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加入MSCI對人民幣匯率影響: 韓國經驗與中國鏡鑑

2020-12-11 澎湃新聞
【寫在前面】

MSCI將在6月宣布A股能否加入MSCI指數。早在2013年中國便著手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目前A股仍未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在2015年的審查中就A股進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提出了以下質疑:QFII和RQFII配額分配問題、資本流動性限制問題、權益所有權問題、上市公司大面積主動停牌、反競爭條款。

反競爭條款—— 「所有與A股指數聯繫的金融產品都需要事先得到中國交易所的批准才可上市交易,即便產品在海外發行也不例外」,在新興經濟體中絕無僅有,且至今未被修改,或成A股進入MSCI的最大阻礙。若這一問題得到解決,A股有極大可能在今年6月被納入MSCI。

根據MSCI的規劃,將首先納入5%的A股上市公司,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佔比1.1%;最終納入全部的A股上市公司,佔比將達到18.2%。

從韓國綜合指數加入MSCI指數的經驗看,資本流動並不會立即擴張,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利好情緒很快便被股市消化,並不會因加入MSCI而持續走高;匯率在初期可以維持較小的彈性。但是隨著資本項目開放程度的提高,跨境資本流動規模會逐漸擴張,股市與匯率走勢與資本流動的相關性將明顯提高。股市的整體波動不會明顯加劇,但匯率彈性會顯著提高。

我們認為今年6月A股有很大概率能夠加入MSCI指數。如果反競爭條款問題能夠得到解決,那麼加入MSCI指數基本沒有懸念。加入MSCI的必然結果是倒逼本國提高資本項目開放程度。短期對A股的情緒會有積極的影響,但難以持續很長時間;中長期A股走勢仍然取決於國內外宏觀經濟等因素,與跨境資本流動的相關性將提高。匯率方面,短期內對人民幣匯率也不會產生顯著影響;但中長期而言,隨著跨境資本流動性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必然提高。 

以下是報告全文

MSCI(Morgan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即美國明晟公司,是著名的指數編制公司。在北美及亞洲,超過90%的機構性國際股本資產是以MSCI指數為基準。MSCI指數既是投資者的參考,也是可交易的標的。被納入MSCI指數意味著吸引更多海外機構投資者,同時也將倒逼自身市場機制向更加開放、透明的方向改革。中國從2013年起便著手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目前A股仍未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6月中旬A股將再次接受MSCI的審核,本期專題我們將分析當前A股進入MSCI的阻礙以及一旦成功加入之後對匯率市場的潛在影響。

一、當前阻礙與解決對策

MSCI在2015年的審查中,認為當時A股進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存在「三大阻礙」,分別為QFII和RQFII配額分配問題、資本流動性限制問題和權益所有權問題。此外,MSCI還針對A股上市公司的大範圍主動停牌和反競爭條款提出了質疑。儘管大部分問題在過去的一年中得到了有效解決,但仍有部分至關重要的問題懸而未決(見圖表1),具體包括:滬港通每日交易限額、權益所有權仍未獲得官方澄清、上市公司主動長時間停牌、A股相關金融產品的反競爭條款。最新消息,證監會事實上已經認可了「名義持有人」和「證券權益擁有人」的概念和相關權益;5月底還將出臺規範A股上市公司停牌的新規。但是反競爭條款問題仍未完全得到解決。

從近期MSCI表態看,對於大面積停牌和滬港通的態度較為寬容。然而,MSCI對於反競爭條款的態度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所有與A股指數聯繫的金融產品都需要事先得到中國交易所的批准才可上市交易,即便產品在海外發行也不例外」,這一規定在新興經濟體中絕無僅有,且至今未被修改,或成A股進入MSCI的最大阻礙。若這一問題得到解決,A股有極大可能在今年6月被納入MSCI。

