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一家未曾料想,在美國讀碩的女兒剛放暑假回來,就被查出紅斑狼瘡。因為出國,女兒沒有在國內參加醫保,全自費的治療費用讓馬爸爸非常發愁。
留學生群體、從畢業後到和企業籤勞動合同前的 「準職場新人」群體,都面臨醫保「真空期」。目前,滬上的現行政策有何彌補之策?對家庭來說,如何高性價比地防範「真空期」帶來的風險?記者日前展開調查。
事件
女兒暑假回滬突發急病
一個月前,病魔悄無聲息地降臨到老馬家。 「女兒在美國留學,讀了一年碩士,放暑假回來,突然查出得了紅斑狼瘡」,這突如其來的急病讓全家人措手不及,「到現在女兒還不能接受,我們也沒法接受。 」馬爸爸一度哽咽。對抗紅斑狼瘡,需要打一場「持久戰」,醫藥費成為馬爸爸的心頭病。
女兒以前一直身體不錯,出國讀書,當時也沒有想到要幫她在國內買醫保,如今,女兒患病後沒有醫保,全部要自費。 「這個病要長期治療,費用怎麼吃得消? 」老馬日前向上海電臺節目求助,希望了解現行政策,看看能不能通過什麼渠道享受醫療補助。
留學生「看病難題」共鳴多
馬爸爸的無助也引發許多留學生家庭的共鳴。一位熱心聽眾陳女士連線電臺說:「我兒子在澳大利亞留學,放假回來生病,住院手術,總共3萬多,一分也不能報銷。 」當時陳女士也打聽了很多地方,得知兒子在澳大利亞買的保險只保澳大利亞境內,回到中國後生病不能保。現在,陳女士為孩子買了「居保」,一年620元,只要有門急診、住院都可以保。陳女士說,很多家庭孩子出國留學後,在返鄉期間得病,「全自費真的讓家庭負擔很重。 」
另一位李先生告訴記者,女兒在國內學籍保留的情況下出國讀高中,期間回到上海看眼病,詢問學校是否能報銷費用,才知道學校並沒有及時通知家長繳學校的醫療保險費,只能自費;或者補繳一年保費,然後等待至少兩個月。 「兩個月後女兒已經不在上海了,根本享受不到了」。
記者採訪中發現,隨著上海留學生增多,留學生們返鄉期間的「醫保真空期」問題十分突出,被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家庭關注。「在國內,像我們這樣的畢業即失業人群,看個傷風感冒就得自掏好幾百元。」自嘲是「海帶」的Yvonne認為,留學生、剛畢業群體的「醫保真空期」問題應當作為社會問題而引起政府關注。
支招
孩子出國前可先辦「居保」
如何在最大程度上防範留學生「醫保真空期」帶來的風險?記者專門採訪了962200上海市社區服務熱線明星話務員沈毓。沈毓表示,根據現掌握的政策有兩方面的建議:一是國外讀大學的學生可以憑身份證、戶口本、入學證明(需翻譯)在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期間購買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簡稱「居保」)。
「居保一年的費用按照年齡段劃分,一般20多歲的留學生一年620元左右,有了居保,門急診、住院費用都可以保。 」沈毓透露。由於費用不高,孩子出國前為其辦居保,不失為一種性價比很高的防範 「真空期」風險的方式。不少家長也表示,此前並不知道可以為孩子辦居保,建議相關部門能夠加強宣傳,向家長傳遞這些信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繳費期限後購買「居保」,將面臨三個月的等待期。像馬爸爸這樣的情況,如果現在為女兒買了「居保」,最快也要在3個月後才能享受到醫保。此外,沈毓介紹,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以自由職業繳金的方式,在繳金的次月享受城鎮在職職工的醫保待遇。不過,自由職業繳金每個月要繳1000多元,對於主要以防範「真空期」風險的留學生家庭而言,這樣的花費有些不太划算。
記者隨後向新華保險上海分公司的工作人員諮詢。對方回答:對於20多歲的留學生,購買一份能保「住院治療」等項目的保險,大約一年在300—400元。但目前留學家庭在孩子出國期間還為孩子在國內買醫療保險的家庭很少,「大多數家庭沒有這個意識,覺得孩子在國外,沒有必要在國內投保」。
可向街道申請綜合幫扶
目前,對於滬上困難家庭,「醫保真空期」發生的大病重病有沒有相應的救助渠道?沈毓告訴記者,根據現有政策,經過民政救助後仍有特殊困難或者是沒有被救助覆蓋到的家庭或人員,在遭遇天災人禍或突發事件後確實有特殊困難的,可以向街道申請綜合幫扶。
各區按照 「政府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社團運作、依託社區、綜合幫扶」的工作原則,對困難居民的申請進行審核,確定是否符合綜合幫扶的條件。綜合幫扶屬於民間組織,所以各區、各街道之間都不一樣,沒有統一的償付標準。
針對低保和低收入家庭成員個人全年實際自負的醫療費用超過一定金額,可以申請醫療救助。 「低保低收入家庭,如果看病自費達到3萬元以下部分,按照50%報銷,超過3萬元,3萬元以下部分50%報銷,3萬元以上比例60%報銷。 」沈毓表示。
提醒
大學生享受醫保待遇 延長至畢業當年年底
記者了解到,從畢業後到正式和企業籤訂勞動合同前,「準職場新人」也處於「醫保真空期」。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的好消息是據上海社區服務熱線話務班長龔曉燕介紹,從2011年9月1日起,上海市各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接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本科學生、高職高專學生以及非在職研究生(以下統稱「大學生」),將納入上海市居民醫保覆蓋範圍。目前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80元,會隨居民醫保中小學生標準同步調整。
大學生畢業後至當年醫保年度結束(12月31日)前,未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如發生住院或門診大病,還是享有大學生醫保待遇,由原就讀院校開具相關就醫憑證,受理醫療費用零星報銷事宜。
在2011年9月1日之前,按照規定,學校戶籍取消之日就停止享受醫保待遇,如今新規之後,滬上「準職場新人」的醫保「真空期」大大縮短。不過儘管如此,專家仍然提醒應屆畢業生:大學生醫保待遇只能享受到畢業當年的年底,所以在年底還沒有成功就業的學生,可以考慮購買及時在年底前購買「居保」,填補「真空期」。
作者:陳珍妮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2-08/01/content_854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