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街頭迷你咖啡館瞄準年輕客群 容易賺錢嗎?

2021-01-09 浙江日報

報亭咖啡很迷你

在城西天堂軟體園工作的小六算是半個咖啡控,前段時間他發現公司附近新開了一個咖啡館,名叫三分之二。「一名店員,兩三個座位,四五款咖啡,簡簡單單的好喝。」

就在黃龍附近的嘉華國際,一家名為Berobello的咖啡館最近也悄悄開業了,它其實是這個網紅品牌的第二家店。從去年開始,杭州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網紅咖啡館,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迷你。它們還有一個學名叫「走咖」。

對於喝慣了星巴克、costa等國際連鎖品牌咖啡的杭州人來說,這些零零散散點綴在街頭巷尾的迷你走咖,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

菜場裡藏著小咖啡館

西鬥門路是一條小馬路,很窄,雙向兩車道,也不長,從東到西走一圈10來分鐘就夠了,神奇的是,這裡聚集著福地創業園、中天MCC、天堂軟體園、銀江科技產業園、智谷大廈等,一不留神,你就跟創業大咖們做鄰居。小六說的三分之二咖啡館也開在這條小馬路上。

上午10點,記者來到了這裡,落地窗裡透出白格浴室風裝修,乾淨整潔。沒想到面積那麼小,總共五六個平方,將近一半還留給了吧檯。

記者注意到,菜單上一共十來種飲品,除了兩款夏日氣泡冷飲,其餘都是咖啡,美式15元,最貴的燕麥拿鐵,29元。

Berobello 咖啡館

在主城區的小馬路上,更是聚集著不少小咖啡館。Berobello第一家門店開在市中心的孩兒巷。

進門左手邊是吧檯,右手邊是6個座位。從菜單來看,Berobello的品類和定價和大部分走咖沒有太大區別,記者點了一杯髒咖,23元,咖啡、牛奶、可可粉在透明杯壁上勾勒出山水畫一般的曲線與色塊,不得不說,喝咖啡也可以是視覺享受。

要說最火的走咖,那必須是密渡橋路上的沙縣了。從門面看,好像和沙縣小吃風格迥異,店內的裝修和門面那塊好似斑駁的三夾板如出一轍,水泥的地面和吧檯。「我們和沙縣小吃沒有任何關係,只不過是名字的音譯而已。我們叫section coffee。」老闆笑著說。

走咖無孔不入,甚至已經滲透到報亭和菜場中了。

馬市街細細長長,記者由北往南,眼睛還沒看到,鼻子卻已經嗅到了——沒錯,就是那誘人的咖啡香,從一個小小的報亭裡滿溢出來,報亭咖啡到了。

報亭面向人行道內側開門,所以在馬路上看幾乎認不出來,只有報刊亭側面一張巨大的「菜單」才讓人意識到,原來這裡藏著一家走咖。「我們生意一直都挺好的,來這裡買咖啡的醫生護士特別多。」正說著,就有三位白大褂來點單了。

紅石板農貿市場裡,隱藏著一家菜場咖啡Vege Coffee。

小小的店面旁邊就是賣水果和賣熟食的攤位,有一瞬間,好像是穿越了一般。坐在菜場裡,喝一杯姜味蘇打冰美式,這感覺也是很美妙的。

迷你咖啡館賺錢不難

西鬥門路上的三分之二其實是品牌第二家店了。店員小姐姐告訴記者,營業時間是早上8點半到下午5點,而這也是不少走咖的營業時間段。9個小時的營業時間段,能賣出多少咖啡?

