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香格裡拉對話積極評價中印關係 中方代表:歡迎、讚賞

2020-12-14 環球網

第十七屆亞洲安全會議暨香格裡拉對話會(下稱「香會」)6月1日至3日在新加坡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率團出席會議。

在1日晚中國代表團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何雷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團將參加此次對話的全部主要活動,宣介習近平主席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外交理念和新安全觀,闡釋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防禦性國防政策和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利用香會多邊交流平臺,與各國代表和專家學者就亞太安全和防務領域的熱點焦點問題進行深入談到和交換意見,進行廣泛地接觸交流,加深了解,增進友誼。

何雷還對印度總理莫迪在香會歡迎晚宴上發表的主旨演講談了看法。他表示,莫迪總理的演講積極並富有建設性,體現了對中國的友好和對中印關係的展望。莫迪在演講中對中印關係給予了積極評價。莫迪認為,中印兩國都是世界上10億級以上的人口大國,也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很快的大國,他還特別講到了今年4月與習近平主席在武漢非正式會晤取得了積極可喜的成果。何雷說,這些內容我們是歡迎的、讚賞的。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何雷表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對維護亞太地區安全擔負著重要責任,中國的發展將為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本屆香會共有來自4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600多名代表參會。在1日舉行的歡迎晚宴上,印度總理莫迪發表了主旨演講,闡述了印度外交政策,其中肯定了印中關係發展態勢,並展望了印中關係的前景。

