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KTV:會是一門賺錢生意嗎?

2020-12-14 網易新聞

(原標題:迷你KTV:會是一門賺錢生意嗎?)

  前有共享單車風靡全國,後有共享充電寶估值數億元的神話。共享經濟的大旗,儼然已在資本的強勢助推下快速形成,與之相伴的是另一個風口——讓以迷你KTV為首的自動販賣娛樂服務類設備驟然興起 ——

  今年春節之後,太原的各大影院、商場甚至以美食知名的食品街街邊,一時間「冒」出很多像電話亭一樣的玻璃小房子。從外面看進去,能看到高腳凳、麥克風、耳機,甚至還有一大一小兩個液晶屏幕。原來,這就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風靡全國的迷你KTV。就在這樣一個幾平方米的小房子裡,不管你獨身一人或攜友同樂,不管你聲動梁塵或五音不全,只要你走進去把門關起來,儼然就擁有了一方自在的音樂樂土。與傳統KTV相比,迷你KTV有哪些不同?它為什麼會突然「火」起來?這會成為一門賺錢的生意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進行了實地採訪。

私家「K歌房」


  迷你KTV和傳統KTV有什麼不同?記者近日來到位於太原食品街中段的友唱M-BAR進行了一番體驗。
  一進小房子就能看到大的顯示屏上正播放著歌曲MV,身體兩側的支架上則擺放著耳機和麥克風,下方的小顯示屏同傳統KTV的點歌機如出一轍,混響程度、麥克風聲音大小等音響效果都通過小顯示屏來點擊調節,屏幕左上角有領取優惠券的二維碼,不過,優惠券是有限的,領取完就只能按原價支付了。


  進入歌曲庫,可以看到有熱門歌曲榜,同時可以使用歌星、歌曲搜索以及手寫點歌。記者找到想要演唱的曲目後,看到了支付價格:一首歌曲付費8元,包時間演唱則分為15分鐘20元、30分鐘38元和60分鐘58元三個選擇。支付方式支持微信、支付寶掃碼付款。
  一路操作下來,記者覺得還比較容易,不過,和傳統KTV不同,這裡的歌曲聲音不外放,演唱者需要戴上耳機用麥克風來演唱。唱歌的同時系統會自動錄音,一首歌唱完以後就直接同步到微信公眾號上,演唱者就可以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記者發現,雖然這小小的玻璃房子三面透明,但是隔音效果非常不錯。一句話,這裡就是一個集唱歌、聽歌、錄歌、線上分享傳播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自助娛樂終端,主要面對的是喜歡唱歌的年輕人。
  一些剛唱完歌的消費者表示:「利用就餐排隊的時間和朋友唱上一兩首歌挺有意思,操作簡單方便,而且還能分享到網上,確實是一種釋放心情、展現自己的好方式,比低頭刷手機好玩多了。」

真能賺錢嗎?


  在太原看似新興的「迷你KTV」市場,實際在其他各大城市已經出現了很多「參與者」。目前比較大的有被「唱吧」APP投資的「咪嗒miniK」,獲6000萬元投資的「友唱M-BAR」,還有融資情況暫時不明的「聆嗒miniK」、科唱美吧等品牌。記者了解到,眼下,各個品牌都在如火如荼地招募合作、鋪設產品,火爆勢頭簡直可以媲美不久之前的「共享單車大戰」。
  見多了融資大戰,人們更關心的是:迷你KTV是真的能賺錢,還是跟其他無數新產品一樣,一上市就砸錢、砸錢,卻永遠找不到盈利模式?
  記者輾轉聯繫到了在太原算是第一批迷你KTV的運營商小胡,他告訴記者,為了走量,已經把價格定得比較低了。事實上,不少消費者自己心裡也有一筆帳:「如果是KTV團購價,中低價位的每小時大約才二、三十塊錢,一首歌五塊錢以內相對比較容易接受。」
  小胡坦言,經營情況並不是很樂觀,感覺在太原這樣的內陸城市,市民接受新鮮事物的熱情並不高,「如今在熱門商圈投放的一組機器還沒有回本,已經上了八臺設備,下一步想在榆次等周邊城市再投放幾臺 試水 。」小胡告訴記者,即便沒有回本,在太原相對而言還算經營好的,接下來的投入他會很謹慎,如果沒有合適的場地,不打算再擴張了。
  「對於這種自動販賣機業態,位置和客流是盈利的關鍵。」省社科院的周潔表示,即便是在一線城市,選對場地可能會盈利,但場地選不好失敗的也有很多。
  小胡向記者透露,他的設備最高一天的營業收入是兩百多元,而最差的一個地點,四臺機器一天的收入僅35元,「這一天光電費就不少呢,更別提租金了。」他給記者算了筆帳,設備加上各種走線等成本,再加上場地租金等費用,投入就有五、六萬元了。此外,雖然「玻璃房」不用專人看管,但每天都需要打掃衛生、調試機器,出現故障時還得有人進行維修,人工成本也不少。

