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多年牛氣老店,地鍋雞每桌必點,二十張桌子天天坐滿人

2021-01-20 棗莊老鄒愛美食

位於徐州市中心的雲龍山,雲龍湖風景秀麗,每天吸引無數的中外遊客旅遊觀光。雲龍山附近的百味地鍋雞在徐州可是榜上有名,欣賞美景的同時更不可錯過這舌尖的美味。

百味地鍋雞己是多年老店,從不起眼的蒼蠅館做到現在擁有五、六家分店,曾被江蘇衛視《味解鄉愁》欄目採訪報導,他家的地鍋雞是地道的徐州本地特色菜,幾乎來徐州必吃的美食。

他家的地鍋雞是每桌必點的招牌菜,味道真的是絕,雞塊有一絲絲的甜味,甜而不膩;辣味十足略帶點麻麻的感覺,雞肉筋道,爛而不柴;貼餅蘸著醬汁配上雞肉,真叫一個香。

香菜饊子幾乎也是必點的主打,又香又酥配上香菜獨有的香味,饊子越吃越香,是一道口味獨特的涼拌菜。用烙餅一卷非常可口。

徐州的大席小炒也特別好吃,用肉、腐竹、土豆片、山藥片、木耳菜花等,滿滿的家鄉味道,特別下飯。

店內菜品很多像地鍋排骨,蒸菜,孜然羊肉等等,都各有特色,而且量很足,不般三、五個人不要點太多,真的吃不完的。

中午店裡的人很多,二十多張桌子全做滿了,有時來到還要等,生意真是火爆。徐州的地方特色很多,除了羊肉湯,牛肉湯,地鍋雞;你還知道徐州的特色美食有哪些,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徐州最值得一去的10年老店,不變的老徐州味道
    而現在,繁忙的我們或許已經忘卻了徐州最初的味道,中午吃個炒麵,米線已經甚是滿足了。你,還記得徐州那些隱藏於街角的經典味道麼?清蒸鱸魚和紅燒豬蹄爭寵,已展開內戰,壽司、烤肉來勢洶洶,也要在徐州分一杯羹。有時還真是禁不住這外地美食、異國風味的誘惑。身為吃著地鍋雞長大的徐州人就快被這些入侵者的迷惑忘本了。
  • 徐州超經典的100家小吃和老店!
    來這的食客幾乎每桌必點的菜:蒜爆魚。魚的個頭很大,很新鮮,醬汁的味道也很濃烈,蒜的用量絲毫不手軟,帶著點甜味。吃完魚再竄個湯,真的超級美味。便宜實惠又好吃的地方,很適合朋友小聚小吃一餐。夫妻二人把小店打造得溫馨整潔,來點吃飯的清一色是熟客,不看菜單點菜,必須提前預定。這裡沒有特殊的烹製工藝和特殊食材,傳承的正是家的味道,偶爾「去舊進化」,食物卻是獨一無二的美味!代表菜式是蒜爆魚和牛肉煲,幾乎為每桌必點,堪稱此店雙絕。地址:風化街小學對面電話:15312631791
  • 他們才是徐州餐飲界的真網紅!這些在小巷角落裡開了幾十年的老店,賣的不只是味道
    「網紅」也並非是那種高檔的餐廳,誰也不可能天天去星級餐廳,但是有一些小鋪子小店,總是默默無聞地開著,不管你衣著如何,不管你是何身份,都向你敞開著,從不需要預約,正是他們二三十年辛勤的堅守,經過歲月沉澱,味道始終如一,才塑造了今天的徐州味道,最經典的徐州小吃。在美食屆
  • 徐州101家老店在此!一篇徐州人可以傳家的美食寶典
    而後這裡靠麵食喚醒徐州人的味蕾,在去年重新開業之後,三珍齋又憑羊方藏魚、東坡扣肉、地鍋雞、燒雜拌等徐州特色菜,再次走進思鄉人的夜晚。蓮花蛙魚藏在蓮花小區一個居民樓裡,深深的胡同,不起眼的門頭,卻已經在徐州開了整整二十多年了。老闆姓徐,地地道道的徐州人,是個很和藹的大姐。大姐說每天早上是九點開門,早上六點不到就要開始為一天做準備了 。
  • 徐州今晚又要上CCTV啦!據說這是央視美食記者評選的全徐州必吃美食,你服不服