二、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潛在比重

當前的MSCI中國權益指數包含了B股、H股、紅籌股、P股[2]以及中概股(新加坡、紐約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待未來A股被全面納入後,其將佔據中國指數47.2%的比重(見圖表2)。根據MSCI的規劃,將首先納入5%的A股市值,使得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佔比1.1%;最終納入全部的A股市值,A股佔比將達到18.2%(見圖表3)。

三、A股加入MSCI潛在影響:韓國的經驗及其與當前我國的比較

韓國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經驗對於我國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韓國綜合指數在1992年、1996年和1998年分別按20%、50%和100%的比例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反映了韓國資本項目逐漸開放的過程。

我們首先觀察證券投資量在加入MSCI之後帶來的短期影響。國際收支項目中的證券投資(負債)代表了來自海外的投資,正值代表資本流入,負值代表資本流出。在1992年1月加入MSCI指數後,除了加入MSCI伊始資本流入短暫爆發,此後的一段時間內資本流入並未顯著提升,直到1995年後資本流入才明顯增長。韓國股市在得到短暫提振後也陷入下跌,直至1992年底才得以反彈。而在1997至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期間資本持續流出,引發股市暴跌(見圖表4)。在加入MSCI指數後,除去亞洲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期間,韓國股市的波動並未顯著提升(見圖表5)。

在匯率方面,亞洲金融危機前韓元盯住美元,資本持續流入時匯率嚴重缺乏彈性,加劇了熱錢流入。在金融危機中,隨著韓元被做空和資本外流,韓元被迫放棄盯住美元,大幅貶值(見圖表6)。

此後,韓元逐步過渡至自由浮動。隨著資本項目開放程度的提高,韓元匯率彈性也隨之提高,除去經濟危機時期,波動率基本在2%至4%。相較於韓元,當前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仍然偏低。參照韓國加入MSCI指數的歷程,當前人民幣波動率需穩定在1%以上,進而再提高至2%以上(見圖表7)。

從中長期看,加入MSCI後韓國的資本流動規模(流入和流出)顯著擴張。這一方面是由於MSCI指數的可交易性使得大量機構投資者湧入韓國;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加入MSCI倒逼韓國實行改革,資本項目逐漸實現了完全可兌換,逐漸取消了對境外投資者的諸多限制。股市與資本流動的相關性也增強(見圖表8)。

匯率方面,韓元逐漸過渡至浮動匯率制,匯率與資本流動的相關性也顯著增強。資本流入使韓元升值;資本流出會給韓元施加明顯的貶值壓力(見圖表9)。

雖然資本項目的開放意味著國內金融市場更容易受到海外資本的影響,但是在自身基本面良好的情況下,並不必然導致持續性的資本流出。在美元走強時,韓國面臨著短期內資本流出和韓元貶值的壓力,但只要韓國宏觀經濟表現良好,資本很快就會回流,股市和韓元也隨之反彈(見圖表10)。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今年6月A股有很大概率能夠加入MSCI指數。若反競爭條款問題能夠得到解決,那麼加入MSCI指數基本沒有懸念。根據此前經驗,若今年MSCI宣布A股進入指數,A股正式加入MSCI中國指數和新興市場指數將在2017年。

為了衝刺加入MSCI指數,預計今年6月中旬之前,除了即將在5月底推出的上市公司停牌新規,預計監管部門還將採取的改革包括:放寬「滬港通」單日交易限額;修改甚至廢除反競爭條款等。即便以上問題不能立即得以解決,監管部門也很可能承諾在年內解決。

MSCI明確提出了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前提:納入5%A股市值的前提是進一步改進QFII/RQFII配額分配方式,進一步放鬆資本管制和市場準入限制;未來全面納入A股市值的前提是取消外資配額,實現完全的資本自由流動,與國際市場準入標準接軌。

