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晟等:股票資產配置,2021年類似2017年

2021-01-14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3日電 題:《肖立晟等:股票資產配置,2021年類似2017年》

作者 肖立晟(九方金融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 尤眾元(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員)

根據我們在《2021年中國經濟周期模型與大類資產配置建議》(下文簡稱《周期模型》)一文中建立的經濟周期模型,最新的一輪經濟周期於2016年5月進入復甦期。本文回顧最新一輪周期至今,中國經濟、大類資產收益和各行業股票的收益表現。在此基礎上,我們分析了同時期的外資在各行業股票的配置以及帶來的收益。最後,我們依據《周期模型》一文建立了一個在不同經濟周期下行業輪動的組合,結果表明,該投資組合大幅領先上證綜指,能夠帶來一定超額收益。

一、上一輪經濟周期的回顧

我們的模型顯示:2017年全年屬於擴張期,在當年3月進入擴張後期。當年淨出口增長強勁,貨物和服務淨出口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較2016年上升1個百分點。外需成為拉動2017年經濟增長的馬車頭。另外,儘管當年地產政策仍然從嚴,貨幣政策也從緊,但是,得益於棚改貨幣化的政策,在三四線城市地產行情的帶動下,地產投資增速不降反升,經濟保持穩健增長。另外由於煤炭去產能繼續推進,鋼鐵去產能進一步加碼,這些傳統行業也迎來了利潤的提升。在強勁經濟推動下,該年的股市收益遠高於其他資產,從行業來看,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收益率大幅跑贏其他行業,這結論與《周期模型》一文的結論相吻合。

從經濟數據來看,2018年經濟相對疲弱,當季GDP增速呈現單邊下滑的態勢,進出口對GDP拉動同比歸負。社融增速顯著下行,工業增速以及投資也紛紛回落。為了促進經濟,央行在2019年1月開始釋放流動性,新增人民幣貸款3.23萬億,同比多增3300億,創歷史單月最高,這反映流動性進入了上升期。我們的模型捕捉到了這一現象,模型反映經濟體在2019年2月進入衰退後期,也就是流動性上升、增長下降、通脹下降的時期。上市公司盈利在三季度企穩,全年盈利呈現U型,這與我們模型在11月走出衰退、進入復甦相吻合。在衰退前期,如果持有股票會有較大虧損,在衰退後期,股票收益率遠高於其他資產。從行業來看,銀行、食品飲料和非銀金融在衰退前期跌幅相對較小,電子、食品飲料、農林牧漁、計算機和醫藥生物在衰退前期漲幅明顯高於其他行業。這個結果和《周期模型》的結果類似。

進入2020年,模型顯示經濟在2月之前屬於復甦期,之後是擴張前期。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得經濟迅速陷入衰退,打亂了模型中正處於復甦階段的經濟周期。中國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經濟數據全面陷入了負增長。但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在之後的三個季度體現出來,GDP增速迅速回正。從大類資產的收益來看,復甦期股票收益只有3%左右,這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之後的擴張期有26%的收益率,遠高於其他資產。從行業收益率來看,在復甦期,收益率最高的三個行業是電子、計算器和通信,它們的收益率高於20%,這是因為這類行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較小。在擴張前期,休閒服務、食品飲料和電氣設備收益率明顯高於其他行業。這些結論與《周期模型》一文結論相一致。

