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齊白石,美術館,館藏,展覽,江南,鮑勃·迪倫,文化展...

2020-12-14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9月29日報導:過兩天就將迎來國慶七天長假,還沒有計劃出行的市民不妨去博物館、美術館觀展。記者從市文旅局獲悉,長假期間,上海35家博物館推出61個大展,51家美術館推出近70個展覽,為市民遊客提供休閒、文藝的好去處。

  獻禮新中國70華誕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上海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推出主題展覽,反映新中國成立70周年滄桑巨變的過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張人亞珍藏的部分珍貴文獻

  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為了新中國的成立——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藏文物史料展」從館藏12萬餘件藏品中精心遴選70位英烈的160餘件珍貴文物,輔以翔實的歷史圖片,講述了近代以來英雄先烈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了新中國的成立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英勇奮鬥、不畏犧牲的事跡。

時代風採——上海現實題材美術作品展覽現場(攝影:蔣迪文)

  一飛沖天的C919、陸家嘴金融城的「黨支部建在樓宇上」、首屆進博會的盛況……中華藝術宮正在展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美術作品系列展」。其中,「時代風採——上海現實題材美術作品展覽」以現實題材為主線,展覽展出170餘件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作品,用美術作品反映新時代,集中反映了上海自改革開放以來各領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

  此外,劉海粟美術館「紅旗漫捲:長三角地區美術館館藏及推介主題美術作品展」,龍美術館(西岸館)「踱步:七十年的走過」「建設祖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展覽,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輝煌的70年——上海版畫專題邀請展」等,通過豐富多彩的繪畫,讓參觀者欣賞到新中國主題美術創作的風採。

  齊白石等名家珍品雲集

圖為青花爛柯人故事圖盤(清康熙)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在上海觀復博物館,剛亮相的特展「風景舊曾諳-中國古代江南文物展」以時間為經,古物為緯,展覽從吳越淵藪、物阜民豐、文化江南三大版塊入手,精選50件(套)藏品,讓參觀者更為直觀地了解江南。展品之一、清康熙的青花爛柯人故事圖盤,盤中繪有「爛柯人」的典故。傳說在西晉時有個叫王質的青年農民,某一天去山中打柴,觀仙人對弈,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間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漢代的銅鎏金蠶採用銅鎏金工藝鑄造而成,小小身體上雖已銅鏽斑斑,但所承載的歷史卻很深遠。自遠古時期黃帝元妃嫘祖,發明了蠶桑絲綢,其功德澤被中華,惠及全球,在中華和世界文明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燦爛篇章。

圖為銅胎畫琺瑯花蝶紋梅花形香盒(清代)

  鮑勃·迪倫迄今為止全球最具規模的藝術巡展——「光/譜鮑勃·迪倫藝術大展」登陸上海藝倉美術館。展覽精選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今,鮑勃·迪倫最為重要的250餘件藝術作品,集合包含油畫、丙烯、水彩、墨水、粉彩、炭筆素描、雕塑以及影像等珍貴資料,展現其作為視覺藝術家、音樂人、詩人的多重身份。

  上海博物館「萊溪華寶——翁氏家族舊藏繪畫展」即將於10月7日落幕,對書畫感興趣的觀眾需要抓緊最後的時間。展覽呈現了翁同龢五世孫翁萬戈捐贈上博的三幅珍品,分別為明沈周《臨戴文進謝安東山圖》軸、清王原祁《杜甫詩意圖》軸,以及南宋梁楷《白描道君像圖》。

圖左為齊白石的《蝦蟹圖》,圖右為齊白石的《紅柿圖》

  眾所周知,齊白石的蝦與蟹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10月1日起,「世世太平——齊白石精品大展」將亮相上海外灘壹號。50件齊白石「天趣」創作,曾代表中國文化出訪巡展至世界各國美術館的多件館藏作品,第一次在國內公開亮相。作為齊白石作品中的常客,「草蟲」、「花鳥」、「山水」、「瓜果」都將在此次展覽中一起亮相。

  一批新場館集中上線

  剛正式對外開放的閔行區博物館新館,設三個常設展廳:《上海縣七百年展》《馬橋文化展》《中國民族樂器文化展》。開館特展「絲路啟航——廣西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展出了廣西合浦漢墓群出土的128件(組)器物,包括貿易輸出的大額貨幣金餅,作為奢侈品輸入的玉石器、玻璃器等,再現當時海路貿易和文化交流盛況。

  經過一年的閉館修繕,位於成都北路893弄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將於10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1921年8月11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此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領導全國工人運動的公開機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的起點,也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搖籃。此次修繕工程保留了原有石庫門建築格局,鎮館之寶——《共產黨》月刊全集原件也將展出。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周公館)9月30日將恢復開放。館方「螺螄殼裡做道場」,在小小的空間裡,新增「霧海明燈」展覽主題牆、形象生動的動畫觸控螢幕,遊客還可以掃碼獲得好看又好聽的「文物故事」。

