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揚州湯包裡究竟裝著啥?

2020-12-18 綠楊夜話

作者 華幹林

湯包是中餐點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品種。就江蘇而言,南有靖江湯包,北有淮安湯包,還有無錫小籠包等等,都是湯包中的精品。

但這一次在南京香格裡拉江南灶吃的湯包與平時有大不同。

首先,它是裝在籠屜裡的湯包。這也稀罕嗎?稀罕!

十年前吃湯包,都是裝在籠屜裡上桌的,客人要自已從籠屜裡將湯包抓到小碟子中食用。抓湯包有技術含量,一要湯包製作的質量高,也就是說皮質韌。要讓客人抓得起,不破皮。二要客人掌握好抓湯包的技巧,抓得不好,就可能將湯包抓破了,那就「泡湯了」。故而食用湯包還形成了一段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

然而曾幾何時,揚州大部分餐館的湯包全部裝在小碟子中,分到客人面前,客人不用提,也不用移,直接吃,而且還像西洋飲料一樣插一根吸管。這一來抓湯包的這個過程省略了,也就失去了食用湯包的一部分樂趣。其實省略的不僅僅是抓湯包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如果客人不用從籠屜裡邊抓湯包,湯包的質量要求相應的也就降低了。而今天我在江南灶吃的湯包,由師傅端上桌,對我們親自示範「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的全過程。

這道湯包第二個特點,就是它的口味。湯包,顧名思義,餡心主要是湯。湯包中的湯是怎麼形成呢?過去很多人有各種有猜測。其實,它是利用豬皮、豬蹄熬製而成。具體說就,是將富含膠原蛋白的豬蹄、豬皮熬製成湯,加上蟹黃、蟹肉調製成餡心。因為膠原蛋白具有常溫下呈凝固態,高溫一下呈液態這樣的物理性質,所以包進麵皮子裡邊的原料是固態的,而經過高溫氣蒸之後就變成了液態,這就是湯包中的湯。但是,我們過去吃湯包,你注意到一個細節了嗎?由於湯包裡面的豬皮、豬蹄含量較高,所以經常會在吃湯包的時候吃出豬毛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淮揚菜大師、香格裡拉中餐區域行政總廚侯新慶告訴我,他們製作的湯包餡心,是用豬肉皮去掉肥膘,洗淨肉皮,與老母雞一起燉製6-7小時而成。這樣既降解了豬皮、豬蹄的含量,雞湯又增加了湯包的鮮度。

確實,名店大師的出手就是不一般!

江南灶的小籠湯包也有特色__湯包下在湯中吃,將蒸熟的湯包浸在鮮湯中一起食用。湯是用老雞和名貴山珍海鮮燉燜而成,營養豐富,清新爽口。與略帶濃厚的小籠湯包形成口味差異,兩者配合,構思奇巧,充滿創意。此種吃法,被戲稱為「皮包水,水包皮」。既體現了淮揚菜文化底蘊,更融進了淮揚菜發源地__揚州最經典的休閒文化元素。

