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王寅浩)7月20日,貝殼研究院發布7月第三周二手房銷售報告顯示,重點18城成交量環比減少9.6%,一線城市中,北京疫情控制持續向好成交量環比增加1.7%;廣州環比減少5%,上海環比減少21.1%。
雖然全國重點城市中,成交量環比減少9.6%。但從同比來講,相較去年7月的周度水平仍然增加28.7%,對此,貝殼研究院樂觀的給出「市場依舊保持相對活躍狀態」的判斷。
新增房源量方面,上周鏈家18個重點城市新增房源量環比下降4.9%, 18城帶看客戶量環比減少3.5%。從業主端預期來看,上周18城業主調價中漲價佔比環比微降0.7個百分點,業主預期目前仍保持穩定。
分城市看,18個城市中有12個城市漲價佔比下降,北京、上海、廣州業主漲價預期佔比均有所增加。
就北京二手房市場狀態,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6月中旬北京需求受抑大幅下滑,近一個月北京二手房市場處於疫情後需求持續修復的狀態。近四周市場成交環比持續增加,到7月第三周成交較6月第三周(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的一周)增加47%。但同時需求的補償性釋放已進入平臺期,第三周成交量環比僅增1.7%,基本持平。預計未來短期內成交呈低位微幅下滑態勢。
在許小樂看來,北京二手房需求受抑同樣也帶來了去庫存壓力。數據顯示,北京鏈家二手房可售庫存去化周期自3月以來呈現持續小幅下跌趨勢,但仍處高位,6月末去化周期為19.2個月。「不過從歷史經驗看,到今年底二手房需求大概率有一個釋放小高潮,年底需求集中釋放會帶動去化周期的小幅縮短。」許小樂進一步表示。
7月19日下午,北京召開第15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蓓宣布,經北京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研究,按程序報批後,確定自7月20日零時起,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至三級。
「應急響應等級下調後,公司正在積極與小區居委會進行協商,按照防疫要求部署後,小區帶看會恢復常態化。」豐臺花鄉一中介門店經紀人告訴記者,近期二手房銷售並沒有過多受到疫情影響,蓄客量數據還是不錯的,一旦帶看恢復常態化,蓄客數據就會轉化為成交量。
上述經紀人向記者透露,近期有不少來電諮詢「大降價」的客戶,但實際上目前房東讓利的空間並不大,這也說明對市場恢復抱有信心。個別房源降價也是掛牌太久所導致的,是自身的房況問題,而不是受到疫情的幹擾。
對此,許小樂表示,疫情對二手房市場的主要影響為需求釋放節點推後,在市場預期及市場情緒方面整體保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