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小吃古人說過:一世顯貴之人才懂得如何居住,三世顯貴之人才懂得如何飲食。可見飲食這件事是多麼莫測高深。
藍天、白雲、溫暖的陽光,四時花豔,空氣清香,這是現代都市人夢寐以求的神話天堂。在保山,在雲南省西部的一座邊陲城市,這一切卻依然那麼逼真、那麼安靜鮮活地陪伴著人們,當地人從來不以為有什麼特別,第一次到來的遊客卻嘖嘖讚嘆,驚羨不已。
如果你來到保山,不必到處打探,只在隆陽城裡逛蕩一番,就被這裡宜人的氣候濃鬱的風情和多樣的食物吸引,從而迷戀上它捨不得離開。小城保山,一年四季溫暖如春,大街小巷美食琳琅。保山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東漢時這裡即設置永昌郡,與內地交往頻繁,從而形成了兼收並蓄豐富多彩的文化。保山城的每一條街巷都布滿了各種美味小吃,每一處地方都流溢著沁人心脾的香氣,隨便在個攤前坐下,就會讓你吃得身心舒爽,神魂顛倒。好哩,現在就開啟我們那趣意的保山小吃之旅吧。
薄醬餌塊(即醬粑粑)
隆陽的餌塊歷來叫做「燒餌塊」,就是燒了以後吃,大家也從來沒有過別的吃餌塊方式,這應該是保山人的一種古板,還是一種堅持,說不清楚。可是燒裡面有學問。如果一個普通人去燒餌塊,那肯定燒不好,甚至於燒熟後連你自己都不想吃。因為你根本就是個外行,達不到那個檔次。保山餌塊的「燒」,並不是明火,而是把碳燒紅,間或才有點淡藍色火苗。那麼餌塊在碳火頭上,燒上幾十秒鐘,下面接近熟了,要趕緊地給它翻身,烘另一面。火力要均勻,這樣第二面燒到一定程度,生餌塊中含有水份,此時變成氣聚積在裡面,有溫度,慢慢地就把餌塊撐泡了,高高隆起,像個大肚婆一樣,充滿幸福感。這些溫度滲透整個餌塊,它其實就熟了,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這時馬上用火鉗夾起交給顧客,便是所謂的「軟」。它鮮嫩爽滑,格外好吃。如果需要硬的,那就繼續烤,讓它的兩面都變得乳白,有的地方還現焦黃,這時吃著皮脆內軟,滋味濃香。
適意糖渣
被譽為「滇西糧倉」的保山,不僅出產優質糯米,勤勞智慧的保山人民還將糯米加工成各種可口食物,如米花、餈粑、酒釀等,種類繁多,風格各異,而糖渣則是保山特有的一種風味小吃,在任何時候和場合,它都能滿足人們對渴的需求,堪稱美味佳飲,食中極品。
渣糖的做法雖然簡單,但要做好卻不那麼容易。整個製作過程中一律不加糖,吃起來自有一種天然的甜味。它的工藝簡便,雖然耗時長,比如糯米和麥芽的浸泡,中間過程勿需照料,也沒什麼特殊要求,但只有少數人做出的糖渣味美色正,濃度剛好,吃著甜而不膩,這裡面自有一番功夫,譬如配料比例,蒸煮火候等等,都是獨到的技術。好的糖渣湯水清澈,渣粒軟糯,甜而不膩。因為糖渣的甜味是其自身的味道,自然而清香。如果要做假,放入白糖或糖精之類,常吃的人入口便能察覺為。還有顏色要白,湯和渣都不能泛黑,否則即使味道好,視覺上打了折扣。
糖渣中不僅含有大量澱粉、酶等,還含有豐富的葡萄糖、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份,它是保山人特製的一種飲品,成為群眾待客的主要食物之一,居家隨心製作,街邊多有售賣,吃上一碗令你回味不已。
下村豆粉
下村豆粉,是用本地老品種豌豆磨麵打成漿,煮至一定稠度,然後舀入一個長方形木製託盤,讓其自然涼凍幾小時後,便凝結成型。吃豆粉最講究作料。將豆粉切好放入碗中,就該加放作料了。油紅辣椒、麻油、舂花生、花椒油、芫荽、蒜泥、炒芝麻、米醋等,不下十餘種,拌均勻即可食用。吃起來感覺很特別,有麻辣的暢快提神、有花生芝麻的脆香味道、有酸辣的開胃增食、有生菜的涼嫩爽口,還有其他各種作料的混香醇美,真是妙不可言。
飄柔冰粉
冰粉不是那種正正經經地吃的好東西,就像什麼紅燒牛肉四喜丸子之類,名聲大身份顯,但她卻是保山隨處可見老少皆宜的如意小吃。在保山城的街頭巷尾,在保山壩子的每個鄉村集鎮甚至每個村塞角角落落,都有人在賣冰粉。而且冰粉也沒那麼金貴那麼嚴肅莊重,很便宜很隨性的小吃。所以冰粉沒什麼講究,小孩子隨便點零花錢能買上幾碗,經濟再拮据的人也能夠用它來解渴解乏。你可以端起碗幾口掃個精光,也可以拿小勺子慢慢舀嚼,還可以裝到袋子或杯子裡管吸,更可以帶到家裡或辦公室後再細細品銘……大概這就是保山人喜愛冰粉的原因吧。
