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上海小籠包今天直線對接揚州湯包,你動心了嗎?

2020-12-18 騰訊網

劇透先行"賣關子"

晚上再看《新聞坊》

互動還能攢人品!

坊間劇透

滬蘇通鐵路首發列車開行

上海小籠包直線對接揚州湯包

今天中午,滬蘇通的C3836次列車在上海站首發,標誌著上海通往蘇北地區的城際列車正式開行,而這也是上海站近十年來,首次開行的新線路。

在首發列車前,工作人員為乘坐首趟列車的旅客拉起了喜慶的橫幅。工作人員手中,"上海小籠跟揚州湯包更近了"、"長三角鐵路一體化"等字樣,被製作成卡通標識作為首發標誌的背景相框,提供乘客拍照留念。

據了解,滬蘇通列車首發後,上海直屬站全天一共開行18趟列車,其中上海站是17趟,虹橋站開行1趟,後續開行的列車,鐵路上海站會根據市場的需求、客流的變化,對日常線、周末線、高峰線進行相關調整。

更多滬蘇通鐵路詳情

請關注今晚的《新聞坊》!

劇透繼續

3歲女童突然神秘失蹤

一個細節派出所全員出動

6月29日晚,吳淞派出所民警接到一名年輕媽媽的報警,稱自己3歲女兒突然失蹤了。

民警在勘察現場的時候,發現小朋友心愛的玩具掉落到一樓的樓梯口,懷疑可能會被擄走的嫌疑,立馬就向指揮中心匯報。

公安指揮中心立即發出了協查指令,吳淞派出所全體在崗民警幾乎都加入到了尋找隊伍,寶山公安分局刑偵支隊也趕來支援。

女童到底去了哪裡?

詳情請關注

今晚的《新聞坊》!

劇透繼續

維修鏟掉保溫層

居民憂心忡忡……

浦東鶴潔路匯德茗苑小區的不少居民反映,說最近幾年,他們小區的房屋外牆陸續出現 開裂、脫落的情況,不僅造成居民家中滲水,而且還威脅到經過人員的生命安全。

最近,當地有關方面開始對小區的房屋外牆進行維修,為此,居民們都非常高興。可看了施工告示後,大家反而有些擔心了。

原來,施工告示上說,鏟掉原來的保溫層後,只是在外牆上塗一層塗料,大家都擔心,這樣能不能起到保溫和防水的作用。

居民的擔心是否得到解決呢?

詳情請關注

今晚的《新聞坊》!

