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佛轉世認證的起源
三世因果與六道輪迴是佛教的基本世界觀,從這一原理可以推知,每個生命都有前生和來世。因此不單活佛,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第無數次轉世,且在沒成佛前還將繼續轉世。所不同的是,凡夫是被業力束縛,在六道中被動地流轉受苦,而活佛則佛的化身,是為了救度眾生而轉世或化現。世界上第一位被公認的活佛,就是教主釋迦牟尼本人,他在人間示現「十二宏化」建立佛教,是三種化身中的最高顯現——殊勝化身。佛的聖弟子們,八大菩薩等無數的登地菩薩們也都是活佛,屬於受生化身。此外,很多大阿羅漢弟子,雖然外相是小乘聖人,實際上也是佛菩薩的化身!總之,活佛轉世從無始以來就存在了,而且只要還有眾生存在,就將繼續持續下去,直到一切眾生都成佛為止。
活佛認證,就是通過觀察前世來認定佛的化身。事實上,活佛認證幾乎從佛教創立以來就一直存在,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而活佛認證制度的開創者,正是釋迦牟尼佛本人,他在數不清的法會等場合上,在如海的四眾弟子面前,認證了無數的佛與菩薩。以文殊菩薩為例,當他剛來依止佛陀學法修道時,在眾多上座比丘看來,他只是一個衣著華麗的貴族公子。然而,他卻被佛陀認證為過去古佛的轉世、三世諸佛的導師,成為了佛教中無以倫比的法王子。佛陀對文殊的認證廣泛地記載於眾多顯密經續中,如《首楞嚴三昧經》云:「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之前,南方稱為『平等』的世界,有佛名為龍種上如來,即今文殊師利菩薩是也。」《悲華經》云:「第三王子發願以後,寶藏佛即命名他為『文殊師利』,授記他於未來世,南方世界名為『清淨無垢寶窴』的國土,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名號為『普現如來』。」再如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等大菩薩,佛陀亦在《悲華經》、《莊嚴寶王經》、《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等諸多經典中給予詳細的認證,講述他們的轉世歷史,授記未來成就佛道!不僅認證身世,佛陀還對菩薩們的甚深功德、廣大願力大加讚揚,廣述與他們結緣的不可思議功德利益,鼓勵眾生禮敬他們、稱讚他們、信仰他們、依靠他們,接受他們的教化,這方面經文十分普遍、舉不勝舉,無須贅述。倘若不是佛陀這個權威的介紹人認證了這些活佛,將他們推薦給世人,眾生恐怕連八大菩薩、十六尊者的名字都聽不到,又談何建立信心呢?
佛不僅認證了同時代的活佛弟子,更認證了無數未來世將出現的活佛。《涅槃經》云:「阿難勿哀傷,阿難勿悲痛,未來五百歲,吾化善知識,利益汝等眾。」這就從總的方面,提綱挈領地宣示了化身存在的普遍性。就具體的方面來說,佛在浩瀚的顯密經續中,以授記的形式認證了無數將於未來轉世人間的佛教聖人,如蓮花生大士、極喜金剛等,將他們一一介紹給未來眾生。而一系列授記中,漢藏兩地都普遍熟悉且公認的莫過於對龍樹菩薩的授記。儘管在大德們對這些授記多有列舉,為了謹慎起見,筆者還是自己動手,根據大德們列舉的經名和內容,在漢語大藏經中找到了這些授記的精彩原文,特選摘一部分供同修們參考:
《入楞伽經》中云:「如來滅度後,未來當有人;大慧汝諦聽,有人持我法。於南大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為人說我法,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大法鼓經》云:「汝童子名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佛涅槃後,正法欲滅餘八十年作比丘,持佛名宣揚此經,不顧身命。百年壽終,生安樂國,得大神力,住第八地,一身住兜率天,一身住安樂國,復化一身問阿逸多佛此修多羅。」又有:「今此童子聞此經已,能善誦讀,現前護持,為人演說,常能示現為凡夫身,住於七地。正法欲滅餘八十年,在於南方文荼羅國大波利村善方便河邊迦耶梨姓中生。當作比丘持我名,如善方便守護田苗,於我慢緩懈怠眾中離俗出家,以四攝法而攝彼眾。」