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長、隨手拍、星級志願者……看嶽麓城管如何創新城市管理

2020-12-17 紅網

10月23日上午,嶽麓區「城市管理 你我同行」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長沙市和嶽麓區相關領導、嶽麓區「路長」代表、城管系統代表、物業、社區代表和志願者共計約200人,一起見證了活動的啟動。

紅網時刻10月23日訊(長沙分站記者 熊曉宇)為建設「秀美嶽麓 河西靚城」,嶽麓區城管執法局聯合嶽麓區文明辦打出了一套「組合拳」。10月23日上午,長沙市嶽麓區「城市管理 你我同行」活動啟動儀式在河西王府井商場廣場舉行,「行走嶽麓」「路長制」「城管教育實踐基地」三項內容同步啟動,推動嶽麓區城市管理向精緻精美和常態長效發展。長沙市副市長劉明理宣布活動啟動。

招式一:「行走嶽麓」隨手拍

讓城管工作落實到每一時刻

即日起,「行走嶽麓、倡導文明、潔淨靚城」活動將在嶽麓區全區範圍內展開。

嶽麓區副區長張永久介紹,活動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採取「隨意走、有意看、隨手拍、及時交、限時辦」的方式,通過區級聯點領導帶頭巡查、城管網格責任人常態化巡查、「三服務」一線網格人員定期巡查、居民群眾參與巡查等方法,重點對全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社區村組、重要廣場等區域的環境衛生、市容秩序、設施設備、「門前三包」及其他不文明現象展開巡查。

對於自身一時不能處置到位的問題,巡查人員可以通過電話或微信舉報的形式上報城管110(82495110)和「指尖嶽麓」微信公眾平臺,由城管110值班室、區文明辦交辦至相關責任單位,限時整改到位。

嶽麓區委書記周志凱表示,要藉助「行走嶽麓」活動的契機,進一步濃厚「大城管」工作氛圍,確保城區形象和文明形象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上傳、第一時間交辦、第一時間解決。

招式二:「路長制」首次實施

讓城管工作精準到每一條路

嶽麓區城區48條主要道路都將首次迎來一位「長官」。

據張永久介紹,嶽麓區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城市主要道路管理「路長制」領導小組,按照「一路一長」的原則,共設置20名區級領導任一級路長,28名相關街道書記、主任任二級路長。

根據要求,按照「明查與暗訪、機動與徒步」相結合的方式,路長每周至少帶頭上路巡查一次,對城區主要道路的市政設施、綠化維護、環境衛生、市容秩序、城市斑點及「門前三包」等問題進行巡查監管,調度處置。按照「巡查、反饋、處置、督查、通報」的管理流程,推動「路長制」達到工作模式制度化、具體操作規範化、監管督查全域化、管理措施常態化、機制保障長效化、管理效果靚麗化。

招式三:啟動「城市管理教育實踐基地」

讓城市工作細化到每一個人

活動當天,長沙市城管行政執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鄧鵬宇為嶽麓區城市管理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市文明辦和市城管執法局聯合授予「長沙市城市管理教育實踐基地」稱號,成為全市首家。

張永久介紹,基地將對接高校、少年城管學校、物業聯盟、社區等單位的志願者,通過製作動漫形式的短片引導群眾、志願者們主動勸導和處置不文明行為現象。依託QQ群、微信群等廣泛收集外來務工人員、留守兒童等群眾需求,建立「微心願臺帳」,開展「微心願」困難幫扶活動。同時對城管志願者展開「星級志願者」評比活動,激發大家共同參與城市管理、共建美好家園,將城市管理教育基地打造成廣大志願者們學習、交流、實踐和展現自我價值的活動平臺。

來自中南大學大三的學生叢雲翔對接下來的「城管」工作充滿期待,「通過參與城市管理活動,我們將更清楚地了解城市管理的內涵,體驗城市管理流程,既能鍛鍊個人能力,又可以為周圍社區的管理注入了新鮮力量。」

