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守初心
——記全國先進工作者牛江麗
記者 杜磊
牛江麗在課堂上
牛江麗是運城中學的一名化學教師,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了23載。她先後送走8屆高考畢業生,培養出2000餘名大學驕子。她熱情、幽默、勤奮、有愛,學生稱她為「牛媽」,同事稱她為「牛姐」。
她熱愛教育事業,堅守育人初心,傾心教學,用真心關愛每一個學生,從「牛姐」到「牛媽」,她一直都是孩子們心中「可愛、可親、可敬」的好老師。她2018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榮獲「山西省特級勞動模範」稱號。2020年11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她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用愛育人
1997年畢業第一年,牛江麗接手了班主任工作,這一幹,就是10年。班主任工作苦、繁、雜、累,但她用勤懇和踏實證明了這份工作的意義。一年又一年,她總是以校為家,卻常常顧不上自己的家。兒子上四年級時,她擠出周末時間,去婆婆家看孩子,孩子說了一句話:「老師問我有媽媽嗎?」那一刻,她緊緊摟著孩子,潸然淚下。
2016年,一個寒冷的冬天,她病了。為了不耽誤給孩子們上課,她一再央求醫生,硬是把急需做的手術推到了春節假期。病床上的她,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醫生,開學時候我能好嗎?」
對每一屆學生,她都教導他們要做個好人。已經參加工作的學生樊貝貝說,「牛姐」踏實做人、勤奮工作的教誨讓她終身受益。學生蘭瑞潔說,她會牢記「牛媽」的話,刻苦學習,珍愛生命中的每一天。
每天從6點10分早操到22點10分下自習,再到23點就寢,牛江麗總是守護在學生身旁。學生勸她下午自習課多休息,不用來陪了,而她總是說:「有我在,你們踏實安心。」
1997年,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她,得知班裡有個孩子家庭困難,便悄悄塞了100元,而那時她的月工資只有300元。2003年的冬天特別冷,她看到一個女生穿著薄薄的運動服,二話沒說就在店裡給孩子買了一件棉衣,而她卻一直捨不得給自己買。2007年,一個學生考上大學卻遲遲沒有報到,得知原因的她果斷為其湊齊了學費。
2007年,因為長期高強度工作,牛江麗雙腿嚴重浮腫,不得不卸下班主任的工作。但只要學生有需要,她還是會不顧一切,挺身而出。2016年和2018年,有班主任請假,她主動請纓,雖是臨時代理,但每一次,她都會用心用愛,全力以赴。
牛江麗做飯不是很在行,但經常邀請學生來家裡吃飯。很多學生,都品嘗過牛江麗最拿手的酸湯麵。鄭琪是牛江麗的學生,已經畢業19年了。每年,她都會去看看老師,再吃一碗酸湯麵。鄭琪說,「酸湯麵還是以前的味道,和上學時候吃的一樣,有療愈功效」。
今年教師節,學生尉康第四次向運中捐贈價值兩萬餘元的圖書,回報母校培育之恩。從2017年至今,尉康累計捐贈的圖書價值已逾10萬元。尉康說,是當年「牛媽」的一碗酸湯麵教會他懂得感恩。在他求學時,牛老師的種種關心和愛護,直接影響了他日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你對學生的一點好,可能會改變他的一生。」牛江麗說。
用心教學
身教重於言教。牛江麗始終嚴於律己,以身垂範。她要求學生不遲到,自己先做到上課不遲到;要求學生熱愛班級,她每天下午拿著笤帚、抹布在教室忙碌……
在牛江麗的眼裡,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她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論成績優劣。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她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她也總能耐心地進行指導和幫助。
曾有學生對她說:「老師,我根本就學不會,我不想學了。」牛江麗卻說:「沒有關係,咱就從這一道題開始,一遍,兩遍,三遍,四遍,直到你聽懂學會。」在心與心的交流中,學生逐漸找回了信心。
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她深知學生「早六晚十」的辛苦,她心疼學生,總是告訴自己不要浪費學生寶貴的時間,同時暗下決心,一定要打造出適合學生的高效輕鬆課堂。
她不斷鑽研業務,總結出了「梳書數數」「親切移入式」等適合高中化學學科特點的一些教學方法,得到鹽湖區教科局的充分肯定,並在全區大力推廣。
憑著對教學的熱愛和對學生高度的責任心,她的課堂始終充滿活力,班級的成績總是遙遙領先。工作第二年,她所帶的班級就在統考中排全區第二。
2019年6月,剛剛送走兩個畢業班的她,重新任教高三年級,接手了兩個化學成績全校倒數的班級。然而,第一次月考,這兩個班的化學成績就出現逆轉,分別位列年級第一和第二。
她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深受學生的喜愛。去年12月12日的晚自習,牛江麗像平時一樣走進教室,只見黑板上寫著「牛媽,您的『雙十二』禮物到了,請籤收」,講臺上放著一個鼓鼓的文件袋,裡面裝了56張小紙條,每張上面都寫滿了對她的愛。
守正拓新
2007年,牛江麗第一次參加山西省高考評卷工作,因表現突出,被評為當年的優秀評卷教師。自2008年開始,她連續11年擔任山西省高考理綜化學學科專家組成員。從2012年起,她又連續7年擔任山西省高考理綜化學學科仲裁組組長,並多次撰寫了山西省高考理綜化學試題試卷分析報告。
高考閱卷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很大,但她卻把它看成是一年一次的大型教研機會。每年高考結束後,她都會把全國各地的高考試卷親自做上好幾遍,從中總結高考的變化,尋找更適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少走一些彎路。她說,「只有努力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務學生」。
近年來,她先後在河北正定中學、廣州市白雲中學、山西大學附中、太原五中等學校作了50多場關於高考備考的講座,尤其是2017年9月在山西省教科院組織的高考備考會上,給全省高三教師作了關於如何備考的精彩講座,受到了一致好評。
今年疫情期間,牛江麗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主動承擔高三年級化學直播課的任務,並參加《名師講堂》的錄製,為高三學子加油助力。同時,她以個人名義向武漢捐款2000元,用自己的行動為學生作出表率。
12月4日,記者撥通了牛江麗的電話,那是她在北京做了心臟房顫消融手術的第二天。連日來,遠在北京的牛江麗無時無刻不牽掛自己的學生,而千裡之外的學生也時刻惦念著她,紛紛發去鼓勵和祝福的微信消息,表達他們對「牛媽」最純粹的愛。
採訪結束後不久,牛江麗給記者發來一條微信,「這些年來,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我的學生都很愛我,是他們成就了我。能陪伴他們成長,我感到很幸福」。
來源/運城晚報
掃描二維碼
原標題:《全國先進工作者牛江麗:三尺講臺守初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