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分紀錄片《風味人間》
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
首期就聚焦了揚州美食
走,今天就和蘇小遊一起去
探秘揚州究竟有多好吃
歷史上的揚州伴隨漕運而興,有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吟詩作賦。
當你來到揚州,你一定會放慢旅行的腳步,因為這裡的人習慣在舒緩的節奏中享受生活,而想要深得這座城的慢生活精髓,就一定要吃這些美食。
幾乎每一個去過揚州的朋友都聽過這句話:「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皮包水」,特指揚州人吃早茶的習慣。「晚上水包皮」,是指晚上去浴室泡澡。這是對揚州人的生活再形象不過的描寫了。
早茶早茶,茶是最先上桌的。江南的名茶不少,但揚州早茶中不可錯過的是本地的綠楊春。早茶所配茶菜,首選是燙乾絲。
燙乾絲並不是下飯的,而是佐茶的,雖然切得細,但並不是讓食客一根根細嚼慢咽,正確的吃法是帶著醬汁大口吃下,再來一杯茶水下咽。
朱自清在他的散文《說揚州》中寫道:「說時遲,那時快,剛瞧著在切豆腐乾,一眨眼已端來了。燙乾絲就是清得好,不妨礙你吃別的。」
接下來登場的主角是揚州包子。
三丁包是包子中的名點,所謂「三丁」,即是雞丁、肉丁、筍丁作餡,五丁包則是在三丁的基礎上增加了蝦仁與海參丁。
除了三丁包還有蟹黃包、灌湯包、蘿蔔絲包、豆腐皮包、青菜包、豆沙包、梅乾菜包等等。
除了包子還有鮮肉蒸餃、糯米燒賣、筍肉鍋貼,這些都是揚州有名的面點。
蒸餃兼容肉包與湯包的特色,包入鮮肉、三鮮、筍肉等餡心,外形猶如一輪彎月,又稱月牙蒸餃。
千層油糕作為早茶名點之一,與翡翠燒麥並稱揚州「點心雙絕」。需將嫩酵面用砂糖和豬板油丁相間,才能蒸製成層次多而甜潤的油糕。
上好的千層油糕綿軟甜嫩,以清肥慢長起酵法,綿軟甜嫩,層次清晰;呈菱形塊,糕分64層,肉眼可見,糖油相間,糕面布以紅綠絲,觀之清新悅目,食之綿軟嫩甜。
最常見的燒麥,餡心都是用糯米和豬肉製成。而翡翠燒麥以燙麵手工擀成荷葉狀薄皮,包入精製菜餡,外形酷似石榴,皮薄如紙,透出餡心翠綠。
早飯來一碗小餛飩,也是極好的。揚州的餛飩有紅湯也有白湯,不同的湯底不同的味道。
揚州的小餛飩一般很小,湯底是精髓所在,吸收了湯底的精華還是鮮肉餡,每一個餛飩都變得鮮嫩多汁。一碗香噴噴冒著熱氣的小餛飩便是一天的慰藉了。
除了肉餡的餛飩,蝦籽餛飩也是揚州的一大特色,餡多皮薄味足,再撒上辣辣的胡椒粉,一碗吃下去酣暢淋漓。南京人愛吃鹽水鴨,而揚州人則偏愛老鵝。揚州老鵝的本質是鹽水鵝,之所以叫它老鵝,主要是因為滷汁老,這種多年傳承下來的滷汁,色澤靚麗而滋味醇厚。
除了鵝身,鵝頭、鵝頸、鵝爪翅、鵝血等都是美味。老鵝肉質緊密、鮮美可口,是原汁原味的淮揚風味。
到揚州街頭走一走,如果哪裡排隊的人多,一定是為鵝排隊,甚至是攤車還沒來,排隊的人就已經在等候了。
揚州炒飯是揚州的一張城市名片,世界各國許多人士都是先知揚州炒飯而後知揚州,揚州炒飯也是中國美食的代表。
揚州炒飯為系列炒飯,狹義的揚州炒飯,指揚州什錦炒飯(又名「三香碎金炒飯」)。
揚州炒飯的亮點就在於把米飯這個最不起眼的主料做好吃,因此除了米飯和雞蛋這兩種主料以外還需要不少的配料如火腿、蝦仁、雞丁、肉丁、等八樣配料。
性情溫和的揚州,講究的是五味調和的適口。揚州的清靈,揚州的毓秀,都藏在了這精緻的美食中。
主料:大米取用秈米,不取粳米和糯米,雞蛋要取草雞蛋。■立夏 | 隨著風一起走入夏日時光
■福利 | 網師園華燈初上,最是江南好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