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一生可謂是十分坎坷,從前家庭團圓,和丈夫家人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是美好總是不長久,李清照的後半生十分坎坷,國難來臨,家也難逃厄運,於是李清照後半生的詞風便比較低沉傷感。但是在這些詞中,不都是懷念家事擔憂國事,也有一些詞是寫花花草草的,就比如《鷓鴣天·桂花》。
鷓鴣天·桂花宋代: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鷓鴣天》是詞牌名,沒有特別的意思的,那這「桂花」二字,便直接的點出了這首詞的作詞對象。
上闕前兩句「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暗淡輕黃四個字,從幾個不同的方面描寫了桂花的形態:淺黃、清幽,「體性柔」三個字,直接把桂花擬人化,性格溫和,身體柔軟。「情疏跡遠只香留」也是接著擬人化,把桂花比作了性情高冷的冷美人,不知蹤跡,只留清香。
後兩句「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因為桂花沒有鮮豔的顏色,所以在萬花叢中可能不是那麼惹人注意,但是在詞人眼中,便全是偏愛:哪裡需要那麼多多餘的外貌呢,像桂花這樣不食人間煙火一樣的女子,又怎麼需要那麼多虛無縹緲的外表呢?它本就是花中的一流之物。
下闕便是將桂花與梅花和菊花比。不得不說李清照很大膽,梅花和菊花是花中四君子,古代多少賢人雅客都願意把自己比作像梅花一樣堅貞,像菊花一樣飄逸閒適,遠離世俗。連梅花都要嫉妒,菊花都要害羞,不知道這桂花在李清照眼裡到底有多受寵愛。「畫闌開處冠中秋」,是化用李賀的詩句,意思是桂花是中秋佳節前後首屈一指的花朵。
後兩句「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這裡的「騷人」不是指古代風騷的文人墨客,也不是風流倜儻的富家公子,而是指屈原。我們都知道屈原的千古名作《離騷》,裡面提到了很多花花草草,但是唯獨沒有桂花。這就引起了詞人的些許不滿:也許是屈原很無情,當年作《離騷》的時候,唯獨沒有把桂花寫進去,這麼的人喜愛的花居然在屈原那裡沒有姓名。
雖然詞的主題是桂花,但是李清照全詩都沒有提到桂花一詞,卻寫花寫景寫人渾然天成。顯然是把桂花當作自己的「好姐妹」來寫,發自內心的讚美與欣賞。李清照這種性情的女子,怪不得是「千古第一才女」啊。