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科學家成排被暗殺,多麼痛的領悟:沒有核哪有和?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大家對伊朗這個國家印象怎麼樣?

我在德黑蘭住了近3年,感覺這個國家的人,其實對中國人很友善,他們稱中國是Chin,就是「秦」,中國人就是「秦尼」,很古老的叫法。

但伊朗人,主要是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的伊朗人,極端敵視美國、以色列。

這種愛憎分明,讓伊朗在強權面前,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

「核烈士」

伊朗太難了。

在伊朗,有一個工種非常非常高危:核科學家或與核工業相關的物理、化學專業人士。

新聞裡,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附近被暗殺。

他不是第一個,恐怕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多年來,在以色列、美國等給伊朗拉起「核紅線」後,這些人其實已經隱姓埋名,或轉入低調的「地下工作者」。

但他們仍然沒有逃過一劫。

出賣、背叛、通敵,是他們最大的殺手。

也許,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核工業能力發展,像伊朗這麼艱難、兇險,每一個進步的背後都是一個或幾個教授、科學家的命。

他們被稱為「核烈士」。

伊朗多災多難,從伊斯蘭共和國建國以來,烈士成千上萬,全國各地大城市、小村莊的建築物上,有數不勝數的烈士遺像,包括兩伊戰爭犧牲將士,也有多年來不斷被暗殺的技術行家。

這既是一種對烈士的追憶,也是一種社會文化,在無聲告訴所有伊朗人,這個國家從1979年至今,從來沒有真正脫離開戰鬥狀態。

法克裡扎德遇刺,是伊朗核計劃立項以來,又一位高級專家被暗殺。

他的不幸,些許意外,又似乎沒有完全脫離劇本……

伊朗官方也證實,他遇刺前,有情報顯示他被列為目標,但伊朗政府卻沒有起到保護的責任,還是根本沒有能力去阻擋行刺者決意要做掉法克裡扎德?

人怕出名。

法克裡扎德早已名聲在外,他曾受到伊朗最高層表彰其功勳。

2018年初,以色列「摩薩德」瞞天過海,竟然從伊朗偷走10萬多份核武器開發絕密文件。

經過解密,內塔尼亞胡把伊朗的秘密公布於天下,指控伊朗欺騙國際社會,持續研發核武器。

當時,在內塔尼亞胡PPT裡,法克裡扎德的名字已被公開。

外界也得知,他負責執行技術攻堅,比如解決彈頭小型化、確保重返大氣層後,仍能運作等武器設計最為困難的環節。

他還是個國防部副部長,已經有很嚴格的人身安保,但是……

這個級別的官員被做掉,對伊朗人的衝擊是巨大的。

法克裡扎德的地位,註定了他會成為目標。

被獵殺的「移動目標」

核科學家遇刺,在伊朗幾乎都有固定模式:在行駛的汽車中被獵殺。

德黑蘭烈士博物館裡,陳列著近10年來被暗殺的核科學家們的汽車,每輛車裡都放著遇難者的遺像。

幾乎所有的汽車都已經千瘡百孔,顯示是被近距離射殺。

伊朗政府一直拿不出美國或以色列派殺手行刺的證據,但從德黑蘭街頭憤怒市民焚燒的國旗、人像,就已經體現了他們心中的認定,誰是劊子手。

但凡有集會,一句喊了40多年的口號是:

Margh bar America!

Margh bar Israel!

