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在孩子課餘時間報一些興趣班,所謂興趣班,「興趣」自然是第一位的,因為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和動力,讓孩子在枯燥的學習中堅持下來。在培養孩子興趣的同時,家長的引導也同樣重要。因為很多時候,孩子自己也很茫然,不懂自己的興趣所在,也不懂自己適合學習什麼。
那麼,身處人工智慧時代的我們,孩子需要做什麼?家長朋友又該如何正確給孩子做引導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人工智慧離我們很近,離孩子更近
在近幾年,很多業務都慢慢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比如銀行銀行的存取款業務被機器取代,高速公路的收費被ETC取代,翻譯軟體取代翻譯員等等。有預言稱,十年後90%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人工智慧的發展我們有目共睹,在科技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工智慧在語音識別、圖像分析等領域都有越來越接近人類的表現。它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更多的是挑戰。為了幫助孩子在享受人工智慧的同時並且掌握它,少兒編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很多家長朋友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編程教育在未來的重要性,目前也只有部分學校有開設編程課程,但少兒編程其實已經在美國普及了。英國、美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都頒布了中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使包括編程教育在內的信息技術課程實施有據可依。就在近幾天,教育部將編程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政策的推出,又進一步證明編程在未來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亞於英語等學科。學習編程更多的是為了讓孩子在未來掌握一門必不可少的技能。
發達國家之所以如此重視編程的教育,是因為編程教會孩子一種「計算思維」。編程真正能帶給孩子的東西,是一種思維層面的變化,比如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
孩子學習編程,有那麼容易嗎?
對於80後90後父母來說,學習編程似乎是很困難的事情,我們只有上了大學才會接觸一二,並且需要絞盡腦汁才能弄明白。那對於才處在學齡期的孩子,學習編程有那麼容易嗎?
事實上,現在已經有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設計的編程軟體,把編程的很多複雜的語言分裝成模塊,讓孩子以一種很容易的方式來學習。
比如,很多程式設計師家長都會推薦一款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幼兒園團隊」開發的軟體——Scratch。建立程序的過程,需要用到塗鴉,錄音,找圖片等這些有趣的過程,孩子的成品還可以通過軟體直接發布到官方網站上,可以用來創造互動式故事、動畫、遊戲、音樂和藝術。很多孩子們因為它,開啟了編程學習之門,愛上編程。
學習編程,可以讓孩子收穫什麼呢?
編程,雖然並不容易,但可以讓孩子以一種方式表達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給了孩子創造和想像的空間,實在是好處多多。
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編寫程序時,首先需要把一件事情抽象出來,再用邏輯化的方法表達出來,所以少兒編程課程就是鍛鍊抽象思維和邏輯表達能力的過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會得到鍛鍊,這對將來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鍛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編程過程中,孩子總會遇到一些困難,需要向周圍的同學或老師求助。在求助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學習如何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明確自己的困難是什麼,這對於孩子的人際交往是一個極好的歷練。
教會孩子反思:
再熟練的程式設計師也無法確保編寫的程序百分百地正確,同樣孩子們在編程時也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他們需要去分析為什麼會有目前的效果,原因在哪裡,應該如何去修改……在不斷的往復的思考中,孩子學會了如何反思。
增強孩子自信心:
當孩子利用編程製作出一系列屬於他自己的成果時,也會很大程度上激發孩子的自豪感與自信心。
少兒編程教育,已經逐漸納入到基礎教育之中,學習編程知識,參加比賽,還能為升學、留學加碼。可能將來會成為孩子在社會競爭中的「籌碼」。
因此,在這個科技智能化的時代,學習編程可以讓孩子更早形成系統化的邏輯思維,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以及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得助力。更重要的是帶給孩子一種全新看待世界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