「疫情之前一天200多杯,今年受疫情影響,馬路也在改造,大概一天100來杯。」Berobello老闆透露。記者在沙縣咖啡看到,從上午開門到下午2點左右,已經用完了50多盒一升裝的鮮牛奶了。一杯拿鐵兩三百毫升,按照一盒一升裝鮮奶可以做4杯咖啡來算,毛估估已經200杯以上了。

一位小咖啡館老闆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從商業模式來說,小咖啡館是行得通的。

首先面積小,房租低,即便在主城區,10平方米左右的咖啡館年租金10萬元左右。其次,人工成本也低。大多數咖啡館店內只需要一名咖啡師,月工資五六千元。

此外,從出品來看,多以拿鐵、摩卡、澳白等奶咖為主,口味比較單一,不需要特別專業的設備,一般就是一臺意式咖啡機。「只要位置選得還行,再加上外賣平臺的輻射,每天能賣100杯就肯定賺錢,當然想要賺更多,就需要開更多家門店。」一位老闆表示。

年輕人帶動咖啡消費

這兩年,杭州的咖啡館、咖啡屋越開越多,杭州人是不是已經愛上這種舶來飲品了?杭州人的咖啡消費量在全國又能排到第幾梯隊呢?

「這些年,我發現越來越多杭州人開始愛上咖啡,但在咖啡消費方面,杭州市場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杭州從事咖啡行業10多年、詩夏咖啡創始人樓波音解釋,一個城市的咖啡消耗量,一定程度上跟收入和文化水平相關。「北歐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咖啡消耗最多的地區,平均每人每年要喝掉1000多杯。在亞洲,喝咖啡最多的是日本人,每人每年大約400杯左右。在中國,上海每人每年喝8杯左右,杭州的這個數字大約是6杯。這個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越來越多的迷你咖啡館、網紅咖啡館走紅,或許跟消費群體的年齡段有關。在杭州,愛喝咖啡或者說有咖啡消費習慣的,多是80、90後。他們習慣上網、追逐熱點、在朋友圈打卡,「如果一家咖啡館有顏值、有氛圍,又有網紅大V來背書,那麼,就會有年輕人喜歡去打卡、嘗試。」樓波音認為。

走咖或許是杭兒風,但咖啡依然被看好。隨著95後甚至00後消費群體的崛起,杭州的咖啡氛圍也會越來越濃。

(原標題《你發現了嗎 杭州街頭開出了很多迷你咖啡館 房租低、省人工,瞄準年輕客群 小咖啡館反倒容易賺錢》,原作者馬焱、陳婕。編輯 樊成友)

