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紡織博物館展出中國珍品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德國紡織博物館展出中國珍品

2020-11-20 09:51: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孫靜波 責任編輯:孫靜波

    德國紡織博物館在「金線龍」特展中展出的中國古代紡織珍品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柏林11月20日電 (記者 彭大偉)題為「金線龍」的主題展覽近日在位於德國北威州克雷菲爾德市的德國紡織博物館正式開展,讓德國民眾近距離感受到從元代到當代、跨越數百年的中國紡織刺繡藝術魅力。

  據介紹,「金線龍」主題展覽共展出約120件來自中國的紡織品,既有民間服飾,也有皇室服裝。這些展品的共同之處在於,它們或直接呈現了金色的龍型圖案,或是在象徵意義上體現了「龍」的元素。

德國紡織博物館館長安妮特·席克(左一)、策展人瓦爾特·布魯諾·布裡克斯(右一)、sheme品牌創始人劉瓊英(右二)在德國紡織博物館門前 主辦方供圖

  克雷菲爾德市以生產絲綢著稱,與中國交往的歷史十分悠久。該市市長弗蘭克·邁耶爾表示,早在距今約400年前,當地便與中國杭州建立了密切的聯繫。

  在專門為該展出版的配套畫冊中,亞洲紡織品專家、策展人瓦爾特·布魯諾·布裡克斯(Walter Bruno Brix)介紹了「龍」這一符號在中國與在西方完全不同的形象。在他看來,「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方面意味著「天命」,是帝王的象徵,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中國哲學中象徵能量的「氣」——在這裡,每一件紡織品都講述著不同的歷史。

  「金線龍」展覽也吸引了當地多家主流媒體的關注。《萊茵郵報》寫道,「這一展覽有太多太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了」。

sheme向德國紡織博物館提供的兩雙蜀繡短靴和一件金線龍袍 主辦方供圖

  記者注意到,「金線龍」特展上展出的還有來自中國當代原創品牌sheme的兩雙蜀繡短靴「海水江崖」和「百鳥朝鳳」,以及私人收藏的一件金線龍袍

  該品牌創始人劉瓊英向記者表示,「金線龍」特展展出跨越近千年的服裝變遷,生動呈現了中華文化,精緻的展品讓德國民眾有機會欣賞到幾百年前中國的創造、藝術和審美。她期待今後能將融合了更豐富文化創意的產品帶給歐洲和本土消費者,讓更多德國人認識中國文化,了解跨文化融合的精彩紛呈。(完)

