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 潭 子
□ 吳昌富
龍巖市永定區湖雷鎮石坑村是省級傳統古村落。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民風淳樸,古韻悠悠。其中東西走向的石坑河穿村而過,在這綿長而又蜿蜒的石坑河中還深藏著一潭河水,那一潭河水位於石坑河中段,河水從兩塊大石壁中穿流而出,在大石壁下衝刷出一方直徑達30多米,深3米多的圓形潭,故人們取名為「圓潭子」。
圓潭子面積約500平方米,潭中間有小浪花但無漩渦,潭底部是軟沙,潭的兩邊有可站人的天然石壁供人釣魚,而潭的兩石壁間,石坑先民在此修建了一座方便人們通行和休閒的石拱廊橋——南磐橋,沿潭兩岸還有茂密的修竹和芭蕉樹。每當清晨,少婦、村姑都會在潭邊洗菜、滌衣、浣紗。那說笑聲,抹衫槌(洗衣棒)的敲拍聲與拱橋、圓潭、綠水、修竹……共同演繹出小橋流水人家,廊橋遺夢的美好意境。
圓潭子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猶如人間仙境,令人流連忘返、心曠神怡。春季綠竹青翠,野花競放;夏季濃陰蔽日,碧波蕩漾;秋季天高氣爽,煙霧繚繞;冬季朝陽夕暈,微波漣漪。潭水四季澄清如鏡,清新涼爽。
每當炎炎夏日來臨時,常有青少年在潭中遊泳、戲水、抓魚或在潭邊河床中間沙石壩中玩耍。那時的圓潭子既是孩子們的水上遊樂園,又是成年人的消暑聖地。午飯過後,便陸續有孩子們來到圓潭子遊玩,他們有的在玩水嬉戲,有的在潭中和魚兒親密接觸,有的在徒手抓魚摸蝦,有的在在潭中玩各種刺激的遊戲:如打水仗,互相潑水;循環遊泳追逐比耐力;懸崖高臺跳水尋求刺激和快感;單手擎衣服踩水而衣服又不被打溼的花式遊泳;還有仰臥水中不動而不沉的花式遊泳……
每當孩子們在水中嬉鬧夠了就會跑到潭邊的衝積沙灘壩上休息,或躺在乾淨柔軟平整的草灘上拿片芭蕉葉遮擋陽光,美美的睡上一會;或用陽光曬的暖暖的金黃細沙把身體埋起來,來一場舒服的沙灘浴。
夕陽西下,在圓潭子玩得盡興的孩子們陸續回家,此時成年人忙完農活便三五成群的來到圓潭子搓澡、遊泳,他們與夕陽為伴,與魚兒為伍,他們在圓潭子洗去了勞作後留下的泥塵,洗去了滿身的汗酸味,更是消除了一整天的疲勞。他們在圓潭子重拾童年的美好時光,時而發出的陣陣歡聲笑語在圓潭子上空迴蕩。
站在南磐橋上,只見圓潭子內碧水倒映藍天,波光粼粼的河面泛著銀光,陣陣花香襲來,夾雜著綠竹叢中的幾聲鳥叫,真令人心曠神怡!目光回到圓潭子,清澈的潭水裡有泥鰍,有大蝦小蝦,有黃刺魚、鯰魚,泥螺、鯽魚、塘鯴、肉鮊、甲魚……它們有的在冒泡,有的在潛水,有的在路過,有的在膠著……好一派熱鬧、生態、向上的景象!此外南磐橋下,那被橋鎮住的烏龜,它們翹著鼻尖,似乎想掙脫橋的重量,其實仔細一看,原來它們是在拼命用鼻尖頂貼呢!因為頂貼可以長壽!將來能夠自由!
圓潭子有著原汁原味的世外風情,雖不知名卻遠比想像中更真實,這裡曾演繹著最純正的童年往事,總能在不經意間喚起石坑人心中關於童年最深層的記憶。它不張揚,像是深宅裡走出來的大家閨秀,只是靜靜地看著滄海變桑田。經過千年光陰的浸潤,千年風雨的洗刷,千年歷史的沉澱,圓潭子顯得格外與眾不同,這裡深藏著一個真正的水鄉桃源,不受室外喧囂的侵擾,兀自靜靜地美著。
原生態的自然村落,古樸清幽的圓潭子,風雨、烈日、雷霆,雖蒼老了你的面容,但不改你沉靜的姿勢。遺憾的是,近二十幾年來,由於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嚴重,圓潭子逐漸失去往日的風採。所幸當下石坑村委正多措並舉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圓潭子自然景觀復原改造工程也已列入規劃,相信不久的將來,圓潭子自然景觀將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繼續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