相關焦點

  • 武漢城管「隨手拍」為民解憂三萬件
    在武漢,最快的解決方式,就是拍下現場照片,發到「武漢城管隨手拍」微信小程序。據統計,去年8月開通的「武漢城管隨手拍」,共接到市民上傳問題3.4萬餘個,九成以上問題得到解決。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通過暗訪和跟蹤城管、街道工作的方式,發現「武漢城管隨手拍」收到的問題,多數可以當場解決,但也有一些問題容易出現反彈。
  • 中山三鄉鎮創新機制 讓小攤販成為城市管理志願者
    中山三鄉鎮創新機制 讓小攤販成為城市管理志願者 發表時間:2014-04-15   來源:中山文明網 因實施了一年之久的為流動攤販建「城市之家」取得顯著成效,前來參觀學習取經交流者絡繹不絕。2013年3月底,針對流動攤販的管理,三鄉城管局在全鎮設立30 多個疏導點,為城市裡的流動攤販「安家」。一年過去,這些疏導點的街邊攤已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那些曾與城管「躲貓貓」的攤販,正漸漸轉變為城市的管理者。    三鄉的創新機制,哪些值得借鑑並適宜進一步創新?記者近日到三鄉進行了採訪。
  • 舟山群島新區:新城積極探索「城管+」模式推進城市常態化管理
    為有效推進轄區內文明城市「網格化、精細化、智慧化、法治化」建設管理工作,新城在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街面管理「零」失分基礎上,積極探索構建「城管+」模式,通過搭建不同平臺,使新城市容環境逐步實現華麗轉身。
  • 廈門市湖裡區創新推行「路長制」促文明創建提級提質
    2017年以來,廈門市湖裡區創新推行城市綜合管理「路長制」,實行區級領導包街道、機關單位包社區、機關幹部包路段、街道幹部包小區,同時每個社區安排路巡員下沉包幹社區,形成「社區+路長+路巡員+樓(梯)長」的定路定人定責的綜合管理責任制,實現城區面貌煥然一新、文明創建水平顯著提升,幹部精氣神進一步提振、群眾收穫滿滿幸福感。
  • 高新區智慧城管,給城市管理插上了隱形的翅膀
    城市管理涉及面廣、領域寬泛,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如何高效快速地解決那些動態的市容問題,服務好百姓生活,對現代化城市管理提出了挑戰。稀土高新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以下簡稱高新區執法局)通過三年多的探索,蹚出了一條智慧城管信息管理的路徑,給城市管理裝上「智慧大腦」,同時也給城市管理插上了一雙隱形的翅膀。
  • 真曝光 明獎懲 重引導 建機制 湖北十堰精細管理塑文明新風
    近年來,十堰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先後開展曝光不文明交通行為、文明隨手拍等活動,出臺《十堰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政策法規,獎罰並舉,促進文明行為在車城蔚然成風。  4月1日,十堰市啟動「文明隨手拍」活動,面向社會有獎徵集文明行為圖片,每月評出20個作品,可獲50元手機話費獎勵。  該活動持續到今年12月份,年底開展年度評選,最高獎勵1000元現金。兩個月來,主辦方已收到作品600餘份。  志願服務是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 廈門:「大城管」帶來城市管理大變化
    薛嶺山、虎頭山的改造是湖裡區城市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湖裡區打通了16條斷頭路,修建了31座人行天橋,大幅度改善居民出行環境。在緩解居民停車難問題上,今年以來增設路內限時停車位157個、收費停車位23個、共享單車和非機動車停車位4390個、施畫規範道路標線108米、設置各類完善標識標牌29個,後續還將增加路內收費管理的停車位337個。
  • 城管更新設備 讓城市管理「耳聰目明」
    近日,市城管局給執法隊員配備了「新裝備」,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大大提高城市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推動社會治理創新,加快提升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社會治理水平、城市管理能力。不僅如此,市城管局還引進了「空中巡管」系統,利用無人機進入以往難以取證的地域快速鎖定證據,視頻資料全部留痕,實行全程監管,為解決城市精細化管理中的頑疾插上科技翅膀。
  • 蘭山區實施「三聚四化」措施 構建「三長一會」城市管理長效機制
    蘭山區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工作理念,緊緊圍繞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重大項目突破年」任務目標,紮實開展「城市品質提升攻堅年」「綜合執法規範突破年」雙年行動,優化「三長一會」模式,聚焦黨建引領、要素保障、重點攻堅,發揮「扁平化、智慧化、社會化、科學化」作用,打造了蘭山區「三長一會」城市管理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 讓市民可以24小時@武漢城管 共治共享,多渠道搭建...
    如何扭轉城管執法給公眾留下的「粗暴、野蠻」印象,如何遏制車窗拋物、高空拋物等不文明行為,在完成300多項工作職能的同時如何增進社會各界的理解、贏得市民的支持,成為新時期城市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近年來,武漢城管追求細緻、精緻、極致、卓越,強化擔當作為,增進繡花功夫,進一步轉變作風、改進方式、完善機制、建好隊伍,服務人民群眾,樹立良好形象。同時,大力創新宣傳模式,通過評選「城管之星」「城管先鋒」,讓市民了解城管;通過「百萬大學生走進城管」「百萬市民接力城管」「百萬粉絲參與城管」系列活動,讓大家「加入」城管;通過「城管聊天室」「城管說說城管」節目,讓市民關注城市管理熱點。
