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軍隊傷亡多少會失去戰鬥力?德軍30%,日軍50%都難打垮

2020-12-23 WarOH協虎

文/商學野

在工業革命後的戰爭裡,各種重火力的快速發展,讓戰場上的傷亡率不斷增加。熱兵器的殺傷力遠超冷兵器,一顆殺爆榴彈炮打在地上,周圍幾十平米都會被彈片和衝擊氣流覆蓋,士兵沒有掩體保護的話非死即傷。

在熱兵器戰爭這種絞肉機裡,軍隊的損耗速度驚人。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役,英軍曾在一天之內陣亡6萬人,一線軍隊大量全軍覆沒,這在人類的歷史中是前所未有的。

索姆河戰役這樣的傷亡之所以少見,是因為軍隊一般都會計算"傷亡率",傷亡到了一定比例,軍隊就會失去戰鬥力,軍官也就會下令撤退。

軍隊是由士兵組成的,不管是最小的班、排還是最大的集團軍或軍群,每當士兵達到一定的傷亡比例,軍隊就會"失去戰鬥力"。"失去戰鬥力"這個名詞不好理解,它到底是指軍隊全軍覆沒了,還是士兵潰退了呢?

其實除了被成建制消滅外,大部分軍事單位"失去戰鬥力"是指撤退休整。以現代戰爭來看,一般傷亡率達到20%就會有失去戰鬥力的危險,30%則是全世界軍隊公認的傷亡率界限,超過30%,仗就沒法打了。30%這個比例看起來好像不太高,為什麼軍隊會以此為界限呢?

一、傷亡背後的直接意義

沒經歷過戰場腥風血雨的人,很難理解傷亡二字的含義。無論古今,戰場的傷亡率高低直接牽扯到軍隊的士氣。

在古代戰爭中,救護水平非常低下,一般受傷的士兵很難存活。冷兵器時代的軍隊傷亡達到十分之一以上,士氣就會受到打擊。這時,除非是治軍有方的名將坐鎮後方,否則士兵們就會產生潰散,也就是古文中的"棄甲曳兵而走"。

這時敵軍會追擊這些失去戰鬥力的士兵,古代戰爭時大量的傷亡和俘虜,都是產生在一方潰退而另一方追擊的過程裡。

現代戰爭因為醫療救護體系的成長,一般傷兵和陣亡士兵都會撤下一線,並且有新生力量上前線補充,所以士兵潰逃的現象有所減輕。但是傷亡率依然對士兵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一線作戰的部隊死傷慘重,有去無回,士兵們可能會產生"畏戰情緒",甚至完全失去鬥志變成逃兵。

軍隊統計傷亡率分為戰時和戰後,戰場上的實時傷亡率就是負傷和陣亡,有一個就算一個;而戰後統計傷亡率,則有受傷、陣亡、被俘、失蹤四種。這四種損傷一時半會兒都無法恢復,軍隊的人員是實打實的減員。有的傷亡過大的部隊會放棄重整,直接撤銷番號,剩餘士兵編入其他部隊。

二、編制決定傷亡率極限——以二戰德軍為例

既然傷亡率是對軍隊士氣有影響,那30%傷亡率的這個分界線是怎麼算出來的呢?難道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能量化嗎?

其實這並不是心理學得出的數據,而是跟近代軍隊的編制有關的,是西方各國軍隊的默認規則。

要理解傷亡率,首先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一支軍隊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拿槍打仗。軍隊裡除了大量的一線戰鬥部隊,還有很多後勤和技術兵種,例如工兵、炮兵、通信兵、醫務兵以及輜重運輸部隊、指揮部等等。在打仗的時候,負責衝山頭進攻、或者蹲戰壕防守的大多是步兵,這些人到底有多少呢?

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德軍戰鬥編制,就能很好地說明為什麼30%傷亡率是軍隊的界限。

德軍在二戰爆發時的步兵師人數是17000人上下,共分為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除此之外,德軍步兵師還有偵察營、反坦克營、工兵營、汽車隊、通訊隊,以及師指揮部和衛隊。

德軍的步兵團下屬三個營,一個營850人,這樣算下來,德軍的一個步兵團有2500人左右。但這些人並不全是步槍兵,還有相當一部分非戰鬥人員,除去這些人,德軍一個師的三個步兵團共7000多人,按照一個整裝師17000人來算,步兵的比例正好是40%。

假設德軍步兵師傷亡率達到30%以上,那一線戰鬥的人可能就剩下一千多人了。而且士兵在受傷後還需要照顧,輕傷員能自理,重傷員一個人則需要兩個人去抬。當傷亡率達到30%,這剩下的1000多個士兵也要分兵去照顧傷員,前線幾乎沒多少拿槍的人,這個步兵師也就失去了戰鬥力。