「風」能刮多久?


  因為行動支付而興起的線下無人設施,的確為老百姓提供了更便利的選擇和更隱秘的體驗。「線上流量紅利的消失,讓更多的創業者和投資人選擇布局線下,成為迷你KTV等自助服務設備興起的重要原因。」周潔告訴記者,充分利用消費者的「碎片化」時間,是這類設備的一大「賣點」。
  商機究竟有多大?記者從美國商業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的一篇報導中看到,日本擁有著全球最高「密度」的自動販賣設備,如今在日本,大約每23人就有1臺自動販賣機,在美國是35人,而在中國,這個數字則激增到平均4500人才擁有1臺。這,或許也是各路資本競相投放的直接原因。
  不過,市場繁盛的背後,也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國人平均素質還沒有達到一定高度的今天,迷你KTV不可避免地會碰到與共享單車相似的問題:報廢率。目前在國內不少城市,共享單車被盜、車輛被人為損壞的情形時有發生。而迷你KTV任人隨意進出,難免會出現不懷好意者破壞設備的現象。
  此外,迷你KTV還存在曲庫不豐富、價格偏高、音質效果不佳、收費標準不統一等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未來必然會帶來一些不可忽視的後續影響。

  「年輕用戶已經擁有了為音樂付費享受的意識,也願意通過個人展示在社交平臺提升個人魅力。從這點來講,迷你KTV是有發展潛力的。」有專家指出,迷你KTV想要走得更遠,還要提升用戶體驗,「就拿迷你KTV的高價位來說,用戶承擔的高額費用其實是商場租金等成本轉嫁而來的,目前成熟的廣告模式或商業模式還沒有建立起來。」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消費領域更細分市場的興起和升級,消費市場的進一步分層,類似迷你KTV這樣的自動販賣設備也將呈現出勃勃生機,當線下與線上開啟同步競爭,新的零售業態將迎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本報記者 王蕾

