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寫桂花,通篇不提桂花二字,卻寫花寫景寫人渾然天成

2020-12-25 文中話江湖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一生可謂是十分坎坷,從前家庭團圓,和丈夫家人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是美好總是不長久,李清照的後半生十分坎坷,國難來臨,家也難逃厄運,於是李清照後半生的詞風便比較低沉傷感。但是在這些詞中,不都是懷念家事擔憂國事,也有一些詞是寫花花草草的,就比如《鷓鴣天·桂花》。

鷓鴣天·桂花宋代: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鷓鴣天》是詞牌名,沒有特別的意思的,那這「桂花」二字,便直接的點出了這首詞的作詞對象。

上闕前兩句「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暗淡輕黃四個字,從幾個不同的方面描寫了桂花的形態:淺黃、清幽,「體性柔」三個字,直接把桂花擬人化,性格溫和,身體柔軟。「情疏跡遠只香留」也是接著擬人化,把桂花比作了性情高冷的冷美人,不知蹤跡,只留清香。

後兩句「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因為桂花沒有鮮豔的顏色,所以在萬花叢中可能不是那麼惹人注意,但是在詞人眼中,便全是偏愛:哪裡需要那麼多多餘的外貌呢,像桂花這樣不食人間煙火一樣的女子,又怎麼需要那麼多虛無縹緲的外表呢?它本就是花中的一流之物。

下闕便是將桂花與梅花和菊花比。不得不說李清照很大膽,梅花和菊花是花中四君子,古代多少賢人雅客都願意把自己比作像梅花一樣堅貞,像菊花一樣飄逸閒適,遠離世俗。連梅花都要嫉妒,菊花都要害羞,不知道這桂花在李清照眼裡到底有多受寵愛。「畫闌開處冠中秋」,是化用李賀的詩句,意思是桂花是中秋佳節前後首屈一指的花朵。

後兩句「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這裡的「騷人」不是指古代風騷的文人墨客,也不是風流倜儻的富家公子,而是指屈原。我們都知道屈原的千古名作《離騷》,裡面提到了很多花花草草,但是唯獨沒有桂花。這就引起了詞人的些許不滿:也許是屈原很無情,當年作《離騷》的時候,唯獨沒有把桂花寫進去,這麼的人喜愛的花居然在屈原那裡沒有姓名。