保山冰粉吃的是感覺。好冰粉用的全是天然的上品原料,聞著就有一種淡淡的自然香味。再看冰粉的狀態,整體的顏色要均勻,樣子要不稀不濃不老不嫩。那麼,人家就走過來,店家便用勺舀幾塊冰粉入碗內,飛快地搗著冰粉,一邊問你要甜些還是酸點,然後敲點冰塊撒進去,加糖水和酸水,給攪和勻後,抹淨碗沿,遞到你手上。據介紹,冰粉籽中含有多種維生素,並且含鈣、鐵、鋅及胡蘿蔔素、核黃素、抗壞血酸等。冰粉則有清熱解毒、鎮靜、祛痰之功效,能止咳、治痧氣、疥癬、鎮靜祛痰、清熱解毒,她還可治狂犬病、癲癇,感冒。這對於人們來說,真是一個福利雙收。
透心綠豆
保山人種植透心綠並用來加工炮製特色零食泡炒豆的歷史已相當久遠。它以往綠豆均為農家自種、自炒,在保山的眾多街市廣為銷售,使這一傳統風味小食成為人見人愛的一方佳品。民間炒制綠豆需要一定的技術,炒出的蠶豆才泡,即使有的皮炸開了,豆心卻不受損傷。具體的炒法,是將幹豆稍微灑一些水,讓它保持溼度,然後晾一晾,使豆子表面的水份散去。再把很細的江炒同豆子一道放進鍋裡,先架大火後改小火,一邊不停地翻炒。這樣豆子受熱均勻,豆內的水汽蒸發會使它們變得泡脹。豆子炒好後,可以直接售賣或食用,叫做素炒豆。有的在炒時就放上鹽,增加口味。有的要抹上點菜籽油,色澤光亮,更加誘人。吃的時候,用手輕輕一捻,皮即刻就剝落開,露出翡翠般的豆心來。然後放進嘴裡,又酥又脆,滿口溢香。
老保山米糕
米糕白得像雪一樣,高約三釐米,圓柱形狀,上面稍大點,貌似個喝水的玻璃杯子。你抬在手上,摸著顫巍巍地有點彈性,粘在手上黏答答,送進嘴裡輕輕咬一口,甜津津的味道滲滿口腔,含在嘴裡怕融化了,捨不得吞下去。如果稍微冷一點,米糕吃著口感香軟,略有粘連。其中的糖沒完全化,白糖籽粒還在,邊吃軟軟的米糕,間或碰到幾顆細糖,邊嚼邊抿,別有一番滋味。如果是紅糖的話,口腔內草甜草甜的,像吃生紅糖一樣,特別原味。
現在保山賣米糕的地方有兩處,一是體育場門口,二是南亞商場端。順便去吃幾個米糕,回味一下那種靜沁的感覺。
胖驢打滾兒
保山人平常吃的湯圓,小的有枇杷般大,大湯圓有小的三倍體積。一般包餡是紅糖,或者豆沙,煮好後入碗加原湯而食。驢打滾是豆末湯圓,保山街市賣的少,它的傳統製作過程如下:首先是制吊漿面:糯米1000克、秈米250克,一同冼乾淨後用清水泡2-3天,每天換清水以免發酸,然後撈出用石磨磨成麵漿,裝入布袋,吊成瀝乾水分。第二步制豆面:黃豆入鍋焙香,磨成細粉,篩去豆皮,面入盆中。炒芝麻、炒花生面。第三步煮湯圓:鍋上火,入水燒沸,取吊漿面搓成小球下鍋,煮至浮起,即加少許冷水,保持鍋人水沸而不騰狀,待熟後用漏勺搗出放入豆面盆內,搖動面盆,使湯圓均勻地滾動粘滿豆面,入碗,裝上糖稀即可。
因為加了豆末,這樣的湯圓卻別有一番滋味。你看潔白細膩的湯圓,暗黃深的豆末,再澆上糖水,絕對挑戰你的耐心,按不住原先的蠢蠢欲動,夾起就吃,只覺得圓潤柔韌,粘和香甜。
玲瓏卷粉
卷粉是用米飯做的,呈圓形,約有臉盆般大小,極薄,乃至於單張放置時可以看透她。這些卷粉一張張疊在一起,清純可愛的樣子,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接近她親近她。你到攤子去吃時,就取下張卷粉,平鋪於大盤子上,依次放上煮熟的豆芽菜、翠綠如玉的韭菜,看上去嬌嫩欲滴,在自然光反襯下,閃爍著晶瑩的光亮,讓你饞得口水都要流下來啦。接著,再動作飛快地撒上些許肉絲,放上漂油等佐料,給它們拌勻,攤好,捲成筒形遞給你。這時你輕輕捏著卷粉的一端,對著另一端咬一口,只覺它皮軟軟的,裡邊內容豐富,但都爽涼易化,鮮嫩無比。慢慢地品嘗,那味道極厚重極濃鬱,真讓你愛不釋口。
保山別具風味的小吃還有涼蝦兒、叮噹糖、手抓餅、米花、擦粉、燒皮、甜白酒、蕎糕、燻肉米線、板橋酥餅……林林總總不下幾十種,它們如珍珠散嵌,像落英繽紛,讓這個地方變得美麗而靈動,讓人的舌尖感覺仙幻而親切。駐足歇腳,幸運邂逅,歲月靜好。
文/李瑞國
來源:保山旅遊
轉自:保山新聞網
編輯:李美蘭
責任編輯:楊清宗
關注:美食武定,公眾號:wdx1949。美食武定讓你每天享受快樂生活,投稿地址:763245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