(原標題:迷你KTV:會是一門賺錢生意嗎?)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友唱、咪噠獲千萬融資,百億級迷你KTV市場能媲美共享單車?
    除了方便麥霸們練歌、情侶們秀恩愛,對於普通喜歡音樂的人,迷你ktv也能滿足即時分享的娛樂社交需求。一首歌唱完後,你很快會在微信上收到唱歌的錄音,轉發分享能領取優惠券,也可以把它分享到在線音樂平臺,小小地炫耀一番。由於採取直營+加盟代理的模式,迷你ktv每年以萬臺計數的速度還在加快,2014年就開始投入上線的咪噠,目前已經遍布全國500多個城市。
  • 迷你KTV成年輕人新寵 「不燒錢、只賺錢」的生意?
    5月31日,崇文門國瑞城負一層,迷你KTV,微信掃碼後屏幕顯示三個時間段所需要的費用。  商業模式:不燒錢,只賺錢?  「迷你KTV與共享單車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一開始就是盈利的!」  但是不免費就意味著不燒錢,穩賺嗎?  與其對標共享單車,其實迷你KTV內部更喜歡對標娃娃機。娃娃機是商場存在多年的傳統遊戲。大部分娃娃機成本在3000元~8000元之間,機器維護成本不高,一個月的利潤高達2萬元左右。到周末6臺機器營業收入最高時一天就能超過5000人民幣。  目前迷你KTV的營收還到不了這個水平。
  • 70後大叔開ktv,靠「包房費」獲客,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這家KTV的老闆是一位70後大款老闆,在那個只要做生意就能賺錢的年代,憑著自己的膽量和勤快積攢了不少財富,但當今已經不是客隨主便的年代,不是你開店就會有客人追隨你,做生意開始玩策略了,沒頭腦沒計策遲早會被這個大市場淹沒,而這家ktv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短短幾年時間,張先生就把那些年的存的積蓄全部賠光,甚至還出現了欠款,每天都著急上火得逢人就罵現在同行競爭多麼無恥,現在的客人多麼挑剔,基本上都是在說別人的錯誤
  • 歌廳KTV的賺錢邏輯
    ktv是Karaoke的縮寫。Karaok是個日英文的雜名,Kara 是日文「空」的意思。KTV可以從狹義方面理解為提供卡拉ok影音設備與視唱空間的場所。廣義理解為卡拉ok並提供酒水服務的主營業為夜間的娛樂場。ktv也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唱吧,可以跳舞,唱歌還能喝酒,對於小型聚會是第一選擇。
  • 迷你KTV是門「害羞經濟」
    歸根結底,迷你KTV迎合了單身需求,迎合了小眾市場的用戶習慣。不過,對於90後來說,這樣的標籤不正好契合嗎?我們驀然發現身邊的90後很多不正是單身的倡導者,或者說獨身的踐行者,他(她)們奉行著獨自「嗨」的過程,不喜歡成群結隊,也不喜歡過早地涉足家庭,不願意成家立業,就是享受一個人玩的自嗨過程。
  • 開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嗎?
    音頻課程請掃碼學習開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嗎?很多茶館都不怎麼賺錢,所以很多人問我,茶館生意究竟值不值得做?在開過十幾家店之後,我認為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前提是你把它當成長期事業來做。以銷售茶葉、茶器為主要目標的門店,我們通常會稱為茶葉店或者茶店。茶葉店未必會經營空間業務,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茶葉店裡喝茶是不要錢的,或者只要在店裡買茶就送一定的空間使用權限。這個思路和茶館的邏輯是衝突的,茶館是一定要首先經營空間業務的,否則就沒有必要承租一個相對較大的空間。從零售商的角度來看,茶館空間的坪效很難做高。
  • 雷軍入局的迷你KTV雷石WOW屋要做「KTV行業的蘋果」?
    馬傑坦言,雷石雖然仍然很賺錢,但大家開始懷疑雷石還值不值得做下去,要不要把精力集中在其它生意上。「當時雷總問我有多少客戶,我說按包房算的話,雷石有上百萬間包房。雷總又問如果不賣設備,轉做服務,一天一塊錢能賺到嗎?我想顯然是可以的。一天一塊錢就是一百萬,一年3個多億,這生意值得做啊。」
  • 算了一筆帳後,我也想加盟共享充電寶、迷你KTV了
    大家都知道最近各種迷你 KTV 和 充電寶 等都特別火,那這些東西到底為什麼火起來?能不能賺錢?如果真賺錢,我們自己該不該也加盟一個?帶著這些問題,42章經做了些調研,想來幫大家算筆帳。與充電寶租賃邏輯相似的,還有遍布人流量密集區的咖啡機、橙汁機、迷你 KTV、抓娃娃機等「自動販賣機」生意。隨著充電寶租賃迅速被資本捧紅,各種自動販賣機業態也相繼完成了資本對其的第一輪收割,不少投資人甚至打算自己孵化這類項目。本身形態並不新鮮的自動販賣、共享租賃為什麼在這時候火了起來?這是個好生意嗎?或者說是個好的投資標的嗎?
