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建扶貧在路上 | 在希望的田野上——金寨圓夢橋回訪記

2020-12-20 澎湃新聞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

深秋時節,層林盡染。11月5日,大別山腹地的安徽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白水河上遊,一座由中國鐵建員工參與捐助的盛愛金寨圓夢橋,剛剛落成。

距離橋址不遠處,大灣村村民陳澤申家的小院,前來旅遊參觀的人們絡繹不絕。

這是人們「打卡」的網紅景點。小院裡還保留著四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和鄉親們圍坐一起拉家常時的桌椅擺設。人們還能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場景。

盛愛橋是金寨的第四座圓夢橋。

3年多來,大山深處的一座座「圓夢橋」見證著這一方水土的「趕路」史。

長江河上的「擺渡人」

鐵衝鄉高畈村位於金寨西北角,長江河是鐵衝鄉境內第一大河,每年5-6月雨季來臨時,長江河進入汛期,河水暴漲。

因為沒有橋,涉水過河成了當地村民出行老大難的問題。高畈村的孩子只能繞行,亦或涉水上學。

「河底石頭非常滑,水從上遊打著旋兒衝下來,暗流湍急,水深的地方能到我半腰。」劉承鵬是高畈村老支書,從2005年起,他組織當地幾戶村民無償承擔起了汛期護送學生過河的任務。

大點的孩子牽著,小點的孩子就背著。十幾年來,通過這種方式,高畈村走出了4名博士。

2017年,高畈村迎來一座屬於他們的橋。

茅以升公益橋——鐵道工程師金寨圓夢橋。

茅以升公益橋——鐵道工程師金寨圓夢橋由多位中國鐵建愛心員工參與建設,並建立了有效的金寨公益橋推廣流程與模式。

在金寨縣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這座由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發起,中鐵上海設計院設計、中國鐵建大橋局集團援建的橋梁,通過多次現場踏勘選址,多輪技術討論會、最終在半年內竣工。

「現在茅以升公益橋建起來啦,我們也終於可以歇一歇。」老支書劉承鵬,成為村裡最後的「擺渡人」

有了橋,讓高畈村打通了玉蘭谷、金剛臺兩大旅遊景區,礦泉水廠也已在這裡建成投產。好風景迎來好錢景,幸福之泉源源湧來。

2017年4月23日,金寨首座圓夢公益橋竣工,高畈村孩子雨天上學難成為歷史。

抗洪搶險中的一張照片

今年雨季,金寨果子園鄉牛食畈村,抗洪搶險任務緊急。

遠在貴州山區項目的中國鐵建大橋局集團汪忠洲收到了村支書給他發來的照片。

照片裡,洪水剛剛褪去,泥濘的場景裡,茅以升公益橋——中鐵建大橋局集團金寨圓夢橋格外明顯。

汪忠洲作為這座公益橋的建設組織者,3年多來,他與村裡始終保持著聯繫。

「洪水已經漫上岸了,抗洪搶險全部從這座橋上走,農戶、搬遷戶也從這裡安全轉移到了村部。」牛食畈村支書向再次回到村裡的汪忠洲講起當時的場景。

洪峰過境,圓夢橋經受住衝擊,成為抗洪搶險通道

「金寨的脫貧,離不開好政策的支持,我們橋址附近的安置房,現在成為了我們村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牛食畈村的公益橋同樣也在2017年竣工,3年來,孩子們雨天過河安全有了保障,村裡交通便捷了起來,養殖、農副產品生產在這裡興盛起來。

位於牛食畈村的茅以升公益橋——中鐵建大橋局金寨圓夢橋由中國鐵建大橋局集團冠名,如今該橋已成為村裡重要的交通道路。

建小橋,走大路

位於大別山深處的安徽金寨縣,曾走出59位開國將軍,有著「紅軍搖籃、將軍故鄉」的美譽。與革命老區一脈相承,鐵軍後輩的鐵建人,同樣奔走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

「從第一座橋開始,我們的許多工程師、博士就參與項目建設,大家是第一次來到金寨,但他們卻在勘察設計過程中把這片紅色土地轉了個遍。」全程參與橋梁選址、設計等工作的中國鐵建專家——中國鐵建女設計師桂婞,見證了每一座金寨圓夢橋的落成。