三、打不垮的日軍

在歷史上,對於傷亡率和戰鬥力的界定並不是一錘定音的,不同國家各有高低。

例如在東亞的日本,日軍對自己軍隊可承受的傷亡率定的比較高。在二戰前期日軍的戰鬥力強悍,馳騁中國和東南亞兩大戰場,雖然在中國遇到了強硬的抵抗,但相對而言日軍的傷亡還是不算太大。

日本的軍隊編制和西方不同,由上到下是師團、旅團、大隊、中隊、小隊的形式、日軍的甲種師團人數眾多,比西方的"師"要多10000人左右,人數大概在27000人上下,乙種師團也有25000人。

日軍甲種師團下面有兩個步兵旅團,還有工兵、騎兵、炮兵、輜重運輸兵各一聯隊,加上師團指揮部,以及旅團指揮部,這都是非一線戰鬥人員。

按照二戰日軍的編制,一個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一個聯隊人數在3800人左右,一個旅團也就是7600人。由此計算,日本甲種師團的一線步兵有15000人上下,超過師團總人數的50%。

在二戰時的日軍師團戰鬥力兇悍,因為他的一線作戰人員比例大大超過西方軍隊,傷亡率甚至達到40%以上還有作戰能力。而在二戰晚期的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已經不知道什麼叫傷亡率了,"玉碎"作戰是唯一的戰術。此時的日軍無論什麼兵種,只要會拿槍,就要上陣殺敵。在硫磺島這樣的地獄之中,日軍守軍20000多人,最後只有1000人被俘,傷亡率達到了95%以上!

四、普通人對軍隊的誤解

可能很多人看完這些內容覺得驚訝,原來上前線的軍隊居然有一半人不在一線打仗!其實這是現代軍隊精密分工的體現。

軍隊裡的很多崗位屬於技術兵種,例如通信兵、炮兵、汽車兵等等,他們的訓練更偏向專業技能培訓,需要長時間訓練才能熟練,付出的時間成本很大。

這些技術兵種平日裡不進行步兵班、排戰術訓練,而是練車技,打電報,以及火炮瞄準。把他們拉到戰壕裡守陣地,或者讓他們去衝鋒,那就完全是當炮灰了。技術兵種一旦損失很難補充,軍隊失去炮火支援,或者指揮部跟外界失去聯繫,帶來的後果更加嚴重。除非部隊被敵人包圍,那時每個士兵都要拿起槍突圍,否則技術兵種不輕易上第一線。

現代軍隊是一個組織嚴密的整體,像一臺精密的機器,任何一個部位都很重要,失去以後會影響戰鬥力。傷亡30%是一個科學統計的數字,但它並不是鐵律,軍隊在某些時刻會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死戰不退,二戰和之後的韓戰以及越戰中都有類似情況發生。

