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探索 | 進展期胃腺癌患者或許有了更好的外科綜合治療方案

2020-12-11 澎湃新聞

瑞金·探索 | 進展期胃腺癌患者或許有了更好的外科綜合治療方案

2020-04-30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Oncology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負擔報告,分析了全球195個國家29大類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壽命損失年(YLLs)、傷殘損失生命年(YLDs)、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因病損失的健康壽命年)等數據,由於疾病統計無法避免一定的滯後性,此次最新報告數據截至2017年。其中胃癌,作為全球死亡率排在前3位的癌症高居榜中。

2020年3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朱正綱教授團隊開展的阿帕替尼聯合SOX[S-1(替吉奧)+奧沙利鉑]方案新輔助治療局部進展期胃腺癌的單中心、開放、單臂Ⅱ期臨床研究結果在《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雜誌在線發表,論文題名為「Effect of apatinib plu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resection on pathologic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adenocarcinoma: A singlearm,open-label, phase II trial」。

該論文由瑞金醫院普外科朱正綱、燕敏和李琛作為共同通訊作者,鄭亞南和楊瀟作為共同第一作者完成。

在全球範圍內,率先探索了靶向藥物VEGFR抑制劑阿帕替尼聯合新輔助化療(SOX)治療局部晚期胃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進展期胃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外科綜合治療方案。

該研究共入組 29 例未接受過任何治療的可切除性局晚期胃腺癌(臨床分期 T3/4aN+M0),採用阿帕替尼500mg聯合SOX方案三個周期後行根治性胃癌手術,主要研究重點為病理緩解率。接受新輔助治療的29例患者中,R0切除率 96.6%(28/29),pRR 89.7%(26/29),含 4 例pCR(13.8%)。在SOX 化療方案基礎上聯合阿帕替尼後,安全性良好,可耐受且易於管理,34.5%患者(10/29)發生≥3 級AE,最常見的治療相關AE為高血壓、白細胞減少、血尿、血紅蛋白降低、蛋白尿,未發生治療相關的死亡事件。

以上結果表明阿帕替尼聯合 SOX 方案新輔助治療局晚期胃腺癌顯示了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局部晚期胃腺癌患者的新輔助治療提供了一項新的選擇。

基於此,由朱正綱教授牽頭開展一項全國多中心的II、III期RCT研究(Dragon-IV),以評估 SOX 聯合阿帕替尼或SOX聯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單抗新輔助治療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NCT04208347),目前正在入組中。

