非常適合自駕遊的地方,它的景點一半都集中在平潭島東側的環島路上。這條長長的環島路是一條風景長廊,成為了平潭島最靚麗的風景線。
  • 「原創」自帶濾鏡的寶藏嵐島(五)中國「小馬代」
    它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它擁有美麗的海洋「 藍眼淚」,是一個和藍海相擁的好地方,它的每一處都美得動人心弦,卻不曾被人發現。它就是中國的第五大島——平潭島,是中國大陸距離寶島臺灣最近的地方,直線距離僅68海裡。平潭島是一座夢幻的、浪漫的島嶼,有408.7公裡的銀灘環繞,被6064平方公裡的碧海晴空輕輕擁吻。
  • 日本「瀨戶內海」輕旅行:男木島、女木島、粟島藝術海景
    四國的瀨戶內海除了有無敵海景,近年來更因為每三年舉辦一次、全世界藝術家共襄盛舉的「瀨戶內藝術祭」,讓瀨戶內海裡散落的小島們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人文藝術基地,現在就跟著「樂吃購!日本」記者探索每個小島不同的魅力吧!
  • 日本的「海島熱」,熱的是哪些島?
    和「海之日」連在一起的,是各種夏日祭典和煙火大會——如果是海島上的夏日祭典,海面上的煙火大會,再加上海水浴場和海之家,大概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夏天吧。 但是,就算是衝繩的離島風情、瀨戶內海的群島藝術祭,或是宮島神社的煙火大會,去過兩三次,漸漸也有些審美疲勞。今年夏天,島國照例又掀起一股「海島熱」,知道如今日本人最青睞哪裡嗎?
  • 午後在昌吉市閩昌公園散步(原創)
    閩昌公園坐落於昌吉市312國道南面,位於文化宮轉盤處,公園佔地面積約九十餘畝,公園大門面西坐東,圓拱形大門上寫著巨大的閩昌公園四個大字,走進閩昌公園進入眼帘的是一片綠色。公園裡空氣清新,使人神清氣爽,空氣中自帶香氣
  • 【日本·四國島遊記】山·海環抱「松山」
    海上島嶼200餘座,海岸線長度佔四國島的一半,是用10座橋將瀨戶內海中的島嶼連接起來的「島波海道」。成人:160日元/人(收款機自帶零錢兌換功能)車站一樣很「mini」,當地也有較多的人文景觀可以慢慢遊覽,但是我的時間比較緊張嘛,所以只去了一個標誌性景點:「大洲城」(去大洲城步行約25分鐘,計程車約5-10分鐘即可大大,我決定打車去,走回來,趕時間嘛~)
  • 「原創」面朝洱海,春暖花開(一)美麗邂逅(上)
    、送機均為RMB180/單程)。,形狀很像一顆圓形的印章,因此又叫海印。傳說洱海裡面蛟龍很多,常常掀起狂風惡浪,這塊礁石就是觀音菩薩用來鎮住蛟龍的大印,當地村民在島上建有觀音閣。洱海,不是海,卻勝過海。靜靜地坐在房間外的露臺上,美美地沉浸在夢幻時空裡,任海風輕輕吹,思緒慢慢飄。不時輕輕地摁動快門,拍攝光影之手描繪的山與水變幻、光與影重疊、水與天相映的畫面。
  • 「熱海、初島」兩天一夜溫泉海景小旅行
    「溫泉饅頭」到了熱海站前商店街,必定要吃的就是氤氳蒸汽不斷冒出的現蒸「溫泉饅頭」了!Q彈餅皮,內包紅豆餡、豆沙餡,一個約80日元左右,在商店街有許多老店都有販售,吃起來不會太甜,餅皮非常細緻,還寫著「あたみ(熱海)」是很不錯的回憶呢!除了可以現吃,也有做成禮盒,是很不錯的伴手禮選擇喔!