綜上,結合當下經濟正處於擴張前期,可能在2月進入擴張後期(《周期模型》一文中的結論),我們認為,現在的經濟類似於2017年的經濟,股市的行情有可能重演當年類似的行情。經濟上的類似之處有以下幾點:第一,和2017年相似,美國經濟處於復甦通道,外部需求穩定上升,2021年的出口需求處於高位。第二,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保持大體平穩,2021年的房地產政策也是從緊,但是根據最新的央行的報告可以發現,2021年的貨幣政策不會出現急轉彎,2020年的寬鬆的貨幣政策仍然會延續一段時間,房地產開發和銷售將受益於這種環境。另外受益於中國仍然正在崛起的中產階層數量,強大的更換住房需求,嚮往美好生活品質的遠景,都會增加房屋的需求量。近期火爆的樓市就是一個佐證。第三,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加快,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認為隨著一系列重大項目建設的推進,及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基建投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同時,製造業投資增速也將進一步加快。在2017年,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收益最高,根據《周期模型》一文,在擴張後期除了這兩個行業外,電子、房地產、鋼鐵和銀行也都有高收益。由於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前期漲幅較大,在近期表現一般的房地產、鋼鐵和銀行也可能是好的防守型品種。

二、外資的配置

另外,我們對外資機構(QFII+滬(深)港通)的持倉在各行業的分布進行了研究,發現外資機構持倉的行業配置符合經濟周期的變化。表1顯示,2017年初外資增配了醫藥生物和電子,我們的研究表明,2017年是擴張年,這兩個行業會有較好的表現。2018年是衰退前期,2019是衰退後期,我們發現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和家用電器是外資配置的重點。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是傳統的逆周期行業,往往在衰退期有超額收益,家用電器在這幾年,由於經濟結構轉型,消費在經濟增長中權重變大的原因,也有一定的逆周期屬性。2020年是復甦和擴張年,外資的持倉結構與2019年基本一致,因為這一輪復甦期的時間較短,總體是擴張期,所以外資仍然配置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和醫藥生物符合我們的模型。根據我們的模型推測,2021年總體處於擴張期,擴張期收益率前五行業是食品飲料、休閒服務、家用電器、國防軍工和電子。外資持倉前五的行業裡面佔了3席,剩下的醫藥生物在所有行業內平均收益率排名第9,處於前列,銀行業則出現大幅減倉,從11%的總倉位配置降為7%。

總體上,外資持倉與經濟周期模型的建議非常類似,大致是在復甦擴張的年份會超配汽車、電子、非銀金融這類順周期行業,在經濟不好的年份加大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的配置。

三、根據經濟周期模型制定的策略

我們依據《周期模型》一文中的建議在不同經濟周期下進行行業輪動投資。投資的標的物是申銀萬國的一級行業指數,我們選取在該周期下收益率排名前五的行業,每個行業投入20%資金的方法來進行資產配置。具體配置的行業如下:

我們構建的組合在樣本期間內(2016年5月3日至2021年1月11日)單個交易日的日平均收益率為0.11%,遠高於上證指數的0.02%。在波動率上,收益率標準差為1.34,略高於上證指數的1.07。

圖1展示了在初始淨值為1的情況下,投資這個組合和上證綜指收益的比較,可以發現,除了在在最初的200個交易日外,在其他時期,我們構建的投資組合均能顯著超過上證綜指漲幅,獲得更好的收益。即使是表現最差的年份裡,比如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我們的組合也能跑平市場。總體來說,組合在樣本周期內取得了220%左右的收益,同期上證指數僅僅上漲20%。

