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美術館」成都開館 4平方米空間賞朱佩君、何多苓等名家大作

2020-12-18 瀟湘晨報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在膠囊美術館裡看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11月14日,位於成都市青羊區通順橋街69號的「老朱家」舉行開館首展。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四平方米,但現場卻展出康有為、謝無量、朱佩君、朱欣、何多苓、朱萬春的書畫精品12幅。六位參展者作為中國近現代百年歷史的文化名人,他們的文脈延綿了整整五代,而且他們的生活軌跡大都和這家「迷你」美術館有過直接和間接的交集。

膠囊美術館起源於國外,一般興建於寸土寸金的大都會市中心,以最小的面積給觀眾帶來最獨特的觀展體驗,因此參展畫作基本都是以小而精著稱,力求每幅作品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種小而精的美術館尤其適合在節奏很快的大城市生存,此前上海和北京都有膠囊美術館問世。如今「老朱家」這座膠囊美術館問世,也引起了業內的普遍關注。

「老朱家」館長朱萬春今年39歲。作為成都本土新銳藝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幼年開始學習中國畫,後來因為喜愛動漫,在大學時學習製作三維動畫。在此期間,朱萬春並未放棄傳統繪畫,甚至還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繪畫門派「騷靈畫」,使用現代化工具結合了中國書法藝術與中國國畫藝術兩大藝術形式的精髓,使得作品帶有濃厚的東方韻味和幻想氣息。當天的開館展現場就展出了幾幅朱萬春創作的騷靈畫,其中有他創作的一幅《愛情像把刀》系列之一,此畫創作於2008年,他用大量黑白色條紋堆砌出了一個抽象的畫面,沒想到幾年之後籃球巨星科比就穿了一雙有類似圖案的籃球鞋,這次「撞車」也常常被籃球迷和藝術同行所津津樂道。

現場,記者看見,雖然展區面積不大,但參展者各個都來頭不小。比如,康有為(1858年—1927年)的書法真跡。康有為的書法力倡北碑古拙之風,其書自成一格,被稱為「康體」。

四川近代大書法家、大教育家謝無量(1884~1964)的一幅親筆對聯也是全場亮點,相比康有為書法的厚重莊嚴,他的書法更自由爛漫,極具瀟灑之韻味。

鮮為人知的是,無論是康有為還是謝無量,兩位已故大家的作品都和現在的「老朱家」有著極深的淵源。朱萬春介紹,他本姓朱,朱家從清乾隆到民國時期都是成都乃至中國西南的藝術大家和收藏世家,其先祖朱啟鹿是乾隆時期著名書法家,曾為成都皇城科舉考場前的牌坊題書「為國求賢」。朱萬春的曾祖朱懋先不僅是著名藏家,也是傑出的藝菊大師,秋天人氣爆棚的成都人民公園菊展便由他當年一手創辦。

「這次展出的康有為書法便是百年前為朱懋先所題。」朱萬春說,晚清時期,他們兩人是好友,當年朱懋先在上海為他的變法事業籌款,故康有為寫下書法一幅以示感謝。而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張大千,徐悲鴻,謝無量,馬萬裡等藝術家都曾是老朱家老宅餘園(現成都紅星路第三幼兒園)的座上賓。這裡借謝無量在朱家寫的詩,勾勒出老朱家這個成都最具代表的開明士紳家族的生活場景:「已謝閒名旦飲茶,餘園坐隱老朱家。自畦自畝勤澆灌,夜起持燈照菊花。」

值得一提的是,朱懋先的養菊也直接讓他的七位侄女成為女畫家,如朱佩君、朱紉君、朱煒君等都是當年畫菊名家,擅長工筆重彩的朱佩君最後成為了成都畫院首任院長。

此次展覽作品中也有朱佩君當年所作的一幅花鳥小品。而朱佩君的下一代朱家代表人物是朱萬春的父親朱欣,作為本土著名書法家,他曾多次就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委員會委員。而朱欣有兩幅對聯佳作參展。和朱欣書法作品並列參展的還有著名當代藝術家何多苓的一幅肖像畫,朱欣與何多苓是多年好友,兩人年輕時不僅經常切磋畫藝,而且多才多藝的他倆還共組樂隊,朱欣拉小提琴,何多苓拉手風琴,兩人曾多次登臺合演屢獲好評。朱萬春說:「希望這家小小的美術館讓大家看到朱家文脈的傳承,更希望它能成為外地人了解成都藝術往事的一個窗口。」

