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實施步驟與措施

2021-01-09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上海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DB31/T 1091-2018)是全國第一部地方飲用水標準,是對標國際標準制定的,符合上海實際。介紹了標準的實施步驟與具體措施。

1 上海供水基本情況

上海已建成四大水庫,形成兩江並舉、多源互補的原水供應格局,水廠不再從江河直接取水,原水水質得到很大改善,水質穩定。上海在集約化過程中關閉了170多座鄉鎮水廠,2012年前供水水質全面達標。截止到2017年底,全市水廠共計36座,供水規模1184萬m3/d,深度處理水廠14座,供水規模442萬m3/d,佔全市供水量的37.33%。取用黃浦江上遊金澤水庫水源的水廠11座,供水規模280萬m3/d,全部實施深度處理。取用長江水源的水廠25座,供水規模904萬m3/d,其中有3座水廠實施深度處理,供水規模166萬m3/d,佔長江水源水廠供水量的18.36%。上海雖然在2012年前水質已全面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但還有742萬m3/d需要進一步提高供水水質。

2 上海供水水質存在的主要問題

藻類導致的臭味問題

消毒副產物三滷甲烷偏高問題

季節性出廠水鋁偏高和超標

社會關注的新型汙染物問題

3 制定上海標準原則

提高感官指標。降低渾濁度、色度、鐵、錳、溶解性總固體、總硬度指標限值,降低餘氯上限,增加藻類致臭物質2-甲基異莰醇、土臭素指標,使市民切實感受到水質的提高。

調整和增加綜合性指標。降低耗氧量指標限值,增加TOC指標,增加亞硝酸鹽指標,因亞硝酸鹽反映了供水水質的穩定性。

下調消毒副產物指標限值。經過多年研究,精準加氯,嚴格控制消毒副產物,將三滷甲烷、氯化氰、二氯乙酸、三氯乙酸、2,4,6-三氯酚限值調整至國標限值的1/2已具備條件。

調整微生物指標,為直飲創造條件。菌落總數下調至國標1/2,水質參考指標中增加異養菌平板計數。

增加社會關注的新型汙染物指標。增加N二甲基亞硝胺指標。

根據上海水源水質特點,將有風險的氨氮、銻調整為常規指標。

有毒有害指標國際標準比我國標準嚴格,故均採用國際標準。

4 上海標準和國標比較

4.1 常規指標新增

常規指標新增7項,其中6項原為國標非常規指標,1項原為國標附錄A指標(見表1)。

銻。上海黃浦江上遊、金澤水庫經常受到銻汙染,銻本底較高,飲用水中銻有檢出,因此將銻調整為常規指標。根據上海水質情況,綜合其他國際標準,限值仍定為國標的0.005 mg/L。

亞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指標指示水的穩定性,亞硝酸鹽高表明水質不穩定,因此將亞硝酸鹽氮調整為常規指標。限值根據上海飲用水水質情況及國內外標準定為015 mg/L。

三滷甲烷。三滷甲烷為消毒副產物,有潛在致癌風險,WHO建議飲用水中三滷甲烷在可行的情況下儘可能保持低水平,因此將三滷甲烷及三個分量調整為常規指標。三滷甲烷(總量)限值定為0.5。

氨氮。上海由於原水等原因,出廠水有時氨氮偏高,因此將氨氮調整為常規指標。

4.2 常規指標提標

水質常規指標提標17項,其中參照國外標準6項、參照國內標準2項、控制消毒副產物3項、改善水質6項(見表2~表5)。

4.3 非常規指標新增

水質非常規指標新增4項,其中3項為原國標附錄A,1項新增(見表6)。

2-甲基異莰醇、土臭素。2-甲基異莰醇、土臭素為藍藻代謝產物,目前上海市原水均取自水庫,夏季非常容易產生藻類引起的飲用水臭味問題,因此將2-甲基異莰醇、土臭素調整為非常規指標。

N-二甲基亞硝胺(NDMA)。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供水系統會檢出烷基亞硝胺類物質,其中主要是N-二甲基亞硝胺(NDMA)。NDMA被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列入高疑似致癌物質,因此將NDMA納入非常規項目。限值參考WHO(第4版)定為0.000 1 mg/L。

