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鷓鴣天》: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2020-12-19 史讀書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是在說牡丹,「出淤泥而不染」的是蓮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說的是梅花,「花落花開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說的是月季花。「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在我國的文化歷史中,花一直都是被歌頌的對象,如上面提到的牡丹、蓮花、梅花、月季等等,在文壇中,多少詩詞歌賦都與花有關,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詠桂花的詞,那就是李清照的《鷓鴣天》。

圖片來源於網絡

暗淡輕黃體形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桂花顏色輕黃暗淡,體性柔軟,它情懷疏遠,遠跡深山,但醇厚的香氣卻留存在人間。它不需要淺碧輕紅那般豔麗,就已經是世上第一流的花了。

梅花見了它也會妒忌,菊花遇到它也會覺得羞愧,中秋時節,桂花就是花中之冠。屈原也是情思不足,在《離騷》中寫盡名花珍卉,卻把桂花遺忘了。

這是一首詠物詞,前兩句寫了桂花的顏色、光澤、體形、情懷、行跡和香味。桂花雖然顏色暗淡,情懷淡雅,但它的香氣卻遠遠傳來,留存人間。後兩句是拿桂花與其他花來作對比,跟其他花碧綠紅豔的外形比起來,桂花確實是不如,但它的內在品性,毫無疑問使它成為了世上一流的名花。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下片李清照更進一步以梅花、菊花來做對比,「梅需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梅花的香氣也是沁人心脾,見了桂花也會妒忌,「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這是李清照自己筆下的菊花,可是菊花見了桂花也會覺得羞愧。梅花和菊花代表的也是高潔的品格,可是它們見了桂花也會妒忌,也會羞愧,這樣寫更是烘託出了桂花的色淡味香和高潔品性。「畫欄開處」出自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畫欄開處」指的是桂花。最後兩句借用的是屈原的《離騷》,騷人指的是屈原,當年屈原作《離騷》時,遍收名花珍卉,來比喻君子的修身美德。但在《離騷》中,竟然沒有桂花,因此李清照認為屈原是情思不足。屈原也是大詩人,李清照這樣批評他,可見桂花在她心中的地位。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首詞作於北宋末年,當時黨爭激烈,李清照隨丈夫趙明誠隱居鄉裡,擺脫了官場上的勾心鬥角,在歸來堂悉心研究金石書畫。在鄉村寧靜生活下,她寫下了這首詞。從這首詞中,我們可以看出李清照的詞作和為人風格。這首詞讚美桂花,先從桂花的顏色體形香味入手,繼而轉入議論,她認為外貌不重要,品格美、內在美才是評判的標準。之後再一次來對比,梅花和菊花都是文人爭相歌詠的對象,而他們在桂花面前,也只有妒忌羞愧,自嘆不如的份。最後,第三層,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著名的愛國詩人,高尚的情操,也是文人爭相歌頌的對象,在李清照看來,屈原也是情思不足,因為他的《離騷》裡面沒有寫到桂花,讓人遺憾。這首詞借桂花的色澤與香氣兩者的矛盾,色澤暗淡又如何,香氣長留在重要。這是在告訴我們,不要太在意外表,內在美才重要,桂花色澤暗淡又何妨,香氣就足以讓它名冠中秋了。