    央視說:二十多年的酸甜蛙魚,它看著多少人成長,又白了多少人的頭。蓮花蛙魚藏在蓮花小區一個居民樓裡,深深的胡同七拐八拐,卻已經在徐州開了整整二十多年了。老屋不大,也可以用袖珍來形容.廳裡只可放在四張小桌子,一但人坐滿,如同集市一般喧鬧。兩個小包間,基本也都是滿員。老闆姓蔡,五十來歲,單位一次性買斷工齡後才開了這個老屋。女老闆姓程,有些花白的頭髮,一般都親切的叫著程姨。
  • 泰安這家燒烤大排檔,一到飯點300張桌子坐滿,近千個人同時擼串
    燒烤,是人們很喜歡吃的一種美食,近幾年燒烤的熱度不減,可以說是風靡大江南北,每座城市都有人氣很高的燒烤大排檔,泰安也不例外,泰安的燒烤攤兒有很多家,而這家被人稱為是泰安最好的燒烤攤,這家店的名氣很大,它就是王老三燒烤攤。
  • 徐州地鍋總有一款打動你心
    地鍋雞、地鍋魚、地鍋牛肉、地鍋三鮮、地鍋排骨……老味地鍋龍蝦看看,紅紅的,多惹人愛啊,這個地鍋龍蝦的味道不錯,值得稱讚的是,喝餅真的很入味,很贊。>談及地鍋雞,徐州人都知道的一家湖北路老家地鍋,離老遠就聞到香味來,那地鍋雞大呼辣椒大呼鹽,白提多辦四了,花椒放好多好多,辣辣的麻麻的,還有點甜味,很特別。
  • 歲月不遺忘的二十年老店
    飯點基本滿座。清江魚、草魚、黑魚重量在4-6斤不等。番茄味、麻辣鍋、酸菜鍋和招牌必點的糊辣鍋。
  • 12家又小又破的老店,南昌人足足吃了20年!
    很多人是吃著這家的豬血粉長大的,到如今已經二十多年了。攪拌均勻後嘗一口,雜醬的鮮香,讓人永遠都吃不膩!更多詳情→南昌老店第5期 | 這家只有5張桌子的小店,一開就是29年!油炸腳板一直是我的最愛,還有炸包菜,每次吃油炸必點!刷上秋香的秘制辣醬後,香辣有味,一口接著一口,那叫一個欲罷不能。
  • 江蘇特色農家菜,徐州地鍋雞
    那就是江蘇徐州的特色名菜,地鍋雞。地鍋雞是江蘇徐州一道特別有名的特色菜,土命又叫「一鍋出」。起源於徐州地區農家,是一道很受各地食客所喜愛的農家菜。地鍋雞所選食材非常普通常見,但普通的食材,做出來的卻是獨特的味道。地鍋雞以小公雞為主要食材,在以青椒,紅椒,土豆,蔥,姜,蒜等為輔料。放入大鐵鍋中,然後加入清水煮製,在加以料酒,生抽,老抽,鹽等調料。
  • 慈甬路邊的一家麵館,只有4張桌子,卻天天被坐滿!
    上午9點多,都已經過了早飯高峰期,可阿波麵館的生意依然火爆著。4張桌子,每張都坐滿了人。 阿波麵館的份量真的很足,16元一份三鮮面,裡面有著10多隻潮蝦和幾大塊燻魚,味道真的老鮮了,一口就讓人上癮。
  • 徐州最全羊肉地圖,獻給吃貨們!
    孜然羊腰老闆是豐縣人。豐縣的羊肉在徐州地區還是有一定名氣的,30多年的老店,在徐州具有一定的口碑,有一批老主顧。北區最紅火的羊肉館,20多年老店,以前在綠健乳品廠隔壁,2004年遷來。在徐州開店10多年,最早在湖北路東頭原機關加油站隔壁,後遷到體育中心隔壁。3年前遷到這裡。美味的燒餅夾盤腸(48元/份),這個重點推薦:羊腸煮的火候正好,夾在剛出爐的燒餅裡,撒點辣椒粉和孜然粉,味道那是好極了。
  • 永遠的地鍋雞,永遠的阜陽味道!
    用地鍋做飯,仿佛成了阜陽人獨有的本事。假如你問一個阜陽人,只能用地鍋搭配一個食材,你會配啥?想必大部分的阜陽人都會告訴你:地鍋雞!其實地鍋雞並不是阜陽特產,它是江蘇徐州一道久負盛名的「硬菜」,一定要用老味地鍋,配上鍋貼小餅,用公雞塊和其他的配菜一起燉。但所有的美食來到阜陽,就會被「阜陽化」,它們便被賦予專屬於阜陽的味道。發酵過的鍋貼餅在阜陽是沒有地位的,阜陽人最愛的就是沒有發酵過的餅子,緊實有嚼勁。