相關焦點

  • 「天容海色」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
    齊白石的桃,徐悲鴻的馬,吳冠中的淡彩江南……在這個冬天齊齊亮相溫暖椰城。11月23日上午,由中國美術館、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共同主辦的「天容海色」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隆重開幕。  本次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53件,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漆畫、年畫和雕塑6個類型。
  • 「五一」小長假 北京地區的博物館、美術館都在展出些啥?
    齊白石《綬帶牡丹》(局部)國家博物館:主要有3個展覽,分別為「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和「《周風遺韻——陝西劉家窪考古成果展》」。其中,《紅樓夢》文化展,有首次公開展出的國博館藏清人繪《大觀園圖》真跡,以及1:1復原曹雪芹西山故居書房、清代《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等珍貴展品;展覽結尾部分,還有36種不同版本的《紅樓夢》可以點播。吳昌碩《牡丹石榴》中國美術館:目前在展出的主要是《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展》。
  • 【防控疫情 線上展覽十一】江蘇省美術館館藏皮影與戲曲繪畫精品展
    (圖片來源:江蘇省美術館)【防控疫情 線上展覽一】陝西省美術博物館藏安塞農民畫作品展【防控疫情 線上展覽二】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防控疫情 線上展覽三】 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展(中國畫篇)【防控疫情 線上展覽四】 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展(油畫篇)【防控疫情 線上展覽五】 向捐贈者致敬——
  • 臺灣鴻禧美術館珍貴館藏首次登陸大連
    虛谷《枇杷松鼠圖軸》     4月17日,由大連現代博物館與臺灣鴻禧美術館合作舉辦的《丹青風華——臺灣鴻禧美術館藏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展這是2015年大連現代博物館引進的首個藝術大展,也是臺灣鴻禧美術館的珍貴館藏首次登陸大連,展覽於2015年4月17日開幕,至2015年7月19日結束。    鴻禧美術館成立於 1991年,為臺灣私人成立的文化藝術專業美術館,其藏品大致可分為陶瓷、鎏金佛像、書畫、雅趣品錄等四大類,總數約三萬多件。其中,包含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張大千等近現代大師的繪畫名作,是館藏的一大特色。
  • 上海寶龍美術館開館兩大展覽探尋文脈,齊白石12開冊頁亮相
    上海民營的美術館正呈方興未艾之勢發展,今天下午,隨著又一家大型民營美術館——佔地面積達23000平方米的上海寶龍美術館的開館,以回探東方之精神和以傳統造化再生為旨意的展覽「尋脈造山」和「百川匯流——書藏樓收藏展」也正式對外開幕。
  • 中國美術館賀新春推出「美在河山」等大型展覽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記者周瑋)己亥年新春,中國美術館精心策劃「美在河山——中國美術館藏風景題材作品展(1949—2018)」「文明互鑑——版畫語境中的世界圖像」「生命之樹——中國美術館藏非洲木雕藝術展」三個大型展覽。
  • 【展覽預告】上海寶龍美術館及其鎮館之寶背後的故事
    ▲上海寶龍美術館編者按:2017年壓軸登場的民營美術館新晉成員上海寶龍美術館,在歷時兩年多籌備,將於2017年11月18日正式開館,同時對外迎客的還有寶龍藝術中心。佔地面積23000平方米的上海寶龍美術館定位明確,以「弘揚傳統文化精髓、推動當代藝術發展」為宗旨。本文分為三個部分,提前為大家帶來關於上海寶龍美術館、開館展及鎮館之寶背後的故事。
  • 90件齊白石真跡將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展覽
    「齊白石真跡珍品展」發布會現場,畫家李自健介紹畫展情況 攝影 曹茜茜20日上午,記者從李自健美術館獲悉,本月31日至5月31日,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藝術生涯各個時期的90件真跡珍品原作,將在李自健美術館展出。
  • 50場精美展覽「雲上看」(美術館篇)
    中國美術館將館藏的一批醫護題材的優秀美術作品奉獻給觀眾,以此表達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崇高敬意!  展覽網址:  展覽共分三個篇章,第一章以「長江萬裡」為始,展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明清至民國的長江主題作品;第二章以「江峽圖卷」為中心,主要展出關山月美術館館藏關山月的《江峽圖卷》及其表現長江三峽的畫作和相關的速寫;在最後一章「江山無盡」中,展出該館館藏和借展的關山月晚年創作的長江三峽題材作品,以及關山月學生的作品。展覽將關山月的三峽主題創作置於更加廣闊的視覺文化與人文歷史的維度中進行展示。
  • 澎湃評展|民營美術館展覽對真贗質疑的選擇性視聽傷害的誰?
    此次評點的展覽有正在龍美術館展出的「敏行與迪哲——宋元書畫私藏特展」、北京畫院美術館的「何要浮名——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日本東京的「春日大社」展等。本欄目歡迎投稿,稿酬從優,要求有感而發,言之有物,形成文章或三言兩語皆可,投稿郵箱:dfzbyspl@126.com,郵件標題請註明「澎湃評展」。
  • 2019年,上海新增了哪些美術館?你又去美術館打過幾次卡?