又授記說:「如是方便調伏彼已,於百年中常雨法雨、擊大法鼓、吹大法蠡、設大法會、建大法幢、示大神力,命終涅槃。過千佛已六十二劫,經百千緣覺及八如來般涅槃後,乃成佛道,名智積光明如來、應供、等正覺。彼時持我名比丘者,即是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當於此土成等正覺。」《大方等無想經》云:「善男子。是南天竺有小國土名須賴吒。其土有河名善方便。其河有村名曰華鬘。華鬘村中有婆羅門產一童子。即是今之一切眾生樂見梨車。後時復名眾生樂見。是大菩薩大香象王。常為一切恭敬供養尊重讚嘆。其年二十出家修道。多有徒眾修持淨戒稱詠諸佛大乘經典。為護正法不惜身命。其諸弟子亦復如是。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是比丘所說正法。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云:「是持法比丘不可思議。已於過去同然燈佛發大誓願。未來之世釋迦如來法垂欲滅。我當於中出家修道。為護正法不惜身命。時王精進龍王者。即今樂見梨車。是樂見梨車。即是未來護法比丘。善男子。汝善觀察我此弟子未來功德。若有人能恭敬供養我此弟子。當知是人即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恭敬。」又有:「善男子。善哉善哉。聽我說此持法弟子功德之事。過此賢劫千佛滅後。具滿六萬二千劫中空過無佛。爾時當有無量億那由他諸闢支佛在世教化。過是劫已有七佛出。是七如來般涅槃已。此國爾時轉名喜光。是喜光國當有佛出號智聚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除此之外,在密乘經典中也有不少授記,筆者雖未查閱原文,但諸多大德早有權威引述。如《文殊根本續》云:「於吾滅度後,四百年之時,比丘龍出世,於教信且利,證得歡喜地,住世六百年。彼聖者修成,孔雀佛母(五部陀羅尼之一)咒,且通諸經論,無實甚深義。棄身離世後,往生極樂剎。最終決定得,正等覺果位。」以上所列舉的,僅僅是眾多授記中的一部分而已。據說在古印度,智者們一致公認:有關授記大聖龍樹菩薩的顯密經續多達百種。後來,龍樹大師果如佛陀預言般在印度降生。他精通一切顯密經教,廣造佛法論典註疏,護持佛教力弘大乘,完成了無以倫比的宏偉利生事業,世稱「第二佛陀」。
【二】藏漢活佛轉世認證史話
佛陀涅磐後,無論是在印度、藏土、漢地還是其他地區。只要有佛教存在,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地方,活佛認證行為都不斷出現,屢見不鮮。
西藏活佛認證的先驅者不是別人,正是蓮花生大師。為了在雪域建立佛教,由蓮花生大師親自認證了3位活佛,即貝若扎那、噶瓦華扎和焦若*魯易堅贊,他們是西藏歷史上第一批被正式認證和尋訪的轉世活佛。根據鄔金林巴開取的伏藏《蓮花生大士本生傳》記載,這一次歷史性的活佛認證,其過程大略為:為了在吐蕃培養優秀的佛教人才,藏王赤松德贊從屬民的兒子中,遴選一批聰明伶俐漂亮者,準備將來送往印度學法深造。沒想到這些小孩口齒笨拙,無論靜命堪布和蓮師怎麼教,連基本的四皈依都念不好。藏王因此倍感難過、心力交瘁,只好向蓮花生大師求助!這時,遍知三時的蓮花生大師預言了三個小孩,讓藏王去尋找,他們分別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阿難的轉世——貝若扎那、釋迦牟尼佛的親屬曾達的轉世——噶瓦華扎以及居士力扎西的化身——焦若*魯易堅贊。蓮師清楚地指明了他們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等情況,讓藏王去把他們找回來。於是,赤松德贊親自帶隊,君臣一行12人前往靈童的家,找到了當時年僅8歲的貝若扎那並將其帶回。貝若扎那的父母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另外兩位也由藏王派遣使者迎回。此後,在官方的安排下,活佛們接受了為期7年的文化培訓,衣食住行都由王室提供。15歲時,貝若扎那等一批學僧又由政府資助前往印度「留學深造」,依止當時印度境內最傑出的25位班智達學習了浩瀚的顯密佛法。後來的結果眾所周知,蓮師所認證的這三位活佛,都成為了名垂青史的佛法大師!