波斯語的「美國去死」,「以色列去死」。

我在伊朗作為常駐記者的時候,都N年前了,如今還是這麼喊,爺爺喊完,爸爸喊,爸爸喊完,兒子、孫子喊,幾代人就是這麼過來的。

這些遇害的核科學家,多有大學教授的頭銜,這讓他們有了一層保護,雙重身份,也就是並非直接參與敏感、受制裁行業,同時也便於指控兇手「濫殺無辜」。

對他們的行刺,可以追溯到歐巴馬執政時期。

沒有核協議時代的伊朗,在美國看來,那些可怕的核武器將來,終有一天會用在他們頭上。

在歐巴馬第一任期的後半段,伊朗科學家們隔三差五喋血街頭,整個社會人心惶惶。

馬蘇德•阿里默罕默迪2010年1月12日,在德黑蘭遇害,被一輛遙控汽車炸彈引爆身亡,官方說他是德黑蘭大學的一名講師。

同年11月29號,沙希德•貝赫希提大學的講師,馬吉德•沙赫裡亞裡,一名核物理學家,在德黑蘭遭遇汽車炸彈,本人喪生,妻子受重傷。

同一天,伊瑪目•海珊大學的物理系主任,法裡敦•達萬尼和他的妻子在汽車炸彈爆炸中受傷。

2011年7月23日,年僅35歲的物理教授,大流士•雷扎伊在首都德黑蘭東部被槍殺。

事發時,他和妻子、女兒在同一輛車內,戴頭盔的槍手騎摩託向他們靠近,掃射後迅速逃離。

死前,雷扎伊已經接到多個匿名恐嚇電話,也曾經拒絕了多個西方研究機構提供的邀請。

2012年1月,更年輕的化學工程師穆斯塔法•羅尚的汽車,被人貼上磁鐵炸彈,並由一名摩託車手引爆,死時年僅32歲,他的一名保鏢也喪生。

絕大多數案發地,都在首都德黑蘭,也就是他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傳遞的信號:伊朗境內沒有一寸安全土地,即便在首都,刺殺成功率,幾乎百分百。

事發後,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否認美國介入,說這不是美國的政策,但美國國務院也沒有譴責這種「恐怖主義行為」。

問題是,他們怎麼會被盯上的?

化學工程師羅尚,曾被列入聯合國安理會制裁名單,據伊朗原子能組織說,他曾經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查人員見面。

言下之意,他與外界的接觸,導致其個人信息外洩。

這也是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團,關係極度緊張的重要原因,認為他們中的成員是受美國、以色列情報機構控制的諜報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專門搜集和伊朗核能力相關的組織和個人信息,這直接導致了核心成員的重大傷亡。

對手的目的,就是要將伊朗核能力扼殺在萌芽狀態。

伊朗情報、安全部門是需要深刻檢討的,關鍵部門被滲透,裡面應該已經千瘡百孔,無安全可言。

伊朗的國安,就是吃素的。

本應被保護的對象信息遭到外洩,讓對手掌握,最終形成獵殺方案,定點、定時清除。

自此後,伊朗吸取了部分教訓,迅速加大對精英的保護,嚴格限制他們個人信息外洩,電視鏡頭中出現在核設施附近的人員,臉上全打上馬賽克。

伊朗當局也處死過,被判定為以色列「摩薩德」充當間諜的國內人員,但這並沒能徹底改觀涉核科學家們的安全狀況。

「西方世界毀滅者」?

