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預告|壯家山歌唱起來,6月28日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重現經典

2020-12-25 瀟湘晨報

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第一批扶持項目成果展示活動正在南寧火熱進行中,14 部優秀舞臺藝術作品期待著與您見面。

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精選片段

將於 6 月 28 日(星期日)20:00

在廣西新聞網壯觀客戶端、新浪微博、抖音

進行線上直播,

敬請期待!

內容梗概

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講述了一個山歌呼喚靈魂的壯族當代寓言:壯家山歌傳人姐美為踐行先人的對歌諾言,應允與流行歌手阿朗履行婚約。訂親宴上,被阿奶以生病為由騙回的阿朗,當眾解除婚約,離家而去。經歷一番波折後,姐美以深情而又用心良苦的山歌,讓迷惘的阿朗對山歌與人生有了新的感悟。阿朗在與電商老闆莫非的對歌中以一曲壯家說唱驚豔全場。紅水河灣,愧悔交加的阿朗用山歌向姐美表達深深的歉意與愛戀。

《新劉三姐》劇照。

致敬經典 發展創新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在向經典致敬的同時,也用全新的演繹方式展現新時代壯族人民追夢逐夢的奮鬥英姿;在傳承劉三姐文化的基礎上,進行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該劇在 " 新 " 的展現上無處不在:

《新劉三姐》的主創團隊由廣西本土的專家與國內知名專家聯合打造,在保留本土韻味的基礎上為該劇帶來了更國際化的 " 新 "。

打破戲曲固有的程式化,讓演員呈現出自然的表演狀態,體現導演手法上的 " 新 "。

劇中融入了電商、網絡等一些體現時代流行元素的 " 新 "。

彩調劇山歌體與現代流行音樂的綜合運用體現了藝術手法的 " 新 "。

《新劉三姐》是在傳承廣西 " 劉三姐 " 經典、推動劉三姐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上的一次藝術探索與實踐。既保留了彩調詼諧、輕鬆的風格韻味,又打破了戲曲固有的程式化,讓更多觀眾特別是年輕人了解融在血脈裡的民族文化、鄉音鄉情,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不僅贏得了觀眾的讚譽,也得到業界專家、學者肯定。

劉三姐的故事

大家已經耳熟能詳

《新劉三姐》將怎樣重現經典?

28 日晚,我們線上見吧!

