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寶龍美術館開館兩大展覽探尋文脈,齊白石12開冊頁亮相

2021-01-20 澎湃新聞
上海民營的美術館正呈方興未艾之勢發展,今天下午,隨著又一家大型民營美術館——佔地面積達23000平方米的上海寶龍美術館的開館,以回探東方之精神和以傳統造化再生為旨意的展覽「尋脈造山」和「百川匯流——書藏樓收藏展」也正式對外開幕。其中,收藏展中包括齊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冊》、吳湖帆《萬松金闕》、黃胄《歡騰的草原》等近現代及當代百餘件名家名作,仿佛一部近現代美術史。開館大展則包括關良、林風眠、丁立人、夏陽等的作品。

作為2017年壓軸登場的上海民營美術館新晉成員,上海寶龍美術館旨在「弘揚傳統文化精髓、推動當代藝術發展」,以探尋東方文脈為自主學術視角。

上海寶龍美術館

上海寶龍美術館位於臨近虹橋的七寶商務生態區核心位置,也是閔行文化公園內首個開業的文化藝術場館。從空間體量上看,美術館佔地面積23000平方米,擁有500至1100平方米的大小展廳共10個。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了解到,美術館的10個展廳中,有具備博物館級國際標準的恆溼展廳4個,還有挑高達 5—9米的現當代藝術展場空間,可滿足不同形式、體量規模的藝術展覽需要。

寶龍美術館創辦人許健康先生本身就是書畫收藏大家,不論是在藝術修養抑或建築美學方面,都有他自己的見解。美術館內部空間設計基本由他親自主持、把控,整個建築沒可創作性很高。

據悉,作為一家非營利的美術館,美術館將著力於通過藝術展覽、學術交流、公共教育等全方面活動形式,讓美術館成為一個文化藝術展示和交流平臺,讓民眾領略文化魅力,來美術館感受藝術之美。許建康對「澎湃新聞」表示:「希望美術館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老百姓喜歡的美術館,讓更多人懂得生活,懂得美感。」

作為開館的重頭戲,寶龍美術館推出了常設展覽「書藏樓珍藏展」。「書藏樓」是許健康先生為紀念其父許書藏老先生而命名的齋號,主要收藏近現代及當代全國書畫名家的存世精品。

「書藏樓珍藏展」系統展示中國百年以來各地域、各流派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的典藏之作。包括展出齊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冊》、吳湖帆《萬松金闕》、黃胄《歡騰的草原》、蔡國強《天梯》等近現代及當代百餘件名家名作。

圓形展廳

藏書展的起點是一個「圓形展廳」,從地下一層螺旋而上,以小而精緻的藝術小品作為展示主體,意在小而見大,引導觀眾近距離品味這些藝術家的筆觸。這其中不乏如張大千、常玉、關良等名家作品。緊隨在圓形展廳之後的兩個展廳則可以算是「書藏樓珍藏展」的真正篇章。展覽分為海派、京津、金陵、嶺南、長安、書法、谷牧舊藏幾個版塊,觀眾漫步在展廳中,可以在場館中讀到一部近現代美術史。

吳湖帆 《萬松金闕》

黃胄《歡騰的草原》

在展覽現場,澎湃新聞記者觀察到,在「海派畫派」畫派展廳中,吳湖帆的《萬松金闕》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在書法展廳中,啟功、于右任等近代大家的書法作品及展廳中央的陸儼少手卷《草書詩》、吳湖帆手卷《萱堂春永圖卷》也都引起了許多的關注和討論。京津展廳中,齊白石的12幅冊頁作品——《咫尺天涯-山水冊》則並排掛在牆上,同時向觀眾展現了其純樸、富有詩意的筆墨。