  • 文明城市提質年,嶽麓在行動(9月16日工作簡報)
    編者按:提升城市管理品質,是責任擔當,是形勢所迫、現實所需、民生所系,更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按照「四精五有」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對照問題補短板,對照任務抓落實,讓文明的嶽麓更加開放自信從容。今天,推出文明城市提質年第十期。
  • 廈門湖裡區:「路長」擔當美顏師 精雕城區顏值與內涵
    在「大城管」機制引領下,湖裡區創新推行「路長制」,上千名機關幹部職工沉進社區擔當道路「管家」,將潔淨家園、志願服務等行動常態化,精雕細琢城市管理細節,實現文明創建與城市綜合管理工作相融合、相促進。    城市管理像「繡花」一樣精細,治理的走線順不順、針腳密不密,決定了城市發展是否更有序、更安全、更乾淨。
  • 「一網統管」賦能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
    今年以來,市城市管理局以城市管理智慧平臺為載體,一體推進平臺數據池、傳感層、應用端建設,推動線上管理、線下管理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網統管」城市智慧管理新模式,創新城市管理理念措施,賦能城市管理運行。按照「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思路,將「城市大腦」作為城管智慧平臺大腦的「母平臺」,對接接入大數據、交通等行業信息數據,實現數據共享應用。二、多渠道拓展「傳輸層」,實現管理自我感知將平臺自我感知作為推進智慧管理的關鍵。
  • 普陀城管開展「國際志願者日」主題宣傳活動
    今年的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為弘揚志願服務精神,體現「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宗旨,普陀城管長壽、桃浦中隊分別聯合屬地街鎮力量,開展主題活動,以引導市民群眾積極參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事業。
  • 「泰安微城管」優化升級,累計受理城市管理問題3165件
    「優化升級後的『泰安微城管』用著更方便了,只要用手機『咔嚓』一拍上傳,護欄缺失、雨篦子缺失、電線散落、路燈不亮等類似的城市管理問題立馬就有人來解決,而且還有紅包拿,且紅包發放速度也變快了。」近日,市民王女士又一次通過「泰安微城管」平臺反映了長城路泰玻路口公交車站附近綠地內電力井蓋四周破損的城市問題,在使用了升級後的「泰安微城管」平臺後,王女士感慨升級版本使用起來更方便了。據了解,當天王女士通過升級後的「泰安微城管」平臺反映了問題後,指揮調度中心信息員立刻對問題現場進行了核實。確認產權單位為電力公司後,積極與電力公司聯繫並說明現場情況。
  • 【執法動態】5平米方寸 看青浦區盈浦城管如何用法規丈量城市文明...
    【執法動態】5平米方寸 看青浦區盈浦城管如何用法規丈量城市文明尺度 2020-12-21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城市提質年 || 擦亮底色氣質來,彰顯嶽麓特色(9月7日)
    編者按:提升城市管理品質,是責任擔當,是形勢所迫、現實所需、民生所系,更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按照「四精五有」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對照問題補短板,對照任務抓落實,讓文明的嶽麓更加開放自信從容。今天,推出文明城市提質年第一期。
  • 求實創新!濱海路街道「數位化」助力城市管理精細化
    水母網1月12日訊(通訊員 張馨)為做好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濱海路街道堅持以「數字城管」為平臺,以精細化管理為重點,以服務居民為目標,全面助推城市管理再上新臺階。數位化城管是一個集問題收集、問題解決、跟蹤核實為一體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它將原本複雜的環節去掉,以最快捷方式完成城市管理工作,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採集員通過「城管通」APP進行問題描述、位置定位和拍照取證,並及時將信息發送至平臺,監督指揮中心受理員會迅速審核上報的案件是否符合立案標準,地理位置是否準確,確認符合立案標準的案件直接受理給街道相關部門。
  • 高溫炙烤「城管藍」 城市管理不降溫
    高溫炙烤「城管藍」 城市管理不降溫 2020-08-21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鎮江】句容城管:聚焦城市管理細節,解決「邊邊角角」問題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容城在加速奔跑。文明見於細節,對城市管理部門來說,看的越多,管的越多,發現的「邊邊角角」問題就越多。如何提升細節?記者近日跟隨句容市城管局城區行政執法大隊到市區中街進行了實地探訪。 「東大街這條路兩邊有不少凸起的膨脹螺栓,行人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被絆到。」一直在東大街定崗的徐天陽說,因為新安裝的路燈高度與以往不同,有關部門重新調整了路燈間距,膨脹螺絲都是用來固定燈杆的,燈移走了,剩下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