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挑撥歐盟內部矛盾成功,波蘭退出關鍵條約,將走上脫歐道路

2020-12-06 國策

日前波蘭宣布退出《伊斯坦堡公約》,此舉在歐洲內部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甚至有歐洲國家站出來譴責波蘭不應該主動擔任美國的棋子。近期歐盟與美國在關稅問題上「大打出手」,再加上英國脫歐,使得歐盟出現了危機,而華盛頓當局為了確保自己最大的利益便從中挑撥。一直有意拉近與美國的關係,在其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伊斯坦堡公約》是歐盟所有國家籤署的第1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它的宗旨是促進國際貿易和國際交往,同時還涉及到了一些人權問題,更重要的是讓歐盟成員國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如今波蘭退出這一公約意味著與其他歐盟成員國產生了分歧,甚至有美國媒體報導稱,這是波蘭即將退出歐盟的徵兆。在2019年12月,波蘭最高法院就曾表示波蘭政府的司法改革提案與歐洲聯盟條約的規定存在了衝突,而這很有可能迫使波蘭離開歐盟。事實上,波蘭一直都有脫歐情緒,該國加入歐盟以來並沒有將歐元作為主要交易貨幣,而是一直堅持使用本國貨幣,並且波蘭總理也多次表示波蘭暫不加入歐元區。可以看出波蘭對於歐盟的信任指數不高,該國一直有效仿英國脫歐的打算。

分析認為,波蘭想通過在歐盟體系內攪局的方式,來獲得華盛頓更多的青睞。現任波蘭總理自上臺以來,就秉持著堅定的親美路線,甚至不惜主動出資邀請美國派遣軍隊駐紮在波蘭。而此前美國從德國撤離的軍隊中,就有一部分被派遣到了波蘭,這表明美波兩國已經達成了某些利益交換共識。

而美國也樂意看到波蘭的積極配合,華盛頓方面近期對於歐盟十分不滿,不僅是雙方在經濟問題上的爭議,還包括歐盟對俄羅斯以及中國態度的轉變。歐盟不再將主要精力放在美國市場,而是希望開拓更多的合作格局。這讓美國受到了危險的味道,一旦俄歐以及中歐達成更多的合作共識,那麼美國在世界貿易上的影響力將極大地被削弱,甚至可能威脅到該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霸主地位。因此在白宮對中俄下手的同時,也希望歐洲內部可以出現分裂情緒,這樣就能避免歐洲集中精力和其他經濟體合作圍剿美國。