由上述記載可見,這次認證具有上述特點:
(1)發心清淨:是為了培養優秀的佛教人才。
(2)認證權威:是蓮花生大師親自作出無誤認證。
(3)尋訪鄭重:政府尋訪,藏王帶隊。
(4)培養重視:接回後由官方安排教育和資助出國深造。
(5)待遇優厚:王室負擔一切衣食住行,條件優厚,連靈童家屬也由藏王安排贍養。
(6)成果豐碩:以貝若扎那為例,他通曉無數種語言,智慧極其非凡,既是偉大的成就者,又是西藏歷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後兩位也與祥*益西德並稱前宏晚期最傑出的噶、焦、祥三大譯師。
幾百年後,著名的新派譯師鄂*勒比協饒在翻譯《經莊嚴論》時,因遇到困難,於是赴桑耶寺印度洲參看寧瑪派的翻譯,過後不由自主地慨嘆道:「貝若扎那虛空智,噶焦祥師日月合,仁欽桑波啟明星,吾如近前螢火蟲。」
除了他們之外,蓮師對藏王赤松德贊、空行益西措嘉等主要的弟子也多有認證。與釋迦牟尼佛一樣,除了同時代的活佛弟子,蓮師還以授記的形式,對未來將會出現的化身大德們做了廣泛的授記,內容幾乎囊括了藏土的所有偉大上師。這些授記,清楚地記載於蓮師所埋藏的伏藏經典中,千百年間不斷地湧現,成為人們辨別真假聖人的明鏡。
不僅前弘期舊派密宗有活佛認證,新派密宗裡活佛認證亦屢見不鮮。後弘期入藏弘法的印度高僧裡,影響力最大的三位大師,都是著名的活佛認證專家:
1、噶當派祖師阿底峽:
阿底峽尊者認證了仲敦巴居士,稱其為偉大的菩薩。尊者對仲敦巴給予無比的讚嘆,甚至說「有你這樣的菩薩,是不須我來到西藏的」。有一次,應弟子鄂·勒比協饒的秘密祈請,阿底峽尊者指示仲敦巴自述本生秘密事跡,仲敦巴於是承認自己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轉世,並當場顯現了將身軀化為六字真言的神變。師徒之間的許多對話和事跡,詳細地記載於《噶當書》中。此外,據史書記載,阿底峽尊者在西藏期間,曾將年幼的榮素班智達抱在懷中與之辯論,卻無法取勝,後來他認證榮素班智達為黑行者的化身。還有,尊者路過薩迦班寺地帶時,通過觀察緣起,預言該地將會出現七位文殊化身、一位觀音化身和一位金剛手化身,從而授記了薩迦五祖等九位未來的佛法大師!
2、希解派祖師帕當巴:
帕*當巴桑吉尊者即漢地史書中於五臺山親見文殊菩薩,又將《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取到漢地的印度高僧「佛陀波利」。依據授記,尊者是彌勒菩薩的補處,未來將成為賢劫第六佛。他在藏地傳法期間,認證智慧空行母瑪吉拉尊為般若佛母的化身並將其攝授為弟子。後來,瑪吉拉尊開創了獨一無二的能斷大手印教授,成為希解派的偉大宗師。當巴桑吉尊者還認證寧瑪派高僧卓浦巴*釋迦森格為金剛手的化身,授記他將成為佛教的偉人。後來,釋迦森格的種種顯現表明,他的確是一個無可爭辯的化身。他在雪域廣弘密宗,調伏了無數的有情。
3、克什米爾大班智達:
在克什米爾大班智達釋迦師利動身前往西藏弘法之前,斯裡蘭卡一位具六神通的大阿羅漢將四朵香花放置在盒中,對喀什米爾班智達的兄弟說道:「我看你的兄長將赴西藏,請將這花交給他帶去。一朵請他帶到直貢地區,轉交給阿闍黎龍樹轉生的名叫仁欽白的菩薩,一朵轉交惹那格枳寺中一位具緣車菩薩的轉世(指噶當派桑吉溫頓大師),一朵轉交給底嚩根,另一朵供置在底嚩根所建造的大佛像的心中。」後來喀什米爾班智達按照阿羅漢託付的那樣,一一清楚轉交。該阿羅漢還授記說:「此花何處開,彼處有文殊。」後來釋迦師利來到薩迦寺一帶時,看到當地開滿了此花,在那裡他遇到了後來的弟子薩迦班智達。釋迦師利還依據《三摩地王經》,認證杜松欽巴就是佛陀在經中授記的噶瑪巴。阿羅漢的四朵香花與釋迦師利的藏地之行,成為一段活佛認證的佳話,不僅明載於《青史》等史籍,更被眾多文獻廣為傳誦。