  • 迷你KTV現身上海:佔地2平方米像電話亭,可供兩人演唱
    顧名思義,迷你KTV很小,佔地約2平方米,外觀像電話亭,可以唱歌、錄歌、線上分享歌曲。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上海知道迷你KTV的人不多。有市民表示,迷你KTV適合等人打發時間,但不會特地跑來一個人唱。位於上海日月光b2層的迷你ktv。
  • 杭州街頭迷你咖啡館瞄準年輕客群 容易賺錢嗎?
    對於喝慣了星巴克、costa等國際連鎖品牌咖啡的杭州人來說,這些零零散散點綴在街頭巷尾的迷你走咖,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菜場裡藏著小咖啡館西鬥門路是一條小馬路,很窄,雙向兩車道,也不長,從東到西走一圈10來分鐘就夠了,神奇的是,這裡聚集著福地創業園、中天MCC、天堂軟體園、銀江科技產業園、智谷大廈等,一不留神,你就跟創業大咖們做鄰居。
  • 經濟型酒店依然是一門賺錢的好生意
    (原標題:經濟型酒店依然是一門賺錢的好生意) 近年來,酒店集團紛紛推出如生活方式
  • 共享按摩椅、迷你KTV,「等待經濟」興起商家「躺著」賺錢
    迷你KTV也成為人們打發時間的新選擇。「最開始我不是很看好這種商業模式,覺得沒有人會跑到商場來唱歌,而且兩個人唱歌也沒有『K歌』的氛圍。」記者在北京新中關商場地下一層的「友唱」迷你KTV體驗區遇到了前來唱歌的小陳,「我最近也漸漸喜歡上了迷你KTV,逛街逛累了或者等待餐廳叫號的時候正好過來唱上10分鐘,既能打發時間,又能娛樂一下。
  • 周杰倫開1800萬「網吧」:這或許是門賺錢的生意
    你還記得網吧嗎?上學時,老師家長們對此恨之入骨,千叮嚀萬囑咐不能去網吧打遊戲,否則學習成績會下降。近日,周杰倫豪擲1800萬元,在深圳打造了一個堪稱「史上最高端」的網吧。該網吧佔地1700平方米,裝修風格簡約,家具以暗黑係為主,同時設有賽事比賽專區、直播專區、桌遊專區和餐飲水吧。
  • 迷你KTV和娃娃機「躺著掙錢」背後有什麼商業邏輯
    2月22日,唱吧宣布戰略投資艾美科技的迷你KTV品牌「咪噠」,雙方將共同發掘K歌娛樂和音樂社交的更多O2O玩法。新興娃娃機和迷你KTV為何能夠在一二線城市野蠻生長?當lowlow或司空見慣的生意,搭上了共享、社交、碎片化、智能的快車,新的消費和商業邏輯正在重新讓年輕人心甘情願打開「微信錢包」。
  • 快倒閉的ktv,利用「一張洗車券」,一月收50萬,各行業可複製
    ktv主營的是酒水,利潤佔比非常高,除了一些特殊時期之外,也不存在淡季旺季的差別。不過掙錢的生意都不好做,像ktv這種,對裝修、設備、服務水平各方面都很有考量。因為大部分的宣傳方式都是「介紹客流」,打出口碑讓顧客帶動顧客,所以和多數實體店一樣,ktv同樣注重店裡的人氣。
  • 職業打假人王海:打假是門好生意,又賺錢又賺名
    最後王海勝訴,12副耳機全部退一賠二。王海成為了全國第一個主動投訴獲得理賠的人,也因此走上了職業打假的路。1995年當年,這個22歲的青島小夥,就獲得了打假賠償金8000多元,更堅定了他打假的路子。招兵買馬開公司一起打假,哪有信息,誰去買,誰負責打假,分工明確,這些年沒少賺錢,也沒少受到威脅。
  • 開糖水店賺錢嗎
    開糖水店賺錢嗎,這個問題,怎麼訴說呢?任何行業任何生意都有人賺錢,也有人賠本.這裡涉及到很多問題,總之,賺錢的都必須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也許同一個門面同一個生意,別人可以做的風生水起,換成另外一個人就虧的一塌糊塗,這是為什麼呢?
  • KTV,啤酒免費喝、歌免費唱,怎賺錢 背後的盈利點分析!
    我的一個朋友,四年前開了4家 KTV ,規模一般,之前生意還是很好的,在去年年底時間,在他KTV周邊又開了幾家,設施、規模都比他家的好很多,自此生意差了很多,如今每天大概有40%的空房 不用說都知道虧了。
  • 無人店、迷你 KTV、共享充電寶,新噱頭們真的賺到錢了嗎
    「你們公司打算怎麼賺錢?」「哦,第一我們用戶的直接付費可以產生收入,二是我們鋪開規模跟對手競爭,三是當用戶達到一定規模,我們的線下流量可以衍生出新的模式。」這個回答是不是很像小藍單車?
  • 做生意賺錢的底層思維
    一眼看穿和十眼看穿的人是不一樣的如果用一個公式來描述做生意的底層邏輯,那麼應該:賺錢=項目+套路+運營如果項目沒想對,根本上就不賺錢;如果套路沒想對,終究還是不賺錢;如果運營沒做對,前後都是不賺錢;這就是做生意的底層邏輯。那如何把項目想對、套路想對、運營做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