相關焦點

  • 英國試圖打破脫歐關鍵條約,嚴重破壞信任,歐盟或會採取法律行動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表示,它正在加緊準備以混亂的方式結束英國的脫歐進程。如果英國繼續推進擬議中的立法,那麼它將「嚴重違反」去年的脫歐協議。在經歷了三年多的脫歐危機和爭論後,英國於今年1月籤署了該條約並正式退出歐盟。在今年年底過渡協議到期之前,它實際上仍是名義上的成員國之一。 英國政府表示,它提出一項凌駕於脫歐協議部分內容的法律條約,澄清了其中的模糊性。條約中談到,它的首要任務是保護1998年的北愛爾蘭和平協議,該協議結束了數十年的暴力衝突。
  • 美國將退出《開放天空條約》,民主黨及歐盟回應
    美國表示將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後,歐盟5月22日敦促美國重新考慮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計劃,民主黨也對美國政府的行為進行了抨擊。美聯社5月22日文章稱,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恩格爾(Eliot Engel)和軍事委員會主席史密斯(Adam Smith)批評美國政府退出《開放天空條約》違反法律程序,要求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和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對此做出解釋。
  • 美國決定退出《開放天空條約》,歐盟呼籲「三思」,俄羅斯駁斥指責
    美國政府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決定引發歐洲關切。歐洲聯盟22日呼籲美方重新考慮這一決定。10個歐洲國家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分別表達關切。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主席22日批評美國政府退出《開放天空條約》違反法律程序,要求國務卿蓬佩奧和國防部長埃斯珀對此做出解釋。
  • 英國已"脫歐",波蘭能否填補英國在歐盟中地位?
    如今英國已經成功脫離歐盟,被視為歐盟「三駕馬車」英、法、德的英國遠走高飛,而一心謀求加入歐盟的波蘭能否取代英國在歐盟中的地位,發揮出應有的影響力呢?在我看來,波蘭在歐盟內難以取代英國的作用,更不會具備像英國一樣的影響力。
  • 英國成功脫歐,但卻為何要在1973年加入歐盟(歐共體)?
    再加上英國國內脫歐立場嚴重分化,分裂出硬脫和軟脫兩大派系。硬脫支持無協議脫歐,希望一刀切與歐盟徹底斷絕往來;而軟脫支持有協議脫歐,願意犧牲英國的部分條件,換取繼續享受歐盟零關稅的好處。其內部派系的相互博弈,等同於給這場脫歐戰的難度繼續加碼。
  • 歐盟危機:布魯塞爾擔心與德國矛盾,將導致多米諾骨牌式「脫歐」
    據5月11日《每日快報》報導,一位歐洲權威歷史學家稱,歐盟目前正處於分崩離析的邊緣,他擔心有些國家從新冠疫情中復甦以後將退出該組織。歐洲內部的高級官員擔心,由於歐盟應對新冠病毒危機的無所作為令眾多成員國大失所望,一些成員國將會退出該組織,多米諾骨牌效應並導致歐盟集團的動搖。權威歷史學家基蘭·克勞斯·帕特爾(Kiran Klaus Patel)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表示,歐盟內部發生了激烈的矛盾,西班牙、義大利和希臘可能在其國內發起脫歐公投。
  • 美國將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川普公然指責俄羅斯!歐盟直接變臉
    當地時間5月22日,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21日表示,白宮將退出與歐洲盟友和俄羅斯所達成的《開放天空條約》,原因是俄羅斯違反了相關條例。而美方則指責俄羅斯限制了美國航班進出,部分美國官員也聲稱俄羅斯違反條例限制其航班在加裡寧格勒的飛行。對此,當中的其他籤署國又是作何反應呢?歐盟強烈反對,俄方勸美三思目前,更多的歐洲國家還是表達的不滿。
  • 波蘭脫歐的三個原因和三個阻力
    【歐洲時報12月1日申忻編譯】波蘭近日威脅稱要否決歐盟預算方案,此舉引發了有關該國在歐盟未來的討論。11月初,波蘭政府加入匈牙利的行列,阻止歐盟1.8萬億歐元的預算和流行病恢復基金,因為該基金包含了一個將歐盟資金與法治聯繫起來的機制。 這促使反對派警告說,波蘭正步入退出歐盟的軌道,即所謂的「Polexit」。
  • 「脫歐」進程何時開始?英國歐盟談不攏
    卡梅倫當天在議會發言中稱,英國在正式啟動「脫歐」進程前需要「確定我們希望和歐盟保持什麼樣的關係」。他強調,這個決定將留給預計今年秋季產生的下一任首相作出。  根據歐盟規定,成員國如希望退出歐盟,需要向歐盟正式提出申請,啟動《裡斯本條約》第50條,由此按下「倒計時」,在今後兩年時間內談妥有關「脫歐」事宜。等到兩年期滿,申請國將正式失去歐盟成員國身份。
  • 美國退出《開放天空條約》,下一個要退的群是哪一個?
    俄羅斯對美國退出《開放天空條約》表態 圖:央視截屏然而,在川普執政以後,退群成性,單以與俄羅斯之間的軍控條約而論,2019年8月,美國悍然退出《中導條約》,然後開始了各種在《中導條約》內屬於「限制級」的陸基巡航飛彈試射。想想俄羅斯該有多光火?
  • ...英國脫歐、內部分裂……這大概是最讓默克爾頭疼的一次歐盟峰會
    本周舉行的歐盟峰會,是德國擔當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六個月中的最後一次歐盟峰會。本周的歐盟峰會,對於27個成員國組成的歐盟來說,挑戰前所未有:新冠疫情讓歐盟陷入了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此外,還有包括懸而未決的英國脫歐議題,以及匈牙利和波蘭兩個東歐國家和其他25個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破壞性分裂。
