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被驚嚇到很正常,爸媽做到這幾點,寶寶秒從驚嚇中緩過神來

2020-12-25 飯糰育兒

小嬰兒出生以後,面對外界紛亂的環境,很容易就會嚇到。記得小時候家鄉有小寶寶受到驚嚇,家裡的老人都是說被嚇掉魂了,然後就會進行「叫魂」儀式,就是一邊抱著寶寶安撫,一邊嘴裡念念有詞,說這樣小寶寶就會好了。當時覺得很神奇,現在想想感覺有點封建迷信。

在正常情況下,小嬰兒嚇到之後,家人及時進行安撫,不需要醫生治療,寶寶也不會有事情。等寶寶稍微長大點,心理成熟一點,被嚇到的情況就會慢慢消失。那麼,在寶寶小的時候,最容易受到哪些驚嚇呢?

家人照顧寶寶,如果看護不周到,讓寶寶從高的地方摔下來,例如從床上掉下來,這個時候寶寶就會嚇到。寶寶在睡眠中,突然被很響的聲音驚醒,寶寶也會受到驚嚇。寶寶第一次見到新鮮的事物,比如看到長相兇猛的動物、突然行走的交通工具等,寶寶也會被嚇到。或者有時候被家長強迫做一些不願意的事情,比如洗臉、洗澡,突然被陌生人親親抱抱,這些也會嚇到寶寶。

除了這些外界的因素,如果寶寶身體缺乏微量元素,造成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寶寶就會睡不好,更易受到驚嚇。脆弱的神經系統,幾乎不存在的心理承受能力,稍微的異常舉動就會讓寶寶感覺害怕,因此日常家長要照看好小寶寶。

總的來說,小寶寶被嚇到,多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因此安全感對於驚嚇中的寶寶很重要。比如拍一拍寶寶的後背,讓寶寶感受到親暱,知道媽媽是在保護他,就不會那麼害怕了。還可以多跟寶寶說一說話,雖然他聽不懂,但是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他忘記剛才受到的驚嚇。如果寶寶是因為缺乏微量元素,那就要給寶寶合理的補營養啦。總之,媽媽親暱的撫摸、溫柔的問候、懷抱的安全感,都是化解寶寶受到驚嚇的好辦法。