因此,因此,官方努力推動加入MSCI,清晰表明了未來不可逆轉地邁向資本帳戶完全開放和匯率自由浮動的決心。隨著資本帳戶開放程度的提高,匯率方面,短期內對人民幣匯率不會產生顯著影響;但中長期而言,隨著跨境資本流動性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必然提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msci指數是什麼?A股納入msci和普通股民啥關係?
    msci中國a股指數名單「增容」 讓全球分享中國紅利    中國A股納入MSCI指數 外資布局成分股(最新名單)   =====全文閱讀=====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6月22日訊  最近有件事喜大普奔,這就是中國經歷了四年的努力之後,終於成功進入了MSCI,一時間萬眾沸騰,但是對於大多數不炒股的人來說
  • msci是什麼意思?MSCI指數全稱及進入中國股市A股時間
    MSCI指數全稱  英文全稱為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又譯明晟)msci概念股進入中國股市A股時間  MSCI將於北京時間5月15日凌晨公布其半年度指數調整的結果。
  • 人民幣匯率6.5時代到來了!人民幣匯率升值 對股市有影響嗎?
    人民幣匯率6.5時代到來了!人民幣匯率升值 對股市有影響嗎?時間:2020-11-17 15:40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民幣匯率6.5時代到來了!人民幣匯率升值 對股市有影響嗎?
  • 人民幣升破6.50關口,匯率大漲,對A股市場帶來什麼影響?
    新年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出現了震蕩走高的行情,滬指最終報收在3500點之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同樣出現了快速升值的走勢。從1月4日的市場表現分析,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快速升值,並升值到6.44關口附近,成為了最近一段時間內升值速度最快的行情。步入202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快速升值,可以稱得上一個重要的風向標指標,對全球資本的流動也會帶來不少的影響。
  • 韓國央行首次加息 韓幣對人民幣匯率受影響
    利差的走寬將提高貸款償還的成本,給國家匯率構成壓力。  如果跟進,私營部門的大量債務也有觸發一連串違約事件的風險。何況,在歐洲和日本QE仍在繼續的背景下,其實仍有資本流入來維持充裕的流動性。  那麼,韓國加息的底氣從哪來呢?
  • 韓幣對人民幣匯率
    FX168財經網>about>正文 韓幣對人民幣匯率
  • 英國脫歐對人民幣匯率和國際化影響有利有弊
    文/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 管濤  2016年6月23日,英國脫歐以微弱多數獲得通過,這給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體系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本文透過歷史視角分析認為,不能武斷地認為英鎊貶值對英國就一定是壞事情,且此事件對人民幣匯率和國際化影響有利有弊。
  • 人民幣匯率三問:原因、空間、影響
    外貿企業應從短期的外匯「風險中性」和長期的提升產品競爭力兩個角度,增強抵抗匯率波動衝擊的能力。  人民幣匯率如此大幅度地升值,對中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必須納入考慮。  首先,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才是影響中國出口的關鍵,而不是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是採用貿易加權的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綜合匯率。
  • 人民幣匯率開年大漲,對經濟影響幾何?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7個月升值近10%,開年首個工作日升破6.5,兩日一度上漲超千點。人民幣站上兩年半新高之際,我們關注高匯率對經濟究竟會產生何種影響?人民幣升值配合美元弱周期,匯率改革是否迎來了適宜的時間窗口?
  • 人民幣升破6.50關口,匯率大漲,對A股市場帶來什麼影響?
    來源:郭施亮匯率匯率波動,對金融市場帶來不同程度上的影響,多年來,資本市場常會出現股匯雙殺或股匯債三殺的現象,股市與匯率市場之間的聯動性還是比較強的,對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對象。新年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出現了震蕩走高的行情,滬指最終報收在3500點之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同樣出現了快速升值的走勢。從1月4日的市場表現分析,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快速升值,並升值到6.44關口附近,成為了最近一段時間內升值速度最快的行情。步入202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快速升值,可以稱得上一個重要的風向標指標,對全球資本的流動也會帶來不少的影響。
  • 美國施壓人民幣匯率趨勢研判
    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被認為低估了人民幣匯率水平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經濟日益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與其他國家經貿往來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開始,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聲音逐漸增強,認為人民幣幣值存在低估,中國向國際市場傾銷了大量廉價商品並導致一些國家出現通貨緊縮(林毅夫,2007)。