相關焦點

  • 靖江湯包不同於揚州灌湯包
    記者調查——靖江湯包不同於揚州灌湯包    近日,有揚州美食家表示,通過查詢史料認定靖江湯包起源於揚州。記者採訪高校學者、市烹飪協會及靖江湯包製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發現,靖江蟹黃湯包源於揚州這一說法缺少根據,靖江蟹黃湯包不同於揚州灌湯包。
  • 灌湯包子不只開封有!原來還有揚州灌湯包!
    灌湯包子不只有開封的?原來還有揚州灌湯包!灌湯包子是一種傳統特色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麵粉、溫水、豬五花肉等。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一天深夜,常大將軍夜不成眠,在帳外踱步想著破城計策,忽然,他發現城門開了,萬斤閘慢慢地升起,只見元兵押著一批民夫到江邊偷偷地到江邊挑水。常遇春連忙喚醒胡大海和起義士兵,衝向城門。常大將軍用肩膀頂住萬斤閘,高喊到:「弟兄們,衝進城去啊!」頃刻間,起義軍似千軍萬馬,以排山倒海之勢,一批接一批向城裡衝去。常遇春肩頂萬斤閘,時間長了,肚子餓得慌。
  • 揚州灌湯包子是一種傳統特色小吃
    灌湯包子是一種傳統特色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麵粉、溫水、豬五花肉等。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著名產地揚州。灌湯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 南京的小餛飩、湯包和小籠包
    就像歌裡唱的那樣,老王的餛飩挑。一頭灶一頭水,帶幾張小板凳小桌子,隨地就能練一攤。越往以前柴火灶越多。特別是冬天半夜夜場出來,瑟瑟寒風中喝一碗熱氣騰騰的柴火小餛飩,那是無比的溫暖和舒坦。話說,有次去上海,頭天晚上酒多了,早上起來口乾舌燥無比想念小餛飩,上街轉了半天,終於看見有家店裡有餛飩,趕緊進去點了一碗,指望著能湯湯水水地撫慰一下被酒精蹂躪慘了的胃。
  • 「開箱記」| 看看人大代表們的行李箱裡都裝了啥?
    「開箱記」| 看看人大代表們的行李箱裡都裝了啥? 1月18日上午參加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的代表們滿懷激情陸續抵達駐地報到代表們的箱子裡裝了啥
  • 靖江湯包江湖事
    拳頭大的湯包,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菊花,薄如蟬翼的麵皮,裡面是晃蕩著的鮮美湯汁,湯在蕩漾,蟹黃也跟著動,好似湯包的心跳。把這一小碗湯,包到麵皮裡,蒸好端到食客面前,需要數十道工序,每一步都是在刀尖上跳舞,一步錯,湯漏了,溢出來了,滿盤皆輸。宋代以前,人們還沒想到在饅頭中間加餡料,實心的饅頭能蒸出一個十字裂痕,就很驚喜了。
  •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在江蘇南京,一些有名的小吃街比如夫子廟、雞鳴寺等地,除了有遠近聞名的鴨血粉絲湯,蟹黃湯包也是非常受遊客歡迎的一種小吃。蟹黃湯包的個頭非常大,一般一個小籠屜裡就只有一個大湯包,價格在15~30元不等,高檔點的蟹黃湯包大概50元。不過,在宋朝時,曾經有一頓湯包居然吃掉了30萬!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如今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對各方面的要求也更為注意了。
  • 湯包有很多但要論哪家別有風味,還得數蕪湖湯包,甜鹹鮮回味無窮
    湯包不少地方都有,不過要論別有風味的湯包,還要數蕪湖湯包!在蕪湖人眼中早餐湯包是必備的,要是早上不來一口湯包,那一整天都會感覺缺點什麼似的!在蕪湖光是湯包專營店就有上百家,這還不算上酒店街頭小巷,那麼多店又吃了這麼多年蕪湖人並厭煩反而依然如此熱愛湯包!
  • 「倒過來」蒸的南京湯包 究竟有多好吃?
    原標題:「倒過來」蒸的南京湯包究竟有多好吃?  「老闆唉~要一籠湯包在這磕(塊)吃!」  聽到這句話,愛吃湯包的南京人,就該被勾起饞蟲了。  薄麵皮裹進肉餡,胖墩墩憨態可掬。
  • 性感湯包在線蹦迪——到中國湯包之鄉赴一場秋天的約會