相關焦點

  • 你發現了嗎,杭州街頭開出了很多小咖啡館
    就在黃龍附近的嘉華國際,一家名為Berobello的咖啡館最近也悄悄開業了,它其實這個網紅品牌的第二家店,事實上,從去年開始,杭州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的網紅咖啡館,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迷你。它們還有一個學名叫「走咖」。對於喝慣了星巴克、costa等國際連鎖品牌咖啡的杭州人來說,這些零零散散點綴在街頭巷尾的迷你走咖,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
  • 洗牌商戶、押注新品牌、瞄準年輕客群 崇文門摩方勝算幾何
    洗牌商戶、押注新品牌、瞄準年輕客群 崇文門摩方勝算幾何
  • 你發現了嗎,杭州街頭開出了很多小咖啡館
    就在黃龍附近的嘉華國際,一家名為Berobello的咖啡館最近也悄悄開業了,它其實這個網紅品牌的第二家店,事實上,從去年開始,杭州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的網紅咖啡館,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迷你。它們還有一個學名叫「走咖」。
  • 小咖啡館生存樣本:這6家店,憑什麼都賺錢?
    先從別人家的店開始,看看那些賺錢的咖啡館,都有哪些秘籍? 一個15平咖啡外賣小店的反瑞幸阻擊戰 仰望咖啡,一個開在長沙的15㎡社區小店,原本歲月靜好地做著自己的小生意。
  • 年輕旅客獨愛「高級感」青年旅舍 酒店加盟青年·都市迷你躺著賺錢
    青年·都市迷你連鎖酒店的誕生,延續了國際青年旅舍一貫的考究設計,時尚而精緻環保,它是都市酒店集團推出的「輕」特色品牌,「高端感」十足的青年旅舍,以發掘千禧一代旅行者的市場消費潛力。讓人們對青旅的認識再一次刷新,寬敞的公共空間,前衛現代的潮流客房。相比傳統旅客,千禧一代對價格更加敏感,也更喜歡新奇時尚的居住體驗,因此高標準的青年旅舍青年·都市迷你酒店比傳統的酒店更能夠吸引他們。
  • 迷你KTV:會是一門賺錢生意嗎?
    (原標題:迷你KTV:會是一門賺錢生意嗎?)與傳統KTV相比,迷你KTV有哪些不同?它為什麼會突然「火」起來?這會成為一門賺錢的生意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進行了實地採訪。私家「K歌房」  迷你KTV和傳統KTV有什麼不同?記者近日來到位於太原食品街中段的友唱M-BAR進行了一番體驗。
  • 中國「最容易賺錢」的三座城:杭州上榜,堪稱打工者的勝地!
    而在長江三角洲之中,有這麼三座城市,被稱之為是中國「最容易賺錢」的三座城,堪稱打工者的勝地,來看看你是否去過呢?一:蘇州首先上榜的這一座城市是蘇州,這是長江三角洲之中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據相關數據統計,蘇州的旅遊熱度位居中國第三,每到旅遊旺季時都人滿為患。
  • 杭州咖啡館丨報刊亭、寫字樓、菜場裡……都在賣咖啡
    徐志摩曾經說過:「巴黎如果少了咖啡館,恐怕會變得一無可愛。」假如他能穿越回現在的杭州,肯定也會發出類似的感嘆。  前段時間,杭州下城區馬市街的浙大二院邊上,開出了杭州首家報刊亭咖啡館,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打卡。在杭州,咖啡館幾乎無處不在,從路邊店到寫字樓,甚至在菜場裡,你都能找到小而美的獨立咖啡館。據不完全統計,杭州目前獨立咖啡館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家。
  • 不足10平、一天200+杯,遍地開花的咖啡小店真的賺錢?
    小店模式正在成為主流咖啡館模式,最近在杭州,就有一波開在菜市場、創創業園、甚至報刊亭裡的咖啡館。見慣了星巴克、Costa等國際連鎖品牌咖啡,這些零散點綴在街頭巷尾的「迷你小店」,到底怎麼樣?從去年開始,杭州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的網紅咖啡館,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迷你。它們也被稱作「走咖」。1、創業園裡藏著的五六平小咖啡館西鬥門路是一條小馬路,很窄,雙向兩車道,也不長,從東到西走一圈10來分鐘就夠了。