相關焦點

  • 以「金線龍」為主題 德國紡織博物館展出中國珍品
    德國紡織博物館在「金線龍」特展中展出的中國古代紡織珍品名為「金線龍」的主題展覽近日在位於德國北威州克雷菲爾德市的德國紡織博物館正式開展,讓德國民眾近距離感受到從元代到當代、跨越數百年的中國紡織刺繡藝術魅力。
  • 「東方龍」舞動德國紡織博物館 新華絲路
    新華絲路法蘭克福11月3日電(記者沈忠浩)位於德國西部克雷費爾德市的德國紡織博物館11月1日推出「金線龍」中國紡織品特展,公開展示約120件帶有龍圖案的中國紡織刺繡服飾,吸引了當地民眾和媒體的目光。克雷菲爾德市對華交往淵源深厚,早在400多年前即同中國杭州開展絲綢貿易。亞洲紡織品專家、策展人瓦爾特·布利克斯表示,龍在中國文化中的概念與與西方的認知完全不同,象徵帝王權力,也象徵流轉於萬物的生氣。
  • 126件羅浮宮珍品日前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中國國家博物館聯手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推出的2017年開年大展——羅浮宮的創想日前開展。來自羅浮宮博物館的126件珍貴文物藝術品,以特有的方式,呈現法國八百年歷史變遷。記者 李繼輝 攝  羅浮宮的文物來國博展出了。不過,令人遺憾的是,126件珍品中,沒有《蒙娜麗莎》。這些珍品已經對外展出,展品涉及油畫、雕塑等諸多門類。  羅浮宮旁挖出景德鎮瓷器  進入展廳,右側展櫃裡扎堆兒陳列著十來件小型文物,其中兩件瓷器祖籍中國景德鎮,這次算是從法國回家「省親」。其中一件是青花人物圖花瓶(或筆筒),為明崇禎時期在江西景德鎮燒制。
  • 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近日,「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皇權與秩序」「生活與習俗」「陳設與清供」「藝術與信仰」「文治與武備」為脈絡,展出瀋陽故宮館藏清代宮廷文物200餘件(套),中國國家博物館精選館藏30餘件(套)清宮器物參與展覽,為觀眾揭開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神秘面紗
  • 中國「龍鳳」飛落德國博物館
    9月29日,在德國國家級紡織博物館,有一場收藏慶典儀式被見證著。中國原創品牌——sheme的兩雙限量版短靴,和其創始人劉瓊英(Linda)女士私人藏品「現代新龍袍」,即將展示在11月1日開幕的「金線龍—德國紡織博物館的中國紡織品收藏」特展上。
  • 淄博:9月8日到市博物館看畢卡索陶瓷珍品
    初步定在今年9月8日上午,由市政府主辦,義大利文化中心、義大利傳媒和市經信委、市博物館承辦的畢卡索陶瓷藝術展將在市博物館開幕,展覽將持續到今年10月30日。  畢卡索是享譽世界的畫家、雕塑家。繪畫與陶瓷的結合,是他晚年的最愛。畢卡索陶瓷珍品曾在不少城市展出,但一般都是展出三五件、十來件,像這樣一次展出50件,並且到淄博這樣的三線城市,還是第一次。
  • [山西新聞聯播]150餘件義大利陶瓷藝術珍品在省博物館展出
    [山西新聞聯播]150餘件義大利陶瓷藝術珍品在省博物館展出 150餘件義大利陶瓷藝術珍品在省博物院展出。
  • 「黑石號」「開進」上海博物館 168件文物珍品首次回國展出
    央廣網上海9月1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為紀念中新建交30周年,「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昨天(14日)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展覽今天起對外開放,並持續至2021年1月10日。
  • 柬埔寨吳哥文物將在中國博物館展出
    新華網金邊7月22日電(記者李弘)中國與柬埔寨22日在柬首都金邊籤署《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吳哥文物與藝術展》協議,80件(組)吳哥文物將來中國展出半年。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劉曙光與柬埔寨文化藝術大臣彭薩格娜籤署了協議。
  • 臺灣館藏織錦珍品「衣錦榮歸」大陸展出
    9日,「瑞慶禎祥——清代織錦珍品特展」在蘇州絲綢博物館開展。來自臺北歷史博物館的40餘件清朝織錦珍品參展。   1938年,隨著侵華日軍的逼近,當時河南博物館館藏的珍貴文物岌岌可危。為了使這批國寶不落入日軍的手中,文物被輾轉南遷至重慶。
  • 柏林的博物館島,這裡聚集了德國首屈一指的博物館
    博物館島位於柏林市中心,施普雷島的北側,這裡聚集了諸多博物館,以佩加蒙博物館為首,島上的五座博物館形態各異,和諧統一,施普雷河從兩側流過,使它們的氣勢更加宏偉磅礴。1992年,博物館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
  • 陳麗華贈德國德勒斯登博物館紫檀珍品(圖)
    Roth館長說:「在這美好時光下,我們的關係借著此次交流活動邁進了一大步,雖然身在義大利威尼斯的德國前總理科爾未能前來,但他已託博物館向陳麗華及其代表團致歉,他很遺憾沒有在德國,他要向陳館長一行及代表團成員轉達最美好的祝願和問候!」  Roth總館長還說,為了輝映這次兩館的文化交流,他們將有幸邀請中國紫檀博物館來到他們最具中國建築風格的國王行宮博物館展覽中國的傳統紫檀藝術品。
  • 日本侵華時期僧人探險隊收集佛教珍品首次在瀋陽展出
    瀋陽故宮展出佛教珍品之一(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解說】4月27日,「莊嚴寶相——旅順博物館藏佛教藝術珍品展」在瀋陽故宮飛龍閣、翔鳳閣展廳開展。63件由旅順博物館珍藏的佛教精品首次現身瀋陽,與以往珍品展不同的是,此次珍品均是在日本侵略中國時期由日本探險家在中國所收集。 【同期】旅順博物館館長助理孫傳波:我們這個文物,主要就是日本大谷光瑞的探險品的一部分,當時他就把他的探險品的一部分從日本拿到了旅順,就寄付在旅順博物館,後來就賣給旅順博物館。
  • 香港旗袍珍品展闡釋社會及文化轉變(圖)
    中新網4月27日電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50多件精選自香港歷史博物館館藏的旗袍珍品,由27日起至6月10日在奧海城二期主題中庭舉行的「旗袍的變奏」展覽中展出。
  • 「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臺灣行巡禮
    這一天,臺北101大樓迎來了自建成以來大陸首個赴臺文化交流項目:「紫檀的奧秘——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臺北展覽的隆重開幕。101件價值超過新臺幣十億元的紫檀藝術珍品,讓臺灣民眾有機會近距離領略巔峰工藝之精和傳統文化之美。
  • 兩雙來自功能區企業的刺繡短靴,被德國國家級博物館永久收藏
    與此同時,這兩雙限量版短靴將與其創始人劉瓊英(Linda)女士的私人藏品「現代新龍袍」,一起在11月1日開幕的「金線龍—德國紡織博物館的中國紡織品收藏」特展上進行展示。向德國廣大民眾介紹和展示中華時尚文化瑰寶。
  • 珍品中的珍品-中國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那麼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是什麼,你了解嗎?今天帶你看看這些珍品中的珍品!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匈奴王冠是黃金製成的,重1394克,是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件匈奴單于金冠。該文物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見珍品,中國瓷器三絕之一。有著極為獨特的青花紋飾,體現了極高的燒制水平。
  • 9月14日上海博物館唐代「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拉開帷幕
    2020年在中新建交30周年之際,上海博物館與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9月14日上午在上海博物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248件/組文物,其中包括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邱德拔展廳精選的「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168件,它見證了古代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珍藏中國古代山水畫
    人民網紐約9月11日電 (記者李秉新、張彬)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日前開始展出該館和部分私人珍藏的中國古代山水畫作品,近期赴紐約旅行的朋友可以前往該館一睹中國古代珍稀山水作品的風採。 據展覽策劃人,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助理主任史耀華(Joseph Scheier-Dolberg)介紹,此次展覽名稱為《溪山無盡》,將分三期展出120餘件中國古代山水畫,向觀眾介紹山水在中國視覺藝術中的多重運用方式。展品以繪畫為主,但也包括紡織品、陶瓷、竹雕等。這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當地又一次推出大型介紹中國古代繪畫作品展覽。
  • 探訪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和風琴博物館 欣賞7件館藏珍品
    時至今日,島上已有鄭成功紀念館、林巧稚紀念館、馬約翰紀念館、西洋文化與鼓浪嶼——古蛋白照片館等多個頗具特色的博物館和紀念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和中國唱片博物館的籌建工作也正穩步推進中。  今天恰逢第四十個國際博物館日,我們將與大家一起分享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和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這兩個極具含金量的博物館的七件館藏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