  • 「原創」穿越新疆(第六站)塔什庫爾幹(二)阿拉爾金草灘
    我們便沿棧道緩步而行(高原反應),細細地去體味高原溼地的風光。未完待續,敬請期待《穿越新疆(第六站)塔什庫爾幹(三)彩雲人家》往期回顧:「原創」穿越多彩新疆(第六站)塔什庫爾幹(一)千年石頭城
  • 讓人上癮的跳島之旅(二)-直島 躍入瀨戶內海的藝術風景
    其中安藤忠雄「南寺」和宮島達男的「角屋」是我覺得是家計劃中比較有意思的。安藤忠雄+James Turrell南寺  Minamidera南寺展出的是美國藝術家James Turrell的作品「Backside of the Moon」,根據破舊寺廟改建的實驗性建築。
  • 這座遺世的部落島嶼,藏著絕世秘境!
    像是擁有世界三大海水溫泉之一的綠島、與廈門僅一海之隔的金門島、又或是開拓源流最悠久的珊瑚島小琉球,都成為旅人熱衷的島嶼。而今天,知中君想要介紹的遺世小島「蘭嶼」,位於臺灣的東南外海,充滿著美麗而神秘的氣息。
  • 又一座貓島!琵琶湖上的「衝島」
    滋賀縣琵琶湖上的「衝島」是日本境內唯一一座有人居住的淡水浮島。除了島民,島上還居住著眾多喵星人。
  • 法羅群島:北大西洋最後的遺世秘境
    製圖©時差島這裡生活著51705人(截止今年5月),呃,相當於一場北京工體演唱會的人數……大約有十幾個中國人定居法羅。▲島上的租車公司無人接待,全自助提車。 Photo by©visitfaroeisland一些島嶼只能坐直升飛機上學或下班,甚至要徒手攀爬才能回家。法羅只誕生了1位諾貝爾獎得主,但聯合國官宣:你們是全球「人均」得獎率最高的。法羅大概有1000名tinder用戶(陌生人聊天約會軟體),有人認認真真數過。
  • 「小小島嶼有大大元氣」——瀨戶內海之「小豆島」旅行攻略(全是乾貨)
    常用港口是高松港,有三個達到港口可以選擇,比較推薦「岸島遊」當天往返,就算分幾次去旅行,還可以選擇不同的港口著陸。從宇野出發,必須要經停豐島的兩個港口再繞到土莊港,路程用時較長,比較適合作為「跳島遊」的路線。
  • 情系潿洲島(二)
    辛勤的園丁(梁俊娟 攝)斜陽島上的鐘姨電話告訴我們,現在島內交通不便,最好能自帶蔬菜果品到島上加工。我們的光榮之家(韓潔萍 攝)斜陽島風和日麗,海水碧藍。海誓山盟(王宏彬 攝)隨後,攝影家分成幾組分別到婆灣、灶門、北部景點拍攝。
  • 鳥類「活化石」白鶴首度造訪福建石獅「圖」
    11月17日,記者在福建石獅溼地公園拍攝到了白鶴,「白鶴不入閩」的歷史成為過去。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危滅絕的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據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志願者委員會主任委員、泉州市觀鳥學會會長吳軻朝介紹,中國是鶴類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在世界15種鶴類當中,我國就有9種,如丹頂鶴、灰鶴等。
  • 希臘扎金索斯島,一個會讓愛情肆意生長的島嶼
    雙宋(宋慧喬、宋仲基)分手讓許多人唏噓不已,他們看起來是近乎完美的伴侶,完美到路人都希望他們有更好的結局。逝去的已逝去,但是,曾經的美好也一樣閃耀。但當我來到希臘時,一個當地導遊告訴我,他心目中最美麗的島嶼,並不是聖島,如果只能去一個島,他的選擇是扎金索斯。懷著一絲絲期待,我和朋友把希臘的最後一站放到了這裡。扎金索斯島位於希臘的西部,面積 402 平方公裡,與南面斯特羅塔澤斯(Strotadhes)小群島組成扎金索斯州。根據荷馬詩人的記載,這個小島最早居住著特洛伊國王的兒子扎金索斯,也因此得名。
  • 日本鎌倉-自帶小清新濾鏡的古都
    自帶小清新濾鏡的古都 在大多數遊客的印象裡,鎌倉就是 東京的後花園。車水馬龍、歌舞昇平都留在了東京,靜謐和情懷都留給了鎌倉。遊客們很少知道,這裡在12世紀曾 是日本的政治中心,鎌倉幕府和武士政權也使這裡的佛教文化相當繁榮。
  • 「原創」廈門紀行——漫遊鼓浪嶼(組圖)
    鼓浪嶼(英文:Kulangsu) ,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