不單在古印度和藏地,漢地歷史上也不乏活佛認證的例子。漢地公認的彌勒菩薩化身傅大士為例,他年輕時以捕魚為生,過著跟平常人一般的生活。有一天,從嵩山來了一位印度僧人,人稱嵩頭陀,對他說:「我與你曾經在毗婆尸佛前發過誓願,如今在兜率天宮還有你的衣缽。什麼時候回去呢?」傅大士聽了以後,臨水觀影,見到水中顯現出圓光寶蓋,從而頓悟前緣。他對嵩頭陀說:「爐韛之所多純鐵,良醫之門多病人,度生為急,何思安樂乎!」於是,他拋棄了漁具,依嵩頭陀的指點去到松山下雙林樹下結庵修行,走上了弘法利生的菩薩之路。
【三】轉世繼承制度的形成
以活佛轉世來繼承傳承的法座和事業,形成世代延續的固定認證制度,則始於藏傳佛教噶舉教派。據說轉世預言信箋在杜松欽巴時期就已經出現,不過,最為後世所熟知和認可的是噶瑪拔希的轉世公案。1283年,噶瑪噶舉傳承領袖噶瑪拔希圓寂,他在臨終前寫下一封認證交給弟子,把自己下一世的出生時間、地點、父母名字、出生時瑞相等所有重要信息都記錄在裡面。弟子們依據這一信函,果然找到了轉世靈童讓炯多吉,迎回楚布寺成為噶瑪拔希的繼承人。噶瑪噶舉的這一做法,開「活佛轉世繼承制」之先河。該方法相繼被各大教派所採納,逐漸形成了包含認證、坐床與教育在內的一套完整的規範,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認為的「活佛轉世制度」。
據著名史籍《賢者喜宴》、《紅史》及諸多文獻一致記載,噶瑪拔希的轉世過程如下:在圓寂的瞬間,噶瑪拔希前往兜率天,向彌勒菩薩敬獻了供養,隨後他又到多個佛的淨土做了一一供養。這樣過了八天,他開始想念自己的弟子們。在空行母的勸請下,他又重新將「神識」引人前世的身體內,遺體的姿態因此變成了俯臥式。當他看到痛苦嚎叫的人們,心情很不平靜,頓生悲憫之心,決定用「奪舍法」轉世,繼續為苦難的人們做善事。這一天,在拉薩西北部的多龍溝帕爾倉村,一對老夫婦十三歲的兒子突然死了,當噶瑪拔希看到升空的嫋嫋祀煙後,就趕到那兒,將自己的「重覺」移到了屍體內,於是死屍的眼睛睜開了。老夫婦看到這種現象後,以為死去的兒子被魔鬼纏身,急忙從爐灶中抓了一些灰撒在了兒子的眼睛上,接著又用針把它刺破。老夫婦的這一行為卻打亂了噶瑪拔希的轉世,他只好將神識移了出來,另想辦法轉世。這時在北部邊地,有一隻生了蟲的斑鳩屍體,噶瑪拔希想到時間尚早,就將「神識」移進了斑鳩的體內暫時逗留。這時,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現身並對他說:「大慈大悲的主人,請不要只死死地看著法界,請保持自己的憐憫之心,堅持清淨的人身,請與無力有情父母歸於好,請你高舉佛教的勝幢」。噶瑪撥希聽完了這番話,知這道是空行姆的勸請,於是重新進入了貢塘讓炯多吉母親的胎中,使轉世獲得了成功。
轉世靈童的認定過程又是怎麼的呢?噶瑪拔希的轉世讓炯多吉,於1284年出生在噶舉派宗師米拉日巴的故鄉後藏貢塘。根據《賢者喜宴》與《青史》等史書記載:五歲時他來到楚布寺,偉大的成就者鄔堅巴為了考驗其真偽,入金剛手禪定,但沒有威懾住他。他進殿後也不向鄔堅巴頂禮,拿起金剛鈴就搖起來,隨後逕自走到法座上坐下。鄔堅巴問:「你是誰?」他說:「我就是噶瑪拔希。」接著鄔堅巴問過去他們師徒二人問的交情,他一一作了回答。最後鄔堅巴問:「你曾給我什麼東西?」他說:「黑帽和經書。」然後又從法座上下來,向鄔堅巴頂禮說:「雖然以前我是你的上師,但現在請你護佑我。」到這裡為止,應該說認證進行得很順利,但事情還沒有完。當鄔堅巴知道其出生年月後就問:「我的上師是羊年九月三日圓寂的,而你生於猴年一月八日,怎麼中間只有五個月?」他說:「我把靈識投入到已懷孕四個月的胎兒身上。鄔堅巴問:「其它還有什麼記憶嗎?」他把曾試圖在楚布帕爾倉施奪舍法未果之事告訴了鄔堅巴。為辨真偽,鄔堅巴立刻派人核實,結果一切真實無疑。經過反覆尋問,觀察和核對。鄔堅巴終於確認這個小男孩就是噶瑪拔希的轉世靈童,給他授戒,並把噶瑪拔希的秘密名號「讓炯多吉」賜給他。根據以上史實可知,儘管有前世的認證信件,但鄔堅巴對轉世靈童身份的審核,依然是極其嚴格和審慎的!