總有機碳。總有機碳是指水體中溶解性和懸浮性有機物含碳的總量,更能代表有機物汙染程度,因此將總有機碳調整為常規指標。根據上海水質現狀,綜合其他國際標準,限值定為3 mg/L。

4.4 非常規指標提標

水質非常規指標提標23項,其中參照國外標準18項,控制消毒副產物5項(見表7和表8)。

4.5 參考指標新增

水質參考指標新增3項(見表9)。

4.6 檢驗及考核要求

水質檢驗指標、頻率和考核合格率計算方式、考核合格率要求等參照國標,並增加了二次供水水質檢驗指標、頻率,以及管網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考核合格率要求。合格率要求均定為95%。

5 實施標準的步驟與措施

5.1 實施深度處理改造

上海將用2個五年計劃基本完成長江水源水廠深度處理改造任務,共有22座水廠,742萬m3/d規模,總投資99.91億元,具體規劃如下:2018~2021年,實施10座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力爭2020年全市深度處理水廠能力不低於全市總規模的50%;2020~2025年,實施12座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新建、擴建水廠深度處理同步上馬,確保2027年全市水廠深度處理能力達到100%。

5.2 臭和味指標控制

臭和味指標是市民最具有獲得感的指標。應在不同季節控制水庫合理水位,尤其夏天要加快水體流動,減少藻類生成。每年投放一定量的魚苗,採取生物生態除藻;在冬天清除周邊蘆葦,防止腐爛後影響水體。繼續採用物理攔藻措施,在輸水口採用攔藻措施,可以阻攔60%~70%的藍綠藻,減少水廠負擔。同時,加強藻類檢測,做好藻類預警、預報工作,採取投加次氯酸鈉措施殺滅藻類,一般可在輸水口投加次氯酸鈉,使得到水廠時藻類數量減少一個數量級。2019年開始當原水2-甲基異莰醇大於10 ng/L時就開始投加粉末活性炭,確保達標。在確保微生物指標合格的情況下,儘可能降低出廠、管網餘氯,改善口感。在前幾年精準加氯、嚴格控制消毒副產物要求下,經過2年多努力,出廠水餘氯波動幅度0.2 mg/L的合格率基本控制在96%~98%。目前,廠外所有增壓泵站、水庫泵站均有補氯措施,因而有條件在確保微生物指標合格的情況下,降低出廠水餘氯,保持管網餘氯穩定,改善自來水口感。

5.3 消毒副產物控制

經過多年研究,上海在消毒副產物三滷甲烷控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仍有部分郊區水廠需要加強消毒副產物控制。上海地方標準將除氯酸鹽、亞氯酸鹽以外的所有消毒副產物限值定為國標限值的1/2。

5.3.1 三滷甲烷控制

目前常規處理水廠採用預氯化,夏天一般沉澱池出口游離氯控制在0.15 mg/L左右,然後加0.2~0.3 mg/L氨,出廠時再將化合氯調整到需要範圍。以前大部分水廠清水庫沒有消毒接觸池,而且部分水廠清水庫停留時間很短,利用沉澱池作為消毒過程,冬天時沉澱池出口游離氯可以調高至0.4~0.5 mg/L。化合氯出廠管網中三滷甲烷不易升高,餘氯降解速度慢,對於上海供水仍有十多萬個水箱而言,該消毒方式符合上海市實際情況。

5.3.2 溴酸鹽控制

經過多年研究,在後臭氧前加0.2~0.3 mg/L氨可以抑制溴酸鹽的生成,目前上海深度處理水廠大部分採用該技術控制溴酸鹽。

5.3.3 氯酸鹽控制

採用次氯酸鈉消毒也有氯酸鹽產生,主要是次氯酸鈉消毒劑中存在氯酸鹽。採用次氯酸鈉消毒劑時也要檢測氯酸鹽,次氯酸鈉放置時間久了也會產生氯酸鈉,不同次氯酸鈉生產廠的產品中含氯酸鹽不同,一般出廠水都能檢測出氯酸鹽。要研究分析不同生產廠、不同季節和停留時間氯酸鹽、亞氯酸鹽生成情況,儘可能減少氯酸鹽、亞氯酸鹽生成。

