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護歷史遺蹟 路縣故城將建設遺址博物館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解說】北京加大大運河北京段沿線文物保護力度,先後在白浮泉、玉河故道、路縣故城等9處遺址點取得重要考古成果。 

  11月7日,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開幕,北京市文物局局長陳名傑發布了大運河文化帶最新考古成果。

  【同期】北京市文物局局長 陳名傑

  路縣故城現在已經開工了,那麼路縣故城要建一個遺址公園,而且要建一個(遺址)博物館,歡迎大家來看。

  【解說】陳名傑介紹,路縣故城遺址的發現,把通州的建城史至少提前到2200年前的西漢初期,證明通州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同期】北京市文物局局長 陳名傑

  把通州副中心的歷史大大地往前推進了一步,在路縣故城遺址發掘之前,可能大多數人一說通州,「一枝塔影認通州」,都覺得通州只是大運河的一部分。那麼事實上,(通州歷史)推到了西漢年間,就證明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已經有2200多年歷史了。

  【解說】據悉,在大運河沿線通州區發現的路縣故城遺址是典型的漢代縣城遺址,發掘出30餘座房址、10餘座窯址、140餘口水井、10餘條道路和1000餘座灰坑等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遺存。

  【同期】北京市文物局局長 陳名傑

  路縣故城是秦漢的時候1500多座縣級城市最典型也是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一座。我們知道,郡縣制度是中華文明對人類的一個重大貢獻,那麼這個是體現郡縣制度一個生動的標本和活化石。我們講「郡縣制,天下安」,所以這個確實太有意義了,這個對中國的郡縣制度極有研究價值。