再看結果:讓炯多吉以卓越的佛行事業,向世人展示了真正的活佛所具備的威力。吉美林巴在《湧蓮藏真》中說:「讓炯多吉是觀世音菩薩在人間的化身。」又說:「在佛教歷史上,沒有受到母胎汙染的,在印度只有釋迦牟尼佛,在藏區只有這位大士夫,他是漢藏兩地的中流砥柱!」讓炯多吉不僅是卓越的大手印傳承上師,更是一位偉大的大圓滿傳承上師。在一次禪觀中,貝瑪拉密扎溶入了他的眉間白毫之中,由他傳出了大圓滿法的一個重要分支——噶瑪寧提,成為噶舉派內大圓滿心髓的開山祖師。他還依止寧瑪派大持明者古瑪然扎學習大圓滿法,成為上師最得力的兩大弟子之一,而另一位正是第二佛陀龍欽巴大師。對於他們的功績,直貢噶舉教主仁欽彭措評價道:「大圓滿之法主,為嘉瓦·龍欽巴;而於弘利事業最發揚光大者,則為噶瑪巴*讓炯多吉也。」
【四】活佛轉世認證的作用
任何事情是否經得起因果的稱量,都可以從發心、行為與結果三方面去考察。對於古聖先賢們開創的活佛轉世認證,同樣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加以分析。
早期的活佛認證,開創者是佛陀本人,其發心無疑是清淨圓滿的,無須贅言。佛滅度後,象蓮花生大士、阿底峽尊者、帕當巴大師、米拉日巴等大成就者所做的認證和授記,其功績也都早已經被歷史所證明。而象嵩頭陀那樣的遊方僧和以及斯裡蘭卡那位阿羅漢,與被認證者事前根本素不相識,事後也再無往來,因此也不可能有什麼功利動機。而後來的「活佛轉世繼承制度」,根據史料記載可知,其創始人噶瑪拔希在圓寂後之所以選擇的轉世人間,是因為他看到了痛苦嚎叫的眾生,而幫助苦難的眾生則是其轉世的唯一目的,而這些又都源於菩薩內在的大悲心。由此可見,無論哪個時期的活佛轉世認證,其發心都是為了度化一切眾生。
從行為來看,活佛轉世認證是對佛菩薩們的弘法利生的有力支持和協助。認證所發揮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這方面:
1、祈請聖者轉動法 輪
如果佛已出世,眾生不能遇到,或者他們不傳法,那麼即使佛出世,也與沒有出世沒什麼區別。當初,釋迦牟尼佛在金剛座證得無上菩提後說過:「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猶如甘露吾今已證得,縱為誰說亦不能了知,故當無言安住於林間。」其後,七七四十九天中都沒有說法。如果不是大梵天、帝釋天認出了佛陀,獻上法輪與海螺請佛說法,恐怕就沒有今天的佛教。從這個角度來講,認證活佛,不僅可以憑藉高僧大德的幫助快速地將佛菩薩們請出山,還可以請他們登上法座、接受傳承、攝受弟子,等等,以多種多樣的方式祈請聖者弘法利生!
2、提醒活佛重續前願
顯現上,有一些活佛轉世到人間後,需要遇到適當的外緣才能恢復過去世的記憶。而成就者的認證,往往可以起到喚醒其記憶的作用。在這方面,傅大士的經歷就很典型,嵩頭陀的提示成功地喚醒了他,使他明了自己的來歷和使命。在藏地,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蓮師諸大弟子們,為弘揚佛法在人間轉生為伏藏師。為了喚醒他們的宿世記憶並開啟伏藏正法之門,蓮師會將在一些關鍵的信息寫在伏藏經函中。有的是以特殊的空行文字或符號書寫在紙上,一般人根本看不懂。有的雖文字可以看懂,但上面可能僅僅只有一兩個字、或一個標題或者一些提示信息。比如,有的伏藏經函上可能寫著:某個時候,蓮花生大師和眾弟子們住在某某地方。當時天氣怎麼樣,風景又如何如何,上師與弟子們很快樂……等等。就這樣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話,根本不象經文或修法儀軌。但是,當有緣的伏藏大師看到這些信息後,就能回想起當時與蓮花生大師在一起時的情景:蓮師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灌過什麼頂、傳過什麼法、那時我是其中某某弟子……前世的經歷,就會重新浮現在心中,進而能夠重續過去世的願力,開取伏藏、利益眾生。
3、協助活佛弘法利生