編輯:沈駿

相關焦點

  • 從上海小籠包到揚州湯包,只需要2.5h的路程
    自今年滬通鐵路開通以來,上海至揚州的鐵路已縮短至2.5小時,上海與蘇中地區的經貿往來更為便利,去南通也不再需要往返南京,最終能實現早上吃上海小籠包,中午吃揚州湯包,晚上再來一杯皮包水,聖誕節馬上就到,如果你也不想遠行,可以去附近的小景點遊玩。
  • 南京的小餛飩、湯包和小籠包
    話說,有次去上海,頭天晚上酒多了,早上起來口乾舌燥無比想念小餛飩,上街轉了半天,終於看見有家店裡有餛飩,趕緊進去點了一碗,指望著能湯湯水水地撫慰一下被酒精蹂躪慘了的胃。結果上來一看,是兩個乾乾的大餛飩,就碗底淺淺地一層湯水。南京現在比較有名氣的餛飩是汪家餛飩,最早開在雨花新村裡。插一句,那時汪家餛飩邊上,也是一家有名氣的鴨子店」闞老二「。現在應該都拆了。
  • 上海寧只曉得小籠包,湯包只是個鄉下寧
    要說上海人的滬上經典...那就是小籠包然鵝,小籠包還有一位遠方表親叫湯包
  • 南京湯包(小籠包)不完全指南
    尹式湯包和雞鳴湯包對於很多南京人來說,可能被認為是南京「小籠包」的代表,其實不然,對老南京來說,正宗的小籠包是夫子廟永和園麵館,老瞻園麵館,六鳳居。三山街劉長興麵館這四家。小胖今天就帶大家一一探店了解一下尹式雞汁湯包莫愁路的尹式湯包總店關門了,現在搬到朝天宮西街,新店和老店相比,小了不少,但是包子和鴨血粉絲湯的口味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吃,尹式湯包屬於甜口的,味道比較偏甜,再配上一碗鴨血粉絲真的好吃的一比
  • 湯包還是小籠包?教你如何分清
    南京湯包或者說南京小籠包,在外地似乎還是有一定知名度的。經常在外地看見小吃店掛著「南京小籠包」或者「南京湯包」的門頭。身為南京人還怪自豪的。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在中國,最馳名最著名的小籠包,應該是「無錫小籠包」。但是,百度上說最早的現代小籠包,是出現在常州。
  • 通滬鐵路7月1日通車,從此上海小籠包和揚州湯包相隔僅2.5小時!
    上海-揚州HOLIDAY/好消息來了!7月1日起上海揚州僅需2個多小時上海市民抽個周末就能去揚州享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揚州花園茶樓是很多老揚州人的早餐選擇,經濟實惠,種類豐富。用「皮包水」拉開揚州一天的序幕,湯包味道鮮美,水分充足,不油不膩,好吃!
  • 揚州湯包裡究竟裝著啥?
    作者 華幹林湯包是中餐點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品種。就江蘇而言,南有靖江湯包,北有淮安湯包,還有無錫小籠包等等,都是湯包中的精品。但這一次在南京香格裡拉江南灶吃的湯包與平時有大不同。首先,它是裝在籠屜裡的湯包。這也稀罕嗎?稀罕!十年前吃湯包,都是裝在籠屜裡上桌的,客人要自已從籠屜裡將湯包抓到小碟子中食用。抓湯包有技術含量,一要湯包製作的質量高,也就是說皮質韌。要讓客人抓得起,不破皮。二要客人掌握好抓湯包的技巧,抓得不好,就可能將湯包抓破了,那就「泡湯了」。
  • 魔都上海最好吃的小籠包竟然不在南翔?尋找街道弄堂最驚豔的湯包
    年初認識一位新朋友,他說「我世界各地什麼美食都嘗過,最念念不忘的還是你們上海熱氣騰騰的小籠包,但我吃的應該不是上海最好吃的一家,下個月我來上海,你帶我去吃上海最好吃的小籠包吧!」沒想到這「小而美」的食物,不僅徵服了上海本地人,還令各地的美食愛好者為之心動。其實吧這個任務還真難倒我了,雖說我是小夥伴心中的吃貨食神,可是對於上海最具代表的小吃——小籠包,卻不太精通!平時也就當早餐偶爾吃吃,還是在家門口早餐攤上隨意買一籠打發了事。
  • 史上最全小籠包攻略,上海最好吃的小籠包都在這裡
    小籠包是上海經典的小吃,北方、南方稱小籠包,在上海,卻稱其為小籠饅頭,簡稱小籠。有朋友要來上海,問我有什麼美食推薦。我想了想,來上海怎麼能不吃小籠包呢。她又問我哪家小籠包好吃。佳家湯包這家的小籠包是現包現蒸的,所以要排隊等一會。相較於店裡的招牌蟹粉小籠包,個人比較喜歡純鮮肉小籠包。純鮮肉湯包的皮真的很薄,湯汁也多。鮮嫩的肉和湯汁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 再談小籠包和湯包的「不一樣」
    最近在某視頻網站看到湯包和小籠包之爭,很熱烈。出現了很多很搞笑的內容。我個人始終認為,湯包和小籠包,本質上是一樣的。根本點是「小籠」、「薄皮」和「湯汁」。當然,如果堅持以萊布尼茨「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來說,那肯定是不一樣的。
  • 訂正我的思想:關於「湯包」和「小籠包」的區別