在普通伊朗家裡,科學家們是兒子、丈夫和父親,但在試圖掐滅伊朗核能力的人眼中,他們可能是「西方世界的毀滅者」,必先除之而後快。

令伊朗人痛心的是,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獵殺行動竟然可以屢屢得手。

這些科學家們多以私家車出行,在伊朗汽車業發展中,法系標緻車佔有重要地位,也是伊朗人最鍾愛的西方品牌之一。

在烈士博物館陳列的汽車殘骸中,不少遇害核科學家座駕多是標緻車。

也有的選用伊朗國產薩曼德(Samand)系列車,這個車的地位,有點兒像國內的「中華」。

此次被暗殺的法克裡扎德的座駕是日產天籟,高官肯定是更好的配備。

無論選用哪種車型,在越來越高科技的殺手,甚至隱形殺手面前,難有抵抗,逃生也幾乎沒有可能。

回過頭去看,這麼多伊朗科學家被刺殺,伊朗也難有像樣、有力的報復。

革命衛隊名將蘇萊曼尼被獵殺,痛苦的伊朗人,也只是向伊拉克境內的美軍基地發射幾枚「空包彈」,更多是做給憤怒的國內民眾看的。

在伊朗人的概念裡,頭號敵人還不是美國,而是猶太復國主義者,以色列。

內塔尼亞胡也一直希望能先發制人,憑藉著盟友川普還在位,抓緊最後時間窗口動手,徹底埋葬拜登上臺後可能的「美伊和談」。

無論內塔尼亞胡承認不承認,伊朗人早已認定,兇手是誰。

而刺殺得手,內塔尼亞胡趁亂奪回「伊朗戰略主導權」。

這一系列組合拳,估計拜登已經看暈了。

一部苦難史

這就是中東,伊朗,我對這塊土地的評價是,古老、狂野、它的歷史就是一部苦難史。

連連失去國家棟梁,伊朗是尷尬和痛苦的,立刻報復恐怕招來更大麻煩,不報復,在國內也交代不過去。

從民間到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伊朗國內這幾天的一個熱詞是「復仇」。

但要不要再等等,克制住報復的衝動。

畢竟,拜登已經候任了,還有一個多月,也許能引來轉機。

這也意味著伊朗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一個同樣被他們稱為「撒旦」的美國人。

同時也意味著,法克裡扎德,白死了。

太苦澀了。

在德黑蘭街頭的抗議現場,伊朗人似乎也不對拜登抱什麼希望,拜登像連著川普像,一塊兒燒。

別忘了,十年前伊朗核科學家接二連三倒下的那個年代,拜登是美國的二號人物。

伊朗人精神世界裡,崇尚犧牲,烈士地位很崇高。

這個社會從80年代初的兩伊戰爭以來,一直瀰漫一種英雄主義悲情。

這種悲情甚至可以追溯到早年什葉派伊瑪目海珊等人的悲劇。

這個地方的人,犧牲精神裡有宗教力量支撐。

必須給烈士厚葬,哪怕在新冠病毒仍在伊朗肆虐時期。

政府也會給烈士的家屬體面的撫恤和關照。

這種待遇也是面對「看不見的敵人」的無奈抵抗:即便國家棟梁血流成河,也絕不妥協,絕不退縮。

相關焦點

  • 伊朗科學家成排被暗殺,多麼痛的領悟:沒有核,哪有和?
    但他們仍然沒有逃過一劫。出賣、背叛、通敵,是他們最大的殺手。也許,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核工業能力發展,像伊朗這麼艱難、兇險,每一個進步的背後都是一個或幾個教授、科學家的命。伊朗多災多難,從伊斯蘭共和國建國以來,烈士成千上萬,全國各地大城市、小村莊的建築物上,有數不勝數的烈士遺像,包括兩伊戰爭犧牲將士,也有多年來不斷被暗殺的技術行家。這既是一種對烈士的追憶,也是一種社會文化,在無聲告訴所有伊朗人,這個國家從1979年至今,從來沒有真正脫離開戰鬥狀態。
  • 伊朗科學家成排被暗殺,多麼痛的領悟:沒有核,哪有和?|內塔尼亞胡|...
    在伊朗,有一個工種非常非常高危:核科學家或與核工業相關的物理、化學專業人士。新聞裡,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附近被暗殺。他不是第一個,恐怕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多年來,在以色列、美國等給伊朗拉起「核紅線」後,這些人其實已經隱姓埋名,或轉入低調的「地下工作者」。但他們仍然沒有逃過一劫。
  • 伊朗頂級科學家被暗殺,伊咬定與以色列有關,美媒曾預示暗殺走向
    索萊馬尼(左)暗殺事件示意圖這註定不平靜的一年中,不僅有伊朗軍方期待已久的伊核協議的終結,也有隨之而來的輕微局勢動蕩,以及在伊朗之外發生的國際形勢巨大轉變。但是無人機,原本派出去就是冒著代替士兵執行犧牲任務的,為了無人機擊殺伊朗高級指揮將領,明顯小題大做。法赫裡扎德暗殺事件現場在索萊馬尼中將事件後,伊朗軍方不止一次拿這件事情警告過氣「網紅」川普,但是直至此次新暗殺事件的出現,都沒有什麼實際動作。
  • 伊朗又一頂尖科學家被暗殺,網友擔心:中國科學家安全嗎?