開展佛行事業離不開必要的條件和因緣,否則縱是絕世高僧也難為無米之炊。《普賢上師言教》中記載了這樣一則著名公案:印度的美德嘉那尊者為了救度轉生到孤獨地獄的母親而千裡迢迢前往西藏。途中,因為譯師不幸去世,使得尊者孤身一人漂泊在康區。又由於語言不通,他只好以牧羊為生,以致於未能以正法廣利有情,便已示現圓寂。後來阿底峽尊者來到西藏聽到此事後,不禁感慨萬分道:「嗚呼!你們西藏人的福報實在太淺薄了!在我們印度東西兩方的班智達中,無有一人能勝過美德嘉那大師。」說到這裡,尊者情不自禁地雙手合十,流淚滿面。由此可見,弘法利生不僅僅是佛菩薩們單方面的事,眾生自己也需要努力創造條件、積極配合!而通過活佛認證,在聖者剛降生就予以接應、同時利生所需的佛法傳承、道場、法器以及僧團等條件也一切現成,可以說一套完整的活佛認證制度等把聖者利生必備的所有條件都囊括了。
4、幫助眾生建立信心
末法時代,本身就魚龍混雜,況且眾生又往往疑心重、信心弱。不難想像,如果沒有足夠權威的認證,上師轉世後要取得前世弟子的信任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周折。通過活佛認證,肉眼凡胎的弟子們,也可以藉助成就者的火眼金睛快速地找回自己的上師,繼續依止他學法修行。
從結果來看,活佛轉世認證的作用可以歸結為兩大方面:
1、為佛教預備了卓越的接班人
雖然凡人與活佛們的佛性沒有區別,但由於活佛們先於眾生發心修道,早已串習熟練了空性等深奧的教法,其根器自然遠勝凡人。再者由於活佛們多生累世修行,發甚深廣大的菩提心,因此其弘法的堅定意志和廣大因緣也是常人無法比擬的。因此,雖然也有米拉日巴那樣自稱凡夫卻一生成就殊勝悉地的英雄,但歷史上光耀千秋的佛法大師們,絕大多數都是佛菩薩的化身。
以雪域公認的大菩薩岡波巴大師為例,《三摩地王經》中授記他為月光童子的轉世。米拉日巴雖有眾多具成就的大弟子,但在選擇繼承人時他說「熱瓊巴自己雖然能得到無有錯謬的果位成就,但他卻不能夠做廣大的利生事業,不久會有一個由衛境來的法師,他將會對許多眾生做廣大的利益。」可見,在未見到岡波巴之前,尊者早已將他認定為教法的接班人。又如帕摩珠巴尊者,雖有八萬弟子圍繞,其中五百位為「持傘蓋」之法師,但他卻將法座傳給了依止他僅一年零六個月的新弟子——仁欽白大師,認證他為已登十地果位的大菩薩。後來,仁欽白大師創建了直貢寺,佛法事業極其興盛廣大,在遷走十六萬僧人赴異地修行後,聚集的常駐弟子仍達十八萬以上,令人嘆為觀止。
2、為眾生找到了明眼的引路人
《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修行人在沒登地之前,是無法認識宇宙的真相的。因此,學問再大的凡夫,在聖者們面前也還是個精神病人,自己都還在輪迴苦海中摸索,又怎能真正為他導航呢?而真正的活佛,是早已成就聖果的大士,自己已經親證了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當然也能引領眾生出離輪迴。儘管凡夫學者也能勸人向善,做一些利益眾生的事情,但活佛的慈悲和智慧,是後天學成的堪布或格西無法比擬的。在一些需要抉擇深細因果的關鍵時候,凡夫學者的局限性就容易暴露無遺。
龍洋仁波切講過一個故事:過去某一世的東噶活佛,成年的那年去拉薩朝聖。途中,當僧眾一行在草灘上燒茶時,從下方村莊來了一個少女。她見到活佛後,兩人似乎一見如故,在一起有說不盡話題。於是,出發之前,活佛請求經師允準帶她上路,讓她今後協助自己弘法利生。但這種一見鍾情經師顯然並不欣賞,他說:「人家的活佛成年後都知道傳法,我們的活佛一長大就知道找女人了。」活佛雖然再三懇求,經師仍然不為所動,命令隊伍繼續前行。無奈之下,少女摘下一枚戒指,在上面系上一綹頭髮,送給了東噶活佛。朝聖歸來後,東噶寺陷入了一個怪圈:寺院的僧人數始終超不過一個上限,一旦超過,必有多出數目的人死亡。後來人們發現,這個數字正好是少女戒指上的頭髮根數。原來,她其實是東噶活佛具緣的空行母,如果她能親自陪伴在活佛身邊,那麼東噶寺的僧侶數將如同她所有頭髮一樣多……無獨有偶,第四世多智欽·仁增嘉麗多吉在自己31歲時遇到了蓮花生大師授記的空行母。依據伏藏預言,該女子具足所有空行的標誌於一身,如果她能成為仁增嘉麗多吉的法侶,仁波切此生的世壽將達到八十歲以上,佛行事業將廣大得不可限量。但當仁波切向寺院正式提出接納她的想法時,堪布們卻集體表示反對,從而不得不放棄。後來,仁波切雖然將護法神長壽天女攝受為明妃,但在人間長住的緣起已經失去了,他在青海勞改農場示現圓寂時年僅34歲。
以上雖然是從兩方面歸納了活佛認證的結果,但其根本目的和最終結果都是為了度化眾生!因此,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活佛轉世認證,那就是:一切為了眾生,為了一切眾生!
