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銳 香港知名化妝品零售企業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0178.HK 下稱「莎莎」)2019/20財政年度第三季度業績下滑加劇,暫定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關閉20%-25%的店鋪。
莎莎公布2019/20財政年度第三季度銷售數據顯示,2019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集團整體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額按年下跌27.3%。前三季度整體來看,營業額為5078.3百萬港元,按年下跌超過19%。
莎莎表示,香港及澳門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額按年下跌35.2%,主要由於內地客的交易宗數下跌50.8%和本地客下跌9.1%所影響。不過,香港和澳門市場情況表現不同。8月至12月期間,香港店鋪交易宗數急劇下降,導致其第三季度銷售按年下跌47.5%。同期,部分內地旅客消費力轉至澳門,澳門店鋪第三季度銷售額增長18.6%。
莎莎表示,當前嚴峻的經營環境仍然未見緩解,公司將推行各項措施減省整體成本以維持競爭力和恢復盈利能力。由於租金成本乃最大營運開支之一,莎莎已開始縮減香港的店鋪網絡,因應店鋪的銷售表現、每區的業務情況及減租幅度而定。
莎莎暫定計劃,未來18個月內關閉20%-25%的店鋪,大部分以影響較大的遊客區為主。第三季度裡,莎莎已經關閉6間。
2018年下半年,莎莎開始面臨業績壓力。莎莎2018/19財政年度全年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業務的營業額增長4.5%至8375.9百萬港元。其中,上半年零售銷售額增長18.5%,以第一季的 27.9%增長最為強勁,但下半年的零售銷售額下跌 5.8%。
對於2018/19財政年度下半年業績的下滑,莎莎表示,一方面是自2018年6月底起,受到外部環境影響,股票市場及樓市相繼走弱,影響消費意欲。另一方面,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於2019年初實施,但代購商自去年底起轉趨謹慎,並相應減少市場推廣等活動,直接影響消費者對潮流產品的熱切程度。
2019年11月,莎莎公布2019/20年度中期業績顯示公司銷售額延續此前的下滑趨勢。報告期內,莎莎經營業務的營業額為3494.1百萬港元,按年下跌15.7%。期內虧損為36.5 百萬港元,撇除採納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所產生的影響,虧損為 34.9 百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則錄得盈利202.9百萬港元。這是莎莎自2006年上市以來首次在中期報告中現虧損。
去年12月,莎莎為了減輕海外市場表現不理想的壓力,在新加坡市場連續6年虧損後,最終決定關閉當地22間店鋪。
1月15日,莎莎主席及行政總裁郭少明在公布最新一期銷售數據後表示,目前公司的現金水平依然穩健,足以應付其營運所需。他稱,集團將繼續優化產品及存貨管理,清理低生產力的產品或過多存貨,從而騰出空間引入高銷量及有效吸引人流的人氣產品,在提升集團的現金水平、減 低業務風險的同時,以提升銷售額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