雖然詞的主題是桂花,但是李清照全詩都沒有提到桂花一詞,卻寫花寫景寫人渾然天成。顯然是把桂花當作自己的「好姐妹」來寫,發自內心的讚美與欣賞。李清照這種性情的女子,怪不得是「千古第一才女」啊。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寫桂花霸氣顯露,通篇不提桂花二字,寫花寫景寫人渾然天成
    我們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看到,由它製成的香味也是非常有效和眾所周知的,但是有很多詩人寫花,沒有人注意到它。這種花是幽香的桂花,與其他花朵相比,歷史上的桂花的詩非常可憐。也許是因為外觀沒有特徵,所以人們不容易記住。畢竟,古代詩人不僅寫了一種花卉,而且因為這類花的賦予了什麼樣的精神,或者作者靈感的情緒和情緒是什麼樣的情感和情緒。
  • 李清照別具一格的詠梅詞,通篇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美得令人心醉
    在陸遊眼中,梅是清高的,他說梅:「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在王安石眼中,梅花是桀驁的,他說:「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在盧梅坡眼中,梅花香氣怡人,他說:「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然而這樣為世人所賞的梅花,到了千古才女李清照筆下,卻成了一枝「惱人」之花。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清照別具一格的詠梅詞,詞名《訴衷情》。
  • 李清照在青州隱居和晚年病中寫的兩首桂花詞,婉約動人,各有千秋
    桂花李清照心思細膩,善於借景抒情,她為花寫過很多詩詞,其中不乏千古名句。被人熟知的如夢令,寫的便是海棠花。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用詞精巧,含義雋永,生動鮮明地寫出作者愛花、惜花,不忍海棠凋零,惆悵中帶有憐惜。在眾多寫花的詩詞中,被李清照誇讚為花中第一流的,唯有桂花。屈原的《離騷》提及很多名貴的花草,就是沒有提到桂花,作者替桂花惋惜,竭力為它正名。在這首《鷓鴣天 桂花》中,李清照別出心裁,用擬人的手法,娓娓道來,先用鋪墊的寫法,幾番議論之後,慢慢寫出桂花的神韻與風採。
  • 終於見到心上人,才子一開心寫奇文,通篇都是疊字,流傳600多年
    喬吉這首小令一共28個字,通篇都是疊字,無任何單字,這在文壇是非常少見的,令人嘆為觀止,這也是其能流傳600多年的原因。首句「鶯鶯燕燕春春」寫得是眼前的春景,一看這6個字就知道喬吉心情不錯,草長鶯飛的季節,終於與心上人重逢了,看眼前的什麼都是美好的。之所以會寫鶯和燕,是因為在古典文學裡,它們往往是喜慶的代名詞。
  • 《攤破浣溪沙》:是李清照在什麼時候寫的,詞中描寫了怎樣的場景
    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上片其實寫了兩件重要的事情,一是臥看殘月,二是煎藥。「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說的就是第二件事情,因為身體還沒有全好,又在夜裡,詞人百無聊賴,做不了什麼事,只好臥床休息,靜看殘月,既是為了欣賞美麗的月光,也是為了消磨長夜的時光。
  • 白居易很美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寫景,寫得生動有趣,美得令人驚豔
    白居易,字樂天,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寫得也是極為簡練,但是又是膾炙人口,相信很多人對於他的作品都不會陌生,例如《賦得古原送別》、《大林寺桃花》、《長恨歌》、《琵琶行》、《錢塘湖春行》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 一首寫雪的古詩,通篇不見雪字,但句句都在寫雪
    只是有個要求,今天大雪,就以雪為題,句句寫雪,但是不能出現「白雪」二字,有違者罰酒三盅。緊接著他們就行起酒令來,像我們現在的擊鼓傳花的方式差不多,按次序每人聯一句,先是孟浩然開場,最後輪到李白收尾,一首詩就大功告成了。詩是這樣的:一夜北風吹客愁,醒來不見望江樓。鐵佛寺成銀佛寺,金沙洲作玉沙洲。
  • 天才李清照:寫的詞冠絕宋代,生活中卻免不了女人的愁哀
    到我們熟知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無論寫時光易逝、世事無常,還是離別之情,都毫不做作,而且頻頻出新意,無怪明代才子楊慎說:「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評價極高。李清照天賦秉性如此,論起他人的詞,是不太客氣的。
  • 李清照:世人寫梅太俗氣,看我寫的這首梅詞,不帶一個「梅」字
    直至今日,方窺其一二,只因一個,人,一首詞。「世人皆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李清照在《孤雁兒》中是這樣說道。這世上的人啊,都愛以梅為引,落筆那一刻便是俗套,我試著寫一篇,你便知,是與不是!
  • 李清照5首膾炙人口的寫花詞,一首改編成歌曲,一首被稱為千古絕調