11月5日,在金寨圓夢橋回訪座談會上,多名來自中國鐵建的愛心員工,積極為「小橋」未來發展、推廣模式建言獻策。

2020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宣布金寨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3年多來,從愛心橋、連心橋,到民生橋、扶貧橋,茅以升公益橋——金寨圓夢橋照亮了孩子們的求學之路,更照亮了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公裡。

建一座小橋、通一條大路,希望的田野上,一個都不能少。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鐵建扶貧在路上 | 在希望的田野上——金寨圓夢橋回訪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觀威縣】《希望的田野》「金雞扶貧」怎麼扶?讓我們一起踏上河北...
    【觀威縣】《希望的田野》「金雞扶貧」怎麼扶?讓我們一起踏上河北威縣產業精準扶貧路!河北省威縣沙河王莊村黨支部書記張元華做客《希望的田野》,講述脫貧攻堅奮鬥歷程2019年10月16日,威縣「金雞幫扶」項目榮獲「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最佳案例。
  • 希望的田野——記石樓縣衛健局駐靈泉鎮莊裡村扶貧工作隊的扶貧故事
    快到莊裡時要過幾道小溪,因為重車的來回碾壓,河道稀軟的都是稀泥,不好行動他們說的這些,建國一邊聽,一邊記在了隨身帶的筆記本上,回去了好找領導反映說明,爭取早日解決。剝玉米的人群裡還有一個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我覺得很新鮮。因為現在農村勞力大都是如我父輩們一樣年紀的六十來歲的老農民,有四十來歲的,也算得上是村裡的年輕農民了。我就問他,這麼精幹的年輕人怎能在村裡守住了?
  • 首個「禾麗希望小學」在革命老區安徽金寨奠基
    以此開始,禾麗醫美將舉全集團之力,深度融入國家精準扶貧計劃,以更大力度、更大擔當參與美麗中國的社會治理與脫貧攻堅戰中,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安徽省金寨縣是鄂豫皖革命老區,是全國排名第二的將軍縣,後走出過新中國59位開國將軍。因轄區山地、丘陵居多,農民平均收入不高,2017年全縣仍有4萬多貧困人口,因此金寨也是國家首批重點貧困縣。
  • 宜昌奮力推動產業扶貧紀實:耕耘在希望田野上
    初秋時節,徜徉宜昌鄉村田野,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產業映入眼帘,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金鑰匙」,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力。宜昌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構建鄉村產業體系,以產業扶貧託起致富夢,讓群眾吃上「產業飯」,走上小康路。
  • 在希望的田野上——臺灣農民大陸創業記
    在希望的田野上——臺灣農民大陸創業記 2009-05-12 13:45     來源:新華社     編輯:張方翼  「我先民仍冒險而進,剪除荊棘,備嘗辛苦,以闢田疇,成都聚,為子孫百年大計者,其功業豈可泯哉!」
  • 中國鐵建:扶貧車間助力深度貧困村走上致富路
    「我剛來的時候,弄陳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在上林縣倒數有名,每次縣裡組織開會,我只能躲著領導坐到角落;現在好了,依託中國鐵建房地產集團援建的扶貧車間,2019年村集體年收入將近40萬元,位列全縣前茅,弄陳終於成功出列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開會的時候我也可以放心地坐在前排了……」剛到村委辦公室,弄陳村第一書記閉國儲就迫不及待地向來自中國鐵建房地產集團華南公司南寧事業部的同志們介紹起扶貧車間給村裡帶來的巨大變化
  • 在希望的田野:火龍果帶來的紅火日子
    ▌【在希望的田野上】火龍果帶來的紅火日子在希望的田野上碩果纍纍的枝頭紅紅火火的火龍果映照出村民們紅火的好日子走進沙河鎮新業火龍果種植基地,形似仙人掌的火龍果果樹一排排整齊地架在支架上,穿著紫紅色外衣,個個精力旺盛、嬌豔圓潤的成熟果實甚是惹人喜愛。
  • 【圓桌三鳴】把初心「種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圓桌三鳴】把初心「種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雲南網  作者:滇萍  2019-12-16 」朱有勇說,讓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群眾,這就是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 《在希望的田野上》——IN THE FIELDS OF HOPE
    在希望的田野上In the fields of hope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Smoke was floating on the newly built house咳 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We have lived on this field for generations.