齊白石冊頁作品

蔡國強 天梯

而除「書藏樓珍藏展」外,寶龍美術館同時推出了「尋脈造山」開館展。展覽由吳從容先生策劃,意在對中國歷史尚未完全展開的東方現當代藝術進行全面的回溯和展望。藝術源於本性,至高於天然,傳統乃本性、天然聚合,與四時並運而活。此次開館大展,在東方美學價值體系下,是對傳統重組後的「現代性」、「當下性」和「未來性」,體現於更大文化背景下,未來性的回歸。

展廳現場

常玉,《母與子》, 55×46cm, 油畫 1930s

關良,《貴妃醉酒》,177×96cm,設色紙本 1980s

展覽展出關良、丁雄泉、丁立人、夏陽、尚揚、周春芽、劉進安、徐累、劉煒、郝量等八十餘位藝術家的三百餘件作品參展,以繪畫、書寫藝術、雕塑、建築、園林、影像以及戲曲、琴等形式來呈現東方當下性的藝術整體。

丁雄泉,《世界小姐》,布面丙烯, 222×396cm 1975

丁立人《雜戲》,536×238cm, 重彩 2017

夏陽《龍》

在一樓的展廳中,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夏陽的作品《龍》懸掛在展廳上方。隨著樓梯而下,在地下展廳中,觀眾可以在巨大的、白色調的空間中感受當代名家的雕塑、裝置、架上繪畫等藝術作品。

回溯百年,如龐薰琹、倪貽德等人1932年在上海創立的「決瀾社」,是中國第一個現代藝術的組織,也是基於民國文脈的一次歷史性的現代藝術運動。這一文脈在寶龍的開幕展上也可見出端倪,與決瀾社同時代的還有留日留法的常玉、吳大羽、陳抱一,以及他們後一輩的丁雄泉、丁立人、尚揚等都在中西藝術比較探索中對中國當下藝術作出重要的貢獻。

劉煒,《山石》,直徑165cm,布面 2013

徐累,《午夢千山》

策展人吳從容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寶龍美術館此次的開館展策展思路,是在東方傳統語境裡展開的。他認為東方現代藝術的獨立體系對當下時代更有影響。「東方的現代不同於西方的當代,兩者並沒有時間的鏈條性關係,而是並行關係。東方現代藝術現已具備世界語境的未來性。從它本身對藝術的貢獻性角度來看,它並不是一個地域性的,或者說是某種文化藝術風向的支流,東方現代藝術必須面對自我傳統的再生過程。只是用了一個『現代性』以便大家理解。而這種再生要從民間藝術、文人藝術、宮廷藝術以及借用西方當下個性轉換後的語言表達。我認為所有藝術家都需要面對這個問題。」

對於美術館的發展,寶龍文化執行董事許華琳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我還是堅持認為要先從藝術教育做起,就是要進一步開發展覽的教育功能。民眾欣賞展覽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接受藝術教育的過程,所以我們會用專業團隊,做專業展覽,為大眾帶來最有美學意義的作品與藝術教育。此外,我們也和政府、學校在嘗試多方面、多渠道的合作形式,比如在周邊學校開展關於藝術教育的、更深入的合作等。」