  • 評論: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助力人民幣匯率穩定
    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服務機構將繼續提供便利」,這顯示在人民幣即將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之際,國際投資者配置人民幣債券資產的需求進一步增加,相應帶來資本流入,將助力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目前來看,境外機構投資者增持人民幣債券資產的驅動力主要源於四個方面。
  • 韓元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影響權重是10.68%,那美元、歐元、日元呢?
    以人民幣為例,在2005年的時候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鈎。轉變成了美元、歐元、日元、韓元、英鎊、澳元、新加坡元、俄羅斯盧布、加元等貨幣都能或多或少地影響人民幣的匯率變動。 當然了,這些貨幣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權重並不相等。
  • 影響人民幣匯率權重:美元21.59%、韓元10.68%,那歐元、日元呢?
    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穩中向好」的基本面在支撐著人民幣的長期升值前景,但短期或中期卻是「基本穩定、雙向波動」。為什麼得出這個結論呢?這主要是基於影響人民幣匯率波動「一籃子」所決定的。2005年之前,人民幣的匯率波動在1994年以前,中國人民幣的匯率一直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並公布。在1994年4月1日,開始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並逐步發展成「盯住美元匯率的聯繫匯率」。
  • 歐元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影響力度為17.4%,那美元、日本、韓元呢?
    今天(5月23日),大概是1美元兌換7.1269元人民幣。前不久大概是1美元兌換7元人民幣,在2019年大部分時間都是不到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可以說人民幣的匯率都是在不斷變化中的。不知道有多少網友曾這樣想過——當前人民幣匯率採取的是「盯住一籃子貨幣」,那美元、歐元、日元、韓元、加元、俄羅斯盧布、新加坡元、英鎊等其他貨幣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力度有多大呢?
  • 人民幣匯率升破6.50關口:狂漲7000點 對A股有啥影響?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剛剛,人民幣匯率升破6.50關口!狂漲7000點,換10萬美元「省7萬」…中國基金報 泰勒人民幣匯率漲不停,今天,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破6.50關口,續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日內一度漲超200點。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是好還是壞 人民幣匯率還有希望破7嗎?
    目前,人民幣已經是中國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人民幣跨境收付佔中國本外幣跨境收付的比例超過1/3。人民幣已經加入SDR貨幣籃子,並成為全球第五大國際支付貨幣和官方外匯儲備貨幣。   從座談會傳遞的信息來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導向,強調尊重市場參與者的自主選擇。同時,商業銀行也發揮了重要的傳導和推動作用。
  • 人民幣匯率破7,對誰有影響?未來怎麼走?
    與此同時,當日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跌破「7」關口。由於「7」被視為人民幣匯率具有指標性意義的重要心理關卡,匯率「破7」很可能會影響市場情緒,因而備受關注。談及人民幣匯率為何「破7」,央行有關負責人回應稱,受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及對中國加徵關稅預期等影響,今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繼續保持穩定和強勢,這是市場供求和國際匯市波動的反映。儘管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有所貶值,但從歷史上看,人民幣總體是升值的。
  • 聯訊策略:如何理解人民幣「破7」與匯率操縱國標籤的影響
    人民幣「破7」的影響和意義,匯率操縱國只是標籤(一)人民幣「破7」的影響和意義。 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推動,離岸人民幣匯率「破7」,一度跌至7.1388。對於此次人民幣匯率「破7」,我們既要看到其對市場短期帶來資金外流的負面衝擊,也要認識到其有利於央行擺脫束縛及緩和加徵關稅負面影響的積極意義。
  • 人民幣匯率的「升」與「壓」
    11月18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上日調升169點至6.5593,中間價升值至2018年6月27日以來最高。   市場方面認為,當前一輪匯率大漲主要受消息面影響。  人民幣不是弱勢貨幣   11月15日,RCEP正式籤署,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超9成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