原標題:《瑞金·探索 | 進展期胃腺癌患者或許有了更好的外科綜合治療方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瑞金醫術(九)| 複雜心臟疾病的綜合治療
    瑞金醫院心臟中心由心臟內科、心臟外科以及高血壓科共同組成,趙強副院長擔任心臟中心的負責人,各個學科融合發展,對複雜的心臟疾病施行綜合全面的治療,使得不少在其他醫院無法治療的心臟疾病患者得到了最佳的治療。01.
  • 湖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MDT綜合治療成功救治罕見遺傳病患者
    紅網時刻12月2日訊(通訊員 彭璐 王磊)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在多學科會診(MDT)協作下,成功為一罕見遺傳病——Tucot症候群患者王女士先後實施腦部和腸道的腫瘤切除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不日將康復出院。
  • 盤點2020|邵志敏教授:2020年早期乳腺癌治療進展回顧
    2020年ASCO、ESMO及SABCS等乳腺癌領域重大線下會議均被取消改為線上學術會議,欣喜的是本年度仍有眾多重磅研究對外公布研究結果。筆者就2020年早期乳腺癌領域的治療進展進行盤點,與同行一起分享。
  • 基石藥業公布CS1003治療中國晚期腫瘤患者的Ia期臨床研究初步結果
    CS1003-102是一項在中國開展的多中心、開放性的劑量遞增和適應症擴展的I期研究,於2018年11月正式啟動,旨在探索CS1003用於治療晚期腫瘤患者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特徵、免疫原性及初步抗腫瘤活性。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本次研究報告人沈琳教授表示:「試驗數據顯示,CS1003在中國晚期腫瘤患者的劑量遞增過程中總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 健康|Ⅲ期肺癌患者把握治療「關鍵窗口期」有臨床治癒機會
    Ⅲ期肺癌是 " 關鍵窗口期 ",接受規範化治療有臨床治癒機會,而錯失治療良機很容易進展到Ⅳ期(晚期)肺癌。為幫助Ⅲ期肺癌患者把握治療 " 關鍵窗口期 ",獲得規範化、精準化、個性化的一站式多學科聯合診療,12 月 8 日下午,祈福醫院 " Ⅲ期肺癌多學科聯合規範化診療中心 " 正式掛牌成立。開通聯合門診後,Ⅲ期肺癌患者掛 1 個號即可享受多學科專家會診,不必再奔波於多個科室之間。
  • 楊牡丹教授:阿帕替尼探索胃癌二線治療,500mg劑量聯合化療帶來更長...
    依據多西他賽治療方案,本研究以21天為一個治療周期,6個周期後,予阿帕替尼單藥維持治療,並依據RECIST1.1標準對患者進行療效評估(兩周期一次)。研究的主要研究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終點為客觀緩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總生存期(OS),安全性和生活質量。03研究結果:研究發現,阿帕替尼500mg組的療效優於阿帕替尼250mg組。
  • 卵巢癌一線治療!羅氏Tecentriq+Avastin+化療方案III期臨床:未能...
    2020年07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公布了抗PD-L1療法Tecentriq(泰聖奇,通用名:atezolizumab,阿替利珠單抗)一線治療新診斷的晚期卵巢癌女性患者III期IMagyn050研究的最新進展。
  • 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新進展及展望
    近年,許多藥物如ADC(抗體藥物偶聯物)和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尤其是小分子TKI藥物在HER2+乳腺癌的治療中嶄露頭角,相關臨床研究結果不斷更新,此次2020年度ESMO大會又報告了一些HER2+乳腺癌治療的新進展,這些新進展對當前以及未來HER2+乳腺癌治療有何啟示?
  • ...王傑,高難度,老先生,腦科,外科,相託,手術,患者,腫瘤,神經...
    從業13年來,王傑憑藉著精湛的醫技、過人的膽識,不斷探索創新,一次次將不可能變為可能,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000名患者被他從死亡線拉回來。  投身神經外科: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2006年,初出茅廬的醫學生王傑成為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東營分院的一名普通醫生。
  • 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ICU妙手回春救治多例罕見危重患者
    ,儘管床位及其緊張,但小雷的病情瞬息萬變不容耽誤,在積極協調後小雷被收入外科ICU病房,入院當晚一附院副院長、肝膽外科教授劉昌,肝膽外科副主任王錚先後前來病床前查看患者,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及外院各項檢查結果,確診為多臟器功能不全 急性肝衰竭(藥物性)急性腎損傷 ARDS 凝血功能紊亂 肝性腦病IV級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已經出現心、肺、腎及凝血系統等多臟器功能衰竭,APACHEII評分28分,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 肺癌ⅠB期術後要不要化療?外科把皮球踢給內科,內科又踢給誰?