此外,上海寶龍美術館還注重藝術與生活與教育的結合,設有藝術商店、咖啡廳等服務區域,並定期開展公眾美術教育活動。

展覽「尋脈造山」展自2017年11月18日起至2018年2月28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展覽預告】上海寶龍美術館及其鎮館之寶背後的故事
    ▲上海寶龍美術館編者按:2017年壓軸登場的民營美術館新晉成員上海寶龍美術館,在歷時兩年多籌備,將於2017年11月18日正式開館,同時對外迎客的還有寶龍藝術中心。佔地面積23000平方米的上海寶龍美術館定位明確,以「弘揚傳統文化精髓、推動當代藝術發展」為宗旨。本文分為三個部分,提前為大家帶來關於上海寶龍美術館、開館展及鎮館之寶背後的故事。
  • ...中國,上海,齊白石,美術館,館藏,展覽,江南,鮑勃·迪倫,文化展...
    記者從市文旅局獲悉,長假期間,上海35家博物館推出61個大展,51家美術館推出近70個展覽,為市民遊客提供休閒、文藝的好去處。  獻禮新中國70華誕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上海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推出主題展覽,反映新中國成立70周年滄桑巨變的過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長沙美術館開館展 走入齊白石的藝術境象
    本報長沙訊 9月12日上午10:30,長沙美術館開館展「言事言情總斷魂——走入齊白石的藝術境象」在長沙美術館盛大開幕,展覽由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湖南省博物館主辦,長沙美術館承辦,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圖書館、長沙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長沙博物館
  • 民營美術館在「藝術」與「商業」間起舞——專訪寶龍美術館館長呂...
    經濟繁榮、文化興盛,近十年來,在這座城市孕育了中國當下最具影響力的民營美術館群體。  在位於上海的民營美術館中,七寶古鎮畔的上海寶龍美術館還相當年輕。這座開館於2017年11月18日的美術館,由寶龍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健康創立。
  • 「有情世界——陸平原個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開幕
    2020年11月5日,上海寶龍美術館「有情世界:陸平原個展」正式開幕!本次展覽呈現了一個有情、有愛,關於生命的藝術現場。此次展覽展出陸平原2020年的新構想。以獨特的情懷結合當代語境,用趣味的方式窺探人體內部,探討個體生命向內生發的命題,呈現藝術家對生命體和周圍世界的思考。
  •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 稀世藏品「借古•開今」
    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展現場,左上方為王鬱洋作品《人造月》2014年3月28日,龍美術館•西岸館在上海徐匯濱江地區開館。展覽「個案·歷史」展廳現場 300餘件稀世藏品打造開幕展伴隨著開館儀式舉行的還有開館展覽的開幕
  • 長沙美術館上新,齊白石的畫來了!
    日,「言事言情總斷魂——走入齊白石的藝術境象」展覽在長沙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長沙美術館搬遷到湘江北路新址後的首場展覽,將持續至12月12日,免費向市民開放。93組(件)齊白石作品免費賞長沙近年來也舉辦過多場有關齊白石的畫展,但論規模和惠民程度,都不及此次。 2015年,「齊白石的世界——《山水十二條屏》回湘大展」亮相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雖然是免費展覽,但展期只有短短4天。
  • 嘉庚美術館正式開館 「紅色旅行箱裡的秘密」展覽舉行
    嘉庚美術館正式開館「紅色旅行箱裡的秘密」展覽舉行 http://www.huaue.com  2011年12
  • 上海閔行寶龍艾美,一家開在藝術館裡的酒店
    我們這次住在酒店最高的12層,私密性非常好。一進房間酒感覺到視野極其的開闊,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艾美最有特色的手指泡芙和色彩鮮豔的各種小甜品,酒店把歐洲人對甜品的熱情帶入進來,讓大家在這裡不光有一個好的住宿體驗,還能在味蕾上得到小小的滿足。
  • 澎湃評展|民營美術館展覽對真贗質疑的選擇性視聽傷害的誰?
    此次評點的展覽有正在龍美術館展出的「敏行與迪哲——宋元書畫私藏特展」、北京畫院美術館的「何要浮名——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日本東京的「春日大社」展等。本欄目歡迎投稿,稿酬從優,要求有感而發,言之有物,形成文章或三言兩語皆可,投稿郵箱:dfzbyspl@126.com,郵件標題請註明「澎湃評展」。