經常受到驚嚇,對寶寶成長發育很不好,家長平時要注意別讓寶寶受到驚嚇。第一、經常帶寶寶出去,聽不同的聲音,看不同的事物,等寶寶慢慢熟悉了環境,就不會一驚一嚇了。第二、給寶寶好的睡眠環境,比如睡覺之前,要給寶寶更換新的紙尿褲,最好是輕薄、柔膚、吸水好的,能讓寶寶一覺睡到自然醒,讓寶寶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第三、知道寶寶不喜歡什麼東西,不要強迫寶寶做不喜歡的事情,給寶寶留下心理陰影。注意這些日常中的細節,更好的讓寶寶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被自己抖動嚇醒,不正常的驚嚇反射媽媽要警覺
    爸媽一定都看過寶寶睡覺時,驚嚇反射的可愛畫面,這種類似嚇到的動作,其實是寶寶的自我保護本能。但需留意,若超過6個月症狀還沒消失,就可能是不正常狀況!寶寶睡覺時,手部與身體會突然抖動寶寶自己的小手會驚觸或打到自己,而有像是自己嚇到自己的反應出現對於外在環境的突然改變,如光源、聲音等刺激,而產生類似驚嚇的動作,像是四肢突然的伸展以及向外
  • 寶寶出現這些驚嚇反應,寶媽不必擔心!
    每個寶寶都是家裡的中心,每天都被家裡人疼著愛著,要是遇到平時不正常的叫聲,孩子們就會嚇一大跳,在這個時候,家長們就非常擔心了,生怕嚇到自己的寶寶,下面就來看看這些資料吧,或許可以讓您更放心。1.寶貝有驚嚇反應很正常孩子如果因為外界發出的異常聲音而受到驚嚇是非常正常的,孩子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受到驚嚇,家長們不要過於擔心,這對孩子的健康不會造成傷害的,孩子手腳會亂動,那是自然的防禦系統,又加上驚嚇的反應,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現下泥工,寶寶們這種自我預防系統有助於他們的成長。2.
  • 別以為胎寶寶不會被嚇到,如果寶媽受了驚嚇,寶寶也會跟著受影響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別以為胎寶寶不會被嚇到,如果寶媽受了驚嚇,寶寶也會跟著受影響寶媽懷孕後,孕初期,胎寶寶其實沒什麼存在感的,胎寶寶不會活動,非常安靜,寶媽也感受不到寶寶的存在。直到孕中期開始,孕媽肚子一天天變大,胎寶寶也偶爾有了胎動,這個時候,寶媽才真正感受到了胎寶寶的存在。
  • 「寶寶夜裡哭鬧的原因」嬰兒夜間哭鬧是受了驚嚇?別讓無知害了寶寶
    聯想起嬰兒夜間忽然的哭鬧,時常被大人理解成被嚇到了,這何嘗不是一種由於無知才形成的某種神秘和敬畏感呢?大人無論如何也沒辦法確定嬰兒哭聲的真正含義,就當孩子的夜間哭鬧是受了驚嚇,抱著喊一喊搖一搖也就過去了,好歹也算是種可實施的解決辦法。實際上,孩子夜間哭鬧的真正原因多數是--身體不舒服。
  • 寶寶受到驚嚇要注意,不好好處理會留下陰影
    平時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寶寶是好奇心很重的,什麼都想看一看嘗試一下,如果大人一不小心沒看住,寶寶就會被自己好奇的事物給嚇到,而家長又不知道寶寶被嚇到的原因,導致解決起來也有點麻煩了。一、什麼會驚嚇到寶寶1、在寶寶沒有防備下,周圍突然出現巨大的聲響,或者寶寶從很高的桌子上跌落,都有可能使寶寶身心受到猛烈的刺激,精神狀態稍微差的寶寶還會晚上做噩夢。
  • 寶寶受到驚嚇不要慌,父母學會科學方法安神助眠,寶寶才能睡得香
    每個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對於所有的事物都是一無所知的,在他們那天真無暇的笑容中就可以看出來。但他們又是一個對外界充滿好強心的寶寶。每個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他們都是一片空白,只能憑藉自己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才可以填充自己,而在這個探索中往往會被一些刺激的事物而驚嚇到。這個時候,很多媽媽都會非常的擔心,其實有專業的數據顯示寶媽們學會方法就不會發愁孩子被驚嚇到。同事菲菲這幾天工作總是心不在焉的,於是我們幾個就問她:這幾天怎麼總是愁眉苦臉的?
  • 發生在寶寶身上的驚嚇和哭鬧,為什麼醫生看不好但叫魂卻可以
    害怕孩子生什麼病,就趕緊送醫院了,可是醫生檢查一番之後,卻也沒檢查出有什麼不正常的。看著孩子哭的都沒有力氣了,沒辦法,就給孩子送到鄉下姥姥那裡去了。原來陳女士的媽媽專門在村裡看這些疑難雜症的。那時候陳女士的媽媽一看到自己家的孩子,就問陳女士孩子是不是被什麼嚇到了,陳女士回想了一下,說沒有啊,一路上孩子都玩得挺開心的。
  • 【育兒謠言智慧解】寶寶夜間哭鬧不停,是因為受到了驚嚇?
    作者:寶寶知道 泓泓的巨蟹媽媽兒子在月子裡,大部分時間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可是有一段時間,特別是晚上的時候,常常哭鬧不止,眼睛也不睜開,怎麼哄抱都哄不好,婆婆就說可能是受到了驚嚇,要不去問問,弄點神符放在身上,就會好了。
  • 寶寶「嚇著」是怎麼回事?這幾點寶媽要知道!
    文丨悠悠寶寶容易受驚嚇是什麼原因呢?不想寶寶經常受驚嚇,這幾點寶媽要多注意。一些寶媽的經歷@琪琪媽。女兒小的時候,經常「嚇著」,每次「嚇著」後,夜裡都同一個時間點哭鬧,孩子的奶奶每次都在女兒的腦門上吹氣,然後又念叨好久,寶寶夜裡哭鬧就好了。
  • 海綿寶寶:產生童年噩夢的幾集,詭異到極點,九成漫迷都被驚嚇過