    昨天,微信群裡胸外科醫生、腫瘤內科醫生就肺癌ⅠB期術後要不要化療的問題又討論起來,一個常見問題,也是一個爭論較多的問題。肺癌以生物學特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小細胞肺癌以化療、放療為主,能手術的機會很少。
  • 華山、同濟、瑞金...眾多醫院專家坐鎮園區義診!
    華山、同濟、瑞金......眾多醫院專家坐鎮園區義診!同濟大學中法心胸血管疾病治療中心主任,從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醫療工作40餘年,擅長:先心病,大血管疾病,冠心病,瓣膜病,肺結節(肺癌),食管、縱膈腫瘤,微創腔鏡及介入治療。
  • 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團隊:生死時速間的「微觀」考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腦出血、腦瘤、腦外傷,神經外科隨便一種病症都足以致命,但保命卻不是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和團隊的唯一追求。醫學越來越精細化發展的今天,如何在治好病的前提下,打好「組合拳」,還患者有質量和尊嚴的生活才更值得探索。
  • 楊豔敏: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療新進展(上)
    血栓形成是引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其併發症的重要因素,抗栓治療已成為冠心病管理的重要基石。隨著循證醫學證據的不斷出現,對抗栓治療的策略和藥物選擇方面給予了更多的證據支持。本期微課堂中,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豔敏教授梳理了冠心病抗栓治療的最新進展。本小節內容主要介紹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優勢地位的奠定歷程。
  • 為病人提供更優治療方案,禪醫精準放療中心成國際放射外科協會會員
    禪醫精準放療中心的臨床專家將可獲得各個國際會員的治療數據支持,使疑難危重病例獲得更優質的治療方案。 禪醫精準放療中心創立伊始,就以推動普及精準放療為使命,讓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惠及廣大國內腫瘤患者。2021年伊始,禪醫精準放療中心獲國際放射外科協會會員資格。這意味著禪醫精準放療中心可以參加國際最高醫療水平的臨床科研,並且參與臨床資料庫建設,有機會在國際年會上發表自己的學術成果。禪醫精準放療中心的臨床專家可以獲取到各個國際會員的治療數據支持,獲得全球最前沿的診療技術,使疑重病例得到優質治療方案。
  • 手外科專家徐文東教授: 從手開始探索大腦的更多可能性
    沿著老師開創的手外科之路,徐文東從手開始探索著大腦的更多可能性。他在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後,進入了神經生物學博士後工作站開展研究,經過多年探索,他與顧玉東院士率領課題組發現大腦功能重塑參與了臂叢神經修復過程,進而提出腦科學領域的全新觀點:一側大腦具有同時控制雙側上肢的潛能。
  • 臺灣敏盛綜合醫院副院長李威傑教授:重視肥胖與糖尿病手術治療的有...
    核心提示:5月19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暨南大學潤良微創外科研究所攜手39健康網舉辦了「2012廣州國際肥胖與代謝病外科論壇」。臺灣敏盛綜合醫院副院長李威傑教授介紹了臺灣地區經驗。 亞太減重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臺灣敏盛綜合醫院副院長李威傑教授。
  • 前言進展搶鮮看:PS評分較差患者,接受阿來替尼治療安全有效嗎?
    2015年9月,患者肺部及胸膜病灶出現進展,隨後接受Nivolumab治療(3mg/kg,每2周一次),首次療效評估時,患者病灶出現緩慢的、無症狀的進展,同時PETCT檢測提示縱膈淋巴結出現進展,患者停止Nivolumab治療。2018年4月,由於疾病再次進展,患者再次接受了紫杉醇聯合卡鉑的治療,療效評價為PR。
  • 在探索中進步,一例骨髓增殖性腫瘤患者 15 年診療過程分享
    但最佳治療策略目前仍無定論,尚需進一步探索。本文通過一個病例為大家展示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繼發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的診斷探索,治療改進的經驗分享及治療過程的思考,希望通過此病例汲取經驗教訓,在探索中進步,儘早應用蘆可替尼改善預後。
  • 李威傑教授:以減重手術為中心的綜合治療是逆轉病態肥胖的利器
    ,便進入到腹腔鏡減重外科領域展開深入探索與實踐,相繼完成了亞洲第一例腹腔鏡 Rour-en-Y 胃旁路手術以及第一例簡易型單吻合口胃旁路手術、可調節胃束帶手術、胃袖狀切除手術以及單吻合口十二指腸空腸手術,並且隨後在減重外科領域開啟了一系列隨機對照臨床手術方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