    幕後黑手經過策劃後,派出殺手提前在他必經之路上埋伏,等待他的車輛駕駛近,就把一輛裝置有炸彈的卡車給引爆,然後那些武裝分子趁機衝上去,對著他的汽車進行一頓掃射,最終導致伊朗國寶級科學家在重傷之下,不治身亡。此消息一傳出,國內很多網友也不由擔心,中國的科學家安全嗎?每個國家的國情都不一樣,且擁有的能力也不一樣,而以我國現今的發展水平來看,是不會的。
  • 伊朗頂級核科學家遭「暗殺」,民眾高呼「和美國開戰!」
    ━━━━━或成「伊朗核彈之父」,5名槍手朝其掃射據BBC報導,伊朗國防部11月27日在一份聲明中稱,「武裝恐怖分子」襲擊了載有法克裡扎德的車輛,和法克裡扎德的保鏢產生激烈交火。扎裡夫還直接稱,「有明顯跡象顯示以色列在此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伊朗議會議長負責國際事務的特別助理阿卜杜拉希安則表示,暗殺法克裡扎德表明美國及以色列企圖破壞伊朗的科學進步。目前,以色列方面尚未對此次暗殺事件作出任何回應。
  • 重量級核科學家被暗殺,伊朗為何沒復仇?
    11月27日,伊朗最重量級核科學家、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莫森·法赫裡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被不明身份的武裝恐怖分子暗殺身亡。儘管尚無任何組織或個人宣布製造了此次襲擊,但伊朗方面多次表示,此次襲擊系由以色列策劃實施,並且背後還有美國的參與。憤怒的伊朗抗議者在獲知信息後立刻湧上街頭,腳踩美國和以色列國旗。
  • 核科學家遭暗殺後不久,伊朗將核研究機構預算增加256%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伊朗國防部長宣布,負責核研究項目的一個防務機構的預算將增加256%。不到一個月前,領導該機構的一名科學家在德黑蘭附近被暗殺。這位61歲的科學家上個月在德黑蘭郊外的一條鄉村公路上被暗殺,伊朗當局指責這次襲擊是以色列所為。 伊朗防禦創新和研究組織因其活動而受到了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的制裁。美國國務院曾表示,該組織「主要負責核武器發展領域的研究」,「其關鍵人員在伊朗政權過去謀求核武器的活動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 以色列外交部拒絕評論暗殺事件 伊朗科學家被暗殺最新消息
    伊媒:以色列為暗殺事件幕後黑手  針對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遭襲擊身亡,伊朗國內輿論普遍認為以色列是本次暗殺事件的幕後黑手,意在讓中東局勢再次緊張。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發文稱,一直以來,以色列情報組織認定穆赫辛·法克裡扎德為伊朗高級國防官員,其曾任伊朗物理研究中心負責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此前一直聲稱該人為伊朗研製核武器。
  • 伊朗的核物理科學家、高級指揮官也被暗殺,為何不對以色列動武?
    最近,伊朗的核物理科學家和高級指揮官相繼被暗殺,一切矛頭指向的以色列。一直以來,以色列與伊朗的關係不是很好,有時候也是有要爆發戰爭的可能。那麼,伊朗為何不把以色列滅了?也從側面說,伊朗和以色列發生戰爭,會佔到便宜麼?
  • 賀文萍:重量級核科學家被暗殺,伊朗為何沒復仇?
    11月27日,伊朗最重量級核科學家、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莫森·法赫裡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被不明身份的武裝恐怖分子暗殺身亡。儘管尚無任何組織或個人宣布製造了此次襲擊,但伊朗方面多次表示,此次襲擊系由以色列策劃實施,並且背後還有美國的參與。
  • 伊朗,為「核」遇襲?
    由此可見,要暗殺這麼一個如此低調以及行蹤隱秘的人,其難度之高可想而知。然而據媒體報導,這場行動整個過程僅3分鐘,現場沒有出現兇手,襲擊全部是由遠程控制的武器完成,12名殺手全身而退。暗殺事件發生後,伊朗第一時間指責以色列國家情報機構「摩薩德」要為此負責,並暗示美國也參與其中。對此,以色列予以否認,美國保持沉默。耐人尋味的是,伊朗核項目其實早已邁過需要依靠個別科學家的階段,幕後策劃者剷除法赫裡扎德,難道僅僅為了延遲伊朗的核計劃?
  • 中方就伊朗科學家遭暗殺表態