(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相關焦點

  • 招商宏觀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周期品與周期股票即將王者歸來
    原標題:【招商宏觀張一平】周期復興——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 摘要 【招商宏觀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周期品與周期股票即將王者歸來】2002-2008
  • 貝萊德:2021年看好風險資產,上調股票至超配
    我們偏好風險資產,並非只是因為疫苗面世有望帶動市場反彈。我們認為,即使通脹上升,但名義利率偏低仍利好風險資產。2. 儘管短期挑戰使市場承壓,但疫苗研發的積極消息和美國財政刺激計劃讓全球股市創下歷史新高。3. 預計歐洲央行將在本周的政策會議後公布進一步的貨幣寬鬆政策。預計疫苗將在2021年大範圍使用,這增強了我們對經濟加速重啟的信心。
  • 2021年投資「穩」字當頭,大類資產配置的關鍵點你get了嗎?
    2021 年將成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十四五」規劃的重要開端,全年預計以「宏觀槓桿率維持穩定」為綜合定量目標。專家們預計2021 年 GDP 同比增長 9%左右,呈先高后低的形態,而CPI有望在 2021 年一季度衝高回落,但是抵禦通脹將成為常態。不少家庭對此還是缺少辦法的。
  • 用現在的股市與2009年和2017年進行對比,你發現了什麼?
    今年股市的強勢反彈以及普遍看好2021年股市行情的共識與之前2009年和2017年的價格走勢有一些相似之處。2009年,在經濟糟糕,但領先指標上升和強有力的政策刺激的背景下,股票市場反彈。漲勢一直持續到2010年1月,2010年2月標準普爾指數出現8%的修正。2017年,在財政刺激(川普減稅)和珍妮特-耶倫領導的美聯儲非常謹慎地加息的背景下,標普以最小的縮量反彈了一年。2017年的漲勢延續到2018年1月,2018年2月出現-11%的修正。
  • 【關注】2021年資產配置展望:穿越波動,迎接慢牛
    2021年資產配置展望 政策環境將持續有利於中國權益資產 商譽減值的高峰將會從2020年開始消退。2017-19年,許多新經濟行業經歷了調整期,包括網際網路公司的估值下降、醫藥採購改革對仿製藥企業的利潤影響、影視傳媒行業經歷的寒冬等等。再加上這些標的在二級市場的估值下降,導致了密集的商譽減值,這對整體股市的EPS造成了持續的壓制(圖6)。
  • 方正策略:明年像2010年和2017年結合體 資產配置股市更有利
    2、明年更像是2010年和2017年的結合體,經濟前高后低但質量優先的背景下預期波動幅度有限,跨周期調節的背景下流動性回收幅度也較為有限。3、大類資產的配置思路:年末年初商品最佳,但波動加大。股票和債券孰優取決於後續經濟預期的變化。
  • 諾亞控股夏春:2021年新興市場資產配置價值凸顯
    展望2021年,夏春指出,經濟復甦預期會催化市場風格切換,可積極擁抱優質周期資產,把握結構性增長的投資機遇。其中,以中國為核心的新興市場資產,將持續凸顯出配置價值。  夏春分析指出,近年來全球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根本原因是全球範圍內,科技創新(尤其是頭部科技企業的創新)對實體經濟的貢獻比例在減少,以至於經濟總需求產生不足。
  • 厚石天成:股票為王、商品次之、債券做空,2018資產應該這麼配置!
    今天早餐妹妹邀請來了厚石天成的首席投資官龔乘龍,即使過去兩個月A股市場經歷了11連陽、回調等波動行情,為什麼龔乘龍先生仍然表示今年股票會是資產配置中的最佳選項?2017年開始,在產業及消費結構的升級下,行業資源集中,龍頭企業凸顯,國際投資風格影響A股市場,因此很多資金開始進入行業龍頭,瞄準這些有確定業績並且估值不高的板塊。   2018年我們認為一線藍籌仍然是配置重點,當然,一線藍籌的估值已經開始上去了,所以有一部分可能流向二線藍籌。雖然二線藍籌的業績確定性沒有一線藍籌高,但是它們仍符合新經濟行業的發展方向。
  • 中歐時代先鋒股票:合理資產配置 精選優質公司
    原標題:中歐時代先鋒股票:合理資產配置 精選優質公司   金牛基金追蹤
  • 貝萊德2021年展望:建議同時配置科技/醫療保健類股票和周期性股票
    貝萊德的策略師表示,當前股票的風險溢價似乎合理,實際利率的下降可能會進一步壓低風險溢價,從而支撐估值。股票方面,貝萊德建議投資者採用槓鈴投資法。一方面,持有科技和醫療保健類股票,這兩個行業會因美國政府意見分歧而受益。另一方面,投資者應配置一些廣泛的新興市場、亞洲(除日本以外)和美國市值小的周期性股票。
  • 諾亞財富2021上半年資產配置報告【國內篇】
    國內資產及策略配置建議 換言之,由於經濟周期的邊界日趨模糊,因此從經典的大類資產配置模型,比如美林時鐘,出發來做資產配置,準確性正在逐年下降。 我們認為,從利率,或者說流動性的邊際變化、資產間的估值比價以及大類資產表現輪動的角度入手,更能直觀地把握大類資產的配置思路。