相關焦點

  • 九月桂花飄香,桂花最高評價,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很喜愛桂花,專門為其寫了一首詞,給了桂花古往今來最高的評價」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的詞名為《鷓鴣天·桂花》。鷓鴣天·桂花宋代:李清照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這首詞作於李清照和丈夫居住在家鄉青州時所作,此時兩人琴瑟和鳴,沒有俗務擾身,沉迷於書石古玩字畫之中,悠遊自在,一切自有美好之意。
  • 十首經典《鷓鴣天》古詩詞: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鷓鴣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此調很象兩首七絕相併而成,唯後闋換頭處稍變。雙調五十五字,前後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對仗,不可不知。6.酴骾架上蜂兒鬧,楊柳行間燕子輕。出自宋·范成大《鷓鴣天》詞。詩句描寫蜜蜂喧鬧於酴骾花中、燕子輕飛在楊柳枝間的春日景象。7.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 李清照的「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指什麼花?詩詞大會中許多人答錯
    答案則毋庸置疑,那就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後世評價李清照,有太多讚美的詞彙,但筆者認為,其中最恰當、最精準的當屬那句「自是花中第一流」。女人如花,而李清照則是當之無愧的花中之冠,這個「第一流」說的不只是才華,還有道德和品格。李清照的魅力就在於,不僅有詠絮之才,更有高潔之姿。
  •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4首桂花古詩詞,暗香浮動
    說回桂花,李清照的這篇桂花無論是從桂花的形態還是它的品性都大加讚譽。《鷓鴣天·桂花》宋代:李清照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桂花的花朵小小的,淡淡的,一點都不起眼。
  • 金秋滿城飄香的十首桂花詩詞:自是花中第一流
    金秋滿城飄香的十首桂花詩詞:自是花中第一流直到李清照的一句「自是花中第一流」橫空出世,桂花的地位才陡然提升,進入花中第一流陣營。這裡所選的十首桂花詩詞,是古代寫桂花意象最豐滿最獨特的詩詞佳作。讀這些詩詞,既能感受到桂花沁人心脾的清香,也能感受到桂花孤寂脫俗的靈魂。
  •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把酒臨風,品味醉美桂花古詩詞
    詠桂詩詞中,最有名的當屬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何須」二字,把各種名花一筆蕩開,突出了色淡香濃、跡遠品高的桂花,認為她是「花中第一流」。好一個「梅定妒,菊應羞。」梅花和菊花這兩種名花,兼具內在和外在之美,但她們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嘆不如,都產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經過這樣的比較之後作者論定:桂花是眾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也是描寫桂花的千古絕唱,值得一讀再讀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的詞,根據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的生活不同,分為前後期。前期多寫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綜觀李清照的詞,雖然多是描寫寂寞的生活,以抒發自己憂鬱的感情為主,但從中往往我們能夠看到詞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 李清照寫桂花,通篇不提桂花二字,卻寫花寫景寫人渾然天成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一生可謂是十分坎坷,從前家庭團圓,和丈夫家人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是美好總是不長久,李清照的後半生十分坎坷,國難來臨,家也難逃厄運,於是李清照後半生的詞風便比較低沉傷感。但是在這些詞中,不都是懷念家事擔憂國事,也有一些詞是寫花花草草的,就比如《鷓鴣天·桂花》。鷓鴣天·桂花宋代: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 李清照為桂花打抱不平寫下一首詞,成為千古第一詠桂詞
    據說李清照非常喜歡桂花,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內在美,十分欣賞桂花的色淡味香,體性溫雅。只因為在讀《離騷》的時候發現屈原讚美了世間很多奇花異草,但唯獨沒有歌詠桂花的作品。因此李清照特意寫下這首詞,既為桂花打抱不平,也抒發了自己的一懷幽情。
  • 《中國詩詞大會》陳更: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關於本文話題:《中國詩詞大會》陳更: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你喜歡詩詞嗎?喜歡用詩句來為自己描繪嗎?那時候我會覺得這句詩詞簡直就是在形容她啊!「詩詞是用來感受的,而不是用來比賽的!」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女孩的赤子之心!
  • 李清照讚美桂花的一首詞,唯美至極!
    說到讚美掛花的古詩詞,最先想到的便是李清照的這首《鷓鴣天·桂花》。綜觀古詩詞裡讚美桂花的不在少數,但推崇桂花為花中第一流的僅李清照的這一首。全詞如下: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 李清照5首膾炙人口的寫花詞,一首改編成歌曲,一首被稱為千古絕調
    李清照,就是這屈指可數中少見的被公認為的大才女,李清照是生於北宋時期,詩詞文都有非凡的造詣,尤其是填詞獨成一絕,雖然她的詩作也非常的好,但詞名過盛,以致於將詩名蓋過。1.鷓鴣天·桂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這首詞為詠桂詞,上片寫桂花的暗淡輕黃的形貌,並稱讚桂花疏淡清遠,為花中一流。
  • 讀了李清照的《桂花》後,終於懂了
    那就是被公推為「千古第一女詞人」的李清照。對於李清照的生平,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她的詩詞,我們能背出一大串。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背誦「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了。這位頂尖才女,也會傲骨嶙峋,狂放不羈的。有時,甚至直追李太白。比如喝酒這事吧,太白能「鬥酒詩百篇」,李清照也會「沉醉不知歸路」。
  • 李清照在青州隱居和晚年病中寫的兩首桂花詞,婉約動人,各有千秋
    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有著淺碧輕紅顏色的牡丹、蘭花、梅花之類,雖然名貴,但它們卻沒有桂花色淡香濃、低調高潔的品格。據說,桂花樹木獨自成林,林中沒有雜樹。它們生長在高山上,開白花的叫做銀桂,開黃花的叫做金桂,開紅色花的為丹桂。桂花不在春天與百花爭奇鬥豔,在秋天默默開放,花香特別。
  • 李清照被嚴重忽視的妙詞,前幾句如詩如畫,讀到最後才知她的大膽
    頂著「千古才女」之名的李清照,任性起來確實是一般才女無法比的。當年李清照寫過一篇《詞論》,僅這一篇文章她就把兩宋文壇得罪了個遍。後來有人也找出了李清照不喜歡蘇軾的原因,大概就是她丈夫一家和蘇軾一派在朝堂上立場不一樣。正是因為這樣,雖然李清照成名時蘇軾已過逝,但她還是寫過一些專門針對蘇軾的詞作,比如蘇軾在《菩薩蠻》裡寫了句「花比人應瘦」,李清照則偏在《醉花陰》裡寫「人比黃花瘦」。這些咱們暫且不表,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李清照與蘇軾意見一致的一次。
  • 李清照特別大膽的詞,看似寫花實則借物喻人,其中一句冠絕千古
    桂花圖 《鷓鴣天·桂花》宋代:李清照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在詩人的眼裡,這朵花清幽而又淺黃。從性情上來看這朵花蕭疏而又遠離塵世,它濃濃的香氣也可以長時間的留存下來。根本不需要用淺綠色或者是那些鮮豔的紅色來略顯招搖,它本來就是重花叢中的一股清流。
  • 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詠物詞,實則借花喻人,可謂一絕千古
    其中風華絕代的才女李清照就是當中的典型代表。李清照的詞溫婉細膩,自成一派。其婉約詞風讓人不得不讚嘆這位奇女子才華。北宋末年,李清照和她丈夫劉明成因家中遭遇變故,因此一家人貶謫青州,此時朝中也是大臣們爭權奪利,混亂不堪。而被貶的李清照詞人一家。此時也突遇其公公趙挺之不幸去世的變故。因此李清照與丈夫便長隱居長達一年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