康有為給朱懋先寫的對聯讚美他種的菊花

當天,成都市美協主席姚葉紅和藍頂藝術家趙彌也來到膠囊美術館開展現場,他們對這家小小的美術館給予了高度評價。「空間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藝術作品能把傳統的東西繼承下來,並產生新的東西。用傳統語言,去探索現在這個時代的趨勢,這才是重點。」姚葉紅說。

據了解,這家膠囊美術館將 24小時全天開放。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開館 講述了一個極簡版的近代藝術史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攝影 陳羽嘯11月21日,位於成都文殊坊的「老朱家」美術館舉行開館首展。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但足以見微知著,以管窺豹。街邊的「膠囊美術館」引發市民圍觀成都市美協主席姚葉紅和藍頂藝術家趙彌也來到膠囊美術館開館現場。趙彌的爺爺是成都已故著名國畫家趙蘊玉,朱萬春的姑婆是已故著名國畫家朱佩君。
  • 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開館,講述了一個極簡版的近代藝術史
    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但足以見微知著,以管窺豹。現場展出了康有為、謝無量、朱佩君、朱韌君、朱欣、何多苓、朱萬春的書畫精品12幅,7位參展者作為中國近現代百年歷史的文化名人,他們的文脈延綿了整整五代,而且他們的生活軌跡大都和這家「迷你」美術館有過直接和間接的交集。
  • 4平米美術館藏有康有為、何多苓作品 24小時全天開放
    在11月21日,成都增添了一家特別的美術館,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是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值得一提的是,這家膠囊美術館將24小時全天開放,夜晚亦不熄燈,隨時對外展示陳列。「老朱家」位於青羊區通順橋街69號,雖然僅四平方米,觀眾超過三人便難有立錐之地,但其氣場卻很大,館內一口氣呈現了康有為、謝無量、朱佩君、朱欣、何多苓、朱萬春等六位名家的12幅書畫作品。
  • 何多苓個人作品展「野原」即將亮相四川美術館
    2019年5月16日下午3點,「野原——何多苓個人作品展」即將在四川美術館展出,並將持續至6月14日。本次展覽由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美術館承辦,何多苓美術館協辦,趙歡擔任策展人。
  • 龍美術館開館 展出羅中立等眾多名家作品
    原標題: 龍美術館開館,展出羅中立等眾多名家作品 《父親》姊妹篇《春蠶》36年後回渝 本報記者蘭世秋 記者熊明攝 油畫大師、敦煌藝術研究專家常書鴻創作於戰火中的《重慶大轟炸》,羅中立創作於1980年的《春蠶》……5月26日開幕的龍美術館(重慶館)開館大展「百年藝程展」上,130餘幅重量級作品令人嘆為觀止。 龍美術館為何選擇了重慶?
  • 美術館庫房裡的藝術品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本報記者 餘如波近日,成都畫院(成都市美術館)主辦的「歷史的輪廓——館院典藏系列」展覽將進入第四期,展出院(館)藏田旭中、袁吉中兩位藝術家的書畫作品。
  • 城牆之外——2019西安美術館開館十周年特別邀請展即將開幕
    全文1327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2009年9月28日西安美術館開館正式開館這座剛剛誕生的美術館緊緊跟隨中國當代藝術堅定的腳步至今沒有停止過十年前,西安美術館以開放、多元和包容的姿態橫空出世,支持各種積極的藝術探求
  • 成都這座美了40年的院子,請你繼續美下去
    左起依次為:吳一峰、何繼篤、朱佩君、孫竹籬江溶、郭生、張幼矩、豐中鐵、吳小艾趙薀玉、胡伯祥 ,圖源/成都畫院油畫領域,自胡仁樵、萬啟仁之後,因《剪羊毛》而在第二屆青年美展獲獎的周春芽,以及憑藉《春風已經甦醒》獲得全國美展銀獎的何多苓又來到了成都畫院
  • 梁山縣水泊美術館開館暨「迎新年全國名家書畫展」 開幕了
    2020年12月20日,在2021年新年來臨之即,山東省梁山縣水泊美術館開館暨「迎新年全國名家書畫展」 在楊營鎮開幕了。濟寧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原濟寧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王超同志;梁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興武同志;梁山縣原政協副主席、縣詩詞楹聯協會會長徐長富同志;梁山縣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安聖陶同志;梁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聯主席徐長勇同志;梁山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馬正棟同志;菏澤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李銳先生;梁山縣楊營鎮黨委副書記靳魯峰同志;梁山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會長王成允先生;梁山縣書法家協會主席、水泊美術館館長牛洪濤先生
  • 何多苓、周春芽、草間彌生……都來了!2019Art Chengdu國際當代...