  • 討論「英國脫歐」 我們陷入了哪些誤區?
    一方面,我們認為歐盟是世界上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國際組織,甚至具有了某些主權國家的特徵(例如1993年《馬斯垂克條約》即歐盟成立的條約和作為歐盟憲法修改版的2009年的《裡斯本條約》)。另一方面,歐盟仍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其內部整合程度不但沒法與中國這樣的傳統單一制國家相提並論,甚至比美國的聯邦制都要相差很遠。
  • 美國的風向標英國,為何要脫離歐盟?英國脫歐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2013年1月23日英國首次提及脫歐公投,而到了2020年2月1日零時英國正式脫離歐洲聯盟,從2013年到2020年7年的時間,英國成功脫歐,也給歐盟其他國家做了一個榜樣。英國財政部還發行「脫歐」紀念幣以此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這些行為在姿勢君看來,肯定是英國故意做給歐盟看的啊。英國跟歐盟有什麼深仇大恨?脫個歐是不是還得放兩掛鞭炮慶祝一下。
  • 如果歐盟變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它會超越美國嗎?
    如果歐盟真的成為一個國家,那麼美國獨霸世界的格局將立即被終結,世界將加速走向多極化(如果將歐盟看做一個國家,美國和歐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歐盟是歐洲國家在二戰後為求自保而發明的產物(二戰後的柏林,一片瓦礫)此時的德法認清了現實,認為再不抱團取暖,自己將徹底淪為美國的附庸,於是在1951年4月18日,法德聯合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共同籤署了《關於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條約》,到1952年正式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後來改組為歐共體,這邊是歐盟的前身,也就此開啟了歐洲一體化進程
  • 歐盟峰會有成果,英國脫歐呢?
    預算中的法治條件和疫情基金的僵局結束了,波蘭和匈牙利曾經一直阻撓預算中附加其上的厲行法治條件,以示抗議。最終,歐盟主席德國提出妥協提議,釐清厲行法治機制的運作方式,得到荷蘭等多個成員國的支持,而波蘭和匈牙利也沒有意見。 目前,歐盟與英國脫歐談判的僵局成為最大的矛盾所在。
  • 「無協議脫歐」對歐盟英國雙方意味著什麼?
    1992年9月16日,索羅斯「擊垮了英格蘭銀行」,因為他做空英鎊的押注對英鎊退出歐洲匯率機制起到了重要作用。貿易一夜之間,英國將失去進入擁有4.5億消費者的歐洲單一市場的零關稅和零配額。長期的打擊可能會讓英國和剩下的27個歐盟成員國付出代價。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也是英國在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歐洲大陸受到衝擊的國家並不均勻,受衝擊最嚴重的國家可能包括愛爾蘭、荷蘭、比利時、法國、盧森堡、馬爾他和波蘭。
  • 無協議脫歐將對英國和歐盟有什麼影響
    混亂的無協議脫歐將對英國經濟造成的損害已經起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對其他歐盟國家產生巨大的衝擊。再有三周,英國就會斷絕與歐盟成員國40多年的關係。雙方仍在進行談判,試圖克服阻礙自由貿易協定達成的重大分歧。在解決這些分歧(其中一些分歧是長期存在的)所剩的時間如此之少的情況下,無協議脫歐是一種現實的可能性。
  • 歐盟談判代表:接下來幾天是英國「脫歐」談判的關鍵
    當地時間14日,負責英國「脫歐」事務的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如果歐盟與英國要在2021年1月1日前達成協議,那麼接下來幾天是關鍵,而公平競爭與漁業議題又是雙方達成協議的關鍵。他說,「歐英都有責任儘可能地讓談判獲得成功。」
  • 英國脫歐長跑結束,拉開下一場重塑的序幕
    同時,也是在脫歐過渡期結束前大約一星期,英國和歐盟終於達成包括脫歐後雙邊貿易協定在內的一攬子協定。英國結束了它47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歐盟自此正式步入「後脫歐時代」。從英國脫歐成為現實,到英國脫歐長跑結束,這也標誌著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展開全新的一頁。自此,全球化的未來也將被再次重塑。
  • 歐洲最高法院警告稱:波蘭可能不得不離開歐盟
    封面新聞記者 湯晨 編譯12月17日,據BBC報導,波蘭最高法院警告稱,波蘭可能因其司法改革提案而不得不離開歐盟,該提案縱容政府解僱質疑司法改革的法官。眾多法官表示,這些提議威脅到歐盟法律的首要地位。波蘭執政黨Pis黨提出的建議,法官可能因參與政治活動而受到懲罰。任何對全國司法委員會提案的合法性提出質疑的法官,都可能被處以罰款,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被解僱。這些提議包括削減法官退休年齡(違反了歐盟法律),以及波蘭準備恢復最高法院法官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