【五】活佛轉世認證之正觀
或許有的人會問,沒有認證制度,難道佛菩薩就不會去利樂眾生嗎?誠然,無論有沒有認證,佛的化身都會如月光般出現,自然地利益眾生。但就效果而言,有認證和沒有卻是有差別的。就好象,雖然太陽普照大地、雨露般滋潤萬物,這些都是大自然的恩惠。但是,人們如果發揮自身的努力,在地面安上太陽能、挖好蓄水池,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勢必成倍地增長。
活佛認證制度就象個開採和加工廠,它將散落在民間的化身們找到並收集起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接受佛法訓練,使之在最短時間內成長為具德上師,順利走上弘法的坦途。它最大限度消除了活佛們的成長隱患,縮短了中間過程,減少了時間浪費。這比放任不管,讓眾生自己去偶遇化身,或者讓轉世活佛自謀出路、白手打天下,其效率和遲速確實有天壤之別。再如,過去沒有國家機構組織,體育愛好者們雖然也可以自發訓練參賽,但和由國家機構統一組織,放之四海選拔運動員,在專業的場館進行集中訓練相比,產生世界冠軍的數量和速度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根據因果的道理可以推知,世界上能出現活佛轉世認證制度,形成一個成熟而完善的支持、協助化身們弘法利生的制度平臺,讓他們一到人間就得到成就者的接應、僧團的支持、道場的庇護和眾生的信賴,使他今生今世能夠快速高效地完成救度眾生,這的確是眾生的莫大福音,是眾生多生累世共同善業的顯現!
如法的活佛認證是十分清淨的,它不追求任何物質回報,超越一切貧富與貴賤。以多智欽·圖登成利華桑仁波切為例,尊者出生在色達縣色爾壩地區一個極其貧寒的家庭。當時,第五世佐欽仁波切讓多智欽寺將周邊地區兔年出生小孩的名單收集起來,因為多智欽仁波切的轉世靈童就在其中。當時,負責名單收集的是拉迦部落土司曲廓久策等人。由於尊者家境窮困的緣故,他們極不情願讓他進入轉世靈童的候選名單。經過一番商議後,他們擅自決定把寫有尊者姓名的紙條抽出,藏在了隨身裝針線的便袋中……接過候選小孩名單後,佐欽仁波切先從中挑出了寫有仁增嘉利多傑仁波切及其父母姓名的紙條,說「這是一位不可思議的大成就者的轉世」,言畢,莊重地將紙條置於頭頂良久,以示恭敬。隨後,他把手徑直伸到了曲廓久策面前,平靜地說:「拿來!」佐欽仁波切的舉動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但土司則倔強地說:「不是這個!」佐欽仁波切依舊不依不饒地說:「拿來!」土司裝作不知情,說:「已經沒有了!」但當佐欽仁波切以不容置辯的語氣,第三次說出「拿來」 後。曲廓久策見無可隱瞞,不得不交出了針線袋中的紙條。接過紙條後,佐欽仁波切如出一撤地將其置於頭頂,說道:「這就是多智欽仁波切!」。遂後,他為靈童起名為圖登成利華桑波,並撰寫了如今弟子們都熟悉的長壽祈禱文。
更有的大德,為了認證活佛不惜犧牲生命。阿傍大伏藏師之子旺欽尼瑪活佛,是原色達地區的政教首領,與多智欽·仁增嘉麗多吉是至誠的金剛道友!當仁增嘉麗多吉被囚禁於西寧勞改農場的時候,旺欽尼瑪活佛也被監禁在色達縣的「政策學習班」。雖然名義上是學習班,但學員沒有人身自由,跟監獄差不多。有一天,在沒有任何外界信息來源的情況下,旺欽尼瑪活佛突然放生大哭。同伴們詫異地詢問原因時,他悲痛萬分地告訴大家:「今天,日洛仁波切(即仁增嘉麗多吉)圓寂了」。當時,人們都將信將疑,因為多智欽還很年輕,況且兩地又相隔千裡……但事隔不久,果然傳來了仁波切圓寂的消息。一年後的某一天,正在參加勞動的旺欽尼瑪活佛又突然哈哈大笑,他興奮地告訴人們說:「日洛仁波切又轉世回來了!」當天,旺欽尼瑪活佛就為轉世化身撰寫了長壽祈禱文,以紙條的形式秘密託人帶出監獄。根據旺欽尼瑪活佛所指示的地點及父母姓名,送信人找到了索丹尊者家,將認證的紙條交給了這位父親,告知他多智欽·仁增嘉麗多吉已經轉世到了其家中。接到認證信函的時候,靈童的父母都感到十分驚訝。因為當時,甚至連母親楊洛都不知道自己懷孕了。過後不久,認證活佛的消息逐漸傳開了,色達縣的官員們認為事情嚴重,專門召開了針對旺欽尼瑪的批鬥大會。在大會上,一個幹部趾高氣揚地指責說:「你們這些活佛,過去剝削和壓迫群眾。現在倒臺了還不甘心,竟然又安排了個下一代來欺騙群眾。」活佛義然無畏地反駁道:「我一生從來沒有說過假話,更沒有欺騙過眾生。我認證了一位活佛,他的的確確是多智欽·仁增嘉麗多吉的轉世,今後你們能夠看得到的。」批鬥大會結束後,旺欽尼瑪活佛被移送到了新都橋監獄,從此再沒有回來過……