  • 咖啡館賺錢嗎?每個月賺個十幾二十萬都是有的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在自己休閒的時間裡面,找一家咖啡館喝咖啡是非常愜意放鬆的事情,也是很多都市男女的休閒娛樂首選。而在我們的身邊,咖啡館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不過咖啡館多並不意味著它就賺錢,那麼開咖啡館賺錢嗎?
  • 杭州最大街頭藝術街區開幕 龍湖濱江天街空間探索再創新
    聯商網消息:龍湖杭州濱江天街「空間IP」探索實踐又有新動態。5月18日,攜手浙江省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勞倫斯藝術會旗下潮流藝術項目「六九集」,龍湖杭州濱江天街「空中之城街頭藝術街區」開幕。G9-iSHOP品牌快閃集合展位於濱江天街L1潮庭,六九集與融設計、HC28、可口可樂-怡泉、SIDE NOTEx昔酉、iYOGA、餓了嗎、熟道等品牌跨界合作,展現有趣而又舒適生活方式,與顧客一起感受不一樣的創意體驗。
  • 小咖啡館生存樣本:這6家店,憑什麼都賺錢?
    先從別人家的店開始,看看那些賺錢的咖啡館,都有哪些秘籍? 一個15平咖啡外賣小店的反瑞幸阻擊戰 仰望咖啡,一個開在長沙的15㎡社區小店,原本歲月靜好地做著自己的小生意。
  • 迷你KTV風靡街頭 成熟商業模式待建立
    和共享單車在「一夜之間」風靡城市街頭一樣,去年以來,一種電話亭式的迷你KTV悄然遍布商場、電影院等商業熱點區域。據了解,與傳統KTV相比,迷你KTV是基於網際網路平臺的快捷、簡單、高品質的自助休閒娛樂方式,它利用人們逛街、等待的間隙,兼具唱歌、錄歌、線上分享傳播等多重功能,成為消費者消磨碎片時間的神器,也被認為是輕娛樂時代來臨的象徵。
  • 怎樣開一家賺錢的咖啡館
    近年來咖啡館成了文青創業的瞄準目標,然而開家盈利的咖啡館並非易事,「文藝咖啡」鼻祖雕刻時光聯合創始人趙珂僮日前在新書《咖啡館的夢想和現實》中,分享自己經營咖啡館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和針對性建議。12月17日,由中信出版集團主辦,藍旗營文化、晨畫廊、房米露營、匯書房承辦的「怎樣開一家賺錢的咖啡館?—— 咖啡女王給你答案暨《咖啡館的夢想與現實》新書線下分享會」在北京藝天橋咖啡館舉行。
  • 動不動辭職開花店咖啡館的姑娘,後來賺錢了嗎?
    然後,她們真的過上理想中逗貓遛狗曬太陽的悠閒生活了嗎?1.先說開咖啡館你想開個咖啡館,多少預算?地理位置?賣什麼咖啡?咖啡師找了嗎?用什麼餐具?既然是講究格調和文藝的咖啡館,那麼佔地面積不能小,裝修自然不能差,服務員也不能是街邊飯店端盤子服務員的素質水平……隨便想想,哪一項都是燒錢!
  • 杏花樓今天開設首家外賣門店,上海老字號瞄準年輕客群
    立豐做外賣看中線上年輕客群立豐是一個很多老上海人都知道的中華老字號。據其外賣負責人唐鋆介紹,之前立豐委託第三方機構對消費市場做了一次調研。結果讓他們焦慮,立豐的消費群體中45歲以上的人群佔到了50%,而25歲以下人群對立豐品牌的認知率很低。
  • 新品牌新格局 杭州大廈501城市廣場如何越調越火?
    面對此境,地處杭州城市中心板塊的杭州大廈501城市廣場(以下簡稱為「501」),重視市場調研更精準定位客群,秉持差異化思路致力品牌迭新,強化服務理念開展系列創新營銷,進一步夯實了其作為杭城最佳區域地標購物中心的實力,成為慶春商圈一個代表性的時尚商業「IP」。
  • 社區、報刊亭、菜市場、走咖……杭州的咖啡館真的越發有意思了!
    小小咖啡亭門朝裡開狹小的通道旁停滿了自行車和電瓶車小編低頭刷手機的一瞬間差點就錯過了這家咖啡店這家市井氣息濃鬱的咖啡店真的將咖啡融進了日常它所在的位置其實也不是報刊亭是公共自行車的服務站點2.86㎡的店面還打破了杭州最小咖啡館的記錄成了杭州「新晉網紅」
  • 超可愛豬豬咖啡館,擼豬變成新潮流?網友:迷你豬真香
    聽說過貓咖、狗咖、鴨子咖、羊駝咖,那你聽說過豬咖嗎?對,就是你每天都能吃到的那種肉肉,小豬咖啡館。不過小豬咖啡館裡面的豬和我們平時吃到的豬肉還不太一樣,它不是我們菜市場能買到的那種豬的品種,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品種,一些人稱呼它們叫做迷你豬,也就是說,這種豬豬一輩子都只有這麼大,不會長成200公斤的大傢伙。
  • 泰國開咖啡館,不賺錢,為啥還這麼開心?
    出門了就不想很早回家,所以停下來到路邊的一個小咖啡館坐坐。 來到一家普通不過的咖啡館,其實泰國人都有喝咖啡的習慣,對他們來說是日常,就跟中國人習慣喝茶一樣,但似乎他們更徹底。幹活累了就去咖啡館休息一下順便喝點飲料,所以咖啡館是多如牛毛,任何一個地方哪怕荒郊野外都能找到舒服的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