    李清照她是婉約派的代表,人贊稱男中李後主(即李煜),女中李易安(即李清照),連後世許多有名的大才子都對她評價很高,說她不應在閨閣中稱冠,應該和黃庭堅,秦觀這樣的大詞人一較高下。這首詞為詠桂詞,上片寫桂花的暗淡輕黃的形貌,並稱讚桂花疏淡清遠,為花中一流。下片通過以梅和菊的羨妒和羞慚,更加表現出桂花在詞人心中為眾花魁首的地位。
  • 賀知章這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卻寫得極為自然,通篇猶如渾然天成
    唐朝很多的詩人,那都是個性鮮明,例如李白,他一輩子都是在遊山玩水,然後累了之後,便是坐下來寫寫詩,當然他給大家最大的一個印象,還是他的桀驁不馴,非常的傲氣,也非常的張狂,其實在唐朝除了李白很張狂之外,那麼還有一位詩人,他同樣的也是個性鮮明,也是非常的張狂,那便是賀知章,他也被稱為「
  • 杜牧兩篇神作,寫花不用一個花字,寫月不用一個月字,都驚豔千年
    本期就和大家分享杜牧的兩首神作,一首寫花不用一個花字,一首寫月不用一個月字,都驚豔千年。讓我們先來看第一首:《紫薇花》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豔陽人。詩的首句寫紫薇花在晨光裡綻放,它經歷了秋露,顯得更加明豔動人。一枝新說明這是一朵新開的花,一個「迎」字將紫薇花不畏秋露清寒的倔強寫盡。第二句寫的是紫薇花不與百花爭豔,選擇在秋天綻放,這是它的清高,也喻指詩人自己的高潔。後兩句則是用桃李來襯託紫薇花,秋至後桃花、李花早就隨風而落,只有紫薇花仍在風中燦爛,「豔陽人」指的就是春夏的鮮花。
  • 落榜才子愁得睡不著寫首詞,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最後5個字驚豔
    宋代志南和尚寫的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其實詩中並沒有杏花,他只是寫了杏花開放時的雨而已,但這「杏花雨」3字卻歷來被後世稱道;李清照的筆下的雨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用雨寫愁是李清照很擅長的寫法,這點點滴滴雨與梧桐落葉一起,飄進了人的心坎裡。
  • 李清照很「霸氣」的一首詞,句句為桂花鳴冤,中間14字成千古名句
    寫花的詩很多,如果以「花」字來接飛花令,大概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在數不勝數的關於花的詩歌當中,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菊花,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牡丹,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桃花,有「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的梅花。這些都是為大眾所熟知的花類,每一句詩,都深深地烙印在國人的腦海裡,是一幅畫,更是一個宛轉悠揚的故事。
  • 南宋大才女朱淑真,這十首詞作流傳千古,寫景寫物寫愛情獨領風騷
    我國古代,是以男性文學為主,在浩大的男性作家當中,不乏優秀的女性作家,比如南宋時期的李清照和朱淑真。兩位女詞人文學成就旗鼓相當,但在當時李清照名滿天下,反觀朱淑真卻暗淡許多。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元明時期,朱淑真的作品才慢慢被廣為流傳。
  • 以「下雪了」為題,寫一篇600字作文,有個學生只寫了3個字
    一本書的書名有三個字的,作文題目有三個字,這都不奇怪,很正常。學生寫作文,全文也只有三個字,這就奇怪了,而且太奇怪了。到底是學生偷懶呢,還是有別的原因?雪真美這篇作文全文只有三個字,對此真的不好評價。同桌的批語共十個字,寫出來可能不易。批語是紅色字體,內容是:表達「明確」,語句通順,真實。仔細想想,這批語還真有水平。
  • 李清照這首詩連用17個「花」字,卻叫人黯然銷魂,怎一個愁字了得
    創意寫作,就是將千奇百怪的思想具化為實實在在的文字,李清照幹過很多這樣的事兒,但小解認為最為優雅的還要屬這首《殘花》,全詩共計54字,可李清照卻在其中點綴進了17個「花」字。花本是令人心生歡喜的東西,可它一旦殘了,倒令人生出無限傷感,因此讀這首詩,叫人黯然銷魂。
  • 婉約詞宗李清照,寫了一首雲雨詞,兼具才情和私慾,令人心潮澎湃
    李清照在中國詞壇上素有「千年第一才女」之稱。她出身名門,少負詩名。曾經得到蘇軾大弟子晁補之的極力推崇。普通人印象當中的李清照詞風多變,婉約中不失豪放。不過她在少年時代也曾寫過一些「宮體詞」,或者是一些在人看來比較大膽、露骨的詞。生長在北宋官宦人家,少女時代李清照的任性與大膽,由此可見一斑。
  • 孟浩然送別友人,不寫景只寫一把寶劍,短短20字暗藏莫名的霸氣
    或許正是因為這股任性,讓他成為了唐代詩壇最受歡迎的人,王維、張九齡、李白、杜甫、王昌齡都是他的圈中好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孟浩然當時的朋友圈就是唐代詩壇的半壁江山。圈中好友喜歡他,是因為他的淡泊,也是因為他的仗義。
  • 「寫愁大師」李清照十首「愁詞」:獨抱濃愁無好夢
    易安居士愛將「酒」字入詞,更愛用「愁」字入詞。她愛寫愁緒,與其人生經歷息息相關。年輕時,不識愁滋味,是淡淡的輕愁。另外一些不帶「愁」字但同樣表達愁緒的作品,也很多。由於篇幅限制,不作列舉。全詞濃墨重彩寫了風愁、雨愁、花愁、酒愁等一大堆愁景愁緒之後,最後隆重推出了壓題之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