    大概是這兩天搜關於湯包的信息多了一點,各種資訊都給我推送關於湯包的內容。於是刷到了一個我們南京美食博主的視頻。一個小杆子,盛氣凌人地教訓大家如何區分「湯包」和「小籠包」。其自以為是的無知樣子,很有我年輕時候的風採。今年2月份,就是我還年輕的時候,年少無知,在百家號寫過一篇文,關於如何區分「湯包」和「小籠包」的。
  • 揚州灌湯包子是一種傳統特色小吃
    灌湯包子是一種傳統特色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麵粉、溫水、豬五花肉等。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著名產地揚州。灌湯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 上海早點你吃的是「小籠包」還是「小籠湯包」?傻傻分不清楚?
    ↑在上海,有這麼一道美食頗受人們爭議,有人喊小籠包,有人喊小籠湯包,那都是小籠為何有著不同的喊法,是同屬一類還是兩個不一樣的包子呢?首先我們先了解下小籠包的由來,小籠包是上海、常州、無錫、南京、杭州、嘉興等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起源自清代道光年間的江蘇常州府,為當時的常州小河沿浮橋南堍的萬華茶樓首創。
  • 臭豆腐餡配麻婆豆腐,這麼「重口」的小籠包你敢吃嗎?
    肉餡兒、蟹黃餡兒…小籠包的餡兒種類繁多,可是你聽說過臭豆腐餡兒小籠包嗎?近日,在臺北的一家湯包店。記者吃到了臭豆腐餡兒的小籠包,包子上還淋上了一層麻婆豆腐,口味很是特別。中新視頻截圖店主介紹說,小籠包的技術是他和一位上海的師傅學習的,而臭豆腐是在臺灣很有名的小吃,他就想到把上海小籠包與臭豆腐結合起來,因為口味特別所以很受顧客歡迎。中新視頻截圖一份湯包有8個,售價90新臺幣,合人民幣約為20元。
  • 吃好上海小籠包,一個多小時後就能吃到揚州獅子頭了!
    今天,連鎮高鐵淮鎮段開通,連接鎮江與揚州的五峰山長江大橋也同步投用,「京口」與「瓜洲」之間架起公鐵兩用橋,「下揚州」變得更加方便。上海人坐高鐵在2個小時內,就能從黃浦江邊來到古運河畔,開啟休閒雅致慢生活。
  • 上海早餐文化之湯包
    陸續寫了上海經典早點心:鍋貼、小餛飩、大餅油條、粢飯糕、生煎饅頭、燒賣、各種面、麻球、糖糕。忽然發現居然沒有寫湯包,這怎麼可以漏掉呢!趕緊補上。根據母親的介紹,上海的湯包源自南京,這個我並沒有考證過。湯包皮薄餡大、湯汁微甜,夾起一隻放入調羹中,一提一吸之間,將微甜的汁水伴隨著一點醋香混合後的這種滋味,使得皮香、肉香與醋香相得益彰。在上海,有些人習慣叫湯包,有些則習慣叫小籠包。其實,我也很好奇湯包和小籠包究竟有何區別。但似乎除了小籠包分為有湯汁和無湯汁外,其餘基本是一樣的。
  • 一籠湯包換你早點起床,你願意嗎?
    在上海有一樣能把人從美夢中叫醒的美食,那便是湯包上海灘隨處可見湯包館,而幾乎每一個湯包館都能排起長長的隊伍想想你被清晨的冷風吹,得泛起寒意的臉被湯包散發出的熱氣撩撥白嫩的顏色與香膩的味道,從小巧的蒸籠裡緩緩透出你自然會迫不及待地給湯包開個小窗把湯汁吸乾等吹吹涼再蘸上醋和薑絲,如果這時候旁邊再擺上一碗蛋皮湯那味道俄覅特好卻哦
  • 上海人真的吃個小籠包都要吵架嗎?
    毫無疑問,小籠饅頭是上海第一小吃。這種「小而美」的食物,不僅徵服了本地人,還令世界各地的美食愛好者為之心動。     關於小籠,上海人不知道吵了多少架。饅頭還是湯包?死面還是半發麵?湯汁多還是少?15個褶子還是20個褶子?隨便拎一個辯題出來,都足以引發舌戰。
  • 中國頂級小籠包大賞
    武漢四季美湯包初到武漢,你一定聽過「到武漢不吃四季美湯包,枉作三鎮遊」的說法。四季美湯包是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湖北小吃,他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2 年,「四季美」這三字的含義是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寓意簡單而美好。武漢的湯包,其實原本是源自江蘇鎮江,開始是江蘇廚師到武漢經營揚州小籠包,但因餡心太甜,不太適合湖北人的口味。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xiaotudou2002 申請入群)。
  • 灌湯包和小籠包是一樣的嗎?灌湯包和小籠包的區別
    導讀:灌湯包和小籠包是我們平常吃早點經常會吃的小吃,口感好,味道鮮,非常的受歡迎。灌湯包和小籠包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小吃,外形和做法都是十分相似的。灌湯包和小籠包是一樣的嗎?灌湯包和小籠包的區別有哪些?看下文的介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