    一路上,腦海裡都在自動回放《上錯花轎嫁對郎》,當時美豔驚人的黃奕那段揚州小調,應該是很多人對於湯包的初印象。雖然北宋年間在開封出現的「山洞梅花包子「才是湯包界的祖師爺,但淮揚絕對在湯包江湖佔有重要地位。不過除了那些聽起來就相當混帳的民間傳說,它的起源已無法考據。最早的記載要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的《揚州畫舫錄》——「二梅軒以灌湯包子得名」,怎麼製作呢?同時代的《邗江三百吟》有著詳細說明。
  • 小籠包子和湯包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 江蘇最銷魂的湯包
    1958年,為推進南京小吃的發展,老市長彭衝特地從蘇州請來大廚居銀根師傅,到雞鳴酒家做湯包。蘇師傅在原蘇式湯包的基礎上,運用發麵工藝,選用上等豬肉,研製出了甜中帶鹹、鹹中帶鮮的雞鳴湯包,成為了南京一道經典小吃。正宗的雞鳴湯包小巧精緻,皮薄且透亮,一口咬下去,能品到甘甜的湯汁,湯色清澈,鮮而不膩,蘸些醋更可以化解豬肉的油膩,肉餡飽滿緊實。
  • 江蘇頂級湯包大賞
    1958年,為推進南京小吃的發展,老市長彭衝特地從蘇州請來大廚居銀根師傅,到雞鳴酒家做湯包。蘇師傅在原蘇式湯包的基礎上,運用發麵工藝,選用上等豬肉,研製出了甜中帶鹹、鹹中帶鮮的雞鳴湯包,成為了南京一道經典小吃。正宗的雞鳴湯包小巧精緻,皮薄且透亮,一口咬下去,能品到甘甜的湯汁,湯色清澈,鮮而不膩,蘸些醋更可以化解豬肉的油膩,肉餡飽滿緊實。
  • 世界美食之都揚州,究竟有多好吃?
    探秘揚州究竟有多好吃歷史上的揚州伴隨漕運而興,有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吟詩作賦。江南的名茶不少,但揚州早茶中不可錯過的是本地的綠楊春。早茶所配茶菜,首選是燙乾絲。燙乾絲並不是下飯的,而是佐茶的,雖然切得細,但並不是讓食客一根根細嚼慢咽,正確的吃法是帶著醬汁大口吃下,再來一杯茶水下咽。朱自清在他的散文《說揚州》中寫道:「說時遲,那時快,剛瞧著在切豆腐乾,一眨眼已端來了。燙乾絲就是清得好,不妨礙你吃別的。」
  • 揚州西湖遊記上半篇
    古人說,煙花三月下揚州,如果你錯過了揚州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那選擇在半年後的深秋時節造訪這座城,也別有一番風景。揚州地處江浙滬包郵區,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網絡給出行帶來了不少便利,綜合時間和舒適性角度的考量,我們選擇了火車+自駕結合的方式出遊。
  • 煙花三月下揚州,吃的玩的啥都有
    中國大運河高郵段及揚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8個申報世界遺產城市之一。《揚州小調》,湯非演唱,收錄於湯非個人專輯《非·音樂》。2014年5月12日,湯非攜《揚州小調》MV劇組進駐揚州,進行了為期3天半的實地拍攝。這首歌曲將《楊柳青》和《茉莉花》融合在一起,在配器上融入了電子樂的元素,一推出就成為湯非專輯中最受歡迎的歌曲。
  • 風味揚州,你究竟有多好吃?
    探秘揚州究竟有多好吃歷史上的揚州伴隨漕運而興,有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吟詩作賦。江南的名茶不少,但揚州早茶中不可錯過的是本地的綠楊春。早茶所配茶菜,首選是燙乾絲。燙乾絲並不是下飯的,而是佐茶的,雖然切得細,但並不是讓食客一根根細嚼慢咽,正確的吃法是帶著醬汁大口吃下,再來一杯茶水下咽。朱自清在他的散文《說揚州》中寫道:「說時遲,那時快,剛瞧著在切豆腐乾,一眨眼已端來了。燙乾絲就是清得好,不妨礙你吃別的。」
  • 上海小籠包今天直線對接揚州湯包,你動心了嗎?
    坊間劇透 滬蘇通鐵路首發列車開行 上海小籠包直線對接揚州湯包 今天中午,滬蘇通的C3836次列車在上海站首發,標誌著上海通往蘇北地區的城際列車正式開行
  • 從上海小籠包到揚州湯包,只需要2.5h的路程
    自今年滬通鐵路開通以來,上海至揚州的鐵路已縮短至2.5小時,上海與蘇中地區的經貿往來更為便利,去南通也不再需要往返南京,最終能實現早上吃上海小籠包,中午吃揚州湯包,晚上再來一杯皮包水,聖誕節馬上就到,如果你也不想遠行,可以去附近的小景點遊玩。
  • 揭秘美食界的一大「冤案」,揚州根本沒有揚州炒飯
    要說揚州裡最有名的一道菜,那肯定要說是「揚州炒飯」了,不僅全中國人知道這道菜的大名,就連外國人也深諳其道。 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的名氣,大到讓它多次登上國宴的舞臺。招待外國貴客的時候,菜單裡經常能看見主食裡有揚州炒飯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