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省農科院專家生吃3500份包菜培育出來的水果味包菜
江南時報記者秦懷珠攝
中國江蘇網4月22日訊 大家都吃過包菜,但是你知道包菜究竟有多少種,知道它們究竟有啥口味嗎?在江蘇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就藏著一個神秘的包菜種質資源庫。
而近期,江蘇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的李建斌團隊,培育出了中國首個「水果味」的包菜,這種水果味包菜嘗起來脆脆的,略有點甜,讓包菜大家族又增加了一位新成員。
神秘包菜種質資源庫
小的硬幣大,大的像西瓜
當2000多份包菜種質資料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包菜的世界非常奇妙。在江蘇省農科院的包菜種質資源庫裡,不僅有白綠色、綠色、黃色、白色、紫色、黃綠色、墨綠色的包菜,形狀也是各異的,有的是個圓球,有的像個扁盤。李建斌研究員告訴記者,一般的包菜大概一公斤一個,但是農科院種植的一款圓包菜達到了6公斤,就像是一個小西瓜。
包菜世界有巨無霸,同樣也有小不點。李建斌告訴記者,包菜中比較小的品種,一般都來自「抱子甘藍」,一株包菜上像是結葡萄一樣長滿密密麻麻的長串的小包菜,每個包菜都不大,通常只有15克左右,而最小的袖珍版只有7克左右,只有一枚一元硬幣大小,看上去非常可愛。
專家一年生吃3500份包菜
育成中國首個「水果味」包菜
李建斌告訴記者,每年農科院都會擴繁700多份資料,專家會首先進行「選美」,每份資料留下5個樣品,這樣一來就會有3500份的包菜,他要嘗遍這3500份包菜的口味。
「這些包菜生吃,有的是脆口的,有的嚼上去像是蠟燭一樣,有的是苦的,有的就像是青草,有的帶著很衝的辣味,唯獨清甜味非常少。」李建斌說。
「一年嘗了3500份包菜,才從中找到了兩種口感比較甜脆的包菜,真可謂千裡挑一。」李建斌說。
更難得的是,這兩種果味包菜還能抗多種病蟲害。李建斌說,生長季內可以不用殺菌劑,畝產可達4000公斤。據了解,目前這兩種果味包菜已在淮安、鹽城、宿遷、南京等地試驗示範種植,如果一切順利,那麼明年市民就能吃上美味的水果包菜了。
成本每公斤不到6毛錢
未來南京人都能吃得起
李建斌告訴記者,這種水果包菜不但好吃,而且經濟價值巨大。「一畝地的成本只有1600元,但產量能達到7000-12000斤,劃下來每斤成本只要2毛多錢,每公斤不到6毛錢。一旦在南京上市,將是每個市民都吃得起的普通果蔬。我們期望能在明年推出市場。」一旦推出市場,在南京,除了每年最熱的7、8、9三個月份不能培育水果包菜以外,其他時間段都可培育。「一年能出三茬,我們現在有兩個品種,『甜味50』和『甜味55』,其中50和55代表了生長天數。」
現在,江蘇省農科院正面向全國尋找合作夥伴。「我們希望以品種培育和栽培技術整體打包的形式,尋求有一定規模、擁有良好信譽和發展前景的公司,由該公司負責組織生產和銷售,我們只負責技術。」李建斌說。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