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第一次登黃鶴樓
李白對黃鶴樓的感情,可謂之是極為複雜「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這三登黃鶴樓,第一次見黃鶴樓時,有一個非常尷尬的事情。
李白無詩可作。
原來,李白第一次登上黃鶴樓時,黃鶴樓上面題有一首詩。李白看了之後,自覺自愧不如,尷尬不已。從來被都是被模仿的李白,竟也到如此尷尬境地?
李白看到黃鶴樓的盛景,心中詩興大發。以他的性格,不坐詩肯定是不行的,但是看到這首詩,他又實在覺得太好,自己已,無詩可做!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是唐朝崔顥寫的七言律詩。流傳至今已經算得上是千古名句。李白當時就是看到了這首詩。因自覺寫詩超不過他,詩性生生被按了下去。
雖然沒能寫出什麼名作,但是以李白的性格,還是有一首詩流傳於世。只不過,這首可就不是什麼韻味無窮的精品秒做了。
這是首打油詩「一拳捶碎黃鶴樓, 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在這首詩中,我們可算是感受到了當時李白 的心情「一拳,一腳」怕是當時崔顥在旁,他都要衝過去給他幾劍!
「詩仙」李白
當然,這是笑稱。但是李白登上嚮往已久的嶽陽樓卻吃癟這件事是不會有錯的。「詩聖」一生所作佳品無數,能將李白逼到「無詩可做」,認為好的詩句已盡矣,是非常不容易的。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李白的人格也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謫仙」仙人那樣。我們傳統印象中的仙人,應是一種無物無我,逍遙自在,脫離現實苦樂的存在;是一種道家莊子所言大逍遙的一種自由瀟灑狀態。
但其實,哪會有這種人?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是人的本性,暫且不說有沒有人能壓抑本性。哪怕真的壓抑了本性,那就真的可以成仙?當然不是,「詩仙」李白,也不能做到。李白作詩至此,算是他傳奇一生的第一次登黃鶴樓。大家如何看待這次等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