【來源:ZAKER南寧】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彩調劇《新劉三姐》致敬經典 「跨界」壯鄉山歌唱進上海
    央廣網上海10月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今晚,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出品,廣西戲劇院創作排演的彩調劇《新劉三姐》亮相上海,以新的主題、新的語境、新的人物、新的舞臺向經典致敬。
  • 壯鄉山歌唱響申城 彩調劇《新劉三姐》致敬經典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0月5日報導:「千江水,萬裡雲,浪捲雲飛總是情;天荒地老日月老,不老壯家唱歌人。」今晚,廣西戲劇院創作排演的彩調劇《新劉三姐》亮相上海大劇院,參加「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
  • 傳唱八桂歌海大愛大美——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傳承創新之路
    (本文配圖均為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劇照)(本文配圖均為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劇照)(本文配圖均為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劇照)今日視點本報記者 秦 雯\文 周 軍\圖>廣西是「歌仙」劉三姐的故鄉,作為廣西最璀璨的民族文化名片,三姐的故事和歌謠流淌過時間長河,在歲月更迭中悠悠迴響……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9月26日至29日,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在南寧上演,以新的主題、新的語境、新的人物、新的演繹方式向經典致敬,展現新時代廣西人民追夢逐夢的奮鬥英姿,為偉大祖國獻上壯鄉兒女最真摯的祝福……1
  • 唱不盡的三姐歌謠 說不完的廣西故事「劉三姐」文化名片再現光彩
    本報記者 袁 鶯「藤纏樹,樹纏藤」……在經典民歌劉三姐的音樂中,21世紀的「劉三姐」撐筏而來:9月26日至29日,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將在南寧首演,作為廣西經典文化符號「劉三姐」的新表達和新呈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 廣西舞劇《劉三姐》進京演出 舞動山歌新韻律
    舞劇《劉三姐》劇照 資料圖片「山中只見藤纏樹,世上哪有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如夢似幻的幕景徐徐展開,耳熟能詳的歌聲悠悠傳來。5月22日晚,隨著舞劇《劉三姐》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劉三姐與阿牛哥的愛情故事再次令京城觀眾傾情流連。廣西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
  • 《劉三姐》:山歌唱不盡灕江美
    1959年,蘇裡和喬羽在廣西用 12天時間,完成《劉三姐》的文學本和分鏡頭本,當時的名字叫《劉三妹》,蘇裡覺得用這個名字很親切。    1960年的夏天,在灕江邊上,《劉三妹》劇組正在準備拍攝劉三姐對歌的戲,蘇裡的腿被開水燙傷,只好躺在擔架上,完成了這部電影作品的創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原來拍攝的女一號叫傅錦華,是桂林市彩調劇團的臺柱子。
  • 《山歌好比春江水》詞曲原創在廣西 並非源自電影
    然而,通觀整部影片,並沒有《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首歌。電影開篇唱的是:「山頂有花山腳香,橋底有水橋面涼,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不僅整部影片沒有出現《山歌好比春江水》,查閱電影《劉三姐》的歌曲全集,也沒有找到這首歌的記錄。  「這不是電影裡的歌。彩調劇《劉三姐》被改編那麼多次,一直不變的就是這首主題歌。」
  • 廣西彩調劇團團長導演龍傑鋒專訪(圖)
    2007年06月20日 20:07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侯珏 編輯:蒙衛芝 年年難唱,年年唱——廣西彩調劇團團長
  • 廣西這個低調的世外桃源,不僅是歌仙劉三姐的故鄉,而且人少景美
    三姐故鄉風情多,連情會友唱山歌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傳下來廣西河池宜州,風景秀麗,物產豐富,有著許多美麗的傳說,其中最動人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歌仙劉三姐傳說。影視劇照隨著五十年代彩調劇《劉三姐》進京匯演,以及1961年電影《劉三姐》的成功播出,使得劉三姐的故事在全國範圍乃至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廣為流傳,被譽為「山歌之王