  【解說】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主辦。

  記者徐朋朋 劉超北京報導

責任編輯:【周兆軍】

相關焦點

  • 北京開工建設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博物館
    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30日電 (記者 於立霄)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10月30日在北京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為綠蔭環抱,曲徑通幽,與遺址交相輝映的遺址博物館,以及路縣故城遺址乃至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考古科研、保護、教育及展示中心。
  • 西漢路縣故城將建遺址公園 公園內設博物館、考古站
    幾年前,城市副中心建設前期的考古勘探,發現了西漢路縣故城遺址。如今,這處遺址有了最新動態。市發改委昨天披露,本市確定對遺址進行保護及展示,建立路城考古工作站,這裡將成為遺址公園並配套建設博物館。其中保護範圍88公頃,其餘為外圍道路。除了已經啟動實施的綠化工程外,遺址公園內還將建設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將以「館站合建」的理念建設博物館、考古工作站、遊客服務中心。目前,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已經下達前期工作函,意味著博物館、考古工作站的開工指日可待。
  • 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保護陷入困局!
    近日,據新京報報導,北京通州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計劃於2022年完工,初步確定建築規模約1.9萬平方米,未來遺址博物館將綠蔭環抱,曲徑通幽,與遺址交相輝映。此前,路縣故城遺址被評為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也是副中心的重要文物遺蹟。相關方面表示,通州將保護好通州的歷史「雛形」、文脈延續的「活化石」。
  • 通州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即將開建 佔地113公頃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據北京市規劃自然委通州分局發布消息,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先行啟動區一期園林綠化建設工程三標段(施工)施工招標資格已通過預審公告,代表著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前期啟動工程即將開始。這座見證通州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遺址公園建設地點,北起通胡大街,南至東古城街,西起規劃鏡河水系,東至景行路,計劃投資總額3649萬元。市規自委通州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路縣故城被確定為遺址公園後,上空將禁止架橋,地面將嚴控修路,根據《路縣故城遺址公園規劃》,確定遺址公園用地面積113公頃,其中保護範圍88公頃,其餘為外圍道路。
  • 北京副中心建路縣故城遺址公園!
    >近日,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先行啟動區一期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開始調度。路縣故城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範圍內,北側緊鄰減河,遺址公園規劃面積約113公頃。沉睡千年後,路縣故城遺址將以新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據了解路縣故城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範圍內,北側緊鄰減河。
  • 通州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規劃發布,2025年大運河北首盛景再現
    《通州區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規劃》《通州區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今天正式發布。承載千年歷史的北運河通州段將在2022年基本建成城市副中心的「黃金水道」和「城市名片」;到2025年再現大運河北首盛景。
  • 這座見證通州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遺址公園即將開建!
    近日,小編在採招網上看到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先行啟動區一期園林綠化建設工程三標段(施工)施工招標資格預審公告。 一類建設控制地帶: (1)路縣故城遺址北側,東至清風路,南至運潮減河,北至召裡大街、運潮北路(2)路縣故城遺址東側,東至清風路、景行路,南至東古城街,西與保護範圍齊平,北至運潮減河。面積共約37 公頃。
  • 城市副中心將添可以「考古」的公園,坐落於這座淹沒於地下的漢代古城上
    按照城市副中心建設整體規劃,在這座漢代古城的遺址上將建起一座公園和博物館,生動展示路縣故城的考古發現、前世今生。公園和博物館主體將在2022年建成。另外通過三維動畫等計算機先進技術將圖像、聲音、動畫、虛擬實境、交互式操作等虛擬展示手段結合運用在遺址展示中,讓遊客獲得沉浸式的考古體驗。除了室外的考古探坑,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內還將建設一座博物館。在考古發掘中出土的漢代五銖錢、漢代陶紡輪等文物,以及古城的歷史沿革,將在博物館中生動展示。預計這座博物館將在2022年建成。
  • 消息|副中心建路縣故城遺址公園 設考古挖掘體驗區
    據北京通州官方發布8月16日消息,路縣故城遺址公園近日先行啟動區一期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開始調度。據介紹,公園建設將結合考古資料,利用景觀手段設計模擬考古體驗區。利用探坑的形式,設置下沉式活動空間,契合遺址公園的整體景觀氛圍。
  • 遺址遺蹟類博物館:駕「時光機」重返歷史
    遺址遺蹟類博物館:駕「時光機」重返歷史 地震科普體驗館。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本報記者 朱雪黎 吳曉鈴廣角鏡    一說到博物館,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鎮館之寶」。而遺址遺蹟類博物館的藏品則格外特殊,搬不動,移不走,遺址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藏品。將遺址保護好,永久地為後人保留一部重返特定歷史的「時光機」,是這類博物館的最大使命。
  • 這個地方將新建新店古城遺址博物館
    晉安區將新建一個博物館啦!旨在傳承與弘揚福州歷史文脈和城市精神,保護和展示新店古城遺址。市發改委正式批覆了新店古城遺址核心區一期啟動項目建議書。項目單位為福州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地點為晉安區新店鎮新店村。
  • 陳星燦:北庭故城遺址是闡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重要實物教材
    陳星燦:新疆北庭故城遺址是闡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重要實物教材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研究員24日指出,新疆北庭故城遺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不只是研究和展示新疆歷史文化信息的場所,更是展現新疆歷史發展、宗教演變與民族發展的實物見證,是闡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重要實物教材
  • 大名府故城遺址考古勘探專家論證會召開!
    大名府故城位於河北省大名縣,始建於360年,經歷了9個朝代的興衰變遷,歷史上被譽為「河朔重鎮」「北門鎖鑰」,是歷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宋朝時期作為陪都,史稱「北京大名府」,更是名揚天下。其城池建制規模宏大,不遜於當時的汴京開封。1401年,漳河、衛河齊發大水,水位高於城牆,淤泥一丈多深,整個城池圮於這場洪水。
  • 楊家將歷史文化遺址遺蹟概述
    楊家將文化遺址、遺蹟,經初步整理和不完全統計,涉及18個省、市自治區的96個市、縣(區)的262處。若進行實地考查,經當地文物部門和父老所指,約在300處以上。這些遺址、遺蹟,大約可分三種情況:有些是有據可考的;有些是傳說附會的;有些是有待進一步論證的。
  • 10個中國院設計的遺址博物館
    面對這座已有兩千餘年歷史的墓葬,博物館既要擔負起景區軸線起點的重任,也很好地處理了與青冢之間在時空上的對話。建築用最低調的狀態讓出軸線的位置,形成對青冢的鏡框,又在館內處處提醒著這座遺蹟的存在。炮臺位於天津海河入海口,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及八國聯軍入侵時,多次抵禦外國侵略者,成為抗擊侵略的歷史見證,"庚子事變"後被迫拆毀。▲分散、裂開的體量著曾經的苦難和掙扎1988年,歷經風霜的大沽口炮臺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建設博物館新館。
  • 鄉村遺蹟——項城(南頓故城)「鬼修城」
    (按目前狀況來講,因為已成為市區的一部分,附近村子也都是社區化了,「鄉村遺蹟」難免有點牽強,不過以前確實處在鄉鎮村莊,說是「鄉村遺蹟」也不為過)。南頓故城簡介(據公示牌內容)南頓故城俗稱「鬼修城」,是一處大型歷史文化遺址群,含有夏商時代遺址、頓子國城牆遺址、南頓故城蛤蟆寨古墓群
  • 龜茲故城:踏尋龜茲文化的歷史足跡
    順著庫車縣天山路向西至杏花公園門口左側斜對面,可以看到路邊的一塊石碑上寫著:「國務院2013年4月28日公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龜茲故城。」 殘缺的古城牆內外主要為農田和居民區,城市建設、附近農民建房和開墾農田。
  • 面積113公頃,副中心將建綠色遺址公園!市民可體驗考古挖掘
    沉睡千年後,位於副中心的路縣故城遺址將以新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近日,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先行啟動區一期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開始調度。考古挖掘顯示,路縣故城遺址是西漢時期漁陽郡下轄路縣的治所。既是北京最重要的大遺址之一,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遺址。
  • 看歷史溯運河文化 故城大運河博物館開館
    河北省文聯黨組書記解曉勇和中共故城縣委書記彭曉明共同為故城大運河博物館開館。   開館儀式上,著名文博專家單國霖先生、陶喻之先生作點評講話,他們認為,故城大運河博物館規模宏大,全面展示了大運河沿途的一些歷史、文化、經濟、政治。同時,博物館把歷史的文脈延續到了當代,包括近現代一些革命題材的作品在博物館裡也有所展示。
  •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淄齊國故城圖記
    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 牆壁為青磚壘砌,形似古代城堡,大門上方赫然標著「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字樣,左右兩邊石獅鎮守。現在還未開放。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淄齊國故城」石牌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景區標誌牌齊國故城城垣遺址正面 臨淄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小城城牆保護展示工程,佔地450畝,主要包括張皇路以北小城北牆、東牆、西牆、小城北門及古道路、北城壕、排水系統等遺蹟,2017年開始修建,現在還沒有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