相關焦點

  • 三大難題讓莫迪焦頭爛額,印度又甩鍋:中國該為中印關係惡化負責
    印度外長甩鍋中國,捏造謠言向中國施壓印度《一周》周刊在12月9日報導,印度外長蘇傑生在當天同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執行主任富利洛夫進行視頻通話時表示,自1980年以來,中印關係雖然曲折前行,但是至少解決問題的態度是積極的。
  • 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點燃了印度人的怒火!莫迪承認中國說法
    對於有消息稱「印度似乎已派出力量增援邊防部隊」,趙立堅說,中印正通過軍事和外交渠道對話解決有關現地問題,目前沒有需要發布的消息。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後,印度這兩天的輿論很不冷靜,各黨派都向莫迪政府發難。莫迪領導的人民黨與最大反對黨國大黨一直在就此事打「口水仗」,直到當地時間6月19日下午5點半左右,莫迪主持召開「中印邊界問題全國黨派大會」。
  • 第九次軍長議會談在即,中印邊境放出重磅消息,中方緊急表態
    不管是印度還是土耳其都是如此,在本次疫情當中,印度莫迪政府為了轉移國內民眾注意力,開始在同鄰國邊境上面搞事情。之前印度軍隊得到相關命令,在中印邊境線上開始大規模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並且他們的建設計劃已經越過了中印邊境線。中方在得到消息之後,前去予以監視,並且在國際上呼籲印度將軍隊撤回。
  • 印度總理莫迪逛西安 贊秦兵馬俑保護得好(圖)
    二要更加緊密地對接各自發展戰略,實現兩大經濟體在更高水平上的互補互助,繼續成為地區乃至世界經濟增長「雙引擎」,攜手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要重點推動鐵路、產業園區等領域合作,探討在新型城鎮化、人力資源培訓等領域拓展合作。中方鼓勵中國企業赴印投資,希望印方積極為此提供便利。三要共同努力增進兩國互信,管控好分歧和問題,避免兩國關係大局受到幹擾。
  • 中印邊境突然傳來最新消息,中方拉響危急警報,印度終於明確回復
    當地時間1月8日凌晨,中國邊防部隊1名士兵因天黑、地形複雜等原因,在中印邊境地區走失。事件發生後,中方第一時間同印度有關方面通報相關情況,並表示希望印度能夠協助展開救援工作。1個小時之後,印方給出了明確回復,聲稱已經找到了這名走失的中國士兵,並表示將在請示上級後歸還移交中方。
  • 外交部就新加坡逮捕中國籍司機、中印關係等答問
    中方將繼續為推動巴勒斯坦問題的全面、公正解決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問:據報導,新加坡警方日前逮捕了4名在當地罷工的中國籍公車司機,他們可能面臨「非法罷工」罪名的指控。中方對此作何反應?在南海問題上,中方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權益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同時,我們致力於通過友好協商談判解決同鄰國的爭議。各國依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自由應當得到保障,中方重視維護南海航行自由,目前這方面不存在問題。問:據報導,韓國法院日前進行了中國公民劉強案的第一次庭審。報導稱,中國駐韓使館積極介入,為其聘用了強大的辯護陣容。請證實。
  • 加勒萬河谷事件:中印關係的大轉折?
    未來如何重塑十字路口的中印關係確實考驗雙方的戰略智慧和塑造能力。兩國在繼續尋求邊境事件解決方案的同時,有必要對雙邊關係進行新的全面評估,開啟新的戰略對話,以確定未來方向,並制定新的互動規則。    6月22日,中印兩國邊防部隊在邊境地區舉行了長達11小時的軍長級會晤,這也是雙方爆發強烈肢體衝突以來第一次軍長級會晤。
  • 香格裡拉對話會上的中國聲音
    第18屆香格裡拉對話會6月2日在新加坡閉幕。中國與東協國家推動「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已取得積極進展。中方希望有關方面不要低估南海周邊國家妥處分歧、維護和平的智慧和能力,也歡迎各國提出建設性建議。    多名參會代表認為,時隔8年之後中國國防部長再次率團出席香格裡拉對話會,其發言中傳遞出的信息不僅讓各國對中國的國防政策及安全理念有了更加清晰完整的認知。
  • 中方詳述加勒萬河谷衝突來龍去脈,莫迪終於承認,中方沒有越境!
    日前,中印雙方圍繞加勒萬河谷,產生了衝突事件,造成印方人員死傷。隨後我國向印方闡明了中方嚴正立場,要求印方對此開展徹底調查,嚴懲肇事責任人,嚴格管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挑釁性舉動,確保此類事件不得再發生,並儘快召開第二次軍長級會晤,解決現地相關事宜。
  • 東方智庫丨中印要友好,但中國主權權益不容挑戰
    近年來,中印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推進、增加和拓寬,兩國經貿關係越來越緊密,雙邊貿易額快速提升,現已接近1000億美元。中印高層保持著密切接觸。2018年4月,中印兩國領導人在武漢舉行首次非正式會晤,就兩國關係達成了重要共識。
  • 莫迪:為什麼兵馬俑都是男的?
    莫迪當天上午抵達西安開始他對中國的訪問,這也是對習近平去年到訪自己的家鄉古吉拉特邦的回訪。兩人的家鄉有著很不尋常的淵源,中國唐代高僧玄奘就是到古吉拉特邦取經,並把佛經帶回中國,在習近平的家鄉長安(現在的西安)傳經。  在昨天的會見中,習近平強調,莫迪總理曾提出要推動中印關係實現從「英寸」到「英裡」的飛躍。
  • 中方1名士兵在中印邊境迷路走失,西部戰區:希望印方抓緊向中方移交...
    事發後,中國邊防部隊第一時間主動向印方通報情況,並希望印方協助搜尋救援,印方答應予以支持並承諾找到中方人員後及時交還中方。  張水利大校說,最近印方向中方通報,找到中方1名走失人員,將對其進行醫學檢查後移交中方。我們希望印方信守承諾,抓緊向中方移交走失人員,與中方一道共同推進第七輪軍長級會談共識落實,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 印媒:中方批莫迪訪藏南措辭講究 採取雙面方針
    ,不要表現出過火的跡象,以免給莫迪今年5月的訪華之旅造成陰影。文章稱,與以往不同,中國此次通過三大渠道就莫迪訪問邊界「爭議」地區譴責印方的舉動。這三大渠道分別是: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外交部發言人以及中國駐印大使館。劉振民約見印度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他表示,中方的態度是「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則使用了「嚴正關切」、「堅決反對」這樣的措辭。
  • 美專家:中印發生衝突後,為什麼西方不願意支持莫迪?
    在中印爆發邊境衝突後,西方各國普遍沒有站到印度一邊。本文作者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印度總理莫迪沒有採用自由主義的手段執行其國內政策,從而喪失了西方自由民主國家的支持。文中表達的是作者個人觀點,敬請廣大讀者能進行獨立的批判性思考。
  • 中印邊境衝突印軍死亡升至20人!2020中印邊境肢體衝突事件始末...
    現在,外界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這一最新衝突是否會成為中印關係的轉折點?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事對中印雙方的挑戰很大,不可避免地將對兩國關係產生影響,如何妥善解決後續問題、將負面影響儘可能降到最低、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甚至失控,考驗著兩國的政治智慧。
  • 中印危險平衡:莫迪的出場與藏南的平靜,中國還手握一張王牌
    尤其是在當前背景下,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強烈,包括印度總理莫迪在內印度政府和軍方姿態強硬,中印雙方也缺乏較強信任,外界預測的在冬季以前真正實現脫離接觸,其實存在一定的變數。屆時雙方再發生6月15日晚那樣的嚴重流血衝突事件,既有的談判機制是否還能奏效,將打上大大的問號。
  • 從亞洲世紀到全球治理:文化視角下的中印關係
    在2015年5月莫迪總理訪華前夕,中國前駐印度大使周剛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認為,20多年來「中印關係的發展印證了『亞洲世紀』的到來」。[7]另一方面的事實是,中印經濟利益的互融捆綁和政治互信的機制保障,都沒有能夠移除那些橫亙在兩國關係中間的障礙。中印既很難真正處理「歷史遺留問題」,也很難面對新形勢下的新問題。
  • 中美關係何去何從?美國前總統卡特發聲,美方代表:今後3個月是充滿...
    美中兩國應保持開放性對話,相向而行,維護好雙邊關係。與會美方代表普遍對近階段中美關係的惡化深感遺憾,認為今後3個月的中美關係將是一段充滿不確定性的艱難時期。中美關係出現問題主要在於美國選情和思維方式。如果美國把自己浪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花一半用在建設國內的基礎設施和發展科研教育上面,可能就不需要擔心中國或者其他什麼國家的崛起了。
  • 加勒萬河谷事件後中印能再次握手言和嗎?
    加勒萬河谷事件再次讓中印關係跌入谷底,甚至不少專家認為此次事件對雙邊關係的負面影響超過了2017年洞朗危機。不過,事件發生後雙方也一直在通過軍方和外交途徑尋求危機解決方案。中印關係能否再次握手言和,悲觀者和樂觀者似乎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