  • 陝西涇陽:興隆鎮宗溝村扶貧路上的致富新希望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陝西涇陽縣興隆鎮宗溝村是一個小山村,由於地處涇陽縣北部旱腰帶地區,缺乏資金,基礎條件落後,村經濟發展一直沒有起色,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始終堅持「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不斷創新政策宣傳,紮實推進各項扶貧工作,如今的宗溝村變成了一個花果飄香、肉牛養殖、奶山羊養殖的美麗鄉村。
  • 扶貧路上黨旗飄——記江西鷹潭餘江區中童鎮官塘村黨支部
    原標題:扶貧路上黨旗飄——記餘江區中童鎮官塘村黨支部 機耕道拓寬了,水渠修起來了,養豬場關停了,水庫水質改善了……近年來,鷹潭市餘江區中童鎮官塘村熊家組的變化讓村民們讚嘆不已。而更讓村民們稱讚的,是官塘村黨支部一直以來發揮的巨大作用。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在官塘村的扶貧路上,鮮豔的黨旗始終高高飄揚。
  •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背後的故事
    陳曉光覺得,寫出這首歌,可以說是自己多年生活、感情積累的一次藝術爆發,而改革開放的農村形勢正是觸發點,沒有農村的新希望,就不可能有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如果我們了解到陳曉光的人生經歷,就能深切理解他說這番話的內涵。陳曉光的中學時代是在北京海澱區八一中學度過的,他當年是校園裡的小詩人,由他作詞的校歌激勵了一屆又一屆的學子。
  • 劉仙會:在希望的田野上
    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咳!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奮鬥,為她幸福,為她增光。」這首廣為吟唱的經典老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全國勞動模範、陝西省鹹陽市武功縣后稷新田園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仙會的最愛,也是她在家鄉沃土上傾情「為她打扮,為她梳妝」的生動詮釋和寫照。播種綠色、收穫希望。
  • 北投扶貧故事⑤ | 我們走在大路上——記駐相堯村第一書記黃松濤
    北投扶貧故事⑤ | 我們走在大路上——記駐相堯村第一書記黃松濤 2020-07-17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秋時節,金寨這個「中國最美銀杏文化小鎮」喜迎八方遊客
    品千年銀杏,賞沙河美景,10月25日上午,金寨縣沙河鄉第三屆銀杏文化旅遊節正式開幕,同時邀請了百名主播,進行「帶您雲上遊金寨——銀杏之鄉沙河行」活動,150餘萬株銀杏喜迎八方遊客,為金寨縣沙河鄉這個「中國最美銀杏文化小鎮」添姿添彩。
  • 「圓桌三鳴」把初心「種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孫偉攝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滇萍「我們把科技論文寫在了大地上,這比把論文寫在紙上艱難得多,但在我們心中、在拉祜族群眾心中,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飄香的分量比一紙論文要重得多、亮得多。」朱有勇說,讓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群眾,這就是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 農產品插上「e翅膀」 田野飛出新希望
    農產品插上「e翅膀」 田野飛出新希望 2020-11-09 09:40:46   來源:安慶新聞網
  • 心馳神往的金寨|李世劍
    從合肥到金寨半個多小時一眨眼到了,沿途山一重,水一重,沒等看清,飛速而過,實在讓人留戀高鐵兩邊的秋景。其實,為了心馳神往的金寨,我不能把眼下的秋染山川,鴻雁南飛,金桔紅柿一一攬下,也要定格在心中,放在鏡頭裡。不變的風景圖,永遠的中國畫。 出了金寨高鐵站,井然有序的滴滴等待著我們,司機樂呵呵的招呼上車,突然感到文明縣城公民的素質。一路上,我們一邊看風景,一邊聽司機師傅介紹金寨。
  • 金寨中國紅嶺公路之美
    金寨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有著厚重的紅色旅遊資源,金寨又有著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的美譽,同時擁有梅山,響洪甸兩大水庫,而這條中國紅嶺公路不僅串聯了紅軍廣場、鄂豫皖紀念園、湯家匯紅色小鎮、立夏節起義舊址
  • 讓家鄉處處是「希望的田野」
    導演用心、演員用力之外,更重要的恐怕還在於,影片呈現的故事從具體而微的側面,折射出中國大地上的滄桑巨變。西南千年古寨接軌電商,西北茫茫荒漠治沙播綠,東北美麗鄉村建設旅遊基地……電影容量有限,但其所指向的家鄉故事卻是說不完道不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