參考資料:1、《侵華日軍關內師團的編制與分類》,吳京昂2、《軍隊士氣的概念、特徵及其作用研究》,李彥博

相關焦點

  • 二戰中的舊日本師團和德軍師,人數差多少,戰鬥力差多少
    【話說軍世】二戰中,德軍和舊日本軍隊表現出了很強的戰鬥力,給其他國家都製造了相當多的麻煩,那麼當時德國陸軍和舊日本陸軍師級單位的人員國模差距有多大?戰鬥力差距有多大呢?不過到了二戰後期,由於持續的戰鬥和人員的匱乏,不論是舊日本軍隊的師團,還是德軍的陸軍師,在人數規模上都明顯「縮水」,1944年時,德國陸軍步兵師的人數已經降為1萬2700人左右。
  • 二戰罕見彩照:保加利亞的軍隊是這樣的,看起來就沒什麼戰鬥力!
    說起來啊,加拿大的戰前人口僅1000萬人,但卻硬生生的派出了110萬軍隊去到前線與法西斯搏鬥,而後方的婦女也為盟國後勤作出了巨大貢獻。喀秋莎是個很著名的詞,之所以著名除了歌曲本身好聽之外,還有一個在二戰中大放異彩的因素,那就是其的一款同名武器——喀秋莎火箭炮。這張老照片的拍攝時間為1945年,地點是在柏林,一些蘇聯士兵正在對火箭彈的發射進行著準備。
  • 二戰日軍的單兵戰鬥力相比德軍如何?綜合得分27.5VS32.5略遜一籌
    然而在太平洋戰場上,塞班島戰役日本陸海軍傷亡41000餘人,被俘只有2000人,佔比4.6%;硫磺島戰役日軍陣亡22703人,被俘只有1083人,佔比4.5%;衝繩戰役日軍傷亡110000人,被俘也只有9000人,佔比7.5%,跟史達林格勒戰役一相對比,很容易發現日本士兵的頑強和瘋狂程度,其實遠遠超過德軍、
  • 二戰各國的王牌部隊大盤點:日軍最強師慘敗在中國軍隊手中
    曾經橫掃美英軍隊的日軍王牌部隊,是怎樣最終被中國軍隊消滅的呢? 美軍最強部隊:海軍陸戰隊第一師 遊戲的主角來自美國一支王牌部隊—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在太平洋戰場上,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的戰鬥力遠遠超過了陸軍,而第一師正是海軍陸戰隊的最強部隊。
  • 牢記二戰德軍的侵略,同時也思考二戰德軍戰鬥力為何如此強悍
    德國雖然是二戰法西斯國家的同盟軸心國之一,對猶太人做了十分殘暴的事,可是德國當時軍隊的戰鬥力和軍事素質到今日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二戰一開始,蘇聯具有數量巨大的軍隊和先進的武器裝備,軍事實力遠遠了超過德國,可是蘇聯軍隊在面臨德軍時卻傷亡慘重。
  • 二戰時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戰場,日軍去到歐洲戰場會怎樣
    這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的假設就是:如果二戰期間德軍和日軍互換位置結果又會如何呢?德軍在亞洲戰場會有怎樣的表現呢?日軍如果去歐洲戰場又會發生什麼呢?歷史本來是不存在假設,但人們往往總會忍不住進行假設。二戰時期德國是以坦克等陸戰武器聞名的,而日本則以航母等海戰兵器著稱。這樣兩支軍隊互換戰場會發生什麼呢?二戰前日本海軍的實力放眼全球都是相當強大的。
  • 二戰時期的日軍大隊,如果遇上德軍的步兵營,能否打得過?
    首先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無論德軍步兵營還是日軍大隊,其在二戰時期的編制都不是恆定的。不同時期,不同兵種,其所配置的人員武器都是不同的。比如德軍步兵營,僅僅是最普通的步兵營,就有1937年舊編以及1944年新編的區別,人數和武器裝備的配置出入都不小。
  • 二戰時期各國軍隊實力排名,日軍第二,那麼排第一的到底是哪支部隊
    以上這些國家都是二戰時期參戰的主戰國。當時德國,日本,義大利被稱之為法西斯軸心國。而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中華民國都是屬於反法西斯同盟國。 那麼,作為二戰時期主要的軍事強國,就是以上這幾個國家了。然而,這些國家在二戰時期各國軍隊實力怎麼樣?戰鬥力最強,又是哪一個國家?今天小編就結合,各個國家的軍隊,在二戰中的表現,分析一下,哪個國家的部隊可以排第一。
  • 一次讓日軍損失50萬精銳,再也無力回天的戰役!
    一次讓日軍損失50萬精銳,再難翻身說起日軍,很多人都會皺眉。近年來,儘管各種抗日神劇頻出,但大家也知道,屏幕上手撕鬼子的場景不現實,真實的歷史是很殘酷的。據經歷過抗戰的退伍軍人說,日本士兵訓練有素,十分勇敢,殺死了一個的日本士兵,平均要犧牲四名中國士兵。
  • 二戰時期的德軍有多強?一個步兵師就足以單挑一個日軍甲種師團
    東方國家的硝煙瀰漫在東亞戰場,遙遠的歐洲,一支虎狼之軍閃電般席捲了歐洲戰場,這支軍隊自然是以「閃電戰」橫掃歐洲的德國之軍。德軍的成長曆程是十分誇張的,從德國恢復軍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短短幾年間,德國武裝部隊便由一支十萬人的小型陸軍一躍發展成為歐洲最強大的軍隊之一。而這支部隊,幾乎橫掃了整個歐洲。