    中方就伊朗科學家遭暗殺表態 2020-11-30 2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伊朗核彈之父」遭暗殺,兇手是……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表示,殘酷的武裝分子殺害了伊朗卓越的核能及國防科學家。所有人應將兩個重要問題提上日程,一是追查該犯罪行為,並對執行者和幕後指揮者予以嚴懲。此外,伊朗將繼續法克裡扎德在技術和科學上的努力。伊朗總統魯哈尼 28日在一份聲明中譴責以色列方面刺殺了法克裡扎德。
  • ...以色列光天化日暗殺伊朗科學家想引發戰爭 將在合適時間地點報復
    12月14日,伊朗總統魯哈尼聲稱,以色列在光天化日之下暗殺伊朗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試圖在川普仍擔任美國總統期間將該地區拖入戰爭。 今日俄羅斯報導稱,魯哈尼是在德黑蘭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發表上述言論的。魯哈尼在會上強調,伊朗的關鍵優先事項是確保該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 從兄弟到死敵,以色列和伊朗搏殺60年,伊核是幌子實為控制中東?
    因為種種原因,這一計劃反而幫助了伊朗的核計劃。因為在實施過程中,由於伊朗和科學家的「誤打誤撞」,將這張錯誤的「核武器草圖」進行「亂修改」,居然歪打正著設計出了正確的核武器效果圖。於是,針對伊朗核計劃中關鍵人物的伊朗和科學家的計劃便在摩薩德的打磨下,逐漸浮出水面。
  • 首席核科學家遭暗殺,伊朗會如何報復?
    目前沒有組織或個人宣布製造了襲擊。年初蘇萊曼尼將軍被暗殺的傷痛還未遠去,年末伊朗的首席核科學家又遭遇暗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當地時間28日誓言,將對殺害該國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的幕後黑手進行報復,呼籲對那些幕後黑手予以「明確的懲罰」,而國際社會則呼籲伊朗保持克制。
  • 美國資深參議員:暗殺科學家是「非法」舉動,破壞美國與伊朗外交
    桑德斯說:「暗殺法赫裡扎德是魯莽,挑釁和非法的。」這位美國參議員補充說:「新一屆政府上臺後,顯然是川普計劃在破壞美國與伊朗的外交。」但是,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的前鷹派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為暗殺伊朗核科學家辯護,並聲稱伊朗發展核武器的「威脅」充分證明了「先發制人的攻擊」是正當的。當天早些時候,一名美國高級官員表示,美國與這位科學家的殺戮沒有任何關係,並相信伊朗已被告知。該官員在匿名的情況下討論了一個敏感問題,他說,毫無疑問以色列是這次襲擊的幕後黑手。
  • 伊朗科學家遭暗殺,以色列:全世界都應該感謝以色列
    文|米君,優質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近日,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克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遭到暗殺,車載遙控機槍在不到三分鐘的時間裡完成了這一行動,現場也沒有留下明顯證據。這消息震驚了整個世界。以色列和伊朗雖然都是中東國家,但是從以色列到伊朗(兩國地理中心)的直線距離(飛行路線)為1786公裡。這簡直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所以我們的問題來了:相隔一千多公裡的兩國,怎麼就成了世仇?
  • 一場腥風血雨正在醞釀,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中東風雲突變
    此前伊朗在知道川普敗選之後就向美國釋放出善意,伊朗向自己的盟友們表示不要在川普餘下的任期激怒他,伊朗讓盟友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和美國發生正面衝突,甚至引發更大不可預測的事情,這被視為是伊朗的善意,然而伊朗的善意沒換回來回報,反而是伊朗的核科學家在此時被暗殺了!
  • 伊朗重要核物理學家遭暗殺身亡 中東局勢再升溫
    報導稱,整個暗殺行動持續了約三分鐘,暗殺現場沒有出現槍手,襲擊全部由遠程控制的武器完成。除法克裡扎德和保鏢外,無其他人員傷亡。目前伊朗政府已經查明發動襲擊車輛車主的身份,但該人早在10月29日就已經離開了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