  • 資深吃貨吐血推薦徐州吃鍋好去處,火鍋,砂鍋,地鍋……讓你目不暇接
    評價:她家的地鍋,人不多,味道還挺好,徐州人都能接受的大眾口味,甜辣的,不過麻味沒有那麼重地址:財經學校對面評價:他家地鍋味道還行,但是不辣,比較甜,喝餅少了點,但總體還能接受地址:彭城一號內評價:餅子的薄厚程度還好,大家可以看看,還是滿薄的。
  • 讓人上癮的徐州最重口味地鍋!絕對讓你欲罷不能!吃過兩家就算你贏了
    一京三州繁華地,吳韻漢風十三城。一城一味、一筍一魚,訴說著人於自然萬物的痴迷。居一地,嘗一味;到一方,品一城。地鍋雞是徐州風味的代表。做地鍋雞需選用容易爛的黑腿雞或三黃雞。燉到味道都滲到骨頭裡去了,再在鍋的周圍貼上小餅。雞肉鮮嫩有口感,湯汁濃厚。不過,最受歡迎的還是鍋邊熱騰騰的小餅,邊上脆脆的,中間又很軟,勁道入味比雞肉還受歡迎。地鍋在徐州流傳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 第3期地鍋菜和東北鐵鍋燉開店培訓 4月17日徐州報到 地鍋雞 地鍋萬能醬 東北鐵鍋燉醬
    >(主打地鍋雞、地鍋排骨、地鍋羊排等)(要麼打電話訂桌,要麼來了排隊,就這麼牛)東北咱屯子鐵鍋燉,三年時間全國發展家;(主打鐵鍋燉魚、鐵鍋燉大鵝、鐵鍋燉羊排等)(鍋就是桌,桌就是鍋,顧客圍鍋吃飯)(裝修特色、模式接地氣、用餐體驗感強,感覺在家)(用餐需提前打電話訂桌,到了沒位置
  • 徐州68家「破店」,開著豪車去的人比比皆是!因為他們夠舊、夠破、夠味
    按照老徐州的習慣,一把凳子一張桌子,端著大碗夾著長筷。至於桌子是不是富麗堂皇,一塵不染,誰也不去過分在意。咱徐州人講究徐州味!店裡有6張桌子,老闆自己佔著一張長桌用來算帳,地方雖小,但生意依舊火爆。老闆說她家的做菜配方全是自家一代代傳下來的,所以不管換不換廚子,味道都是一直不會變的。
  • 第3期地鍋菜和東北鐵鍋燉開店培訓4月17日徐州報到 地鍋雞 地鍋萬能醬 東北鐵鍋燉醬
    >(主打地鍋雞、地鍋排骨、地鍋羊排等)(要麼打電話訂桌,要麼來了排隊,就這麼牛)東北咱屯子鐵鍋燉,三年時間全國發展家;(主打鐵鍋燉魚、鐵鍋燉大鵝、鐵鍋燉羊排等)(鍋就是桌,桌就是鍋,顧客圍鍋吃飯)(裝修特色、模式接地氣、用餐體驗感強,感覺在家)(用餐需提前打電話訂桌,到了沒位置
  • 徐州吃龍蝦的極品館子全在這裡,爽起來
    店內很小,只有四五張桌子,每次去還爆滿。菜色都很簡單,雖然都是家常菜,但是菜味都很正點,不錯,真正做到了好吃不貴,也許是因為每次客人太多了,顧不過來,吃飯的時候周末總是很鬧騰,這何嘗不是一種特色呢。家常龍蝦的口味濃鬱勁辣,絕對徐州人最愛,其它推薦菜還有幹煸窩窩頭、特色老屋雞、粉絲雞蛋。
  • 地鍋雞做法大全.
    [起源]地鍋菜起源於蘇北和魯南交界處的洪澤湖地區。以前,在洪澤湖上作息的漁民,因船上條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乾柴生火,然後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鍋邊還要貼滿麵餅,於是便產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