  • 和美術館宣布開館展,又一座私人美術館落地廣東順德
    和美術館局部 和美術館近十多年來,民營美術館的浪潮已從北京、上海,蔓延至珠三角地區。一方面,民營美術館的增多某種程度上促進了藝術從單一到多元化的轉型,社會文化的包容性、自發性、多樣性得到顯著提升。而另一方面,隨著美術館的落成,城市建築與藝術配套服務也在發展,變得愈發豐富起來。城市面貌與市民藝術生活方式在這股浪潮下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
  • 雙展齊亮相 11月8日上午10時瀋陽美術館免費開放
    ,瀋陽旅遊集團、瀋陽故宮博物院、魯迅美術學院、瀋陽美術館承辦的「南吳北齊的藝術世界——吳昌碩、齊白石作品展」,以及由瀋陽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遼寧方大集團東北製藥承辦,瀋陽書畫院、瀋陽美術館策劃的「遼寧方大集團東北製藥『大地飛歌』美術作品展」兩項展覽活動,定於2020年11月8日上午10時在瀋陽美術館同時開幕。
  • 「北京杏壇美術館十二名家書畫迎春展」暨開館典禮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經過近兩年的籌建,北京杏壇美術館於2014年1月8日隆重開館,並舉辦「北京杏壇美術館十二名家書畫迎春展」暨開館典禮。  此次展覽是杏壇美術館迎來的首個大型展覽活動,展覽分為書法與繪畫兩部分,展出十二位書畫名家六十幅作品,參展作品均為藝術家近年來創作的代表作品。
  • 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開館 講述了一個極簡版的近代藝術史
    現場展出了康有為、謝無量、朱佩君、朱韌君、朱欣、何多苓、朱萬春的書畫精品12幅,7位參展者作為中國近現代百年歷史的文化名人,他們的文脈延綿了整整五代,而且他們的生活軌跡大都和這家「迷你」美術館有過直接和間接的交集。
  • 94幅齊白石真跡珍品在李自健美術館展出
    3月31日,齊白石真跡珍品展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如期開幕。這場被稱作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齊白石作品展,一直備受美術界、收藏界關注。紅網時刻4月1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徐海瑞 通訊員 丁陽亮) 3月31日,湘江之濱,一件湖湘藝術盛事正在發生。
  • 上海首家鄉村美術館探尋社會治理新元素
    從美術館參觀後出來,遊客觀眾甚至能遇上扛著鋤頭從農田走回家的村民,而當地村民中也有不少人第一次踏進藝術展廳。著名現代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李小山數度前往這家鄉村美術館,並親自操刀策劃展覽,借用他充滿感情的評論:「中國美術館都是設在都市的,唯有此館是鄉村的。大上海的鄉村啊,不僅要進美術史,也是治理體系的新要素。」言語中,透露著對上海格局氣象的盛讚。
  • 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開館,講述了一個極簡版的近代藝術史
    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但足以見微知著,以管窺豹。現場展出了康有為、謝無量、朱佩君、朱韌君、朱欣、何多苓、朱萬春的書畫精品12幅,7位參展者作為中國近現代百年歷史的文化名人,他們的文脈延綿了整整五代,而且他們的生活軌跡大都和這家「迷你」美術館有過直接和間接的交集。
  • 「南吳北齊的藝術世界——吳昌碩、齊白石作品展」在瀋陽美術館開幕
    11月8日,由瀋陽市委宣傳部、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主辦,瀋陽旅遊集團、瀋陽故宮博物院、魯迅美術學院、瀋陽美術館承辦的「南吳北齊的藝術世界——吳昌碩、齊白石作品展」在瀋陽美術館開幕。
  • 90件齊白石真跡將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展覽
    「齊白石真跡珍品展」發布會現場,畫家李自健介紹畫展情況 攝影 曹茜茜20日上午,記者從李自健美術館獲悉,本月31日至5月31日,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藝術生涯各個時期的90件真跡珍品原作,將在李自健美術館展出。
  • 繪就城市藝術領空|逸美美術館開館一周年
    去年此刻,富力國金中心逸美·美術館,在眾盼之下璀璨開館,成為瀋陽文化藝術地標。如今不負光陰厚愛,逸美·美術館迎來了開館一周年典禮的盛大時刻!11月20日,坐落於瀋陽一環之心的富力國金中心逸美·美術館,在萬眾矚目之下,開啟了開館一周年的華彩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