5.4 耗氧量控制

取用金澤水庫原水的水廠均有深度處理工藝,但原水耗氧量過高,也難達到耗氧量小於2.0 mg/L的標準要求。目前,金澤取水口已建有投加粉炭裝置,並制定了投加粉炭規程,冬天原水耗氧量超4.0 mg/L,需投加粉炭,夏天原水耗氧量超4.5 mg/L,需投加粉炭。最近上海制定了《淨水廠煤質活性炭選擇、使用、更換規程》,明確如有下列情況,應全部或部分換炭:①耗氧量去除率比常規工藝去除率提高小於15%;②與常規處理工藝相比,消毒副產物降低小於20%;③臭和味指標合格率明顯降低。活性炭池有下列情況需翻池換炭(新炭應大於50%):活性炭破損嚴重,影響過濾;取用黃浦江上遊金澤水庫原水的水廠活性炭使用5~6年後,取用長江水源的水廠活性炭使用7~8年後。採用協同作戰方式,確保耗氧量指標在2.0 mg/L以下。

5.5 銻控制

黃浦江上遊金澤水庫太浦河銻本底較高,原水銻在2~3 μg/L,因此地標將銻調整為常規指標,並在金澤取水口安裝ICP在線檢測儀,連續檢測取水口銻。並與吳江環保局省界監測站共享金澤取水口上遊7 km吳江監測站銻情況。如吳江監測站檢測到銻升高(至金澤水庫取水口需5~6 h),金澤水庫就提高水位,然後關閉取水口,並請太湖局開泵加大太浦河下洩流量。2018年2次銻升高情況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供水部門也在研究更換使用鐵混凝劑除銻。

5.6 渾濁度控制

地標渾濁度限值為0.5 NTU,要求各水廠出廠水渾濁度控制在0.1 NTU以下。

加強管網水質管理,對新鋪管網衝洗、消毒嚴格管理,用渾濁度指標來決定閥門開啟速度和開啟度。

加強老舊管網改造,減少管網對水質的影響,2018年中心城區管網水平均渾濁度0.10 NTU,出廠至管網均渾濁度增加0.03 NTU。

加強二次供水管理,尤其是水箱衝洗後的水質管控,對管網停留時間過長的區域要定期放水。

減少二次供水投訴,目前二次供水投訴佔70%~80%,今後3年每年降10%,使市民切實感受水質提高。

5.7 鋁偏高和超標問題解決方法

一般深度處理經過活性炭後pH會下降,主要是生物活性炭中微生物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使水中氫氧化鈣、氫氧化鎂又變成暫時硬度,pH下降,鋁偏高和超標問題可以基本解決。但目前深度處理工藝尚未建成,以在原水中投加酸或二氧化碳,可以基本解決鋁偏高和超標問題。

5.8 微生物控制

消毒效果對水廠永遠是第一位的,微生物指標是飲用水最重要指標之一,地標將菌落總數限值從100 CFU/mL改為50 CFU/mL。上海市長江水源水廠均採用游離氯消毒,化合氯出廠。常規處理水廠利用預加氯沉澱池完成一部分消毒效果,深度處理水廠必須要建消毒接觸池,採用游離氯消毒,化合氯出廠。採用游離氯消毒CT≥15,加氨後進水庫,出廠前再調整餘氯濃度,不能利用消清水庫停留時間作為消毒時間,因為清水庫流態變化和停留時間很難控制。深度處理老水廠也必須在清水庫中建消毒接觸池,以滿足消毒時間要求。

用戶屋頂水箱清洗必須嚴格安照規程操作,滿足消毒效果,要抽一定比例進行微生物指標檢測,如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必須尋找原因,重新清洗。

5.9 亞硝酸鹽控制

亞硝酸鹽是衡量水質穩定的指標,亞硝酸鹽偏高,說明管網水質不穩定,WHO明確,管網水亞硝酸鹽氮如達0.2 mg/L,很有可能管網上有微生物膜或管網水停留時間過長,微生物指標就有可能不合格,需要對該區域管網進行衝洗,上海市2年前開始檢測管網水亞硝酸鹽氮,抽取20%的管網水樣品檢測。2年多來上海採用亞硝酸鹽氮檢測結果控制管網水質,取得很好效果。地標將亞硝酸鹽氮作為常規指標,並將限值提升為0.15 mg/L。上海市出廠水是化合氯,因而控制一定氯胺比很重要,一般氯胺比可以控制在1∶4左右,出廠水中含有少量游離氯,一般控制在0.1 mg/L左右較合理,不然出廠水容易生成亞硝酸鹽。供水企業抽20%的管網水樣品檢測亞硝酸鹽。