    今天(4月28日)上午11時,2019 Art Chengdu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本次博覽會展期為 4 月 28 日至 5 月 2日(4 月 28 日至 29 日為貴賓預展,4 月 30 日至 5 月 2 日為公眾開放日)。
  • 邯鄲陽光美術館新館落成開館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搭建對外交流新平臺6月19日上午11時,新落成的邯鄲陽光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並同日舉行了「館藏油畫作品展」、「韓玉臣油畫書法攝影展」、「邯鄲市首屆書法大展」等5個展覽。省政協副主席艾文禮、省政協原副主席劉健生、省政協秘書長郭大建,市領導崔永斌、馮連生、範國珍、申玉娥、趙浩軍出席新館落成開館暨系列展覽開幕儀式。崔永斌代表市委、市政府對陽光美術館新館開館及系列展覽開幕表示祝賀。
  • 天一美術館開館 長沙藝術打卡地又添一新成員
    長沙晚報11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斌)4日,天一美術館在長沙市天心區妙高峰開館,展出了多幅珍藏作品。該館由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和中國書畫報共同打造,是承載天心區文化生活的新高地,也是天心區青山祠片區有機更新的亮眼名片。 天一美術館的開館,標誌著長沙藝術打卡地又添一新成員。
  •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 稀世藏品「借古•開今」
    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展現場,左上方為王鬱洋作品《人造月》2014年3月28日,龍美術館•西岸館在上海徐匯濱江地區開館。展覽「個案·歷史」展廳現場 300餘件稀世藏品打造開幕展伴隨著開館儀式舉行的還有開館展覽的開幕
  • 2019西安美術館開館十周年特別邀請展即將開幕
    在西安美術館開館十周年之際,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與西安美術館共同主辦的「城牆之外——2019西安美術館開館十周年特別邀請展/西安美術館十周年文獻展」將於12月29日在西安美術館開幕。 西安美術館外景。
  • 來,跟著成都美術館地圖 去找到這座城市的氣質
    成都是一座充滿藝術氣質的城市。據統計,包含美術館、畫廊、私人美術館、藝術館等在內的「藝術空間」,在這個城市裡已突破200家。類型迥異的藝術空間,在成都的各個角落,伴生著成都人的生活方式,與這座城市一起蓬勃生長。
  • 「北京杏壇美術館十二名家書畫迎春展」暨開館典禮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經過近兩年的籌建,北京杏壇美術館於2014年1月8日隆重開館,並舉辦「北京杏壇美術館十二名家書畫迎春展」暨開館典禮。  此次展覽是杏壇美術館迎來的首個大型展覽活動,展覽分為書法與繪畫兩部分,展出十二位書畫名家六十幅作品,參展作品均為藝術家近年來創作的代表作品。
  • 程十髮美術館今正式開館
    作為"十三五"時期上海文化設施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以海派藝術大師程十髮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美術館"程十髮美術館",歷經三年的籌備和建設,今天正式建成開館。位於長寧區虹橋路1398號的程十髮美術館,總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建築如同幾個大小不一的長方盒子堆疊交錯,呈現出空間層次錯落有致的視覺效果;黑白交錯的外觀採用黑色金屬、玻璃與白色的石灰巖材質,恰似水墨與宣紙的顏色,在一汪池水的映襯下,凸顯了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韻味,讓傳統與現代交融。
  • 上海寶龍美術館開館兩大展覽探尋文脈,齊白石12開冊頁亮相
    上海民營的美術館正呈方興未艾之勢發展,今天下午,隨著又一家大型民營美術館——佔地面積達23000平方米的上海寶龍美術館的開館,以回探東方之精神和以傳統造化再生為旨意的展覽「尋脈造山」和「百川匯流——書藏樓收藏展」也正式對外開幕。
  • 鷹潭市美術館將於4月26日盛大開館
    鷹潭市美術館在各界人士翹首以待的時候將於2019年4月26日盛大開館。鷹潭市美術館鷹潭市美術館新館位於林蔭西路18號,佔地面積2400㎡,建築面積4500㎡,由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築設計研究院按現代美術館的要求進行設計。於2014年12月動工建設,於2018年9月建成。
  • ​福州市美術館新館開館 國慶中秋假期將舉辦系列活動
    福州新聞網9月2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文 鄭帥/攝)28日上午,福州市美術館新館開館儀式暨「潘主蘭藝術展」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舉行。  福州市美術館新館位於上下杭中平路172號,這裡原為黃培松故居。據了解,福州美術館新館總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共設置展廳12間,可同時展出藝術作品百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