  • 舞劇《劉三姐》亮相北京開啟全國巡演 「歌仙」善舞亦動人
    資料圖:舞劇《劉三姐》劇照 鍾欣 攝中新網南寧5月23日電(周仕興 林豔華)「山中只見藤纏樹,世上哪有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如夢似幻的幕景徐徐展開,耳熟能詳的歌聲悠悠傳來。5月22日晚,舞劇《劉三姐》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並由此開啟2019年全國巡演。廣西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廣西彩調劇和電影《劉三姐》曾風靡全國和東南亞,成為一個時代的美好記憶。圍繞劉三姐和阿牛哥動人的愛情故事,誕生過歌舞劇、彩調劇、電影、實景演出等不同類型的經典作品。
  • 電影《劉三姐》配唱傅錦華離世 堪稱時代的好聲音
    幾代劉三姐歡聚 坐輪椅者為傅錦華  「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清脆歌喉通過巡演、廣播進入千家萬戶,形成了上世紀60年代人關於劉三姐深刻的記憶。  2月2日,為電影《劉三姐》配唱的傅錦華因病離世。2月4日上午,傅錦華的追悼會在南寧舉行,來自各地的傅錦華200多位親朋好友以及粉絲一起,送別這位將生命奉獻給彩調的「劉三姐」。除了眾人,陪傅錦華走最後一程的還有那首《藤纏樹》,生前傅錦華演唱過無數遍,只是從此後,她再也無法唱響。
  • 作為廣西人,這些山歌你都會唱了嗎?
    說起山歌,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劉三姐,電影《劉三姐》把她的山歌傳遍大江南北,《山歌好比春江水》、《心想唱歌就唱歌》、《多謝了》等歌曲都非常深入人心。1、山歌好比春江水《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廣西歌舞劇《劉三姐》的主題曲,其詞曲原創均出自廣西作者之手。《山歌好比春江水》成型於柳州彩調劇《劉三姐》,定型於廣西歌舞劇《劉三姐》。
  • "劉三姐"傅錦華去世 曾為電影《劉三姐》配唱(圖)-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記者 韋穎琛 2月2日凌晨1時,國家一級演員、著名彩調表演藝術家傅錦華因病醫治無效,在南寧去世,享年75歲。她幾年前因胯骨摔傷做了手術,近5年來一直在家養病,行動都需要輪椅。2月4日上午10時30分,傅錦華老師的追悼會在南寧舉行,她來自南寧、柳州、桂林、融安等地的200多位親友、同事、學生一起,送別這位唱了一輩子彩調,影響了幾代調子人的「劉三姐」。迴旋在追悼會現場的,是她生前演唱過無數遍的歌曲《藤纏樹》。
  • 「彩調」你知道多少?
    彩調劇的源流與演變彩調源於湘南的花鼓戲,這在廣西並無分歧,但難以說明何年何月由何人何班傳入,實際上當湖南各地花鼓戲流行之時,不同的班社(或個人)從不同的渠道隨著移民紛紛進入廣西。從光緒年間彩調已傳入廣西南部中越邊境寧明、龍州、扶綏等縣。
  • 劉三姐門前那條河
    相傳當年劉三姐和阿牛哥就是在定情樹下定終身的。若隱若現的村莊,讓人們充滿無限的想像——唱山歌、聽彩調、背新娘、板鞋舞、竹杆舞……壯族風情活動應有盡有,讓人有穿越回到當年劉三姐和阿牛哥生活的年代。凡是來到劉三姐故鄉的有緣人,都想「喝交杯酒」,想從中領略壯家人娶親的那份「情趣」和「甜蜜」。
  • 另一版本的《劉三姐》感受非遺魅力 主演傅錦華和黃婉秋有何不同
    雖然講的都是劉三姐的傳說,但與1961年版的《劉三姐》所不同的是,彩調版的《劉三姐》,在保留了三姐智鬥莫財主、三姐與酸秀才對歌等經典橋段的基礎上,還額外增加了許多人物和故事情節。比如在這版《劉三姐》中,她的哥哥從一出場,就跟在妹妹身邊的。而且在劇中他們還多了一位外婆。
  • 劉三姐:唱山歌與封建惡勢力作鬥爭,流芳百世的「歌仙」
    01 劉三姐的民間傳說唐代詩詞文化達到鼎盛,出現了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詩鬼(李賀),詩界傑出詩人寫出了許多著名的詩詞流傳至今,是歷史留給世人的文化財富。同在唐代時期,廣西民間出現了一位歌仙,她把壯鄉的山歌唱響古今,她就是劉三姐。
  • 【劉三姐大觀園】群英薈萃大觀園,壯家三姐賽歌仙!
    景區以壯族歌仙劉三姐命名,是一座展示劉三姐文化及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經典的主題遊園,在這裡遊客可以零距離領略和體驗劉三姐文化及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精粹和樂趣。園外山清水秀,倒影如畫,有桂林古八景「西峰夕照」、桂林續八景「陽江秋月」;園內亭臺樓榭、峰峻洞幽,有桂林生態樂園之最百鳥園;有電影《劉三姐》的壯樓、莫府。
  • 探廣西彩調發源地:讓「快樂劇種」快樂傳承
    廣西彩調發源地:讓「快樂劇種」快樂傳承  【解說】近日,海外華文媒體聚焦「輝煌70年·壯美廣西新徵程」活動走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永福縣。來自美國、法國、德國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30家海外華文媒體,深入彩調發源地永福縣羅錦鎮,領略中國地方戲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