  • 長盛基金楊衡:從「新」認識新時代的資產配置
    大類資產配置:  穿越牛熊周期 萬變不離對衝  新時代的資產配置不等於資產配置的新時代。從股票、債券、現金大類資產配置的簡單決策樹模型可以看出,關鍵仍在於大類資產收益表現、風險特徵,以及其相關性。組合投資基於資產之間和資產內部的相關性進行均衡配置,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對衝。
  • 太保資產嚴贇華:低利率環境下的保險資金配置
    非標資產收縮嚴贇華認為,受內外部因素影響,保險資金面對優質資產荒的配置現實,風險可控的相對確定性資產收益下降,供給不足。嚴贇華介紹,從國內保險資金的歷史配置經驗看,2013年以來利率中樞下行,國內保險資金大量增加非標資產的配置,對衝了利率下行對淨投資收益的影響。 但當前面對非標資產收縮,信用分化加強。
  • 2021年投資配置:從一個理論問題說起
     從一個理論問題說起:寬鬆貨幣政策未必帶來通脹2020年底股票市場最擔心的問題是2021年貨幣當局會不會由於擔心通脹和經濟復甦已達目標而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一直縈繞在我們腦海的是一個理論問題,即:寬鬆貨幣政策一定帶來通脹嗎?
  • 合眾思壯:2017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限制性股票第二...
    合眾思壯:2017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限制性股票第二個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時間:2021年01月10日 16:21:13&nbsp中財網 原標題:合眾思壯:關於2017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限制性股票第二個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 家庭資產配置新課題及他山之石
    國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樊磊對於家庭資產配置總體上的判斷則是目前房地產的比重太高了,建議適當增加金融資產的配置,特別是股票或基金這類資產,因為從估值的角度看,這些資產要比房地產便宜。目前房地產市場,從全國範圍內來看的話,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未來可能僅有一二線還有一定空間。
  • 展望2021年:牛市5000點?|創業板指數|牛市|股票|上證指數|社科院
    【核心要聞】:近日,社科院發布2021年《經濟藍皮書》,書中對股市的分析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一定是點位的預測,藍皮書分析指出,中長期來看中國股票市場具備在「十四五」時期衝擊5000點的可能性。藍皮書指出,未來A股市場大起大落、急漲急跌的可能性極低。
  • 國泰金鑫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2017年第4季度報告
    2017年12月31日 基金管理人: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託管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報告送出日期: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日 §1  重要提示 基金管理人的董事會及董事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虛假記載
  • 2020年A股走勢預測 2021年股市行情分析及預測
    主要觀點:  1.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開局之年。中國經濟將步入正常軌道。對內對外政策總基調是供給側改革、雙循環和擴大開放。  2.2021年上半年A股市場運行的主導因素是政策退出和經濟復甦的節奏。率先復甦的中國經濟受低基數的影響,在一季度末可能迎來復甦速率的峰值。屆時政策退出預期將考驗市場。疫苗的廣泛應用大概率使歐美經濟在三季度後進入復甦通道。但「財政貨幣化」趨勢使得歐美貨幣政策邊際收緊時點較難預期,需要關注通脹預期的逐步升溫。
  • 摩根資產管理公司預測:2021年金融市場十大趨勢
    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據奧地利《趨勢》雜誌網站12月10日報導,從通貨膨脹到美元走勢、重點國家、贏家換人、股票估值再到投資風格,管理著全球2.2萬億美元(約合14.4萬億元人民幣)資產的美國摩根資產管理公司從各方面對2021年進行了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