  • 若是二戰時期去歐洲的是日軍,來亞洲的是德軍,結果會不同嗎
    不過很多人在回顧歷史事件時,也喜歡講如果,但是在這種情形下就不帶有什麼情感因素了,大家只是在探討歷史的另外一種可能性,比方說如果日本沒有炸珍珠港美國會不會參戰。今天我們也來講一個如果,那就是二戰時,如果德日兩國的侵略地點反過來,德軍來到亞洲,日軍去往歐洲,結果會不同嗎?
  • 印度有130多萬軍隊,二戰期間,為何沒有打過什麼勝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雖然各大國佔重頭戲,但一些小國軍隊同樣有自己的地位。例如芬蘭軍隊、印度軍隊等等,印度軍隊的數量高達130多萬,是英軍的主要幫手。但是在二戰中,印度軍隊的表現是不敢恭維的。無論是在哪一個陣營,哪怕是在德軍麾下,印度軍隊的表現同樣不會。歸根結底,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二戰日本陸軍戰鬥力很強卻為又敗得如此徹底?優點和缺點都很分明
    李宗仁曾評價日本陸軍的訓練之精和戰鬥力之強,可說舉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陣時,上至將官、下至士卒,俱按戰術戰鬥原則作戰。還能一絲不亂,令敵人不易有隙可乘。 曾與德日軍隊都交過手的美英軍官表示,日軍槍法準確,組織嚴密紀律嚴明,而且戰術得當。戰鬥力不弱於德軍,是相當難對付的敵人。
  • 二戰日軍最強大的軍隊,多達數十個師團,為何在戰爭後期消失無蹤
    要說二戰日軍最強大的軍隊,就是他的甲種師團了,這些甲種師團是他的主力軍,無論是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還是後期的長沙會戰,這些師團都是日本賴以進攻的利器,但是為何這些師團到了戰爭後期就消失無蹤了呢?這些師團又是如何組成的呢?小編就來帶你了解一下。
  • 二戰歐洲戰場,有一支神秘的中國軍隊,戰後全授少尉,無一傷亡
    歷史九點半/文二戰歐洲戰場上,有一支神秘的中國軍隊的身影,這支部隊一共25人,卻表現英勇,戰績輝煌,還曾擊沉德軍最大戰艦,戰後25人無一傷亡,凱旋迴國。赴英中國參戰將士明明中國也正遭受著日軍鐵蹄的侵略,為什麼還要派這25人到歐洲參戰呢?其實,他們都來自中國海軍。
  • 1945年納粹德國宣布投降時還剩多少軍隊?他們為什麼不殊死抵抗呢
    此時,德軍還剩餘不少兵力,但比較分散,本文就來為大家捋一捋德軍到底還剩多少人。 阿登戰役後期,蘇聯軍隊在東線發起全面攻勢,德軍從西線調遣軍隊過去支援,此時西線繼續駐留30萬左右兵力。 蘇聯軍隊發起對柏林的攻堅戰,西線又調走一小部分兵力,而西線盟軍為配合蘇聯軍隊攻打柏林的時間節點,對西線發起攻勢,此時西線有20餘萬納粹軍團。
  • 二戰最荒謬三大戰役:美軍圈養日軍,德軍11人佔領一座首都
    同樣的,即便是戰爭最慘烈的時期,仍然會出現一些令人費解的奇葩事,二戰中就有不少令人大感意外的戰役。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過程或是結果最為荒謬的三大戰役。    德軍先是對貝爾格勒實施長達2天的轟炸,有6.7萬人當場死亡,隨後,德軍5個師緊緊跟上。不過,鑑於南斯拉夫在軍事上也不算小國,德軍特意派了一支小部隊提前探查南軍的動向,帶領這支小隊的是「帝國師」摩託化偵察營第2連連長弗裡茨·克林根伯格。要知道,克林根伯格在戰場上可是個積極分子,當他抵達南國首都城外時,發現城內一片寂靜,原本能成為天險的多瑙河沿岸連一名南軍士兵都沒有。
  • 最奇葩日軍 遇到中國軍隊不放一槍 目送40萬中國軍隊撤退
    抗日戰爭可謂是相當慘烈,中國軍隊訓練不足,而且後勤補給遠遠不如日軍,中國軍人經常性餓著肚子,拿著可憐的幾枚子彈面對擁有空中掩護的日軍。由於日軍已經佔領東北,有著源源不斷的糧食和彈藥運往前線,使得抗日戰場上中國軍人的傷亡非常巨大。
  • 一個日本軍隊的山崎大隊,擁有多少兵力,為何抗戰時期那麼難打?
    抗日戰爭時期,雖然中國軍隊人數數量上有很大優勢,但裝備上的欠缺不是一星半點。日本的山崎大隊是負責掃蕩的任務,但是偶然間卻進入了根據地。結果他們被各種軍隊包圍,但各支部隊竟怎麼都打敗不了這個大隊。那麼,這山崎大隊總計有多少兵力呢?
  • 二戰德軍的戰鬥力為什麼這麼強?前期的勝利只是靠運氣嗎?
    光是蘇德戰爭,從1941年到1945年,在短短的四年時間之內德國就讓蘇聯付出了2660萬蘇聯軍民死亡的巨大代價,相當於全國總人口的1/7,盟軍在西線和北非、義大利的主要傷亡也都是由德軍造成,僅僅一個德國為什麼就可以造成這麼大的破壞?德軍的戰鬥力為什麼會這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