    海綿寶寶:產生童年噩夢的幾集,詭異到極點,九成漫迷都被驚嚇過。海綿寶寶是一部有趣搞笑但是又有點恐怖的東阿瑪尼作品,在太平洋的海底有著不少的生物,他們互相扶持生活,不過也有各種矛盾產生,總體來講是很搞笑輕鬆的,因此才能夠得到我們漫迷的喜歡。
  • 臺灣幼兒園起火83名幼兒及13名老師被困,受驚嚇的寶寶該怎麼辦?
    幼兒園起火這所幼兒園位於臺南市永康區永大路,樓高三層,起火發生後,7個班級、83名幼童受到驚嚇尖叫,老師分頭將學童帶到戶外、頂樓等待救援,附近吊車業者出動吊車協助師生脫困,臺南市消防局動員復興寶寶逃生幼兒園會起火?真是不可思議,但是偏偏又發生了,此時就算不是這83名幼童家長的人也心有餘悸吧,試問如果這樣的事情在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我們作為家長該如何教導孩子自救呢!
  • 3歲前是長個子的黃金期,爸媽做到這5點,寶寶將來不愁大長腿!
    個子都很高的爸媽美滋滋,個子都很一般甚至都偏矮的爸媽,想到寶寶以後的身高,有點犯愁。嗯,身高呢確實70%靠遺傳,但還有30%的空間可以努力努力,突破爸媽的極限值不是?所以,聰明有遠見的爸媽,就會用這幾點,來牢牢抓住3歲前寶寶長個的這一黃金期,讓寶寶的個子高一點再高一點。具體呢?
  • 寶寶受驚,千萬小心!揭秘小孩受驚叫魂背後的真相!
    閱讀這篇文章之前,萍姐想問問寶媽們,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有的寶寶莫名其妙的受到驚嚇或發燒,但是去醫院卻治不好,要找人來喊魂,喊魂後小孩子的病就好了。面對此類事件,有的家長就半信半疑,因為周圍有人這麼做了後寶寶就真的好了,於是很多家長便開始相信「世界上有些東西是科學無法解釋的」。
  • 寶寶易受「驚嚇」怎麼辦?9歲前6種害怕及對策,值得父母看看
    生活中寶寶的恐懼有3種類型:1、對自然的恐懼寶寶害怕雷聲、放鞭炮;害怕黑暗的環境;害怕動物;害怕某些物體。寶寶易受「驚嚇」怎麼辦?9歲前6種害怕及對策,值得父母看看1、0-6個月半歲以內的寶寶懼怕大的噪音。父母要給這個時段來自本能的恐懼的寶寶更多安撫。避免巨大的噪音和聲響。選擇玩具時,要有輕鬆、柔和的音樂。
  • 圖解新生寶寶包裹步驟方法
    同時,包一個襁褓可以表達爸媽對寶寶的喜愛。可是,毫無經驗的爸媽到底怎麼包襁褓呢?襁褓就是用毯子把你的寶寶舒適地包裹起來的技巧,這會讓他感到既暖和又安全。襁褓還能避免寶寶被自己的驚嚇反射幹擾,甚至有助於寶寶在出生後幾天內保持暖和舒適,直到他體內的自動調節機能開始正常發揮作用。最重要的是,這種方式能幫助寶寶變得更平靜。現在,你在出院前多少都會學到一些包裹襁褓的技巧。你可以在確定寶寶不餓、沒有尿溼,而且不疲倦的情況下動手試試。
  • 嬰兒和小寶寶驚嚇了怎麼辦?
    小孩如果是驚嚇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特徵,那就是睛明穴哪裡的有幾條血管的顏色特別深像是漂浮在皮膚表面一樣。在太陽穴附近也會有幾條。而且小孩在這個時候睡覺特別不踏實,總是愛哭,吃飯也不多了,有時候還會引起發燒,厭食等等的症狀。首先要辨別小嬰兒和寶寶是不是驚嚇。
  • 小寶寶最害怕的事情,寶媽有心就要避免,娃受到驚嚇就晚了
    塑膠袋等物品發出的刺耳聲響月子裡的小寶寶對塑膠袋等物品發出的一些刺耳聲音是很害怕的,寶媽有心觀察就會發現,原本很乖的寶寶,在聽到類似這樣的聲響時,可能直接就會開始哭鬧,有的小寶寶身體還會有發顫的現象。這方面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儘量避免一些尖銳物品在寶寶面前發出聲音,這樣小寶寶才不會受到驚嚇。
  • 如何做才能讓膽小寶寶不容易受到驚嚇?
    寶媽問:我的寶寶膽子特別小,在家裡愛笑愛叫的,一到外面就很安靜,陌生人逗他聲音大點他就能嚇哭。還很容易受到驚嚇,我總懷疑跟我懷孕時總受到驚嚇有關。請問金老師,我該如何做才能讓寶寶不那麼膽小,不那麼容易受到驚嚇呢?金穎答:首先,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接觸大自然和人;其次,當寶寶表現出受到驚嚇的時候,家長要對他的表現進行積極的解讀,比如「你剛才嚇到了,是嗎?沒關係,這是某某想和你做朋友」。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對外界的信息進行積極的解讀。
  • 滿月的寶寶擁有這6項運動能力,您的寶寶有做到嗎?
    滿月的寶寶已經不像剛剛降生時那麼愛睡,成天閉著眼,也不和爸爸媽媽玩。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寶寶大腦和肢體都已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今天我們重點來說說已滿月的寶寶應該具備的6項運動能力。01能顫抖地抬起和晃動手臂1月齡的寶寶抬手通常不能做到像大寶寶一樣勻速地穩穩地抬起,而通常都是顫抖地或猛地抬起自己的手臂,對於剛剛滿月的寶寶這樣的舉動這是正常的
  • 怎麼幫寶寶拍嗝?
    不少新手爸媽會發現,每次給小寶寶餵完奶,過了一會兒寶寶總是會不經意地打嗝,或者出現吐奶、溢奶的現象。其實,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其中新生寶寶打嗝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是由於橫膈肌不由自主的收縮,空氣被迅速吸進肺內,聲帶之間的裂隙驟然收窄發出奇怪的聲響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