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湧現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詞人。其中風華絕代的才女李清照就是當中的典型代表。李清照的詞溫婉細膩,自成一派。其婉約詞風讓人不得不讚嘆這位奇女子才華。
北宋末年,李清照和她丈夫劉明成因家中遭遇變故,因此一家人貶謫青州,此時朝中也是大臣們爭權奪利,混亂不堪。而被貶的李清照詞人一家。此時也突遇其公公趙挺之不幸去世的變故。因此李清照與丈夫便長隱居長達一年多的時間。修身養性,埋頭書海之間,成為了人們人人都羨慕的神仙眷侶。而這首《鷓鴣天·桂花》也是創作在這個時期。
這首詞開篇第一句「暗淡輕黃體性柔」,主要是對桂花的形態進行了描寫。桂花顏色本就清雅別致。一個暗一個淡一個黃,就極大地概述了桂花的具體形態和顏色。清書亦遠只留香。這句對桂花那香清遠香遠益清的氣味進行了描寫。
桂花雖然十分的不起眼。但是卻留給人世間那濃鬱的芬芳,仿佛是百花裡的一股清流,它不會去爭奇鬥豔。反而是以最質樸的方式給人間帶來它的美好。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可見詞人對桂花的高度讚譽。桂花和其他那些爭相鬥豔的花朵比起來,無需婀娜多姿或者是豔麗多彩。不需要濃重的顏色去對其點綴,本身就是花百花叢中的一股清流。
梅定妒,菊應羞。這句話以擬人的手法將梅花和菊花擬人化。梅花會去妒忌桂花,菊花見到桂花卻會顯得嬌羞。可見桂花在百花叢中的地位。因為梅花盛開在寒冬臘月,春天尚未來到,便早早的一騎絕塵開放在百花園中。
可是卻很少有人願意出來觀賞它的美好,而菊花開在金秋時節但桂花開放的時候卻又讓它無地自容,畢竟桂花雖然個頭嬌小,但是香味濃鬱。清新脫俗,怎不怎能不讓其他花在其面前顯得落寞三分呢?
「畫廊開處冠中秋」一句點名了桂花開放時值中秋季節,而這個團圓美滿的日子裡,在花園曲徑深幽處傳來淡淡花香,雖然沒有華麗的護欄裝點。但是桂花在秋中秋時節的花朵爭豔中卻必定有其一席之位。
最後兩句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為本詞的點睛之筆,借桂花之名暗指屈原為何當時沒有把如此典雅的桂花收入離騷之中。其實也暗指自己一家人被貶至青州。就好比這沒有被離騷所收錄的桂花,表面上是替桂花打抱不平,其實也是在抒發自己一家人被貶的憤懣不得志。詞人借物喻人,詞風婉約清新,讓人不得不讚嘆詞人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