5.10 加強檢測工作

各供水企業必須在高峰前具備常規49項檢測能力,並指導水廠合理加氯,要抽20%的管網水樣品檢測亞硝酸鹽,確保管網水質穩定。除原水公司檢測藻類致臭物質及時採取投加粉炭措施外,各供水企業在春夏天也要檢測原水、出廠水2-甲基異莰醇、土臭素,深度處理水廠適當增加前後臭氧加注量,確保臭和味指標合格。並嚴格按上海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DB31/T 1091-2018)考核,各區政府部門也要加強監管和監測,確保新標準的實施。

6 結語

上海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DB31/T 1091-2018)的制定和實施,對上海市淨水工藝改造、管理水平提升和供水水質提高具有推動作用。重要的是在實施標準過程中不能等深度處理工藝改造,而是要統一思想,通過加強水質精細化管理,改進工藝運行,確保地方標準的實施。2019年起採用地方標準考核,通過採取以上措施,改善供水水質,讓市民感受到水質的提高。要通過地方水質標準的實施,使上海市的供水水質和管理水平有更大的提高,讓市民對水質的提高有更大的獲得感。

微信對原文有刪減。原文標題:上海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制定及實施步驟與措施;作者:陳國光;作者單位:上海市供水調度監測中心。刊登在《給水排水》2019年第5期。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和水質檢測項目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在生活和生產活動中都離不開水,生活飲用水水質的優劣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學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飲用水的水質要求不斷提高,飲用水水質標準也相應地不斷發展和完善。
  • 應用案例丨生活飲用水相關標準及水質在線監測儀相關案例錦集
    隨著世界範圍內水資源短缺的加劇,確保飲用水的安全性變得異常複雜。為了避免對當地水平衡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必須嚴格控制從井口、清泉和河流中取水。當前,安全標準和風險管理系統變得前所未有的嚴苛,微汙染物、激素和其他汙染物使飲用水安全處理的工藝過程變得越來越複雜。
  • 目前我國飲用水水質狀況有待改善
    從日前召開的2001年國際飲用水研討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的生活飲用水質量水平參差不齊,有待加強管理進一步改善。
  • 《健康飲用水水質》團體標準討論會在北京成功召開
    ,天津大學,武漢大學等單位共同參與的《健康飲用水水質》團體標準即將完成,計劃2021年5月份召開標準發布會,這項標準填補國內外空白。 12月20日上午,《健康飲用水水質》團體標準討論在京成功召開,會議由中國生產力學會水與健康委員會秘書長於錦紅主持,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孫文俊介紹了《健康飲用水水質》團體標準的立項背景和框架內容。
  • 臺灣地區修正飲用水水質標準
    2017年1月10日,據臺灣地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署」發布第1060000881號令,修正發布飲用水水質標準第3~5條條文,對飲用水細菌性標準、化學性標準和物理性標準等進行了修訂。
  • ...以上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滿足飲用水水源水質要求
    新聞發布會現場全省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和集中隔離點醫療廢水均採取消毒措施,接收定點醫院廢水的132家城鎮汙水處理廠處理設施均正常運行。疫情發生以來,經對定點醫療機構、醫廢處置單位、承擔醫療廢水處理單位和集中式城鎮飲用水水源地、復產復工企業等開展相關監測,全省水質狀況總體與去年同期持平,水源地水質未受到疫情影響。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瑞勤介紹,二月中下旬,湖北尤其是武漢市醫療廢物處置的確經受了極限考驗。
  • 水質達國家飲用水標準!石家莊市二次供水管理辦法公布實施
    今後,我市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對水壓要求超過城市供水管網水壓標準的,應當配套建設二次供水設施,並對儲水設施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清洗、消毒。近日,我市公布施行《石家莊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辦法》,明確上述要求。
  • 丹稜飲用水源地梅灣水庫水質超標 當地正積極改善
    四川在線眉山頻道訊(記者 袁洋)8月8日,四川省環保廳發布《2016年二季度四川省縣級以上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報告》稱,二季度全省3個縣級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源地未達到III類水質。其中,眉山市丹稜縣梅灣水庫總磷超標被通報,這也是丹稜梅灣水庫今年第二次因總磷超標緻水質不達標被通報。
  • 南寧市環保局監控 邕江水質達飲用水水源三類以上標準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市環保局監控 邕江水質達飲用水水源三類以上標準&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邕江水質變好,居民安居樂業&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實施...