    2019年,上海美術館又添新軍——程十髮美術館、油罐藝術中心、西岸美術館等開館,正常開放的美術館數量上升至83家。全市美術館舉辦展覽960場、公共教育活動3828場,接待觀眾841萬人次,觀眾人數同比增加約24%,上海美術館群落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 十大美術館藏精品首次薈萃北京
    「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對外開放。該展覽首次匯聚了中國美術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廣東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湖北美術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和浙江美術館的館藏精品——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國十大美術館館藏作品集中展示。
  • 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海南開展
    當日,「天容海色」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53件,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等類型,吸引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觀。 新華社記者郭程攝11月23日,觀眾在觀看徐悲鴻中國畫作品《奔馬》。 當日,「天容海色」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
  • 齊白石藝術展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蟲草躍然紙上
    【解說】日前,齊白石藝術系列展「可惜無聲——齊白石筆下的草蟲世界之二」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匯聚了中國美術館、遼寧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榮寶齋、朵雲軒、上海龍美術館以及北京畫院等多家單位收藏的齊白石草蟲精品200餘幅,為觀眾欣賞、研究齊白石的花卉草蟲提供了絕佳機會。
  • 2018年的中國美術館 93個展覽透出文化自信
    截至12月3日,中國美術館在2018年共舉辦各類展覽93個,其中館方自主策劃展覽26個,參與主辦展覽16個,承接外來單位主辦展覽51個。從展覽內容看,不僅包含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書法等傳統藝術門類,還有攝影、唐卡、紫砂、漫畫、手工藝品、新媒體藝術等主題展覽,涉及領域不斷擴大,並注重平衡大大小小多個藝術門類。
  • 長沙美術館上新,齊白石的畫來了!
    」展覽在長沙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長沙美術館搬遷到湘江北路新址後的首場展覽,將持續至12月12日,免費向市民開放。93組(件)齊白石作品免費賞長沙近年來也舉辦過多場有關齊白石的畫展,但論規模和惠民程度,都不及此次。 2015年,「齊白石的世界——《山水十二條屏》回湘大展」亮相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雖然是免費展覽,但展期只有短短4天。
  • 再見2018,你好2019 中國美術館展覽新聞通氣會舉行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熱情地歡迎所有到場媒體,並對一年來為中國美術館新聞報導工作作出的重要貢獻的「美的傳播者」們表示衷心感謝。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張晴出席通氣會。吳為山館長表示,作為一名讀者,他時常在閱讀有關中國美術館的專題報導時,感慨記者朋友們對展覽的闡釋角度十分獨到,甚至比策展人、展覽前言表達得還要詳盡,彼此互為有益補充,共同升華了美術展覽。
  • 中國美術館館藏古今繪畫大家名作在韓國展出
    新華社首爾12月5日電(記者田明 耿學鵬)「似與不似:對話齊白石」展覽5日在韓國首爾藝術殿堂拉開帷幕。齊白石、八大山人、吳昌碩、吳作人、吳為山等大師的詩書畫刻作品共計116件令參觀者大飽眼福。展覽由中國美術館和韓國藝術殿堂聯合舉辦。
  • 溯本尋源——邢少臣中國畫展亮相齊白石美術館
    學術研討會現場日前,由中國國家畫院、中共湘潭市委宣傳部、湘潭市文體廣新局主辦,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湘潭市齊白石美術館承辦的「溯本尋源——邢少臣中國畫展」在齊白石美術館開幕。出席畫展開幕式嘉賓有:北京畫院畫家郭石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裘緝木,畫家甘長霖,湘潭籍畫家周宗岱,畫家崔新建,理論家付京生,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齊白石美術館書記楊紅,中國國家畫院盛鳴以及羅明標、王旭、曾素明、海德恕、劉金國、王迪、婁敏、王雁、李德雲、周韶峰、蘇蔚紅、曹峰、許興華、劉金黨、康曉銘、羅中偉等。
  • 十大美術館「鎮館之寶」首聚北京
    此次展覽首次集合了中國美術館、中華藝術宮(原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陝西美術館等國內十大美術館的鎮館之寶,為廣大觀眾呈現一幅「十全十美」的藝術圖景。這是一場「非看不可」的展覽,所有的參展作品均出自名家之手,其中既有齊白石、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李可染等中國現代畫壇巨匠的經典力作,也有詹建俊、何多苓、方力鈞等當代藝術名家的代表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是首次與公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