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康來。 鄒娜妮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鄒娜妮
通訊員 鄒輝 鄒蝶嫩
「如果一所學校能藏龍臥虎的話,作為校長,就得讓龍騰起來、讓虎跳起來,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讓學校成為師生的精神港灣。」2019年12月31日,新化縣楓林街道中心學校校長譚康來在校長日記中寫下新年願望。
從教師日記、班主任日記到校長日記,譚康來39年如一日,堅持撰寫工作日記,記錄每天的教學感悟。這一大摞工作日記,每一本、每一頁都記載著這位一線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深深情誼。
1980年9月,18歲的譚康來懷揣著「教師夢」走上三尺講臺,先後在新化十三中、上梅四小、新化十五中工作,做過班主任、教研組長、校長。
「每做一事,必成精品,件件精品,樣樣一流。」這是譚康來39年教師生涯一直堅持的初心。
譚康來每到一所學校任職,都創造了驕人的業績。在新化縣上梅鎮四小任校長期間,他首創小學語文聽力測試,運用國學對年輕教師進行再教育,讓教師對教學方法有了全新認識。在新化十五中,他提出「做儒雅教師、育文雅學生、建優雅校園」的「三雅教育」理念,加強對師資力量的培訓,讓「雅」文化走進校園,新化十五中連續3年躋身全縣中考「十強學校」。他曾連續18年擔任班主任並執教初三語文、政治,教學成績穩居全縣前列。
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好的學習思想與方法在學生的生命中延伸。譚康來時常叮囑自己:「寧可犧牲一切,決不做誤人子弟的庸師。」
19年前,一位重才的領導發現了這塊教育基層的「金子」,勸他棄教從政,並在鎮政府為他安排適合的職位。寫好請調報告的譚康來,抬頭看到滿屋的教學用書,回想起從教以來的點點滴滴,以及學生們不舍的目光,又親手撕掉了請調報告。
「好好的機關幹部不去做,非要做教書匠。」有人說他太傻,他卻淡然:「我是一名教師,任何時候都不能改變初心。」
2009年秋天,甲型流感肆虐梅山大地。為阻止流感侵入校園,時任上梅四小校長的譚康來連續召開會議,全面布置防控工作。巨大的壓力、超負荷運轉,導致譚康來高血壓中風、腦溢血,在湘雅醫院重症監護室昏迷了3天3夜。
醒來後,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學校工作怎麼樣了?學生的晨午檢堅持了嗎?」陪護在他身邊的妻子被氣出了眼淚:「你心裡只有學校、學生,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說!」
中風病人難以康復,譚康來卻在1個半月後奇蹟般康復了。心中牽掛著學生,害怕耽擱教學工作,譚康來一出院就回到了學校。他笑著回憶:「一名教師,在塑造別人靈魂的同時,也重新塑造了自己。」
多年來,譚康來獲得「湖南愛崗敬業好人」和新化縣「十佳校長」、優秀教師等榮譽,3次蟬聯上梅鎮「名校長」,但他最喜歡的,依然是學生稱呼他「譚老師」。
點評
一句「譚老師」,飽含著學生的深情。譚康來明白這份感情的厚重,對他來說,老師不僅僅是職業,更是必須用生命來守護的初心。
唯有理想不滅,唯有信仰永恆。譚康來正是用理想和信仰,「塑造別人靈魂的同時,也重新塑造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