    )完成信息摸底及問題排查,實施整治工作。二級保護區禁止建設有汙染物排放的養殖場(畜禽糞便、養殖廢水、沼渣、沼液等經過無害化處理用作肥料還田,以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地方相關標準要求不造成環境汙染的,不屬於排放汙染物);2020年6月底前落實農業種植、網箱養殖、坑塘養殖、水面圍網養殖汙染防治措施,否則,應予拆除或取締。
  • 靈山縣:提升農村飲用水水質 助力決勝脫貧攻堅戰
    部門聯動,推動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常態化「以前有時候下大雨,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就會變得渾濁,現在整治後,水變得又乾淨又清澈。」石塘鎮鎮安村委貧困戶黃正明邊開水龍頭洗菜邊說道,這是靈山縣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
  • 市環境監測站完成12月份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質狀況分析
    市環境監測站12月份共監測3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即渦北水廠、三水廠、應急加壓泵站,一水廠停水,3個均為地下水水源。水源監測項目和評價方法按《全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方案實施》(環辦函【2012】1266號)要求,地下水水源監測項目39項,根據《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採用單因子評價法進行評價。
  • 瀋陽市發布11月份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報告
    瀋陽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報告(2020年11月)一、監測概況2020年11月,瀋陽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監測水量1455.89萬噸,其中達標水量1455.89(二)監測項目地下水水源:監測項目為《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表1中 39項,每年7月全分析93項。見附件1。(三)監測方法水質項目分析方法參見國家相關標準。
  • 2020年11月伊春市中心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
    一、監測情況伊春市中心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共有三處,一處為伊春河水源地,位於伊春河南岸,黎明路北側;一處為東升水源,位於伊美區東北的東升鄉;一處為伊春市翠巒區飲用水水源地(西山水庫),位於烏翠區西山水庫。
  • 全自動生活飲用水設備江蘇實體廠家設備過濾步驟
    全自動生活飲用水設備江蘇實體廠家設備過濾步驟 ,「vpkgs」全自動生活飲用水設備江蘇實體廠家設備過濾步驟凡與液體相接觸部份均採用不鏽鋼製造,符合食品衛生要求。好氧消化後的汙泥量較少,定期聯繫由環衛部門抽泥車清除外運或進行汙泥脫水處理外運。
  • 自來水有股黴味會不會影響健康 南山水廠:水質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
    水質是否會受到影響,這樣的水還能不能喝,很多市民擔心。藻類產生土臭素所致,水質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記者了解到,城區的自來水都取自楊溪水庫,由於最近是枯水期,楊溪水庫水位最低只有144.5米,而正常的水位在151米左右。
  • 不同的飲用水的水質檢測也有千差萬別
    我們將不用經過就可以直接讓人體飲用的水稱之為飲用水。近年來,全球都面臨著水源汙染的嚴峻問題,越來越嚴重的水汙染情況威脅著人們的生存與發展,各界高度重視檢測與淨化水質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飲用水水質檢測和淨化要求。面對這些要求,怎樣把好飲用水水質檢測這一關,顯得尤為關鍵。
  • 民治龍華飲用水水質再提升!原特區外首座深度處理工藝水廠投入運行
    據悉,該水廠深度處理工藝今日起可正式投入運行,經過深度處理工藝的出廠水水質將達到深圳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DB4403/T 60-2020),安全、健康、口感佳,可直接飲用。深度處理工藝正式運行,水質向「優質水」轉變深度處理是提升飲用水水質的重要工藝環節。
  • 安徽省地級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2020年12月)發布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加強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與監管,按照原環保部統一部署及省生態環境廳工作要求,近日,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按期完成《安徽省地級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2020年12月)編制發布工作,並在省生態環境廳門戶網站等多種載體發布,最大限度滿足公眾的知情權
  • 現售直飲水機系列報導:水質均達到國家直飲水標準
    能不能作為生活用水長期飲用?近日,《洛陽晚報》委託河南省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洛陽監測站(以下簡稱洛陽監測站),從澗西區、西工區、洛龍區、老城區、瀍河回族區的9臺現售直飲水機中採集了水樣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這9處現售直飲水機的水質均達到國家直飲水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