由於眾生的共業。如今在藏地有些地方,活佛認證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有的地方,花錢可以買到活佛位,可以象模象樣地舉行坐床儀式。還有一些寺院,認證不夠嚴謹,導致認證出錯,濫竽充數,等等。上述情況導致的惡果是:一些人得到活佛的頭銜後又四處出擊、騙財騙色,胡作非為。上述現象的出現,不僅擾亂了佛教的風氣、敗壞了修行人的形象,亦動搖了人們對活佛的信心。不過,應該明確指出:「真正的活佛絕不會欺騙眾生,欺騙眾生的一定不是活佛。」如果不承認這點,就等於承認登地菩薩和佛也會欺騙眾生一樣,顯然是荒謬的。對於當今時代的活佛問題,龍洋仁波切指出:「由高僧大德無誤認證的活佛們,他們是佛教的命脈,是眾生的依靠,就像法王如意寶那樣!然而,一旦認錯了活佛,過患也是極大的!認錯一個活佛就像送給屠夫一把尖刀,讓他四處殺人一樣。且兩者相比,認錯活佛的罪過更大!」可見,認證活佛的確是事關眾生慧命的大事,真的應該慎之又慎。
應該看到,藏地有許多大成就者,依然沿襲著過去清淨道統,甚至比過去更加嚴謹。以兩位多智欽仁波切為例,第四世多智欽·圖登成利華桑仁波切,他幾十年來共計只認證過兩三位活佛。而第五世多智欽·龍洋仁波切,迄今為止也只認證過一兩位活佛!從數量上看,多智欽寺現有的活佛數量不僅沒增長,甚至還不到解放前的三分之一了。而且,與「商業式」的活佛認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真正的活佛認證不僅不收錢,還常常「倒貼錢」!以多智欽傳承道場和日寺第五世德敦活佛為例,靈童出生於一個貧窮的單親家庭。靈童被認證後,寺院每年都會給他家發放生活補助,以維持他們一家的正常生計。
活佛被假冒,一方面說明了真活佛是在信眾心目中的高貴和殊勝。就好象市場上被仿冒的,往往都是質量好、信譽高的名牌產品一樣。打著活佛的旗號欺騙信眾的行為,僅僅能說明假活佛很惡劣,卻絲毫無損於真活佛的殊勝,因果關係需要搞清楚。同樣,社會上也有品行不佳的堪布乃至普通僧人,但不能因此認為所有堪布和出家人都不好!學佛人不可以偏概全、更不能因噎廢食。對修行人而言,當務之急是學會如何如法地去觀察和甄別善知識!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真正的活佛肯定必然是經得起觀察的,且懂得事先審慎觀察的弟子,明眼的上師不但不會怪罪,反而會更器重和欣賞。就好象談對象一樣,如果一開始交往的時候,你就以穩重的態度觀察和了解對方,而不是親率拉近距離,那麼聰明的姑娘反而對你更加欣賞!總之,高僧大德們眾口一辭地鼓勵我們:「在沒有確立師徒關係之前,要象偵探觀察小偷一樣客觀細心地去觀察。」談婚論嫁尚且要相互觀察,在選擇上師這種事關生生世世的大事上,為什麼不捨得多下血本呢?
另一方面,有假才有真。正如越是受到了假藥的毒害,人們越發需要良藥的救治一樣。越有假活佛欺騙眾生,才越發凸顯出真活佛的珍貴。華嚴經云:「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垂光照三界,心法無不現。」真正的佛菩薩們猶如清涼的月亮,能熄滅三界的一切煩惱痛苦,是眾生的救護者和利樂源泉。末法的長夜越是黑暗,眾生越需要佛菩薩們的救助!因此,時代越是惡濁、亂象越是顯現,我們越應該祈禱活佛們不舍眾生,多多降臨,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那麼,怎樣才能消除種種不如法的現象,還佛教制度以清淨的本來面目呢?對此,龍洋仁波切指出:「佛教中出現問題,歸根結底是眾生業力的顯現,修行人不應該只從世俗途徑去尋求解決。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好好修行,將功德回向給眾生!誰的弟子們修得好,他們的上師就會長久住世,佛法事業就能興盛廣大!」誠如仁波切開示,因果規律真實不虛,從因上下功夫,方才是溯本清源的正道。無始以來,不識因果的人們嘗遍了各種方法,但往往舊的矛盾剛去,新的矛盾又來,真正的解決總可望而不可及。常言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修行人就象春耕的農夫,播灑好種子後,只需要勤事耕耘,即便不問收穫,秋天自然碩果纍纍。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實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